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第四讲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全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全
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
“英最伟大译著”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奈达(Nida)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 翻译的性质
• 翻译的功能
•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 的标志。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我国翻译史简介PPT课件

我国翻译史简介PPT课件
註:學術界認為,在《魏略·西戎傳》 裡提到,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約西元前2 年﹚大月氏使臣 伊存向西漢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的記載。
2
2. 佛經的翻譯是從何時開始的?
Ans:佛經的翻譯是在 東__漢__桓___帝__建__和__二_ 年 ( _公__元__一___四__八__年_ )開始的,譯者是____安__世。高
他不但把佛經由 __梵__文__ 譯成漢文,而且把 ____ 老著子作的一部份譯成梵文,成為第一個把漢文著作 向國外介紹的中國人。
他所提出的翻譯標準“ __________________” , 意即既“須_求__真__,__又___須”喻,俗直到今天仍然有指導意義。
忠實、通順
8
2019/9/23
4
4. 誰首先設置譯場?
Ans: 以往的翻譯活動只是民間私人事業,到 了符秦時代,在 __釋___道__安__ 的主持下首先設 置譯場。
註:佛教傳入中國後,雖有 大量佛經譯出,但由於佛經 文體艱深,加上翻譯者程度 不一,有鑑於此,道安大師 廣泛搜求各種譯本,加以篩 選整理後,道安大師建立了 中國佛教史上佛經目錄學的 先河,為整飭佛典,保存佛 教文化,作出開拓性的重大 貢獻。
英漢翻譯教程
第一章 我國翻譯史簡介
林席如 老師 Dr. Lin, Shih-Ru
1
1. 我國翻譯事業的歷史有多久?
Ans: 我國的翻譯事業有約 ___兩__千__年__ 的光輝燦 爛歷史。早在 ____西__漢__哀_ 時帝代 ( __________ ), 有個西名元叫前2__年____ 的人到中國口伊傳存一些簡短的 佛經經句, 但還談不上佛經的翻譯。
譯的經典都是非常正確的。 6
鳩摩羅什漫畫
/comic/j mls.htm

中国翻译史课件大全

中国翻译史课件大全

中国翻译史·概论第一讲(2012.9.6)一、学习中国翻译史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2.了解我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往过程3.认识到翻译对文化进步的重要作用4.学习先哲,做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二、中国翻译史要学习些什么◆翻译史料:什么时候,什么人,翻译了什么著作,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思想(翻译理论)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分析史料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呢?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必须先有一本“历史账”,对历史上的重要节点比较清楚◆“设身处地”“穿越”到历史情境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史料四、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一般而言,我们把我国的翻译史分为5个时期,称之为“翻译的五个高潮”。

【对于每个翻译高潮,我们都应该提出并解决如下问题:这个时期的翻译家有哪些?各自有些什么贡献?出现这样的翻译现象的历史机缘是什么】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民国时期的翻译【鲁迅、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五、参考资料(略)第二讲(2012.9.13)一、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2)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这是对翻译官的不同称呼。

后翻译之职,又称“象寄”“象胥”“鞮译”。

又因“夷语与中国相反”,古文把夷语称为“反舌”,而译官又叫“舌人”。

中国翻译简史-文档资料

中国翻译简史-文档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 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 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 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据印度学者柏 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的研究结果显示,玄奘运用了下列 翻译技巧: 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 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 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 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种 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 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 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玄奘同时 的还有失义难陀、义净、一行、不空等译者,也都译了许 多佛经。唐末无人赴印度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衰微。
彦琮还说,"八者备矣,方是得人". 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 仍有参考价值。在彦琮以后,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 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 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 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 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 中国人。玄奘所主持的译场在组织方面更为健全。据《宋高僧传》记载,唐 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种:1)译主,为全场主脑,精通梵文,深广佛理。遇有 疑难,能判断解决;2)证义,为译主的助手,凡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和差殊, 均由他和译主商讨;3)证文,或称证梵本,译主诵梵文时,由他注意原文有 无讹误;4)度语,根据梵文文字音改记成汉字,又称书字;5)笔受,把录 下来的梵文字音译成汉文; 6)缀文,整理译文,使之符合汉语习惯; 7)参 译,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又用译文回证原文有无歧异;8)刊定,因中外文 体不同,故每行每节须去其芜冗重复;9)润文,从修辞上对译文加以润饰; 10)梵呗,译文完成后,用梵文读音的法子来念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 僧侣诵读;11)监护大使,钦命大臣监阅译经。

我国翻译史简介课件

我国翻译史简介课件
古代翻译的起源还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 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翻译人员 被派往丝绸之路沿线,将汉语译成多种外语。
中世纪翻译的兴起
中世纪是我国翻译史上的重要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文化的交流,大量的梵文经典被翻译成汉语。
中世纪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经典著作如《道德经》、 《易经》等被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03
我国翻译史的重要人物
玄奘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教翻译家,他翻 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为中印文化交 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玄奘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忠实原文, 追求准确传达原意,他的翻译风格和 技巧对后世的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
严复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和思想家,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包 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翻译在跨国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需要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翻译需求。
翻译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面临着语言多样性、文化差异、语境理解等 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翻译对未来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 发展。
西方文化翻译对中国现代化进 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引入了西 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 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西方文化翻译也促进了中国与 世界的文化交流,开阔了中国 人的视野。
多元文化翻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02
01
03
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元文化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 次高潮,涉及多种语言和文化。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


鲁迅主张直译,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 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 言。鲁迅不主张译文完全中国化。不完全中 国化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 入新的表现法。”他认为中国语法不够精密。 “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 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
周作人(1885-1967),著名文 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我国 最早的著名文学翻译家。曾是 新文学运动的 先驱,《新青年》战斗阵地的一员。 周作人的文学翻译活动始于五四前。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翻译界大量翻 译外国文学作品,其主要的翻译方法 是采取直译法,周作人是直译法的代表。1917年他 用白话文翻译的第一篇作品是《古希腊的牧歌》。 他深谙古希腊文、古英文和古日文,并凭依学贯中 西的文化知识和深湛的文学修养,完成了许多繁难 的译作。主要译作有:《域外小说集》(1907年与 鲁迅合译)、《日本小说集》、《伊索寓言》、 《希腊神话》等。



二十年代初,周氏兄弟便鲜明地使用“直译”这个术语来概括他 们的译学主张。1925年,周作人为其译文集《陀螺》写的序文 中,十分精辟地阐述和总结了有关“直译”的理论,并指明了 “直译”与“死译”、“胡译”等的界限: “我的翻译向来用直译法,……我现在还是相信直译法,因为我 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 语的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文的意义, 换一句话说就是信与达。近来似乎不免有人误会了直译的意思, 译文只要一字一字地将原文换成汉语,就是直译,譬如英文的 Lying on his back一句,不译作 ‘仰卧着’,而译为 ‘卧在 他的背上’,那便是欲求信而反不词了。据我的意见,‚仰卧着‛ 是直译,也可以说是意译;将它略去不译,或译作‘坦腹高卧’ 以至‘卧北窗下自以为羲皇上人’是‘胡译’, ‚卧在他的背 上‛这一派乃是死译了‛。 周作人的这一论述,又经茅盾等人反复加以阐述,为大多数译者 所接受,影响很大。他一生坚持这个观点,鲁迅也是一生坚持直 译的。

中国翻译史讲义

中国翻译史讲义
在我国古代,是指将梵本等佛典翻译为汉文而言。 广义而言,并不限于经藏,如律、论之翻译亦皆称 为译经。 印度各种方言流传的佛典,被整理为梵语、巴利语 之原典,及至佛教传来东方诸国,遂逐渐译成各国 语言。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中国翻译史(英文版-详细)

中国翻译史(英文版-详细)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was born out of contact with vassal states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It developed through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 into Chinese. It is a response to the universal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on and to the specific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ng from specific source languages into Chinese. It also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tradition.The modern Standard Mandarin word fanyi翻譯"translate; translation" compounds fan "turn over; cross over; translate" and yi "translate; interpret". Some related synonyms are tongyi通譯"interpret; translate", chuanyi傳譯"interpret; translate", and zhuanyi轉譯"translate; retranslate".The Chinese classics contain various words meaning "interpreter; translator", for instance, sheren舌人(lit. "tongue person") and fanshe反舌(lit. "return tongue"). The Classic of Rites records four regional words: ji寄"send; entrust; rely on" for Dongyi東夷"Eastern Yi-barbarians", xiang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 for Nanman南蠻"Southern Man-barbarians", didi狄鞮"Di-barbarian boots" for Xirong西戎"Western Rong-barbarians", and yi譯"translate; interpret" for Beidi北狄"Northern Di-barbarians".In those five regions, the languages of the people were not mutually intelligible, and their likings and desires were different. To make what was in their minds apprehended, and to communicate their likings and desires, (there were officers), — in the east, called transmitters; in the south, representationists; in the west, Tî-tîs; and in the north, interpreters. (王制"The Royal Regulations", tr. James Legge 1885 vol. 27, pp. 229-230)A Western Han work attributes a dialogue about translation to Confucius. Confucius advises a ruler who wishes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not to bother. Confucius tells the ruler to focus on governance and let the translators handle translation.The earliest bit of translation theory may be the phrase "names should follow their bearers, while things should follow China." In other words, names should be transliterated, while things should be translated by meaning.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reformers such as Liang Qichao, Hu Shi and Zhou Zuoren began looking at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he great translators in Chinese history.Zhi Qian (3rd c. AD)Zhi Qian (支謙)'s preface (序) is the first work whose purpose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about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reface was included in a work of the Liang Dynasty. It recounts an historical anecdote of 224A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 party of Buddhist monks came to Wuchang. One of them, Zhu Jiangyan by name, was asked to translate some passage from scripture. He did so, in rough Chinese. When Zhi Qian questioned the lack of elegance, another monk, named Wei Qi (維衹), responde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should be translated simply, without loss, in aneasy-to-understand manner: literary adornment is unnecessary. All present concurred and quoted two traditional maxims: Laozi's "beautiful words are untrue, true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and Confucius's "speech cannot be fully recorded by writing, and speech cannot fully capture meaning".Zhi Qian's ow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re elegant and literary, so the "direct translation" advocated in the anecdote is likely Wei Qi's position, not Zhi Qian's.Dao An (314-385AD)Dao An focused on loss in translation. His theory is the Five Forms of Loss (五失本):1.Changing the word order. Sanskrit word order is free with a tendency to SOV. Chinese is SVO.2.Adding literary embellishment where the original is in plain style.3.Eliminating repetitiveness in argumentation and panegyric (頌文).4.Cutting the concluding summary section (義說).5.Cutting the recapitulative material in introductory section.Dao An criticized other translators for loss in translation, asking: how they would feel if a translator cut the boring bits out of classics like the Shi Jing or the Classic of History?He also expanded upon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with his theory of the Three Difficulties (三不易):municating the Dharma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from the one the Buddha addressed.2.Translating the words of a saint.3.Translating texts which have been painstakingly composed by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Kumarajiva (344-413AD)Kumarajiva’s translation practice was to translate for meaning. The story goes that one day Kumarajiva criticized his disciple Sengrui for translating “heaven sees man, and man sees heaven” (天見人,人見天). Kumarajiva felt that “man and heaven connect, the two able to see each other”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would be more idiomatic, though heaven sees man, man sees heaven is perfectly idiomatic.In another tale, Kumarajiva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ng incantations at the end of sutras. In the original there is attention to aesthetics, but the sense of beauty and the literary form (dependent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Sanskrit) are lost in translation. It is like chewing up rice and feeding it to people (嚼飯與人).Huiyuan (334-416AD)Huiyuan's theory of translation is middling, in a positive sense. It is a synthesis that avoids extremes of elegant (文雅) and plain (質樸). With elegant translation, "the language goes beyond the meaning" (文過其意) of the original. With plain translation, "the thought surpasses the wording" (理勝其辭). For Huiyuan, "the words should not harm the meaning" (文不害意). A good translator should “strive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務存其本).Sengrui (371-438AD)Sengrui investigated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names of things. This is of course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oncern whose locus classicus is the Confucian exhortation to “rectify names” (正名). This is not merely of academic concern to Sengrui, for poor translation imperils Buddhism. Sengrui was critical of his teacher Kumarajiva's casual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names, attributing it to Kumarajiva's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linking names to essences (名實).Sengyou (445-518AD)Much of the early material of earlier translators was gathered by Sengyou and would have been lost but for him. Sengyou’s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resembles Huiyuan's, in that both saw good translation as the middle way between elegance and plainness. However, unlike Huiyuan Sengyou expressed admiration for Kumarajiva’s elegant translations.Xuanzang (600-664AD)Xuanzang’s theory is the Five Untranslatables (五種不翻), or five instances where one should transliterate:1.Secrets: Dharani 陀羅尼, Sanskrit ritual speech or incantations, which includes mantras.2.Polysemy: bhaga (as in the Bhagavad Gita) 薄伽, which means comfortable, flourishing, dignity, name, lucky,esteemed.3.None in China: jambu tree 閻浮樹, which does not grow in China.4.Deference to the past: the translation for anuttara-samyak-sambodhi is already established as Anouputi 阿耨菩提.5.To inspire respect and righteousness: Prajna 般若instead of “wisdom” (智慧).Daoxuan (596-667AD)Yan Fu (1898)Yan Fu is famous for his theory of fidelity, clarity and elegance (信達雅), which some believe originated with Tytler. Yan Fu wrote that fidelity is difficult to begin with. Only once the translator has achieved fidelity and clarity should he attend to elegance. The obvious criticism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t implies that inelegant originals should be translated elegantly. Clearly, if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is not elegant or refined, the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should not be elegant either.Liang Qichao (1920)Liang Qichao put these three qualities of a translation in the same order, fidelity first, then clarity, and only then elegance.Lin Yutang (1933)Lin Yutang stress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to the original, to the reader, and to art. To fulfill this responsibility,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meet standards of fidelity (忠實), smoothness (通順) and beauty.Lu Xun (1935)Lu Xun's most famous dictim relating to translation is "I'd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寧信而不順).Ai Siqi (1937)Ai Siqi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delity, clarity and elegance in terms of Western ontology, where clarity and elegance are to fidelity as qualities are to being.Zhou Zuoren (1944)Zhou Zuoren assigned weightings, 50% of translation is fidelity, 30% is clarity, and 20% elegance.Zhu Guangqian (1944)Zhu Guangqian wrote that fidelity in translation is the root which you can strive to approach but never reach. This formulation perhaps invokes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returning to the root in Daoist philosophy.Fu Lei (1951)Fu Lei held that translation is like painting: what is essential is not formal resemblance but rather spiritual resemblance (神似).Qian Zhongshu (1964)Qian Zhongshu wrote that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is transformation (化, the power of transformation in nature): bodies are sloughed off, but the spirit (精神), appearance and manner (姿致) are the same as before (故我, the old me or the ol。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中 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李天经等。在这次持续一 二百年的翻译高潮中,传教士们与中国学者一起,除翻译 了一些宗教著作外,特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物理、 机械工程等自然科学类的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 这是其重要特征。 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对 中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作用。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利玛窦撰写的中文宗教论著《天主实录》 他在书中援引 儒家经典来论证基督教教义。
自称:“我太费心思,从那儒教先师孔子身上觅取我们的 见解;我援引书中有意义不明的章句,作有利于我们意见 的解释。”
他引用儒家经典中关于天、上帝的概念,论证基督教至上 神的存在,并服从祀孔、祭祖等传统礼仪与社会习俗进行 传教,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Matteo Ricci started to report on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father Prospero Intorcetta published the life and works of Confucius into Latin in 1687. It is thought that such works had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on European thinkers of the period, particularly among the Deists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groups of the Enlightenment who were interes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of morality of Confucius into Catholicism.

《中国翻译简史》课件

《中国翻译简史》课件
抗战时期的翻译
在抗战时期,翻译活动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许 多翻译家投身于抗战事业,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翻译事业的发展机遇
在战争时期,由于国内外交流的需要,翻译事业获得了新 的发展机遇,许多重要的文献被翻译成中文,促进了中国 与世界的交流。
05
CHAPTER
中国现代翻译的繁荣与多元 发展
需求,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03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翻译将更加依赖
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翻译服务。
THANKS
谢谢
翻译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 周时期,当时人们通过翻译外 来文化和思想来丰富本民族的 文化内涵。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来文 化与中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翻译活动逐渐增多,涉及领 域也更加广泛。
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主要以口 头翻译为主,主要涉及外交、 商贸等领域。
佛经翻译的兴起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始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时 期。
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活动的兴起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 翻译活动逐渐兴起,大量的西方著 作被翻译成中文。
文化交流的促进
西方文化的引入与传播,促进了中 西方文化交流,对中国近现代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翻译活动
新文化运动背景
20世纪初,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 局面,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旨 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改革

翻译活动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翻译活 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大量的外 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著作被翻
译成中文。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文 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Jesuit activity in China


Conversely, the Jesuits were very active in transmitting Chinese knowledge and philosophy to Europe. Confucius's works were translated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through the agency of Jesuit scholars stationed in China. (Which is why Kǒng Fūzǐ is known in the West under his Latinized name to this day.) Matteo Ricci started to report on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father Prospero Intorcetta published the life and works of Confucius into Latin in 1687. It is thought that such works had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on European thinkers of the period, particularly among the Deists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groups of the Enlightenment who were interes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of morality of Confucius into Catholicism.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中国翻译史研究简述PPT课件

中国翻译史研究简述PPT课件
第41页/共49页
• 问题: • 1 资料的间接性 • 2意识形态的影响(《圣经》的翻译史、马克思著作的翻译史)【视野】 • 3翻译话语系统的总体关照不足 • 4对史料的解读问题。述多于论。
第42页/共49页
Further reading
• The serious discussions on translation did not begin until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the country in the Six Dynasties (222-589) when Buddhist monks set about translating classics of Buddhism into Chinese.
第17页/共49页
• 孟昭毅 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1897-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2001) •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2000)【理论史】 • 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译林出版社(1996)
第32页/共49页
• 第二编 17年间的英美文学翻译家 • 莎剧翻译家、诗歌翻译家、小说翻译家、综合型翻译家 • 第三编 17年的经验与启示
第33页/共49页
• 重在介绍译家,以译家带作品,对个别作品进行评论 第34页/共49页
• 谢天振 查明建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 上编和下编: • 上编:文学翻译发展史(翻译活动、翻译事件。主要的文学社团。翻译家的贡献和成就 • 下编:
第18页/共49页
• 万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 • 黎难秋《中国口译史》青岛出版社,2002 • 李亚舒《科技翻译史》 • 西方翻译史书: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2004

中国翻译史概述ppt课件

中国翻译史概述ppt课件
白马寺译经 《四十二章经》
佛经 翻译 概览
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 北朝进一步发展,唐代臻于极盛,北宋 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马祖毅,1819)
四个阶段:
草创时期(beginning):东汉桓帝末 年到西晋
发展时期(development):东晋到隨 全盛时期(highlight, flourishment):
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 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西方翻译简史
28
西方翻译实践史
开端《七十子希腊文本》
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 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 译史上最早的译作,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 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 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阶段 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 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八卷),是中国编译西方数学

的最早著作

《圣经》翻译:贺清泰(P.L. De Poirot) ,艾儒略



清末 的翻

林则徐 : “组织翻译活动的 先驱”。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 书”
林则徐在使粤和督粤期间 (1839-1840年)曾组织人员 翻译编纂了《四洲志》
鲁迅
巴金

胡适
梁实秋

郭沫若
冰心

郑振铎
林语堂
期 的
朱生豪 周作人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

《中国翻译史》PPT课件

《中国翻译史》PPT课件

玄奘: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
国人。
“五不翻”的原则(谢天振《中西翻译简
史》 279页)。
六种翻译技巧:补充法,省略法、
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和代词
还原法。(见马祖毅《中》151页)
精选PPT
16
第四阶段:在北宋(公元954-1111年)
赞宁:总结译经理论,“六例”(陈文39页)
精选PPT
精选PPT
26
近代翻译史
留学者以去日本的人数最多,日本就成了 输入西学的中转站,即通过日本向西方学 习,通过日文翻译引进西方科学文化。
这一阶段文学翻译(主要是外国小说的翻 译)也形成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密切配合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向全国人 民宣传进步思想,曾其中不可忽视的启迪 民智的作用。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一般都采用直译 法。
精选PPT
11
第二阶段:东晋到隋(公元317-617年)
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 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
主要译者:
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 典雅;
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 律;(见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116页; 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11页)
精选PPT
32
现代翻译史
五四运动以后的翻译有其特点: 一 取出了过去“豪杰译”,任意增删等弊病,使译文更切合
于原文,大大提高了翻译质量 二 自推行新文化运动以后,译文大多采用白话文 三 从事于翻译者多属留学回国的人员,他们既通外语,又学
有专长。特别是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人员,往往又是致力 于创作的作家和诗人。而外国文学的翻译又促进中国新文 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 科学翻译着重于外国科学名著的介绍 五 哲学社会科学的翻译,除译介外国古典文献及资产阶级学 者的著作外,又开始有系统地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ppt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ppt
赞宁: ❖ 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 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 宝贵财富
❖ 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 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
❖ 在其后的元代,但译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 论方面无从谈起,停滞状态。
明清时代
❖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 片衰落的局面。佛经译者只有智光等一、二 人,译了几部经书。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直 至清朝“新学”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徐光启、 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 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 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理》、《测量法义》等书。
符秦时代
❖ 释道安 ❖ 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 不懂梵文,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Leabharlann 。❖ 鸠摩罗什 ❖ 主张意译,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
《法华经》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 石。
❖ 真谛 ❖ 到中国来翻译佛经。,《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翻译高潮迭起,
翻译家难以计数, 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 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一、汉代-符秦时期 ❖ 二、隋-唐-宋时期 ❖ 三、明清时期 ❖ 四、五四时期 ❖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符秦时期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家交往

语际翻译活动 西汉佛经翻译
❖ 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 ❖ 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 ❖ 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