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总
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現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
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
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
2 润燥互济,脾胃兼顾
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
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
3 攻补得当,勿伤脾胃
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
4 重视调肝,以济中州
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
5 寒热得当,温凉互协
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
6 行气导滞,详辨病因
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
7 重视脾胃,统观五脏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
关于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
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