2021 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PDF原版
2021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定稿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武汉二中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2021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夷陵中学命题人:崔莹审题人:周珍考试时间:2020年12月9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尚书•尧典》曾这样记载观象授时,上古的人们便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2021年武汉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武汉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刘卫平当长工刘三扛着石碓一喘一喘地爬上一道山梁的转弯处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
石碓是用来舂糯米糍粑的那种,在湘中地区很常见,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从一面凿空了,凿出一个凹陷的圆坑。
眼下,石碓的圆坑正像一个深得过了头的帽子戴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脑袋就完全没入了碓坑之中。
碓坑的两侧边沿压在刘三的双肩上,刘三必须举起双手扶着石碓的边沿,用力把石碓的前方擎起一点,这样,他那没入碓坑里的眼睛才能勉强从碓坑的边沿下看到身前三四步远的地方。
刘三正要经过的这道山梁地形特殊。
这道山梁好比就是一个人的鼻梁,从左侧看不到右侧,从右侧看不到左侧。
那时候,当刘三沿着那条横贯山梁的小道从左侧向山梁的顶部前进时,一只华南虎也正从右侧窜来,就这样,刘三和老虎不可避免地在山梁拐角处不期而遇了。
人和虎在相距三四步远的地方骤然收住了脚步。
这个距离是由刘三的目光只能看三四步远所决定的。
刘三的眼睛从碓坑下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只老虎,胆一惊,心一跳,头一麻,腿就直了,一双僵脚立在原地牢牢地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能动。
那是一只黄乎乎的带着斑斓黑纹的华南虎。
一双硕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对大灯泡似的看着刘三。
长工刘三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不知道有个成语叫“虎视眈眈”,但他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虎视眈眈的滋味。
从虎口里喷出的一股股腥臊气味让近在咫尺的刘三一阵阵晕眩。
好在老虎并没有立即扑向刘三,而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死死盯着刘三。
刘三在与虎对视的四五分钟时间里有过一阵快镜头似的回忆,这种回忆只有那极短极短的一瞬间,但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则要冗长得多——今天早晨,长工刘三刚从他的茅屋里起床,谢德仁老爷就在门外喊:“刘三,你今天给我去东岭寨晏学光老爷家取样东西来。
”刘三应着:德仁老爷,要我去取什么呢?德仁老爷说:“喏,我写在这纸上,你拿给学光老爷一看就知道了。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11月7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筑梦圆梦”伟大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职业特征,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要关心公共社会生活,必须对社会生活产生正能量影响。
在构成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国情怀是维系知识分子职业标识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
为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要形成以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担负起职业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炼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素来强调“内圣外王” 的致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精彩篇章向我们传递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责人格和优秀品质。
家国情怀是滋养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必然素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
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回应所处时代最宏大最重要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
这就需要深厚的家国情怀为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人类历史的实践也证明,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无不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甚至是为了家国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我们矗立起了一道道广为传颂的精神丰碑。
最新-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精品
最新-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精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选择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倾轧/轧账里弄/卖弄模板/模样疏浚/怙恶不悛........B.刨冰/刨除纤尘/纤细毗邻/庇护楔子/锲而不含........C.押解/解元殷红/殷勤埠头/阜盛哮喘/命途多舛........D.宿雨/星宿绯红/菲薄漫溯/朔风数九/数见不鲜........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合龙震撼雕梁画栋张皇失措 B.安详诟骂川流不息没精打彩 C.文身雾蔼一如继往云销雨霁 D.装璜防范以德报怨陨身不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侧目。
B.夏日的东湖,风光旖旎,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C.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D.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
B.2021年10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召见泰国、老挝、缅甸驻华大使,就载有我船员的货船在湄公河遇袭、导致多名中国船员身亡事件提出紧急交涉。
2024学年湖北省十一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湖北省十一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按照每部或单集的时长,纪录片大致可分为微(30分钟以内)、中(30-50分钟)、长(50分钟以上)等类别。
1895年巴黎一家咖啡馆公开放映《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两部短片,成为纪实影像的开端。
当时胶片珍贵,拍摄不易,所以大部分作品篇幅较短。
后来,摄影放映技术进步,创作篇幅不再受存储介质的限制。
1922年,《北方的纳努克》上映,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长纪录片。
之后,纪录片创作呈现长短篇幅并存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后期。
随着电视机普及,电视逐渐成为纪录片传播的主要渠道,很多纪录片栏目被固定在30至50分钟之间。
创作者大多按栏目时长创作,单集中等篇幅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形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短视频平台崛起,30分钟以内的微纪录片多了起来。
同时,手机视频摄录技术日趋成熟,剪辑类应用程序广泛使用,人们只需用手机镜头拍摄想要记录的内容,再调取影像到时间线,添加特效、花字等后期效果,即可完成剪辑,但由于手机界面较小,存储空间有限,难以创作复杂的中长片,适合时长更短的微纪录片生产。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看影视作品,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头戏。
微纪录片流行,形成了两种衍生现象。
一是信息获取即时化、直观化。
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侧重于对复杂主题的精简介绍、对核心观点的浓缩提炼以及对概念化知识的影像化呈现,更契合受众在碎片化时间里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相较于查阅书籍或搜索网页,很多人更倾向于通过观看微纪录片的途径来了解知识、获取信息。
二是传受合一,促进互动交流。
短视频平台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作品,这就打破了纪录片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
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可以是观赏者,观赏者也可以是创作者,他们通过弹幕评论对话交流,共同研讨问题,互相激发灵感,从而增加了大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021年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熊芳芳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
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
湖北省鄂南高中等十一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武汉二中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12月8日9:30-11:30考试用时: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一、现代诗文阅读(2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近代美学观点看,王国维所用名词似待商酌。
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
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
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
他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
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
“泪眼问花花不语”,“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都是同物之境。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都是超物之境。
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认为“有我之境”比“无我之境”品格较低,不过没有说明此优于彼的理由。
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Ruskin)主张相同。
他诋毁起于移情作用的诗,说它是“情感的错觉”,以为第一流诗人都必能以理智控制情感,只有第二流诗人才为情感所摇动,失去静观的理智,于是以在我的情感误置于外物,使外物呈现一种错误的面目。
这也只是片面的真理。
情感本身自有它的真实性,事物隔着情感的屏障去窥透,自另现一种面目。
诗的存在就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如依罗斯金说,诗的真理必须同时是科学的真理。
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
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
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
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近20多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
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
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
三是质量大幅提高。
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
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翻译500多部。
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
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A.趔趄./趑趄.不前里弄./弄.璋之喜解.甲归田/妙语解.颐B.佝偻./指不胜偻.模.式/顶礼膜.拜浩浩汤汤../扬汤.止沸C.伶俜./体态娉.婷耵聍./凝神聆.听锋芒毕露./崭露.头角D.荤.口/荦荦..大端叱咤./姹.紫嫣红提纲挈.领/风驰电掣.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l)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____________。
(2) 因此企业质量体系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要创新,要发展,要及时改进有关的要素,不能____________。
(3) 吾观刘琦过於酒色,__________,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三国演义52》)A.半途而废抱残守缺不可救药 B.半途而废墨守成规病入膏肓C.浅尝辄止墨守成规病入膏肓 D.浅尝辄止抱残守缺不可救药3.为下列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4分)俄塔社援引俄联邦海关局局长安德烈·别利亚尼诺夫的话说,俄罗斯和中国海关部门代表就必须加强对两国间网购的海关监控达成协议。
据《俄罗斯报》网站9月24日报道,别利亚尼诺夫表示,双方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网购。
“俄中很大一部分贸易正在转向该领域,但网购目前既未受到监控,也没有体现在关税统计和国库中。
这引发了我们的担忧,因为大部分网购商品都规避关税。
我们对这一趋势感到不安,毕竟俄罗斯超过半数的财政税收都来自海关”。
标题4.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分析出漫画蕴含的寓意(5分)说明:漫画中的图左美国国务卿克里,图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图左小图片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头像。
图右小图片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头像。
2021年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天张抗抗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
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
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
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
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
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
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
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
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
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
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
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
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
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
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
2021年武汉市第十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武汉市第十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又是一年春天侯发山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
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
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
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
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
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
”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
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
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
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
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
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
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
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
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
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
2024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武汉二中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2024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1.C【C.“人们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会变得冷漠或伤感”错误。
“孤立地看待问题”是说一个人没有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原文“只有逻辑能力而没有情感,人就会变得冷漠;而空有情感却缺乏逻辑,人就会十分伤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是孤立看待问题的其中一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孤立看待问题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2.A【“右脑负责模式识别”并非斯佩里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
】3.C【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右脑思维的崛起及左右脑协同工作的意义,AB选项均肯定左脑思维的作用。
D选项说明目前我们的文化更加重视左脑思维,但这并非文章的核心观点。
电脑的运算模式和人类左脑的思维模式相似,人的右脑具有同步性,在左右脑协同工作的条件下,人类可以比电脑更快速地识别人脸。
故选C】4.①采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样的论证方法。
如用组建管弦乐队来解释大脑两个半球需要协同合作,以律师、演员等为例具体列举了左右脑思维更擅长的职业,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
(2分)②论证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右脑突然抢走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以拟人的方式突出右脑思维的重要性。
(2分)5.①AI绘画是让计算机调取已有数据,对人类指令进行处理。
类似于人的左脑对文字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以能够进行“绘画”。
②人类的右脑擅长领会各种情绪,具有语境性和综合性,能够将个人情感融入画作当中,所以AI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思想的表达。
③左右脑思维作用不同、功能互补,只有协同合作,利用AI技术的同时融入创作者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意韵深远的佳作。
(1点1分,答出3点得4分)6.B【“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
】7.C【“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
2021年武汉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武汉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陈慧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
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
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
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是否合适?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
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
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
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
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
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
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
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大脑非常奇妙。
通常,大脑包括1000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都同其他10000个脑细胞相互联系。
这些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密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有1000万亿个连接,正是这个网络控制着我们的言语、饮食、呼吸和行动。
虽然大脑非常复杂,但其大致外形却很简单也很对称。
但奇怪的是,直到最近科研机构还认为,大脑的两半部分虽然是分开的,但却是主次有别的。
他们认为,大脑左半球居于主要地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而右半球只是辅助性的,居于从属地位,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人类发展早期的遗留物。
左脑是理性的,擅长逻辑思考和分析,符合我们对大脑的一切预期。
而右脑是无语言能力的,擅长非线性思考和直觉判断,是一个已经退化的人类器官。
20世纪50年代,美国神经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我们的大脑的确分为左右两半,但他指出:“对于所谓的从属或次要的右脑,之前我们认为它没有语言和书写能力、反应迟钝,有些权威人士甚至还认为它没有意识,然而实际上当大脑在从事某些智力活动时,右脑更胜一筹。
”也就是说,右脑并非不如左脑,它只是不同于左脑。
斯佩里写道:“大脑似乎具备两种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互独立的,分属左脑和右脑。
”左脑负责顺序推理,擅长分析和文字处理;而右脑负责整体推理、模式识别以及领会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类表达。
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像开关那样运作,一边接通后,另一边就会断开。
事实上,几乎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脑的两个半球都会发挥作用。
此外,神经科学家一致认为,在指引我们的行为、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方面,大脑两个半球的作用截然不同。
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我们的个人生活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不知为什么,人类似乎很自然地倾向于以对立的方式来看待生活。
如东方对西万、火星对金星、理性对感性以及左对右。
山东、湖北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山东、湖北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选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_年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B.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C.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D.〝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1. 【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A.〝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D.原文〝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D.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2.【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析】直接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是_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长久以来,高中阅读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的这种最基础的能力——梳理概括能力,由此,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眉目不清.条理不明的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了._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回归了对这一能力的直接考查,充分强调了〝梳理概括〞能力在阅读中的基础地位,这是一个良好的导向.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需要在把握每一段的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再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然后对内容相类的段落进行归并.整合,对文章进行分层.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内容分别是:首先,由抵制韩流现象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其次,将〝消费型民族主义〞和抵制日货.韩国政策保护主义相比,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的两方面特点(两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消费型民族主义〞是一种感情直觉,要求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它着眼的不是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最后,指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是建立在两种逻辑的基础上.第一段为第一层,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由这一现象引出一股更大的潮流,即〝消费型民族主义〞;第二.三段为第二层,第二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和〝抵制日货〞的区别,第三段指出〝消费型民族主义〞和韩国政策保护主义的区别;第四.五.六段为第三层,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最后一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各选项分析如下:A.文章第一段为第一层,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由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一股更大的潮流〞,即〝消费型民族主义〞,随后分析其特点和作为基础的两种逻辑.B.C.第二段将〝消费型民族主义〞与抵制日货作比,指出它是一种感情直觉,要求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第三段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用韩国硬性规定电影院播放韩国影片的做法说明〝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韩国的这种做法着眼于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与〝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着眼点形成对比,指出〝消费型民族主义〞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论述过程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D.〝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B.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C.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3.【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解析】A.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消费型民族主义者〞,据第二段可知.B.原文〝它(民族主义)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它的内涵是空的〞是民族主义〝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必要条件,B项是其否命题,故成立.C.原文〝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D.原文〝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黑白张春荣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但他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走起路来,快速敏捷,步伐又大.尤其他那双眼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并没有因阅读人间的浮幻沧桑而昏耗暗淡.当然,人们更不会注意他眼角的细细鱼尾纹.那天,郊林清晨飘浮一层薄雾.雾中传来雄鸡唱晓.彭祖穿过湿凉竹林,在声声清脆鸟鸣的陪伴下,走向溪边.溪旁一名白衣汉子正蹲在水边洗东西.几个农人挨近观看,而后纷纷摇头:〝疯子!〞荷着锄头走开.彭祖走了过去,只见白衣汉子手拿一束稻草拼命在水里洗刷木炭.〝干什么?〞〝将黑木炭洗白!〞白衣汉子冷冷地白了彭祖一眼.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彭祖不以为意,笑了笑.活了这一大把年岁,什么大风大浪.稀奇古怪没遇过.〝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像平常大家梳头发,不都把乌黑发丝梳成雪白?〞彭祖无奈苦笑,〝刷黑炭和梳头发是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类比.〞〝谁说不可以?你想,黑木炭燃烧后全都化为灰烬.灰烬就是灰白色,〞汉子语气坚定,〝那表示黑炭可以变成灰白,用水刷久了,一定可以刷白.〞〝你的话似乎言之成理.可是你手中的木炭仍然漆黑.〞彭祖低头,注意水中鹅卵白石间,点点蝌蚪正曳尾游动.〝迟早会刷白,你看好了.〞〝老兄,要吹牛.骗小孩也不是这样.不要再瞎讲!〞彭祖觉得这家伙大概精神有问题.〝你不信,是不是?〞汉子瞪他一眼,〝好!告诉你,这是有根据的.八百多年前,就有人将黑炭刷白.〞有人?八百多年前?彭祖心想,这家伙真会杜撰,我活了这一把年纪,眼见耳闻,就没听说这等事?明明睁眼说瞎话.〝谁?〞〝你一定不知道.〞〝说说看.〞彭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对方.〝彭祖!〞〝彭祖?〞彭祖怔忡一下,迅即朗朗大笑起来.意念急转,他瞬时明白眼前这家伙的身份.自二十四岁在云雾山巅,八位神仙每人送他百年时光以来,阴间阎王便派鬼卒捉他回去,以便销案.可是没有一个鬼卒认得出他.〝有什么好笑?〞〝怎么不好笑,要臭美也不要这么离谱!彭祖怎么会——〞〝怎么不会!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我当然知道.〞彭祖忍住笑意.〝你是谁?〞白衣汉子脸上疑云重重.〝我,就是,你所说的彭祖.〞彭祖不疾不徐道.〝好啊!你不打自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汉子两眼发亮,磔磔怪笑.〝这次你跑不掉啦!〞白衣汉子丢下手中稻草,露出狰狞鬼脸一步一步地逼近彭祖,〝看你往哪里跑?〞〝我为什么要跑?〞彭祖笑立原地.〝你,不怕死?〞白衣汉子愣住了.彭祖坦然大笑:〝怕死也不会留在这里和你聊这么久.〞〝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彭祖气定神闲地遥望天际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青山脉,面带微笑.微笑里,彭祖走近松树下的巨大岩石.一阵飕飕凉风如白衣般飘了过来,石隙草丛间探出的金黄小野菊轻轻摇曳.彭祖安详地阖上眼,在困盹中,头枕灰白岩石,静静入眠.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对话为主要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集中展示了彭祖与白衣汉子争论的细节,使彭祖与白衣汉子两个形象具体可感.B.小说中白衣汉子实为阎王的鬼卒的结局看似出人意料之外,其实前文已有暗示,如〝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C.小说中白衣汉子用稻草洗黑炭,并举〝青丝能梳成白发〞的例子与彭祖争论,体现出他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很好地映衬了彭祖面对死亡时从容.淡定.平和的心态和凛然的风度.4.【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文学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解析】〝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不恰当,小说中白衣汉子把黑炭洗白作为引诱彭祖透露身份的手段,并不能直接证明他相信自己的这个说法.在彭祖暴露身份后,他便停止清洗,带走了彭祖.5.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新颖的传说人物彭祖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本文中彭祖的形象特点.(5分)答:5.【参考答案】年龄很大,但外表年轻,精神焕发.彭祖已经有八百二十四岁,但他的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且走路快速敏捷,双眼炯炯有神.(1分)坚持自我,固守真理.彭祖坚持认为黑木炭不能洗白,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曲意迎合白衣汉子的说法.(2分)淡然超脱,看透生死.彭祖既已知道眼前洗炭的白衣汉子是阎王派来捉他的鬼卒,也丝毫不畏惧躲避,面带微笑从容赴死.(2分)【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析】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我们一般从外在特点.内外特点和人物的典型性(身份.类型.归属)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第三个方面可不作分析.小说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彭祖的外在特征,即〝外表年轻,但实际年龄很大〞,这是他比较突出的也是不同于常人的特征,故需要概括.彭祖明知道白衣汉子的身份,也不肯苟同他的看法,可见他〝坚持自我,固守真理〞.彭祖在临死前的气定神闲,可见他〝淡然超脱,看透生死〞.6.这篇作品写的是彭祖,却不以〝彭祖〞为题,偏以〝黑白〞命之.请你谈谈小说以〝黑白〞为题的用意.(6分)答:6. 【参考答案】〝黑白〞概括了小说中彭祖与白衣汉子关于〝黑炭是否能洗白〞的争论的主要情节,小说主要围绕着〝黑炭洗白〞的故事展开.(2分)黑与白之间的转换象征着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以黑白为题,体现了坚持说真话,坚持真理的主题,引人深思.(或:黑与白可象征着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的斗争,表现了小说的主旨立意的方向.)(2分)以〝黑白〞为题,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感和悬念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考点】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的作用的理解.往往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等方面考虑.题目〝黑白〞让人直接反应是小说中彭祖与白衣汉子对黑炭是否能洗白的争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颠倒黑白〞,这里赋予了〝黑白〞真理与谬误的含义,本小说也是如此.黑炭不能洗白是人人皆知的真理,彭祖的坚持体现了对真理的坚持.最后,〝黑白〞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玄妙的词语,能营造一种神秘感,让人产生疑惑和阅读兴趣.(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1.8亿,预计到了_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熊丙奇认为.——搜狐网_年08月18日材料二:近段时间,〝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程方平解释说.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新华网_年08月15日材料三: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新华网_年08月15日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B.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C.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7.【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B项〝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说法不正确,原文说〝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这里的〝跨越〞意味着突破限制,与过去的线下教育.线下课堂相比,在线教育由于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带来的后果,但不意味着它能〝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是一个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
湖北省十一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1.C解析:“中国美学重“形”,日本美学重“色',而韩国美学重“线'”只是“一说”,并不能成为“基本认识”。
2.A解析:“核心任务”表述有误,从下文看,我们当代的“生活美学”建构需要“当今中国的美学研究者,一方面积极地参与到与国际美学界的最新交流当中,另一方面又回到本土去挖掘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资源。
”3.B解析: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生活美学通过生活美育得以落实”的具体表现是“积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潮流中,并在各地传播着美学美育观念”。
选项A、D的“汉服”“动漫”虽然涉及美学,但选项侧重于它们的产业化发展,侧重于经济,不是“传播美学美育观念”。
选项C的“慢生活”是生活美的一种方式,能体现生活美学,但同样没有涉及“传播美学美育观念”。
4.①对人生抱有欣赏和创造的态度/“无所为而为的玩索”的欣赏态度(核心概念“欣赏”)②追求情趣丰富的生活/人生的艺术化(核心概念“艺术化、情趣化”)解析:材料二的中心意思可概括为三点:艺术与人生密不可分;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考虑到答案应以“作为人类个体的我们”为主体,从“如何追求”的角度来组织,所以选择第二第三点,如果选择第一点,可酌情给1分。
5.①(提供新方法)以中国古典美学作为“生活美学”建构的基础,形成古与今的“视界融合”。
②(提供新资源)挖掘中国古典“生活美学”资源。
③(提供新维度)跨越聚焦艺术的“小美学”,探讨融入生活的“大美学”,形成“忧乐圆融”的生活艺术/传统。
(1点1分,2点3分,3点答全得4分;如果回答“让东西方学者重新审视美学的功利性”,也可得分)解析:这道题是思考中国美学对全球美学的贡献,即思考中国古典“生活美学”对“生活美学”构建的作用,答题区间在材料一⑤至⑧段,从每一段提取出相关信息,适当概括即可。
6.B解析:父亲助人是处于善良的本心,其初心并不是为了获得好名声,且好名声是父亲行医救人、善良助人的结果,所以父亲视名声高于一切无从谈起。
湖北省鄂南高中等十一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武汉二中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B项理解错误,“同物之境”起于“移情作用”,神话、宗教都是“移情作用”的产品。
2.D【解析】A项无中生有,“自然只是作“比”、“兴”用的,不是值得单独描绘的,“同物之境”是和歌咏自然的诗一齐起来的”可以推断,“超物之境”在魏晋之前也不多,“因此认为”也于文无据;B项曲解文意,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更胜一筹,但是没有认为情感导致外物错误的面目;C项错误,罗斯金排斥贬低一切情感附带。
“非怒非喜”指平和,不是零感情态度。
故选D。
3.A【解析】A项是典型的同物之境/“移情”/执情强物,具有“以我观物”的特征。
4. ①材料一认可王国维的两种分类方法,但是质疑其命名准确性,也否定了王国维对两种境界高下的判断。
首先指出其区别不在于“我”之有无,只在于“我”与“物”的关系;然后举例比较,论述渊源,说明前者品格未必不及后者。
(2分)②材料二认为王国维和钱钟书的分类方式相当,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同时又指出,简单二元归类不够客观,不能反映艺术作品“意与境合”的丰富性。
(2分)5.①“桑”在《氓》里面不是吟咏的对象,只是作“比”“兴”使用,以之起兴,兼有比义。
既引出女子初婚,又以其青葱茂盛暗喻女子沉浸爱情的甜蜜。
(3分)②《归园田居》以白描手法,勾勒村落风貌,深巷幽幽,鸡犬相闻,桑树滋长,村人乐业。
深得田园之趣,淳朴欢愉,一任自然,正是王国维欣赏的“无我之境”。
(3分)6.D【解析】D项“说明外公外婆对这个‘准女婿’无所事事坐吃山空的忧虑”理解有误。
撇开“不叫小姨夫的人”吃“好料”反映了老人的为老不尊和狭隘自私,谈不上对“坐吃山空的忧虑”。
7.A【解析】A “欲扬先抑”的说法有误。
“有趣有爱”的评价不准确,在“我”的幽默笔调下可以算是“有趣”的,但是并不都是“有爱”的。
家里也谈不上“温馨和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1.C(A.文中内容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而非是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一门科学。
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不妥。
B.原文是“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可见帝王更关心奇异天象。
D.于文无据。
原文是“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
)2.C(原文说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没有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精度没有提高,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所以造成了天文学的停滞不前)3.D4.①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1分),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1分)的授时方法。
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
(2分)5.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每点2分)6.B小说是客观描述,并没有交待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7.D文中的小男孩和林德顺都是不幸者,也都是小说主人公。
作者通过写蹦蹦跳跳的小男孩来表现瘫痪的林德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苦痛。
8.①外貌描写:“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
”表现了他的疲惫与憔悴;②动作描写:“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
”等,表现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疼惜与关爱,他有责任有担当;③语言描写:通过他和林德顺、妻子的对话,表现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爱,以及生活上的拮据;④细节描写:“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节俭质朴。
(每点1分)9.①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思考;②符合林德顺的叙述视角,详略得当,使故事更加真实;③与前文男孩的活泼、可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生命脆弱、珍重生命的主题。
(每点2分)10.C11.A(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2.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13.(1)有一个到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
(“清洁”“以闻”“优诏”每点1分,句意1分)(2)平素大多只吃蔬菜,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静默地坐一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
(“平居”“止”“卑俭”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供养亲族;②周济百姓;③厚济友人。
(每点1分)(解析:供养亲族: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
周济百姓:对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大多给以周济。
对朋友有情有义: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
)【参考译文】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宁人。
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纸笔墨砚。
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
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天下。
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
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母亲的疾病不久痊愈了。
11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
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被提拔为著作佐郎。
淳化年中,蜀地强盗反叛朝廷,这时,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通判。
有出使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
后来,查道升任秘书丞,不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
当时强盗们在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以抵御官军),头目何彦忠聚集200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剑拔弩张,(势与朝廷为敌)。
朝廷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那些喽啰们难道没有(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的吗?”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只带几个仆人,不带一尺兵器,辗转穿越于山林沟壑中,行走100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
强盗们惊慌害怕,拉满弓严阵以待。
查道(到后)镇定自如,盘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
其中有认识查道的人说:“此人是果州知州,听说很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强盗们随即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
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不予追究。
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
查道少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
”当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贫穷,因为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以及赏赐,全部散发给了这些人,但从不计较。
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
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埋葬。
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嫁妆。
有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
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为妻。
同朝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
查道好学,嗜好与人下棋。
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
享寿64岁。
15.B“初秋时节”应为“初夏时节”16.①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颔联表达对梅雨时节忽干忽湿、乍暖乍寒天气的烦恼。
②颈联写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谁能择”一句反问,隐隐露出失意的情怀。
③尾联写诗人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不让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
表明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每点2分)译文: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
梅雨的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
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
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17.(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18.B(本题要求分析文中第一段的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这句中,“怯怯地”“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满墙鲜艳,火辣12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故选B。
)19.①从句式看,原文是整句,结构整齐,更有节奏感,改句为散句,较为平淡。
②从修辞看,改句写实,而原句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更加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③从语言风格看,原句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具有含蓄的诗意美;而改句直白平实。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及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语间的照应等。
本题需要从句式、修辞、风格几方面进行分析。
原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红叶”比喻成“灯笼”,把“鲜红的新叶”比喻成“火苗”,形象生动,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相比较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修辞,句式散乱,所以还是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①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②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准确能力。
根据上文的“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第一空应填写“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根据上下文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第二空应填写“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意思对即可。
)21.语句②;修改为:这幅巨作(或“这幅长卷”)甫一亮相,便震惊四座。
语句③;修改为:画卷幅长逾200米。
语句④;修改为:使观众首次领略到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身手也可以如此矫健。
语句⑥;修改为:立足当代、贯通古今、放眼全球。
(解析:第②句病句类型为主语残缺;第③句“逾200余米”中“逾”与“余”重复;第④句“熊猫身手也可以如此强健”中“强健”与“身手”不能搭配,属用词不当;第⑥句语序不当,应先“当代”,再“古今”,最后“全球”。
)22.①9月9日,②国家图书馆喜迎建馆111周年,③正式揭晓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④15种图书获奖,⑤广大读者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为国家图书馆华诞献上祝福。
(解析:这段文字共四处重要信息。
第一处为第一句“9月9日,国家图书馆喜迎建馆111周年”总体交代事件及时间;第二处为第三句“当天,国家图书馆正式揭晓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具体交代活动内容;第三处为第四句开头,“获奖图书共15种”交代获奖图书数量;第四处为最后一句广大读者通过各种形式献上祝福。
答题需要在筛选信息基础上做压缩和概括)23.审题指导:文章应针对王勃的生平,发表对“士之致远”的看法。
对于王勃,我们可以说,他写出千古奇文,史上留名,已算“致远”;他勤奋好学,积累深厚,故而“致远”;他经历人生的起伏后,领悟人生哲理,保持乐观豁达(由《滕王阁序》可知),故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境界开阔、文辞优美的文章,达到人生的高度。
也可以说他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算“致远”;这与他的个性有关,比如浮躁浅露,缺少敬畏,境界不高,行而不稳等等。
总之,文章达到这两个标准才算审题准确:1.从王勃的人生经历谈起。
2.文章中心是发表对“士之致远”的看法。
能由此引申,在当代语境中谈论,文章格调才算高远。
至于怎样才能“致远”,学生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有理有据。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