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武昌模拟)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 )
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
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孔子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是看其言行是否符合礼乐文明,说明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故选B项。当时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 项;C项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不能体现D项。
2.(2018湖南长沙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现象( )
A.加剧了争霸战争的残酷
B.导致了学术思想的活跃
C.抑制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成熟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材料中的“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合则留,不合则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地位提高,并可以灵活流动,这有利于学术思想的活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A项错误;士阶层的兴起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变迁,C项错误;官僚政治形成于秦代,D项错误。
3.“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 C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4.(2019安徽合肥模拟)“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答案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材料信息看,我国古代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故选A项。其他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
5.(2019湖北武汉模拟)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是( )
A.墨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墨家的主张。材料中的“尚贤、尚同”是墨子的思想,A项正确;董仲舒、朱熹和李贽都不符合尚贤、尚同思想的要求,排除B、C、D 三项。
6.(2019四川成都诊断)下图为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局部图。这批竹简写于秦统一前后,内容多为当时施行的法律,书体主要为秦隶。这些竹简说明当时( )
A.政局动荡影响文字统一
B.文字书写出现简化趋势
C.隶书成为法定通用书体
D.法律文书使用独立书体
答案 B 从图片看,古代文字呈现出越来越简化的特点,故选B项。图片没有文字统一的信息,A项错误;隶书在这一时期没有成为官方通用书体,C项错误;法律文书没有独立的书体,D项错误。
7.(2019安徽芜湖质检)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汉书》记载不足为信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答案 C 由材料“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可知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郡国并行制已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错误。
8.(2018山东济宁质检)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这反映出( )
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B.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缺乏客观性
C.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D.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
答案 D 后世学者对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误解,是因为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或者研究方法不同,这说明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讲述的是后世学者的误解,但是并非所有后世学者的观点都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学术研究往往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的,并非缺乏客观性,故B项错误;史学研究基于历史事实和史料,经过客观分析判断能够不断接近历史事物的本质,故C项错误。
9.(2018广东东莞质检)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都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这主要是因为( )
A.小农经济的自足性
B.政府文化政策引导
C.选官以察举制为主
D.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答案 B 根据材料可知,汉代时自然科学探索领域后继无人,但人们对儒家经典特别重视,这是政府重视儒学、轻视自然科学造成的,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题干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故D项错误。
10.(2018河北衡水模拟)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因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光武帝只好祭祀汉宣帝和汉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 )
A.光武帝企图强化皇权
B.儒家思想影响政治行为
C.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D.皇帝重视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材料表明汉光武帝的祭祀行为受到儒家传统礼制的影响,B项正确。祭祀祖先与强化皇权没有直接联系,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臣们不一定就是丞相,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皇位继承的合法性,不是统治的合法性,D项错误。
11.(2018山西五地市联考)东汉初年,儒家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渐加深,各派对儒家经典的解说分歧严重。东汉章帝时,各地名儒齐集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皇帝亲自参加决断,并颁布了官方典籍《白虎通》。这表明( )
A.古文经学比今文经学的解释更有权威
B.《白虎通》是国家统治思想的理论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