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水利工程中景观工程设计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中水利工程中景观工程的设计与实例探讨摘要:该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出发,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防洪工程的景观工程做出了初步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中防洪工程的景观工程努力方向,并以一个具体工程实例作为论述重点,体现了城市防洪水利工程与城市规划、景观娱乐浑然一体的结合。

关键词:城市防洪;景观工程;河流综合治理;生态治河;可持续发展;

1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防洪中景观工程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河流是城市中宝贵的连续空间,因而涉及到其综合治理的防洪景观工程也显得越发重要了。在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附属于城市防洪工程的景观工程,其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要将城市防洪景观工程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去,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从规划思路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不能人为地将水体与人隔开,造成“人水相隔”的障碍,而应将河流与城市,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 工程实例探讨

2.1 建设条件

该河全长37.2km ,流域面积201k㎡,是该县城的唯一河流,无论对城市的防洪,还是对城关段水面及水景的开发利用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河河道中设置有橡皮坝, 距橡皮坝坝址下游110m处,已建有跨河南门大桥;其上游400m左右将另建一座车行跨河大桥。另橡皮坝可使坝址上游(西面)的河道水位抬高近2m ,从而形成长约700m,宽约120m的水面;从坝址处看是县城的主城区,建筑造型各异;南望为待开发的南岸住宅文教区,其南有低山丘陵围绕;东眺见原

跨河南门大桥和山岭。这些多样的景观,为在坝址附近建设观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 选址布局方案的比较与选定

2.2. 1 选址布局方案

2.2. 1. 1 北岸方岸(以下简称甲方案)

由于北岸用地受水道和已有建筑限制,面积狭小,因此采用向水面上空发展的方案,在橡皮坝坝址上游紧靠北岸的河床内,建造一

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上平台。平台长约80m ,宽约16~20 m,面积约千余平方米,其台面标高将高于北岸坝顶路面1.5m ,这一高差将由踏步解决。平台上布置了水利管理用房、泵房、其它用房等,还根据需要设计了茶室和室外小舞台、休息座位、各种装饰及花台等,并附设了游泳、划船服务用房(如更衣沐浴室、小码头等) 。

2.2. 1. 2南岸方案(以下简称乙方案)

该方案位于两桥之间水道南岸的部分荒地,占地约3h㎡。利用

了沿岸防洪墙、原堤顶道路及绿化带,设计布置了沿岸步行景观路;并设置了城市防洪指挥中心,布置了游泳池及附属设施;还设计建

造抗洪纪念碑园及地坪标高不同的水利广场;另外,沿场地南侧山

脚布置的排洪渠下游因建坝水位抬高,从而可扩展成比较宽阔的景观水面,其沿岸设开放式小游园,并设游船码头以提供游船服务。

2. 2. 2 方案比较与选定

2. 2. 2. 1 与防洪工程的关系

考虑到防洪,方案甲设计为架空框架平台,平台高程应高于设计水位,其支撑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基础及下部结构均在水中,平

台附设的游船码头和游泳上岸平台均与水面接近,这些结构对该河的行洪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平台面积较小,防洪指挥中心及各处水利管理用房的功能与面积都受到了限制。

方案乙最大的优点是不影响该河的行洪。此外,还充分利用了防洪工程为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将防洪墙、防洪绿化带等均作为景观因素融入设计中,将防洪工程与景观设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由于用地有较大的自由度,指挥中心等水利管理用房的位置及面积有较大的余地和发展空间。

2. 2. 2. 2 场地条件的利用与改造

方案甲位于北岸,与县城联系方便;但是除河床外,几乎没有可

供利用的场地,此方案可以说是在水面上空另造了一个“人工场地”,因此,其面积尺寸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方案乙虽与县城分隔两岸但是有桥相连;随着新桥和道路网络

的建设,两岸联系更加方便通畅,而且场地还与杨溪新开发区邻近;特别是场地的现状条件(如面积、地貌等)均较方案甲所在位置更优越,有利于多样化空间环境的组织与设计发挥,且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2. 2. 2. 3 休闲娱乐活动内容及场地的提供

两方案均为县城居民提供了进行休闲、运动、娱乐活动的场地和环境,均可开展划船、游泳、观景等休闲娱乐活动;但方案甲受场地大小限制,活动规模小,而且从安全角度考虑,参加活动的人数应有一定的限制,各种活动之间有一定的影响(如声音、流线、场地等);方案乙则无此缺点,而且由于场地、景观及空间富于变化,使各项活动更富有趣味。

2. 2. 2. 4 使用与管理

方案甲的平台在使用时以售票管理为主,从而对平台上的人数

加以一定的控制;另外,由于水面面积较大,对游泳、划船的人数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较难实施,且易对橡皮坝造成破坏(如碰撞、划伤等)。方案乙由于场地较大,使用及管理的方式则较为灵活,可以全面开放,也可售票管理,且各项活动场地之间有一定分隔,互相干扰少;特别是游泳活动仅限于游泳池,游船主要在河的南片排洪渠下

游及河道中划行,活动、管理均较为方便,尤其是人员及设施的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方案乙在场地、景观、活动内容、施工建造、使用及管理等方面更具优越性,特别是这一方案的建造实施不会对防洪工程造成障碍(如影响行洪等)。因此 ,我们将城市防洪景观工程定位于该河南岸,并就此进行环境和主要建筑物设计。

2. 3 景观的总体设计

根据该县对该河南岸地区所作的规划,我们在两座跨河大桥之间的南岸地区选择了一块场地作为城市防洪指挥中心用地。所选场地北面即为南岸的防洪堤及堤顶防洪墙,西、南两面为规划16m的主要道路,并分别与原有及新建跨河大桥相连,总用地面积(不包括道路面积)共约30000㎡,场地南部沿山脚设置排洪渠,并将其下游建设为景观水道。在满足抗洪要求的基础上,指挥中心将为防洪指挥和水利管理工作提供建筑空间;还将以水利为主题,为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可进行纪念、参观、游览及休闲娱乐等活动的环境优美的建筑空间和场地。

结合抗洪设计和城市规划要求,指挥中心用地呈带状布局。考虑现状及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在防洪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首期将建设指挥中心及附属设施、抗洪纪念碑、水利主题广场及沿景观水道布置的开放式小游园。指挥中心及广场施工时及建造完成后,原沿杨溪南岸的防洪堤堤顶仍然保留为车行道路,留设指挥中心及广场的主出入口 ,并设工作人员及服务用出入口,以便指挥中心及广场先期投入使用;待场地西、南两面的新区主要道路建成后,将防洪堤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