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王雪燕
【摘要】本文对多元评价相关理论在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文章首先明确了多元评价理论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诊断性评价理念出发思考怎样实施多元评价;再从形成性评价深入讨论怎样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最后,对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的进步性和制约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多元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1.1引言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Go for it》全新改版的迫切需求,Role-play(角色扮演)始终贯穿全书,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听、说训练,提倡在体验过程中学习英语;而Role-play本身就是评价的一种表现,它需要学生掌握语言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相结合来把整个语境表现出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关注得最多的是以学习效果为目的形式,最终检测方式为标准化考试的终结性评价,这完全有悖于《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这种教学体制导致英语学习变为一种应试手段,教师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呢?多元评价手段值得尝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评价不能单一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而应该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求有关学者、专家、学校及一线教师反思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僵化的评价体系,并从理论上思考、建构更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它是一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不但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语言学习习惯。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主体,应该使评价成为中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新课程的改革将课程评价改革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多元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能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1.2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中着重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
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略了评价的重要性,而重点讲解语言知识,其实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理论上,多元评价的首要意义在于,它采用多种途径,以自由的教学情境为基础来关注并最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加真实、客观的对学生的潜能及其所获得的成就给出评价,并发挥了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以促进科学的教学改革方式的形成,并最终保证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实践上,在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两方面进行多元化设计。它客观的记录了每次情况的发展历程和以后的发展基础,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进步,并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测评,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做出了客观、全面的评价。
2.1国外研究现状
多元化的思想早在19世纪30年代便出露端倪。1931年,英国心理学家塞蒙兹(P.M.Svmonbs)出版了《人格与行动的诊断》一书,在这本书中评价的多元化思想被正式提出。他在书中论述了在对人格测量时仅用以往单纯的人格测量法的弊端,并提出了多种测量人格的方法,这些方法有问卷法、等级评定法、交谈法、轶事记录法等等。
塞蒙兹的这种多元化评价思想,首次打破了评价领域中单一方法的枷锁,开辟了评价中多元化思想的先河,成为后来教育领域中多元化思想发展的重要借鉴。不过,塞蒙兹的多元化思想还是较为简单的,不够系统化。
1963年,格拉瑟(R.Glaser)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学习结果的教学技术与测量:某些问题》一文中,指出了常模参照评价在运用与评价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并大力推崇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即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做了各种研究和调整后,1966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即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如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mduct evaluation)。CIPP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评价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非专业人士所掌握。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并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理论。实践证明,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更多地是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语法教学、题海战术充斥外语课堂等不正常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外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因此要突破实行英语素质教育的“瓶颈”就是要实现考试评价模式的转变。
3.1多元评价理论概述
多元评价的教学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这一概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加德纳在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多元评价更多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考试的标准化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并定性,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