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随着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首先解读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模式,然后结合农村养老保障需求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居家养老的的对策建议。
标签:农村;老龄化;居家养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77亿人,占人口总量的1326%,这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2亿人,占887%。由于人口结构改变和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农村地区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比在城镇显得更加突出。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城镇地区,如何妥善解决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就老有所养而言,具体的养老模式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
1三种养老模式解读
1.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以血缘为纽带、依托家庭成员对在家居住的老人提供养老资源及服务直至死亡送葬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是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由于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只能延袭传统的家庭养老。当然这种养老方式同时又受传统文化因素影响,让父母居于家中安享晚年的观念根深蒂固。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存在以下问题:
(1)子女赡养负担重。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部分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同时由于计划生育农村地区“空巢家庭”、“421家庭”的比例逐渐上升,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资源的稀缺以及无暇照顾老人使得子女赡养两个甚至四个老人的压力十分大。
(2)农村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以及土地数量减少、农业产出的不稳定等因素经济收入受到相应的影响,养老的经济资源需要外部支持,家庭养老显得力不从心。
(3)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薄弱。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资源分配不均及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现有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非常薄弱,无法对家庭养老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
1.2机构养老
在农村地区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等由于现有经济资源条件的硬约束数量非常有限,农村的机构养老主要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该制度的政策依据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保障对象是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保障内容是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这项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由财政预算提供资金。具体供养形式有两种: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集中供养由相应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除开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供养,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至2011年底,农村居民五保集中供养182.2万人,分散供养365.7万人,这只是农村人口极小的一部分。
1.3居家养老
养老的内容和层次是非常丰富的,应该是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有机统一。居家养老是社区为依托、家庭为核心、专业服务为依靠,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难以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这种特有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农村居家养老势在必行。居家养老提供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多层次服务,包括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当然这些服务的供给需要养老机构、社区、地方政府等多方资源的整合。国内许多农村地区,如福建长汀县、河北灵寿县等已经广泛开展了居民居家养老服务,对农村养老问题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2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特点
2.1纯粹养老时间短
中国农村老年人在完全丧失劳动力之前会一直参加劳动。有数据显示,50-60岁的老人有95.6%会参与劳动,大约2/3的60-70岁老人也会参与劳动;即使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仍会做一些辅助性农活和家务;而由于疾病和年老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农村老年人需要别人照料时间一般只有三年左右。农村老年人口纯粹养老时间平均约为5年左右,远远短于城镇居民。
2.2养老成本低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粮食蔬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衣食住行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老年人可以继续劳动,拥有的土地也能获得收益,总体来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成本和负担也较低。
2.3各地养老保障需求存在差异
我国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差异较大,而农村养老保障需要有相应的农村经济条件支持才能加以实施。居家养老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养老保障需求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行。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养老时间短、养老成本低,居家养老能够灵活适应这些养老保障需求特点。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农村广泛推行居家养老是当前的最优选择。
3目前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居家养老非常适合农村地区,但是目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不足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展居家养老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而目前农村居家养老资金相当匮乏,这主要由于现有筹资模式存在缺陷。在试点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村(社区)自筹经费、社会捐赠等。各级财政拨款应该是资金主力,但实际情况是后面两部分非正规制度安排的资金在支撑着目前农村居家养老的运行。因而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规模小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居家养老的推进。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数量少。目前仅少数村(社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的日常理发、常规体检等少数项目。与城镇居家养老中的政府购买服务比较,农村地区的明显还很不成熟。第二,服务的覆盖范围狭窄。已试点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体弱多病、高龄独居的老人。普惠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并未在农村地区普遍开展。
第三,服务项目不完善。目前试点地区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开展的项目包括做饭、送餐、保洁、理发等;医疗保健主要是体检、量血压等简单常规的医疗服务,而深度的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还相当匮乏。
3.2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村委干部兼任了农村居家养老的各项工作,大多数地区缺乏专职管理人员。而这些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家养老额深入推进;另外专职服务人员也非常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主要由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组成。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目前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部分地区已建立专职服务队伍,但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导致服务层次不高。
3.3农村居家养老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第一,基础服务设施数量少。农村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非常缓慢,满足基本需要的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等严重不足;其次,养老服务设施分布与需求不匹配。农村地区的行政区域的地域范围分散,而养老服务设施往往分布在集镇附近,这就造成已有的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而老人的实际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