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答题完整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与答题模板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与答题模板一、导读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是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政治人生观、社会文明、人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核心考点,并提供了答题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二、核心考点1. 政治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政治生活与哲学的定义和内涵•政治生活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及互为基础的关系2. 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和良好的政治生活•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的要求和特点•良好的政治生活的实践方式和目标3. 多元宗教、多元政治制度•多元宗教的概念和现实意义•多元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4. 人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和实践要求三、答题模板1. 政治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政治生活与哲学之间有何关系?答题模板: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环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而哲学则是对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探究和思考。
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政治的实践活动需要哲学的指导,政治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决策都要建立在哲学原理的基础上。
同时,哲学也需要政治生活的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因此,政治生活和哲学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和良好的政治生活问题: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和良好的政治生活应具备哪些要求?答题模板: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首先,应具备忠诚、诚实、正直的品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忠诚的态度,保持正直的品行和言行一致。
其次,应注重政治敏感度和政治判断力,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政治问题。
良好的政治生活则是通过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发扬积极向上的政治道德,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民行动、尊重政治纪律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3. 多元宗教、多元政治制度问题:多元宗教和多元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答题模板:多元宗教是指社会中存在多种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现象。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1〕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答题模板2〕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答题要素: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实践过程。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题模板3〕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模板 013—唯物论模板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意识的能动作⽤原理2、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质理3。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4。
运动与静⽤的关系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 A 是物质B的反映,物质 B 决定意识 A→要求⽤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 A 要符合物质B(时代\国情\具体情况)的要求2、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能动作⽤(反作⽤)【意识能动性的特征】①⽤的计划性+分步骤计划定⽤标②⽤觉选择性+选择积极③主动创造性+创新⽤式⽤法【意识能动性的反映】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对认识世界有指导作⽤,正确促进、错误阻碍)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正确促进,错误阻碍)③对⽤的⽤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正确意识 A 有利于对物质 B 形成 XXX 正确认识;推动物质 B 的发展→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对物质 B 的正确认识,克服错误认识→②要求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 XXX 正确意识指导实践→+③XXX精神对某群体/某⽤有激励作⽤,提供了精神动⽤⽤。
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尊重客观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 XXX 客观规律⽤前不是⽤能为⽤的→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能够在认识和掌握 XX 规律的基础上,依照规律发⽤作⽤的条件与形式利⽤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类5、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6、运动与静⽤的关系原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的统⽤模板 014—认识论模板1。
实践及特征原理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对认识的作⽤原理3。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4、认识的过程原理(反复性、⽤限性、上升性)真理项易错⽤、实践及特征原理1。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2. 哲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和政治哲学。
3. 请解释“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以及宇宙中物体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4. 认识论主要研究什么?认识论研究的是知识的本质、起源、范围和限制。
5. 伦理学关注的是什么?伦理学关注的是道德行为、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
6. 逻辑学在哲学中扮演什么角色?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理的原则和形式的学科,它帮助我们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
7. 美学研究的是什么?美学研究的是艺术、美和审美经验的本质和价值。
8. 政治哲学探讨哪些问题?政治哲学探讨政府、正义、法律、权力和公民权利等概念。
9. 请列举三位著名的哲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理论。
- 康德:提出了道德哲学的义务论,强调了理性的自律性。
10. 什么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个人自由、选择和主观经验的重要性。
11. 请解释“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唯一的现实,意识和精神现象都是物质过程的产物。
12. 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精神或意识是现实的基础,物质世界是精神或意识的反映。
13. 请解释“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真理和道德价值是相对的,依赖于个人或文化背景。
14. 什么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只有通过观察和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15. 请解释“怀疑论”。
怀疑论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对知识和真理持怀疑态度,认为人类无法获得绝对的确定性。
16. 什么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们产生的后果,特别是它们如何影响幸福和痛苦。
《生活与哲学》问题解答
《⽣活与哲学》问题解答《⽣活与哲学》知识解答1.哲学是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哲学智慧和思想产⽣于⼈类的⽣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门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
在古希腊⽂和英⽂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意义、任务和功能哲学是指导⼈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然、社会和⼈⽣的变化与发展,⽤睿智的眼光看待⽣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为⽣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类⽣活的路途上点起前⾏的明灯,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们确⽴⼈⽣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3.哲学与世界观、⽅法论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们对整个世界(包括⾃然界、⼈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也叫宇宙观。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法,就是⽅法论。
⼀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法论,⽅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法论的统⼀。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某⼀具体领域事物的特殊性质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法论的指导。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的内容。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版
生活与哲学万能答案友情提示高考考察的四大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高考复习的七个方面课本细节的完全理解核心考点的准确记忆复习资料的拓展整合易错知识的完全掌握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高考真题的反复练习思维导图的自成体系1生活与哲学万能答案总结(覆盖哲学90%以上考点,要想得高分,一是要把课本背得更全面,二是要灵活运用)特别提示:1、问“探究世界的本原”,“把握思维的奥妙”,答唯物论部分原理。
2、问“求索真理的历程”答认识论。
3、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答唯物论+认识论。
4、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答辩证法。
5、问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联系部分原理和发展部分原理。
6、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矛盾部分原理。
7、问“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答历史唯物主义。
8、问“寻觅社会的真谛”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相关原理。
一、请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如:针对什么现状,做出什么决定等。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如:在什么什么思想、政策、决策的指导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例如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发生。
)④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例如卫星发射,人工降雨,救灾。
)2(其中圆圈1、2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圆圈3、4为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如果考试单独问,可以单独回答)5、单独设问意识的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论述材料中相关内容,目的是什么,达到什么结果)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版
1、为什么和怎么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哲学依据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怎么样?第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规律。
第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结合起来第三、反对两种错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四、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的看待实际。
2、如何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问题(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具有客观性,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问题(1)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时间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1)真理是客观的。
我们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版一、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认识论(“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实践的特点: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上检验和发展真理。
4、真理观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②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观(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生活与哲学大题套路答题模板
辨证唯物主义:(第四课至第十课)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至第六课)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第四课至第五课)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界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例题:提神创论,提到人类起源,提宇宙,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简述时只要第三行规律原理:(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变化都是有规律的(3)规律具有客观性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之一: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方法论之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述: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五课、把握思维奥妙:1、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考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一、唯物辨证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有阻碍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世界观:①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造福人类。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真理的条件和范围,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错误在所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背诵版)《生活与哲学》高考考点及其答案
《生活与哲学》高考考点及其答案(辩证)唯物论 (第四课、第五课)10.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能级要求:B)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1.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能级要求:B)①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A.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B.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12.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能级要求:B)①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和改造。
③规律的普遍性原理--整个世界(自然、社会、思维)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④方法论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13.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能级要求:A)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活与哲学 答题模板
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围绕哲学的本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方面去把握。
具体包括: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如何结合具体科研成就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认识对象、认识任务、具体作用不同;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解答此问题,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容、表现、意义、原因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唯心主义典型观点列举(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王阳明:心外无物。
③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⑤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⑧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⑨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生活及哲学答题标准模板.docx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或“ 唯物” 、“探索世界”知行述?( 1)物决定意,意是物的反映。
要求我一切从出,事求是。
材料中⋯⋯(2)意物具有能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促客事物的展,的意阻碍客事物的展。
要求我要自立正确的思想意,克服的思想意。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律具有客性。
要求我要充分主能性,同要尊重客律。
材料中⋯⋯2. 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 ”或“有关的点”或“追求真理”行述的?(1)践是的基;践是的来源、力、准、目的和宿,材料中⋯⋯(2)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程。
材料中⋯⋯3.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 践与关系” 行述的?( 1)践是的基① 践是的来源,材料中⋯⋯② 践是展的根本力。
材料中⋯⋯③ 践是正确与否的唯一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④ 践是的目的和宿。
材料中⋯⋯( 2)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践具有指作用。
材料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行述?(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都是相于特定程的,是主与客、理与践的具体的史的一。
材料中⋯⋯( 2)真理和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5.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法”的点(没有指明是系、展、矛盾、否定)行述?( 1)系是普遍的、客的,要求我用系的点看。
材料中⋯⋯(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又相互系,相互影响。
要求立全局念,立足整体,最目,又要搞好局部。
(3)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要求用展的点看。
材料中⋯⋯(4)事物展是前性与曲折性的一。
要求既要未来充信心,支持和保新事物的展,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不断克服前道路上的困,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
材料中。
(5)量是的必要准,是量的必然果。
要求做好量的累,果断抓住机,促。
材料中⋯⋯(6)矛盾就是立一,要求我要用全面的点看。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世界)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发展)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经过××事情(实践),已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的指导下,做××事情。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前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以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了新的正确理论。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虽然承认××与××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
比如:“吉祥数”3. 联系的多样性,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生活与哲学》总练习主观题参考答案
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 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 志。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
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和 贡献。
社会对个人具有制约作用
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制约个人的行为和选择。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05
主观题五:论述真理的客 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总结词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详细描述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同时,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 验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才能被认为是真理。
《生活与哲学》总练 习主观题参考答案
目录
• 主观题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 主观题二:论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主观题三: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目录
• 主观题四: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主观题五:论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文库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文库一、哲学与生活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调查人类最基本的谜题、思想与问题的学科,它旨在探索真理、解释存在,并研究我们应如何生活。
它纵横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宗教、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商业与科技。
通过深入的思考、探索和辩论,哲学家尝试了解超越日常感知和理解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2. 哲学如何影响生活?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换句话说,它让我们有机会仔细思考,更好地了解个人和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
而这就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所在,即哲学可以作为生活中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反思。
反思意味着思考自己的行为与观念,以及其余每日的情境,以便识别并改善缺失的思想。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认真思考问题,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索它们。
实践哲学还可以导致应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更积极及有意义的结果(韦伯斯特,2006)。
4. 怎样增加哲学思维?要增加哲学思维,首先要培养定期思考和反思的习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展新的思维模式,以便在困难情境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行动。
另外,阅读哲学书籍和内容,详细研究古代哲学家的观点,以及参与哲学社群讨论,也能有助于我们增进哲学直觉。
最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也是一项重要的哲学修行。
二、结论从上文可以看出,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世界,理解自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开发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以达到更加健康、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谨记以哲学思考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困境,成就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与答题模板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与答题模板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与答题模板一、请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如:针对什么现状,做出什么决定等。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如:在什么什么思想、政策、决策的指导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例如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发生。
)④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例如神六上天,人工降雨,救灾。
) (其中圆圈1、2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圆圈3、4为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如果考试单独问,可以单独回答)二、请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例如:通过实践获得知识,技术上的进步。
通过实践让一种认识加深,检验一种认识,或者把这种认识最后又用于实践。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体现在“材料相关字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答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围绕哲学的本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方面去把握。
具体包括: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如何结合具体科研成就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认识对象、认识任务、具体作用不同;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解答此问题,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表现、意义、原因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唯心主义典型观点列举(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王阳明:心外无物。
③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⑤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⑧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⑨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⑩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①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说)。
②柏拉图:理念论。
③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④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⑤朱熹:理在事先。
(3)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观点①“8”就是发。
②喜鹊报喜,乌鸦叫丧。
③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
④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分析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解答此问题,可以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历史观、认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从历史观方面,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认识论方面,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1.全面把握世界的本质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去分析。
具体包括: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如何运用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分析解决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对人的制约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认识利用规律的影响两个角度思考。
具体包括: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1.运用唯物论分析我国制定某项决策的依据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决策制定的必要性、重要性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
2.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材料提出的问题或分析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近几年政治试题经常选用的设问方式。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白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道理,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逐一分析即可。
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也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
1.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的真理观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
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并不是以上原理都要用到,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一个原理或哪些原理,然后把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
2.抓住“标志性”词语,理解物质世界与真理(1)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定)等,从唯物论看,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认识论看,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2)在……(主题、理论、观点、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经验、制度)的(指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体现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
(3)地震、洪水、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社会发展、社会活动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1.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某一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思考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具体内容,然后观点统率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具体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等。
2.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以结合系统的基本特征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思考。
具体包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处理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思考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然后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
具体观点包括: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说明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确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然后据此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基本观点具体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巧用标志性词语解答唯物辩证法试题巧用试题中的标志性词语,有助于在考试中迅速提炼关键词,特别是对于那些阅读理解能力不太好的考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解答哲学试题的正确率。
下表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词语(同学们还可以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若题目限定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范围,答题时要注意对应相应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概括如下:(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
(3)联系观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4)发展观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等。
(5)矛盾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6)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角度分析。
具体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国家根据形势作出某项决策的原因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