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公开课)
合集下载
等值线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 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 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 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 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6分)
答案36.(1)115°E,41°N 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 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
等压面弯曲判读
等压面季节判读
等压面天气判读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判读
风向判读:先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 向的方向(注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风向风速的判读 风速判读: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等压面弯曲的判读 风向与等压线: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等压线季节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风向与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 半球,向左偏为南半球。
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A.鲁 B.浙C.青 D.吉
【】
F
E
H
H
示例五
读下面“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 题
⑴①是
山脉,它是世界上
的山脉。
⑵②是
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许多 的
水源。
⑶③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
的分界线。
⑷④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作用: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测陡崖相对高度,判断地形坡度. 判断地表两点的通视性.
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 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 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 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定点(交点与端点)-连线(平滑曲线 )-封口(凸向和极限估值问题))
等值线讲课课件

例: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
完成5-6题。(2009福建)
5.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因是什么?
(山东德州模拟)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10~12°C。(1分)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比较弯曲或局部闭合。(1分)原因: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原因: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故阳光充足。(2分)由于太阳辐射强或阳光充足、河谷地区冬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2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有利: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种质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2分,答对两点即计全分) 不利:地形复杂或地形不够开阔或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2)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
完成5-6题。(2009福建)
5.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因是什么?
(山东德州模拟)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10~12°C。(1分)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比较弯曲或局部闭合。(1分)原因: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原因: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故阳光充足。(2分)由于太阳辐射强或阳光充足、河谷地区冬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2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有利: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种质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2分,答对两点即计全分) 不利:地形复杂或地形不够开阔或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2)
高中地理 等值线专题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新人教版

练习 :
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
E
F
等值线的数值a>b>c,据此回答
1、假如E所在的区域为陆地,
F所在的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
等温线,则( A ) 陆地 海洋
c b a
A 、此图为冬季等温线
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
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北半球,a>b>c
• 2、 假如是等压线则(B ) • A、E为脊线,F为槽线 • B、 E为槽线,F为脊线 • C、 E处出现晴朗天气 • D 、F处出现阴雨天气
E F
D c b a
G
下图为等值线 图,a>b>c
3、
C
4、 5、
A
B
谢谢
再见
考题回放(2006全国文综II卷)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造成甲乙两地 等温线闭合且数值 低于周边的主要 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份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规律总结: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变式拓展:
115°E
57米
右图实线为等高线, 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 为一水井。读图回答: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 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3<H<8 )米。 2、该地的植被为 50
26°N
52 甲
河流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3.河流流向为: (由西北流向东南 )
下图表示等高线地形图,A、B处可 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等值线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 形图上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 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 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 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 点的数值差。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 形图上
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等值线
100
1.概念: 是某地理事物或 现象数值相等的 各点的连线。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值线
100
2.类型:
等高(深)线图、
等温线图、
等压线图、
100
等降水量线图、
200
等太阳辐射量线图、
等震线图、
等盐度线图
100
……
100 100
·
·
C
D 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
B·
·A
A>B>C>D
⑷气压系统的判读 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叫做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 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 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 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等值线
4.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某点数值、极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 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看疏密状况——数值变率大小,了解影响因素
(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纬度、下垫面(海陆、城乡等)、地形 高温中心:城市、盆地 多雨中心:迎风坡
等值线专题PPT教学课件

[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 (x-1)d≤Δh<(x+1)d,其中x表示相交的等高线条
数,d为等高距,Δh表示陡崖相对高度]
• 1.图中C处陡崖最 大高度可能为( )
•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答案:A
根据登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大小
• 等高线疏, 表示坡度缓, • 等高线密, 坡度陡。 • 如图: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第一节 天气和气 候
• 卫星云图 白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绿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蓝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白色越浓表示什么?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 水
•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0C)表示。 •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
– A坡度缓 – B坡度陡
A
B
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地貌类型
• 1、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 2、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 3、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
线较稀疏。 • 4、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
线较密集,河谷为“V”字型。 • 5、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
中部稀疏。 • 6、盆地: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四川盆)地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
三江平原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
山东丘陵
等高线与农业区的规划
副业、渔业、果林业分别
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
较为合理,试述其理由。
• 1、甲地应发展(
高三地理复习等值线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海拔的是___5_0_0_米__、__1_5_0_0_米_,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___1_0_0_0_米_。
4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部位)鞍部
山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
部
位
缓坡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7
陡崖
130m 110m
左图中A为陡崖,求A的相对高度 90m 70m A的海拔: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5)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
13
N
风向
Q P
840 0 30m 830
820
练习1: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①图中盛行风向为___西__北_____风;
3: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B
Aa Bb Cc Dd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C )
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库区的汇水面积(流域面积):沿着山脉的山脊线连接
起来的面积。
10
(3)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 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 通过鞍部 (4)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 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 在海滨缓坡沙岸 (5)建疗养院
1 017.5、1 015.0和1 020.0三个数值。要使M处的气压数值 同时满足1 015.0和1 017.5两条等值线的条件,其数值应为 上述两组数据的交集,即1 015.0和1 017.5两个数值。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 山地 山峰
表示方法 闭合曲线外低内 高 ▲符号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四周低中部 示坡线画在 高 等高线外侧, 等高线外侧, 坡度向外侧 降 四周高中间 示坡线画在 低 等高线内侧, 等高线内侧, 坡度向内侧 降 从山顶到山 山脊线也叫 麓凸起高耸 分水线 部分 山脊之间低 山谷线也叫 集水线 洼部分
2、等温线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等温线分布 等温线平直, 等温线平直, 与纬线平行 示意图 说明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或 纬度) 纬度)
等温线大体 与海岸线平 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 海洋影响程 度不同
夏季: 夏季:内陆 向高纬凸 冬季:内陆 冬季: 向低纬凸
等值线不只一次穿过同一条等高线通常无法通视
A
村吗? ①地能看到A村吗? 地能看到 村吗
400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丙地能看到 村吗? 村吗
方法2: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方法 :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感悟·渗透 应用 感悟 渗透·应用 渗透 【例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 A B ; D ; C E F 。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地点 是 ,理由是 。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宜 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G 业为主。为什么? 处发展 (4)甲、乙两村的距离为 , 甲在乙的 方向。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汇总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1.读图名, 读图名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3.读数值 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 读数值,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并分析其成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5.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来判别 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判定A、G的地形,据等高 线和高程的数字判定B、C、D、E的地形。修建水库,首先这个地 区要有足够的汇水范围,其次水库筑坝应尽量减少工程量,这样, 图中D处最适宜了。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农业的稳 产高产,又要考虑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距离要用比例尺计算, 方向要根据指向标判断。 【答案】(1)山脊 山顶 鞍部 峡谷 陡崖 冲积扇 (2)D点处这里地处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有较大的汇水区,水 量丰富 (3)种植业林业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土层肥厚, 灌溉条件好;G处是山坡,发展林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1.64千米东北 【解题回顾】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副业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水库要有盆地作蓄水库,出口处作为 坝址。 【迁移·变式】如果在图上加上纬度和经度,问:这里可以发展何种 农产品?这里农村劳动力的出路在哪里?
A、B、C同纬度,B处内陆 同纬度, 夏 季:B地>A、C, 冬 季:B地<A、C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海 陆热力性质 有差异) 有差异)
等温线分布 与等高线平行(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 脉走向、 脉走向、高原边缘 平行) 平行) 暖流: 暖流:向高纬凸 寒流: 寒流:向低纬凸 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 冬季温暖中心 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
07年 8分 07年 山东卷 08年 6分 08年 宁夏卷
07年 12分 选择题12分 07年 12分 选择题12分 综合题21分 08年 41分 选择题20分 + 综合题21分 08年 41分 选择题20分
07年 6分 3个选择题6分 07年 个选择题6 广东卷 08年 10分 4个选择题10分 08年 10分 个选择题10分
地形图的应用分析: A.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选择交通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 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 段。 B.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 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1、等高线
一、判断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 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 <200m 高原:海拔>500m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500m, 高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 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山地:海拔>500m 地势起伏很大, >500m, 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 丘陵:海拔200 500m,地势起伏较大, 200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 密集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 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 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 线较密集。 线较密集。
知识构建
等值线的基本特征
相等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 .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_____________ 相同 2.同一等值线图上的等值距 .同一等值线图上的等值距___________ 3.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 有规律递变 .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4.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陡崖除外 陡崖除外) .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陡崖除外 5.等值线一般为闭合曲线 .
某地等高线图
常见的有: 常见的有:
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常见的有: 常见的有:
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等降水量线、等噪音线、潜水等水位线、等太 阳辐射量线、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的等值线 图、等pH值线图、人口等密度线图 、土壤表层 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08海南)、年蒸发量 变化速率线(08广东)
A
B
判读技巧 5.读局部闭合: .读局部闭合: 方法: 方法:递变原理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C D
读等温线图2 读等温线图 1.B地温度范围是 4℃~8 ℃ 地温度范围是________ 地温度范围是 ℃ 2.A地温度范围是 -4℃~0℃ 地温度范围是________ 地温度范围是 ℃ 3.按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将 按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将 ABCD排列 B>C=D>A 排列___________ 排列
盆地 洼池
闭合曲线外高内 低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连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连线
山谷
地形 鞍部
表示方法 一对山脊 等高线组 成 多条等高 线会合重 叠在一处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 鞍形
说明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 峭壁上部突出处, 陡崖
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 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 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 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 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题 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等值线图
等值线一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等值线一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也是文综 地理部分难题的主要分布区域。 地理部分难题的主要分布区域。在近几年的全 国卷或地方卷中每年都有考查, 国卷或地方卷中每年都有考查,是历年高考考 必不可少”的内容。 查“必不可少”的内容。
海南卷 07年 6分 07年 综合题6 综合题6分 综合题6 综合题6分 综合题6 综合题6分 综合题10分 08年 16分 选择题6分 + 综合题10分 08年 16分 选择题6
纬度突出, 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高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 纬度突出。 海区等温线向 低 纬度突出。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一月平均 气温明显从东南 向西北呈波浪状 递减? 递减?
为什么七月全省普 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南北温差小? 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判读技巧
3、等值线图上数值高低的判读法——切线法: 等值线图上数值高低的判读法——切线法: ——切线法
记规律: 记规律: “凸低为高、 凸低为高、 凸低为高 凸高为低” 凸高为低”
判读技巧 4.读疏密: .读疏密:
稀疏 → 差值小(缓坡、风力小、温差小等 缓坡、 缓坡 风力小、温差小等) 陡坡、 密集 → 差值大 (陡坡、风力大、温差大等 陡坡 风力大、温差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