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李谷;周晖;丁如一【期刊名称】《心理学报》【年(卷),期】2013(45)6【摘要】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研究一中,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抄写"正性特质词语""负性特质词语"或"中性词语",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与关键词有关的事情。
启动完成后,考察其捐助行为。
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被试愿意捐助的数目显著高于负性特质和中性词语启动组。
研究二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被试的道德自我知觉,然后对被试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负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发生率和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
本研究表明,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不一定遵循负反馈机制:虽然"道德净化效应"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部分验证,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道德许可效应"的预期。
【总页数】8页(P672-679)【关键词】道德自我调节;道德自我知觉;道德净化效应;道德许可效应【作者】李谷;周晖;丁如一【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心理学系;Division of Family Stud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Arizon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9;C91【相关文献】1.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和内疚的多重中介作用 [J], 安连超;张守臣;王宏;马子媛;赵建芳2.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仝晓晶; 梁晓燕3.伦理型领导与道德污名工作对下属道德情绪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J], 毛江华;张光磊;章发旺4.地位竞争阻抑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 [J], 赵书松;王韵茹;胡瑾;赵君5.道德自我调节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J], 孙嘉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亲社会行为知识点总结
亲社会行为知识点总结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性、帮助性和合作性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对整个社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质、社会环境和情境因素等。
下面对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促进社会和谐而进行的行为。
这种行为表现为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合作行为、共享资源和互惠行为等。
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包括:1. 主动性:亲社会行为是主动的,个体自愿进行这种行为,无需外部压力或奖励。
2. 帮助性:亲社会行为是为了帮助他人或促进社会和谐而进行的。
3. 合作性:亲社会行为是基于合作的,需要个体之间的协作和共同努力。
4. 共享性:亲社会行为是对资源的共享和分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利益。
5. 长期性:亲社会行为是持续性的,个体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特质、社会环境和情境因素等。
1. 个体特质:个体的性格特质、道德观念、自我概念和情感因素等都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比如,善良、慷慨、同理心强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这些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家庭的和睦、帮助和支持有助于培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3. 情境因素: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也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比如,他人需要帮助时、紧急情况下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等都会促使个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类型亲社会行为包括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亲密关系: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比如亲密关系中的关爱、支持和帮助等都属于亲社会行为。
2. 合作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包括了合作行为,这种行为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比如团队合作、社会合作等。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表现出的关心、合作和帮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受到个体内部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认知层面上,个体对他人需求和情境的感知能力是亲社会行为的前提。
情感层面上,共情能力和道德情感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动机层面上,个体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和外在的奖励机制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规范和期望起到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会塑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2. 个体特质因素:人格特质在亲社会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外向性、亲社会性、责任感等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3. 社会支持因素:社会支持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个体在获得社会支持后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同时亲社会行为也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支持的形成。
三、亲社会行为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亲社会行为对个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
其次,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个体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促进其成为道德意识强、责任心强的社会成员。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能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幸福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建设的基石。
亲社会行为的展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此外,亲社会行为也有助于建立互助共赢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结论:亲社会行为作为人类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呈现出多种类型。
采用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71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六种亲社会行为的排列顺序为: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
这些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总体与大五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也存在具体类型与不同人格特质的相关。
在回归分析中,大五人格中除神经质因子外均是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关键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人格特质;大五人格丛文君,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安徽淮北235000)近二三十年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术争论颇多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中争论最多的是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内容。
有学者把亲社会行为简单地定义为“旨在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常常包括分享、安慰他人、提供帮助、捐赠钱物、志愿者行为或合作等。
也有学者将这个定义进一步扩展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但是,亲社会行为本身是在行为层面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其背后隐含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目的、动机、情绪、人格等,对这些心理现象的探索导致一些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做了进一步的分类研究。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罗(G.Carlo)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区分出6种亲社会行为倾向,分别是:利他的、紧急的、情绪的、公开的、匿名的和依从的。
此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和助人行为(hel pjng behavior)也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但其内涵却存在差异。
艾森伯格(Eisenberg)等人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把利他行为界定为:在渴望使他人受益的内部动力推动下而做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不计报酬,有时甚至需要付出个人的某些牺牲。
助人行为是一种“帮助他人幸福的行为”,但其内涵却隐含着渴望得到受助者的回报。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道德自我调节,作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机制,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如何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以及违规行为的可能性。
文章首先将对道德自我调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进行界定和阐述,随后将分析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证数据验证这些假设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提升个体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道德自我调节与亲社会行为道德自我调节,指的是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自我反思、自我约束,以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方式行动。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对亲社会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旨在促进他人福祉或社会整体福祉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和安慰等。
道德自我调节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从而激发和维持亲社会行为。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时,他们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
这种道德自我调节的过程,使得个体在面对道德困境时,能够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从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道德自我调节还能够增强个体的社会认同感,进一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他们更可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这种社会认同感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来培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自我利益、群体压力等)而忽略或违反道德规范,从而表现出违规行为。
因此,在探讨道德自我调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培养社会认同感,我们可以激发和维持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83·理论与实践赤子 SPIRITUAL LEADERS2016年 总第383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马源雪(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52)【摘要】本文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尝试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梳理发现,个体的共情程度与其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焦虑程度与其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而自我概念有益于个体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个体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道德判断及道德推理水平较高者其亲社会行为也较多。
此外,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决策的情境、同伴接受度、亲社会名声、宗教信仰情况等因素也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所影响。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共情 社会接受度引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是指一切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和网络社交却渐渐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7分钟内18个人路过却无人相助,路人的冷漠让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
社会震惊的同时,我们需要去思考什么因素让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越来越困难。
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并做出更多的例如助人,合作,捐助等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都有关系,所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共情,亲社会名声等诸多因素,不同研究者测量亲社会行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丁如一,周晖研究自恋与亲社会关系采用的是寇彧、马艳和谭晨(2004)修订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 PTM)。
该量表通过6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自我报告的公开、匿名、利他、依从、情绪性和紧急等6种亲社会倾向。
王美芳,陈会昌采用Carlo 等人的亲社会行为评定量表评定被试的亲社会行为。
除了使用量表之外,研究者们也通过实验中被试的行为来衡量亲社会行为的程度。
例如李古(2013)采用募捐金额衡量亲社会行为。
自我同情和道德认同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自我同情和道德认同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我同情和道德认同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引言: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面临着自我认同、同伴影响和道德认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我同情和道德认同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讨论如何通过培养和引导来提升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一、自我同情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我同情是指个体对自己困境及其带来的痛苦的察觉和感受,这种情感体验可以激发个体产生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行为。
青少年往往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比如学业压力、同伴关系问题等,当他们能够察觉和感受到自己的困境时,就可能产生更强烈的同情心,并更愿意帮助别人。
一方面,自我同情促使青少年更为关注他人的需要。
他们会倾听别人的困扰,关心他人的状况,并主动提供帮助。
这种行为可深化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技能,使青少年更加愿意参与亲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自我同情也有助于塑造青少年的共情能力。
通过体验自己的痛苦,他们能够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提高心理的共鸣和共情能力。
这种共情能力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
二、道德认同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是指个体对道德准则的接受和内化程度,它对青少年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青少年逐渐形成的道德认同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道德认同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责任感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认同能促使他们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他们更懂得承担个人义务,主动参与到亲社会行为中。
第二,道德认同能够引导青少年进行道德决策。
个体在道德认同的指引下,能够在伦理和道义的准则下进行思考、评估和决策。
当青少年面临道德困境时,他们容易做出符合伦理和社会期望的选择,从而产生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三、培养和引导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1. 培养自我同情心:a. 父母和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爱,从而培养出自我同情心。
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身心俱健的社会栋梁,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情商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势在必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使他们能在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获得生存的空间,赢得更好发展。
一、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
其次是遗传基础。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再次是个体气质差异也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影响。
幼儿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传统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
(2)大众传媒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2、家庭环境因素。
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姐妹的横向关系。
在这种家庭结构里,极易造成幼儿形成“自我中心” 的意识,养成“小霸王”、“小公主”的娇纵性格。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 笔者认为, 在正性道德词语启动下, 如果激活的是被试的 道德同一性, 则会促使人们做出与自我看法一致的行为, 而不是出现道德许可效应。 • 道德同一性:作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是储存在记忆中的 , 由和道德相关的观念、目标、特质和行为脚本组成的一 个复杂的知识系统(Aquino & Freeman, 2009; Aquino & Reed, 2002; Aquino, Reed, Stewart, & Shapiro, 2005; Lapsley & Narvaez, 2004)。 • 道德同一性的激活会促使人们做出与自我看法一致的行为 , 并且时刻警惕做出违反道德自我概念的行为(Blasi, 1980, 1983;Shao, Aquino, & Freeman, 2008)。
道德许可效应(moral licensing effect):当人们 的道德自我知觉高于理想的道德形象时, 他们可 能会降低道德行为的发生频率。
Sachdeva 等(2009)的研究仅涉及了道德的亲社会行为范畴, 目前尚没有 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是否同样适用于不道德行为范畴(如, 违规行为)。 假设: H1:当启动被试的正性道德自我知觉时会出现道德许可效应, 被试在随后会做 出更少亲社会行为(捐助)或更多违规行为(作弊)。 H2:当启动被试的负性道德自我知觉时会出现道德净化效应, 被试在随后的任 务中会表现更多亲社会行为(捐助)或更少违规行为(作弊)。
因变量为被试在启动后表现出的捐助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实验由两名装作互不相识的研究者共同完成。 A. 在某心理学课程即将下课时, 该课程教师首先介绍研究者甲进入教室, 请学生 自愿完成“一项记忆实验的前测”。研究者甲安排学生隔列坐好, “以便大家 能独立完成, 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 随后, 随机分发三类启动材料, 并提醒大家在写故事的时候尽量回忆这些词语 和自己生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并给出了一个例子供被试参考。 • 学生完成后, 研究者甲宣布“研究结束”, 收上材料后离开教室。 B. 过几分钟, 研究者乙进入课室, 向被试介绍自己为“**大学爱心助学同盟”的 成员, 正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募集资金。为了确保被试信任募集资金的有效性 , 研究者乙向被试发放了介绍材料, 并请被试先把他们想捐助的金额写在材料 上, 明天再来收取现金。 • 收集完材料后, 研究者乙澄清实验目的。
2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2 文献综述2.1 主动性人格的研究概况2.1.1 主动性人格的定义本文采用商佳音,甘怡群(2009)提出的概念,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具备的在社会环境中采取积极主动的一种行为倾向[7]。
Bateman 和Crant(1993)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在对组织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先提出[8],后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心理学领域。
研究发现,每个个体的主动性人格高低不一,从而个体在现实中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9]。
主动性人格倾向强的人,他们主动果敢地采取行动促进改变,有较强的行动力,不安于现状;而主动性弱的人则较为被动,总是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地适应或改变,有时就会忍受所处的情景。
2.1.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方法根据主动性人格的概念,Bateman和Crant(1993)编制修订了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10]。
此量表有17道题目,单一维度,采用莱克特七点式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比如商佳音、甘怡群开始对主动性人格方面的跨文化研究,把国外原始17项目的PP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黎青等(2009)在研究中选取中国人为被试,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加强对PPS的结构和信度的考察[11]。
结果显示,6项目简缩版的主动性人格问卷是单一维度,各项拟合指标较国外的稍低,但仍可接受。
然而10项目的主动性人格问卷由中国人来进行测验时,单维结构拟合的较好,现多数采用此问卷。
2.1.3 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关于主动性人格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而且都得出较好的研究结论并付诸应用。
比如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工作绩效方面,在创造性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在新环境适应性方面,个体在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时,主动性人格的高低关系着个体的融入快慢程度。
具有比较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以寻求改变为导向,大多能果敢积极地投入到新环境中,主动地去改变影响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德育启示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德育启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帮助、合作、分享等积极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素质因素:个体自身的品格、道德认知、情感容忍度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具有高度道德认同感、同理心和愿意帮助他人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
2. 动机因素: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可能是出于内在的善意、同理心以及对他人幸福感的关注。
也可能是出于外在的奖励,例如他人的赞扬、物质回报等。
3. 社会认同因素: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具有高社会地位的个体往往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帮助他人。
4. 文化因素:不同文化对亲社会行为有着不同的期望和价值观念。
一些文化更加强调合作、互助和分享,因此亲社会行为在这些文化中更加普遍。
1. 培养个体的品格品质:德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对他人的需要产生关注,并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应该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 培养合作意识: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并能够协调个体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
4. 重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学校应该注重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亲社会价值观念,加强对于分享、互助和公益行为的倡导,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涉及个体的素质、动机、社会认同和文化因素。
德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品格、道德认知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强调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亲社会的价值观念。
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心理学机制
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心理学机制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出于关爱、帮助、合作的目的,与他人进行正面互动的行为。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亲社会行为背后的积极心理学机制。
亲社会行为背后的第一个积极心理学机制是共情能力。
共情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并对其情感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共情能力的发展对于亲社会行为至关重要。
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时,更容易产生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共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角色扮演以及情感认知训练等方式进行。
另一个积极心理学机制是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主要关注个体对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应用,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和判断。
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个道德发展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具有亲社会行为的特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都对个体的道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个积极心理学机制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主观评价。
亲社会行为要求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帮助他人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个体对于自身的亲社会能力有着足够的自信时,更有可能主动参与亲社会行为。
教育和培训项目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另一个积极心理学机制是认同感。
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群体、价值观或特定行动的认同和认可。
当我们认同某个社会群体或价值观时,更容易表现出对组织或社会的奉献行为。
亲社会行为往往是建立在个体与社会群体、价值观之间的认同基础上的,因此增强认同感有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最后,积极心理学中的目标导向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个体的目标导向是指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是基于个人内在的目标和价值观念。
当个体将帮助他人作为自身行为和价值观的目标之一时,更有可能展现出亲社会行为。
目标导向的培养可以通过激励和引导个体明确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来实现。
综上所述,亲社会行为背后存在着多种积极心理学机制,包括共情能力、道德发展、自我效能感、认同感和目标导向。
8.4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习材料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倾向。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能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行为。
研究发现,3个月的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做出不同的反应。
5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有认生现象,对他们较为熟悉的人发出微笑,对不熟悉的人表示拒绝。
1岁左右时,婴儿还可能会对那些孩子做出一些积极的抚慰动作,如走过去站在他们身旁,或者拉一拉对方的手,或者轻拍或抚摸一下对方受伤的地方等。
2岁左右时,幼儿已经基本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亲社会行为。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些不仅不增多,还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
如面对一个摔倒在地的小朋友,较小的幼儿比较大的幼儿更多地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反应。
可见,同情等亲社会行为并非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需要借助于教育,幼儿不可能离开教育而自发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王美芳、庞维国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88.7%是指向同伴,指向教师的仅为6.5%,主要原因是亲社会行为多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间。
2.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通常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喜欢帮助别人,更喜欢表达关怀与慷慨,虽然女孩确实比男孩更多地表现出同情或担忧的面部表情,但研究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并没有性别差异。
王美芳、庞维国研究表明,小、中、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在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异性伙伴的次数比较接近,这是由于小班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水平处于同一阶段,他们并不严格根据性别来选择交往对象,因此,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主动性人格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1 绪论1.1 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然而在社会中却不时出现诸如“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老人跌倒无人搀扶”等各种极不和谐的音符。
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刺痛人们道德和良知的神经。
为什么社会上助人、合作、谦让、奉献等亲社会行为并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呢?然而广东卫视社会行为观察栏目:《你会怎么做?》中,以“拾荒者进餐厅遭歧视”为情景,观察周边顾客的反应,最终拾荒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情。
面对此情景,为何有人选择接受和给予帮助拾荒者,而有人却对拾荒者选择冷漠与憎恨。
基于此,对于道德问题的探讨就凸显出其重要性。
从以上两个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矛盾之处,即人们的行为并不是总和自身的认知相一致。
那么这种亲社会行为的降低,到底是自身人格特质所限,还是道德认知能力不够、道德情感的下降,背后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亦可能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这是一个需要探讨分析的问题。
关于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源于基蒂·基诺维斯被杀事件—1964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名女性遭到袭击时,虽然有38名邻居听到呼救,但无人出手相助[1]。
20世纪80年代,以艾森伯格为代表的研究者得出社会认知和移情是影响亲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利他主义与人们的道德判断、移情密切相关[2]。
然而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结论不一致,二者之间应该存在其他变量的影响。
道德情感能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水平,Hoffman L.M (2001)认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指向和提示作用[3];何安明(2007)的研究得出,移情和利他行为之间的相关显著[4]。
再考虑外界因素社会支持时,当个体在面对困难时,如果可以得到外界力量的支持,亲社会行为倾向是否明显。
田园(2011)研究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5],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并不明确。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_李谷
心理学报 2013, Vol. 45, No.6, 672 679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3.00672收稿日期: 2012-07-16通讯作者: 周晖, E-mail: happy_zhui@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李 谷1,2 周 晖1 丁如一1(1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 510275)(2 Division of Family Stud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 85721, USA)摘 要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研究一中, 被试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抄写“正性特质词语” “负性特质词语”或“中性词语”, 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与关键词有关的事情。
启动完成后, 考察其捐助行为。
结果发现, 正性特质启动组被试愿意捐助的数目显著高于负性特质和中性词语启动组。
研究二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被试的道德自我知觉, 然后对被试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 正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 负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发生率和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
本研究表明, 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不一定遵循负反馈机制:虽然“道德净化效应”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部分验证, 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道德许可效应”的预期。
关键词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净化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 分类号 B849: C911 前言世间的善与恶往往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泾渭分明。
自我标榜的“道德模范”可能因一念之差犯下滔天大罪; 作恶多端的坏蛋其内心或许也藏着一双天使的翅膀。
电影《撞车》中, 正义凛然的年轻警察汉森英勇地控制了躁动的嫌犯, 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镜头移转, 汉森脸上得意的微笑却凝固成错杀搭车人后销毁证据的冷酷。
人格心理学探索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探索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合作、关怀和支持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神经发展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人格心理学在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神经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神经发展是指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重塑。
研究表明,神经发展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例如,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与个体的道德判断和亲社会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活动的增加与个体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和合作行为的增加相关。
这表明,神经发展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1. 神经可塑性:神经发展过程中的神经可塑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强化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的发展,从而增强个体的合作和关怀能力。
这种可塑性的变化可能涉及神经元连接的调整和突触传递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2. 神经递质系统: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催产素和氧化剂素等神经递质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和活动水平受到神经发育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三、个体差异与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人格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和神经发展有关。
例如,研究发现,外向性格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而神经发展过程中的前额叶皮层活动的增加可能是这种差异的一个解释。
因此,个体的人格特质和神经发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结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神经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
神经发展通过神经可塑性和神经递质系统的调节,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此外,个体的人格特质和神经发展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亲社会行为的差异。
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机制与影响因素探究
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机制与影响因素探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合作、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社会互动的本质。
一、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1.1 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指个体出于对他人利益的关注和关怀,而主动采取行动来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的心理机制涉及到个体的道德观念、同理心和道德情感。
研究发现,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与其利他主义行为密切相关。
此外,同理心的发展也是影响个体是否表现出利他主义行为的重要因素。
1.2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研究发现,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与其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当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较强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亲社会的行为来维护群体的利益。
1.3 自利主义自利主义是指个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取行动。
尽管亲社会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对他人利益的关注,但自利主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研究发现,个体的利他行为往往受到自利主义的调节,即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2.1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规定。
研究发现,个体在面临亲社会行为时,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
当社会规范鼓励和强调亲社会行为时,个体更有可能表现出这种行为。
相反,如果社会规范偏向于自利主义或竞争,个体可能更倾向于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2.2 个体特征个体的性格特征、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也会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具有高度道德发展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利他主义行为。
此外,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也可能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2.3 外部激励外部激励是指来自他人或环境的奖励或惩罚。
研究发现,个体在面临亲社会行为时,如果能够获得正向的外部激励,如赞扬、奖励或社会认可,他们更有可能继续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A.
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 可能是内部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这是外部 的,这种付出为了得到。因此,我们最愿意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 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的人,助人的好处还包括内部报偿。当我们听到一 个小孩的哭声时,我们会感到不安、忧伤或烦扰。于是,我们会去了解一下, 帮助一下,以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研究发现,那些因为他人的忧伤 而引起极大烦恼的人,也是给予最多帮助的人。献血者报告说“献血使我自 我感觉良好”。显然,助人的结果无论是解除内心的烦扰,还是可以提升个 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是内部报偿。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 的调查,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
(四).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根据有关助人研究的结果我们怎样来增多助人行为呢? 1.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2).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2.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如果助人是习得的,那么,我们如何教会人们呢?有如下四 种方法。 (1).教会道德包容 (2). 树立助人的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 (4)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我们经常帮助他人不是因为有意识地计算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 是简单地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 还失主,这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的期待,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 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 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和可以得到一定 报偿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 A.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社会学家古德纳指出,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 的道德规范就是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该给予回报,也给予帮 助,而不是伤害。社会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和乱伦禁忌一样普遍的规范。互 惠之所以成为我们社会的规范是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 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正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 难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即人们 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于是需要形成一种互惠的机制。用交换理论解 释,
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被广泛呼吁。
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共享成果,集体意识强烈,利他观念及行为与非利他相比处于极显着的高水平上。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又表现出囿于小而全不求人的行为之中。
多种因素可以激发亲社会行为动机,而助人者的人格特征是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的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正相关。
而这需要研究的深入探索,提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某一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行为的发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抑制某些消极心理品质及消极行为。
因此,对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前高职生日益突出的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减少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与鼓励。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因此,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至今为止,考虑到亲社会行为对社会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已有许多研究考察了亲社会行为的前因变量。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1)助人者特征,即人格特征;(2)受助者特征,如女性比男性更易得到他人的帮助;(3)环境因素:如榜样作用、他人在场、社会期望、逃避情境的难度都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尽管前人的研究已经考察过助人者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系统性地探索过人格特征对亲社会的影响过程,有研究认为积极人格会对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是没有探讨消极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有哪些作用。
且没有探讨过这种影响机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文献综述2.1 主动性人格的研究概况2.1.1 主动性人格的定义本文采用商佳音,甘怡群(2009)提出的概念,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具备的在社会环境中采取积极主动的一种行为倾向[7]。
Bateman 和Crant(1993)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在对组织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先提出[8],后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心理学领域。
研究发现,每个个体的主动性人格高低不一,从而个体在现实中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9]。
主动性人格倾向强的人,他们主动果敢地采取行动促进改变,有较强的行动力,不安于现状;而主动性弱的人则较为被动,总是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地适应或改变,有时就会忍受所处的情景。
2.1.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方法根据主动性人格的概念,Bateman和Crant(1993)编制修订了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10]。
此量表有17道题目,单一维度,采用莱克特七点式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比如商佳音、甘怡群开始对主动性人格方面的跨文化研究,把国外原始17项目的PP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黎青等(2009)在研究中选取中国人为被试,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加强对PPS的结构和信度的考察[11]。
结果显示,6项目简缩版的主动性人格问卷是单一维度,各项拟合指标较国外的稍低,但仍可接受。
然而10项目的主动性人格问卷由中国人来进行测验时,单维结构拟合的较好,现多数采用此问卷。
2.1.3 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关于主动性人格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而且都得出较好的研究结论并付诸应用。
比如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工作绩效方面,在创造性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在新环境适应性方面,个体在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时,主动性人格的高低关系着个体的融入快慢程度。
具有比较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以寻求改变为导向,大多能果敢积极地投入到新环境中,主动地去改变影响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如Chan 和Schmitt (2000)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高的员工能尽快熟悉工作、职场关系较好,能更好的给与自己的定位,开展工作得心应手[12]。
然而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比如Steve Harvey (2006)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较低的个体总会面临各种苦难,体验的压力较多,而主动性人格较高的个体几乎没有这种体会[13]。
Parker (1999)对此进行解释为,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积极主动的采取策略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各种事情比较顺利。
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束手无策[14]。
国内的单娟(2008)发现主动性人格反而负向地预测工作倦怠[15]。
关于在学校方面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文芳和毛晋平(2011)等选取国内的中学生作为被试,发现主动性人格显著地影响个体的学习适应性[16]。
在个体工作绩效方面,Grant (1995)对地产公司的员工研究中指出,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地预测工作绩效,并且主动性人格这种预测力较与一般智力的影响会更强[17]。
国内的学者温瑶、甘怡群(2008)以部分销售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和工作绩效存在显著地正相关[18]。
在个体职业生涯方面,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更有利于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国外学者Seibert等(1999)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的晋升和薪酬福利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员工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19]。
后来,Seibert等人(2001)还发现,主动性人格与个体的职业素养有着较强的正相关,这些特性又可对职业生涯成功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20]。
Claes 和De Witte (2002)发现,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的求职行为有影响[21]。
此外,商佳音和甘怡群(2009)的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能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22]。
在个体创造性方面,积极进取的个体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田进(2005)在研究员工创造性的方法时,主动性人格较高的个体相对会有较强的创造性,能积极主动创造新事物[23]。
在个体学习方面,主动性人格可以由学习动机作为中介变量间接的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Major 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会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有着显著的影响,以此通过学习动机间接地对个体学习成绩产生影响[24]。
文芳(2011)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会在学习适应性中起调节作用[25],总之主动性人格对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预测作用。
查阅文献分析后发现,主动性人格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主动性人格在个体发展特点方面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比如李慧发现,主动性人格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26];而学者黎青的研究则发现,学历、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对主动性人格不存在差异[27]。
关于主动性人格和其他变量的联合研究也比较匮乏。
2.2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2.2.1 亲社会行为的概述美国学者Weisbegr 1972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一词,用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协助、慈善、捐款、救灾和牺牲自己等等。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马森和艾森伯格(Mussen & Eisenberg, 1977)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倾向于完全帮助他人或使他人受益,没有额外的奖励或者收益,这种行为意味着行为者一方要付出某些代价、自我牺牲和利益[28]。
Piliavin (1981)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社会所规定的,一般指有益于他人和当前行政系统的行为[29]。
王蕾(1994)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做出社会认可或者提倡的行为,也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积极履行社会规范所肯定的行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予他人帮助[30]。
王美芳(2000)认为,亲社会行为指所有既要符合社会期望同时又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这种行为给行为者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并存[31]。
余宏波(2006)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实施者并不考虑事件是为了什么,而是彻底从他人角度思考,尽可能帮助他人的行为[32]。
俞国良(2006)认为,亲社会行为指能给对方带来利益的一系列行为,然而对实施者本身没有任何好处[33]。
本文采用寇彧等人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做出的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行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也许还会做出一些自我牺牲,助人、合作、分享、谦让都属于亲社会行为[34]。
2.2.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法亲测量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多使用问卷法、假设情境、实验室实验等。
其中问卷法中又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
自评量表中较常使用的是寇彧等人修订的“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35],整个量表共有26道题目,分6个维度,分别为公开倾向、匿名倾向、利他倾向、依从倾向、情绪倾向、紧急倾向,信效度良好。
他评量表中包括同伴提名法和教师、家长评定法。
同伴提名法是指列出一些关于亲社会行为相关描述以及学生名单一份,要求被试在本班内选择符合的这些行为的同学。
国内采用较多的是陈欣银等人修订的Masten“班级戏剧量表”[36]。
该量表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亲社会性、攻击—孤立性、敏感—退缩性,修订后的信效度良好。
教师评定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37],要求教师对儿童的攻击性和亲社会行为做出评定,量表采用3点计分,1代表“不符合”、3代表“完全符合”,在多项研究中信效度良好。
关于父母评定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量表多采用《优缺点问卷》[38],该问卷要求父母根据孩子过去半年的行为表现来勾选所给出的描述。
2.2.3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及水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主要是:家庭及社会相关背景、认知和情感变量、直接的情境特征以及个体因素等。
其中个体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等。
家庭中因素中主要指教养方式,丛文君(2004)研究得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大学生各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9]。
情境特征因素方面,Hedge等人(1992)的研究认为城市规模越大,个体的助人行为反而会越小。
Baston(1998)的研究发现直接的助人情境会有助于个体实施亲社会行为[40]。
对于性别而言,Fabes 和Eisenberg(1999)的研究发现,女孩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男孩,亲社会行为总体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41]。
庞丽娟(2001)等人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孩的得分高于男孩[42];寇或和赵章留(2004)从动机对行为的差异角度,选取4~6年级的儿童为测量对象,发现在合作与安慰行为上男女差异显著,女生主要从利他的角度来对同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评价[43]。
但研究结果也存在不同,如杨萍(2001)对儿童的谦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中,1、3、5年级的儿童谦让行为之间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44]。
后来的研究开始尝试对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可能存在不同。
Carlo, Hausmann, Christiansen, 和Randall (2003)的研究表明,女孩在利他性和情绪性亲社会行为水平要显著高于男孩;但男孩公开性亲社会行为水平要高于女孩;匿名性、依从性以及紧急性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45]。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应该是增加。
岑国祯(2004)对幼儿园和低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明显的增加。
然而还有刘丽(2009)的研究表明,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的分享和合作以及助人等方面均没有显示明显的性别主效应。
周芳名(2008)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会下降,探讨其原因可能是行为者(儿童)在作出行动前会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情境和事件性质等[45]。
国内学者李丹(2000)等人研究发现,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外向性格的个体会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行为,而内向性格的个体则会表现出较低的亲社会行为[47]。
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拓展及深入,尤其近年来一些类似“大五人格”等新理论的出现,亲社会行为与这些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人格特质和其他变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2.3 主动性人格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虽然主动性人格在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较少,但也发现主动性人格会对个体的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Eisenberg(2002)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指出喜欢助人的个体会具备在许多助人情境中所总结归纳出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