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5汇编

专辑中文名: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5

艺术家:
姚丙炎
溥雪斋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4年
地区: 大陆
简介:

姚丙(炳)炎
姚丙炎(1921-1983):古琴演奏家,出生于浙江杭州。
姚丙炎曾自学二胡、三弦。1944年向浙派著名古琴家徐元白学琴。他在数十年的操缦、打谱中形成了音色优美、稳健恬淡、含而不露、生动而不流俗的琴风。其善弹《高山》、《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曲。
移居上海后,姚丙炎广泛试奏古谱,喻之为“到各种古曲的意境中去‘旅游’”,并从中选择打谱曲目。他生前打谱曲目有《幽兰》、《广陵散》、《玄默》、《孤馆遇神》、《屈原问渡》等。经他译奏的《酒狂》获得人们广泛赞扬。

溥雪斋
溥雪斋(1893-1966):名溥忻,号雪道人,又号南石居士,笔名南石、邃园、乐山等,堂号怡清堂、松风草堂。爱新觉罗氏。其曾祖为道光皇帝,与溥仪为同曾祖的堂兄弟。书画名家、古琴演奏家。 溥雪斋自幼酷爱文艺,1911年始潜心于国画、书法及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学习。青少年时即从当时名古琴家黄勉之弟子贾润风学弹古琴,后改弹三弦等其他乐器,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直至晚年。琴艺精湛,风格洒脱。
解放后历任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演奏员等职。

1、高山 《琴学入门》 姚丙炎
《列子 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个独立的琴曲。

《高山》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高同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人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玉梧琴谱》:
是曲,伯牙所作,言其志在高山,仁者之乐也;言其志在流水,智者之乐也。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
《杨抡伯牙心法》:
山固巍然耳。伯牙何好,子期又何知之。盖因达人襟期,大抵若兹,其所冥契,固有自来;斯伯

牙之所以自赏,而子期所以赏音也。当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孤调逸韵,冲入云宵,迭嶂重峦,流音响应,伯牙之得心入手,诚高出君峰上矣,非子期何以神赏而默契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谓是乎。后之听者,吾将有望於斯。
《琴苑心传全编》:
按琴史伯牙作,列子云:“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牙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称这绝调”。
《五知斋琴谱》:
……(与神奇秘谱同)……斯调飞扬飘缈,息心静听,严然有层峦迭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治心斋琴学练要》:
伯牙移情,巉岩而感及洞涌,此高山流水之所以千古也,人谓其学琴成连,如病如痴,宜乎知我者希耳。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
高山操,古伯牙所作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后子期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知音之难也。斯调飞扬缥缈,息心表听,严然有层峦迭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高山操,俞伯牙所作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后子期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知音之难也。此调飞扬缥缈,息心表听,严然有层峦迭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高山》后记
《琴苑心传全编》:
习谱者,细玩其一点一字,积而成句,积句成段,至积段到终曲时则熟,其轻重疾徐,前后排连之意,得心应手,而谱之精奥可见矣。如高起手平叙,至中间逶迤应接,初看谱若有不易成声者,细心反覆熟之,而妙致层出,近乎神化。古峰奇壁,盘祈蒸动於微奥闲散之际,别有雁断云连,引人入胜。
《春草堂琴谱》:
高山流水本属一曲元,人分而为二。此谱取音和雅,与俗谱不同,洵伯牙遗韵也。
《小兰琴谱》:
温厚和平,醇懿文雅,元气浑沦中示尝不精凿生动,将诸曲奇变历尽之后,知此曲之佳,正不屑向偏处异处讨好也,非深髓者,难悉其微,勿以短曲而易失之。
《悟雪山房琴谱》:
此操为琴斋师所不肯轻以授人者,其音高古而兼圆润,雄浑亦复从容,洵非初学所能几也。景星谨志。
《琴学尊开》:
高山一操,纯是古音,用角调 苍老,共三段六句撮用清浊羽,今用羽商相生之音,因徽分无两羽也,收音止调,原用宫徵相生音,角调一六皆宫,自应以本音清浊终之。庸熙。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
高山章法,略仿洞天,而

其旨自别,二段末句,三段中句,四段一句,如入穷岩深谷,宛然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巍巍洋洋,不可拟测,六段之旨,恍若山阴道上水流花放,百鸟和鸣,令人应接不暇,抑何意旨之深哉。
《天闻阁琴谱》:
引操纱鼎州许荔墙太史所弹。与五知斋各谱彷佛,惟神韵幽奇,节奏醇而不杂。清夜鼓之,有层峦迭嶂,琼崖瑶岛之思。故较胜各谱。(许荔墙传谱专解)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高山”“流水”本属一曲,元人分而为二;此谱取音和雅,与俗谱不同,洵伯牙之遗韵也。琴山。
又:高山章法,略同洞天,而其旨自别,如入穹岩深谷宛然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巍巍洋洋不可拟测。又恍若山阴道上,水流花放,百鸟合鸣,令人应接不暇,抑何意旨之深哉。
此谱见表藜阁:金訒斋先生於乾隆二十一年手抄秘本。按金訒斋先生名仁寿,又名受生,江浙名士,善书画,名列图绘宝鉴。此谱又见德音堂、自远堂、蓼怀堂。
《枯木禅琴谱》:
伯牙所作。音节苍劲,俨然有太华岧峣,众山仰止之意;下指必须老乾冲足为妙。
《琴学初津》:
高山流水,伯牙所作,音节最古,其意巍巍洋洋不可拟测者也;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流畅,抑扬高下,意味无穷,指下节奏,良非易易。曲本一操,元人分而为二,殊觉无谓,况曲之章法次序,亦有定例,未可分合由人,细玩是曲之上下文,即可知其必不能分为两操也。今以春草、自远、蕉庵谱汇参,始能得其一统,上八段为高山,下七段为流水,意虽各别,而体用则一;至於题神转合,无稍差异,复为其并而合之,庶免零落之叹,既无失神脱节之弊,而何必使其离散哉。戛玉馆主人识。
《诗梦斋琴谱》:
此五知斋原谱,经晋斋先生增减,音韵、节奏,可称全美。诗梦居士。


2、华胥引 《神奇秘谱》 姚丙炎
此曲是根据《列子》寓言故事而作。相传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氏之国,发现该国一切顺乎自然,国治民安,于是黄帝以此来管理其国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作者以此来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神奇秘谱》:
臞仙按,琴史曰。“是曲者,太古之曲也。尤古於遁世操。一云黄帝之所作,一云命伶伦所作。”按列子,“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天下不治,於是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书寝而梦游华胥氏之国,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於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黄帝既寤,怡然自得,通於圣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故有华胥引。
《浙音释字琴谱》、《重修

真传》、《琴苑心传全编》:
与神奇秘谱同。

《华胥引》小标题
《浙音释字琴谱》:一、退闲 二、寤梦 三、乐生
《重修真传》:一、闲居大庭 二、寤梦华胥 三、皇风清穆

《华胥引》歌词
《浙音释字琴谱》:
一段 退闲
闲居大庭,斋心服形。忧天下之不宁,何堪政事民情。久居三月之零,海河欲致清平。悠悠一梦之录,致华胥之行。
二段 寤梦
华胥之国依谁识,远飞魂聊自适。蘧然寤梦也,那地天南北为无极。蔼蔼淳风,人民安宿食。如画夜,月盈日昃。冠仪而不忒,如君臣,如父子,如宾客,如亲而如戚。桃李如色,覃恩布泽,别有华胥之国。
三段 乐生
淳风而美俗,乐自然那民无嗜欲。接比邻,相劝也衷心诚服。重土居安食足,刑免而无讼狱。无是无非,无荣无辱,进势无拘无束。从死从生,此心也无抑郁。俄然兮一梦惊心触目,兆太平之永福,至治怡然自卜。一统乾坤,皇风清穆穆。


3、酒狂 《神奇秘谱》 姚丙炎
酒狂:晋代阮藉作。素材精炼,结构短小严谨(乐曲全长仅2’15” )。
《神奇秘谱·酒狂》(1425)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抡的《太古遗音》(1606)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澈:“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兰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 “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音乐流动如注,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古琴曲目。

《酒狂》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是曲者,阮籍所作也。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

酒耶,有道存焉。妙在於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重修真传》:晋阮籍所作也,叹己道之与世不,故忘尘虑于形骸之外,乃托于酒而好逃焉。岂可以酒徒视之乎。
《杨伦太古遗音》:
按是曲,本晋室竹林七贤阮籍辈所作也。盖自典午之世,君暗后凶,骨肉相残,而铜驼荆剌,胡马云集,一时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每盘桓于修竹之场,娱乐于粬蘖之境,镇日酩酊,与世浮沉,遮不为人所忌,而得以保首领于浊世。则夫酒狂之作,岂真恣情于杯斗者耶?昔箕子徉狂,子仪奢欲,皆此意耳。
《理性元雅》:
……同《杨伦太古遗音》……然旧刻本中多迭而,太古遗音又末段露出原非沉湎耽饮,则失作者之意。余姑于末删去数语,而诸贤有所托而远祸,自在言外。

《酒狂》小标题
《理性元雅》:
第一段 乐酒忘忧
第二段 醉舞飞仙
第三段 浩歌天地
第四段 嗜酒忘形
第五段 花笺草扫
第六段 低低吐酒
第七段 托酒佯狂

《酒狂》歌词
《西峰重修琴谱》:
第一段:天地鸿荒
世事奔忙,谁弱谁强,行我疏狂狂醉狂。百年呵三万六千场。浩歌呵天地何鸿荒。
第二段:醉舞飞仙
天有酒星地酒泉,天地爱酒无传。不妨一斗需百钱,飘飘醉舞飞神仙。及时行乐也当留连,人生不饮也胡为然。
第三段:浩歌天地
东流不返也那流何长,红颜白发也那催何忙,好怀呵对酒也愁相忘,题诗呵自叹也成疏狂。浩歌抚景悲斜阳,斜阳,量宽沦海盛汪洋。怡情风月无时常,糟堤筑就也那流琼浆。
第四段:嗜后形骸
白酒呵初熟山中归,黄鸡呵啄黍秋正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吁嗟呼兔走也阳鸟飞。林泉呵乐隐也人知机。瑶琴一曲也摩金徽,金徽。
第五段:花笺草扫
新丰美酒斗十钱,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杨柳边。醺醺呵谩醉也搜诗篇,如流呵染翰也翻银笺。古今狂客也名千古,何人醉酒那长安眠,长安眠。
第六段:低低吐酒
吐酒仙人声款款。世相建,此心遗,此心迷,富贵功名不为稀罕。晋阮藉浩歌狂,叹那停杯,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无事关心,此心不服天公管。此心不服开公管。

《杨伦太古遗音》:
第一段
白驹世事笑奔忙,悄悄忧心空断肠。何以解忧曰杜康,醺醺镇日任疏狂。百年三万六千场,会须一饮三百觞。陶陶那乐人醉的那乡,醒而复醉醉而的那狂。如山大事顿相忘。
第二段
天有酒星地酒泉,杖头常挂百文钱,池酒糟丘是所欢。飘飘醉舞,恍疑羽化羽化而登其仙。酒中得道真畅然。
第三段
换酒不惜千

金裘,相酌能消万古愁。香醪百斝襟怀放,浩歌一曲兴悠悠。宇宙间乐无过的那酒,酒中那趣真罕的那有,果然啸傲轻王侯。
第四段
白酒初熟紫蟹肥,呼朋拉友伴共衔杯。或乐山兮或乐水,不知人世更有理乱理乱及安兴危。玉山自倒非人推。
第五段
醉后斗酒诗百篇,龙蛇体格染银笺。长安那市酒家的也眠,天子宣呼不上的那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六段
吐酒山翁声款款,功名富贵无心恋。刘伶毕卓兴陶潜,清风高节,此身不服不服开公的管,相与枕籍共留连。
第七段
举世皆醉我也独醒。托意蘖期远祸疹。岂诚湎沉耽饮蹈荒淫,作醉人。古来多少显达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醉翁之意,端不在乎酒。


4、大胡笳 《神奇秘谱》 姚丙炎
大胡笳:琴曲。又名《胡笳弄》、《胡笳曲》。唐代的著名琴家董庭兰、薛易简都擅弹此曲。当时与《小胡笳》并称《胡笳两本》。初唐琴坛流行的祝家声、沈家声,就以这两曲著称。董庭兰继承了两家的传统,整理了传谱。该曲现存于《神奇秘谱》中,共十八段。
唐代诗人刘商《胡笳十八拍·序》云:“胡人思慕文姬,乃卷叶为吹笳,奏哀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茄弄》是也。”琴谱始见于明人朱权所辑《神奇秘谱》。内容取材自蔡琰的《悲愤诗》。全曲由18个段落组成,分别以刘商的诗句《红颜随虏》、《万里重阴》、《空悲弱质》、《归梦去来》、《草从水宿》、《正南看北斗》、《竟夕无云》、《星河廖落》、《刺血写书》、《怨胡天》、《水冰草枯》、《远使问姓名》、《童稚牵衣》、《飘零隔生死》、《心意相尤》、《平沙四顾》、《白云起》、《田园半芜》为各段标题。贯穿全曲的主题——一个发自女性内心的,因饱含颠沛流离之苦而思念故园的悲戚。音调如诉如泣,耐人寻味。旋律中经常出现的变化音和半音进行,以及“声多韵少”等特点,均体现了唐代琴曲特有的时代风貌。


5、楚歌 《神奇秘谱》 姚丙炎
楚汉相争汉军围楚军于垓下,刘邦采用张良之计,在楚营四周唱起楚地民歌,楚兵闻乡音而军心涣散。此曲矮小精练,颇具楚声特色。

《楚歌》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是曲者古曲也。按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

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于时之人,感其事而作弦歌以悼焉。
《浙音释字琴谱》:
希仙曰:是歌也,祖自张子房所作。而后人增之,按祖王谱曰:古曲也……(与《神奇秘谱》同,惟虞兮作虞姬)……下多“噫!悲夫。”
《谢琳太古遗音》: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前同)……姬既自刎羽溃围南奔,兵散势去,至乌江亦自刭。后追其事而作此操。
《西麓堂琴统》:
项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有并吞秦汉之志。淮阴侯围之垓下,会军中作楚歌。楚军闻之皆散去,因遂破籍。后人仿之,故有此作。
《太音补遗》:
羽至垓下,闻四面皆楚歌声。乃夜起饮帐中,作“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歌别虞姬。至乌江处刎。后人伤之,故作是曲。或曰留侯作,后人增益之耳。
《重修真传》:
与《神奇秘谱》同。
《杨抡太古遗音》:
按是曲,乃汉师张子房所作也。昔……(下与《神奇秘谱》同)

《楚歌》小标题
《神奇秘谱》:
一、忆别江东 二、气欲吞秦 三、夜闻铁笛 四、八千兵散五、英雄气消 六、泣别虞姬 七、阴陵失道 八、乌江不渡
《浙音释字琴谱》:
一、衔枚出塞 二、气欲吞秦 三、夜闻铁笛 四、尘土十年五、英勇气消 六、泣别虞姬 七、阴陵失道 八、乌江不渡
《谢琳太古遗音》:
一、忆别江东 二、长驱关塞 三、铁衣尘土 四、禾黍秋风五、夜闻铁笛 六、八千兵散 七、英雄气消 八、阴陵失道九、虞姬泣别 十、拔剑声 十一、乌江不渡
《风宣玄品》:
与《神奇秘谱》同。
《琴谱正传》:
一、忆别江东 二、长驱关塞 三、禾黍秋风 四、铁衣尘土五、英雄气消 六、夜闻铁笛 七、八千兵散 八、泣别虞姬九、乌江不渡
《西麓堂琴统》:
一、忆别江东 二、垓下势穷 三、夜闻楚歌 四、起饮帐中五、流涕长潸 六、八千兵散 七、泣别虞姬 八、阴陵失道九、亭长舣舟 十、乌江不渡
《杏庄太音补遗》:
与《琴谱正传》同。
《重修真传》:
一、歌声慷慨 二、忆别江东 三、长驱关塞 四、铁衣尘土五、禾黍秋风 六、夜闻铁笛 七、八千兵散 八、英雄气消九、阴陵失道 十、虞姬泣别 十一、拔剑声 十二、乌江不渡

《楚歌》歌词
《浙音释字琴谱》:
第一段 衔枚出塞 寒风飒飒兮九月霜天,家乡忆别兮古有余年。父母盼望兮心悬悬,早晚忧煎。衔枚出塞,晓夜无眠,执锐披坚,间关留连。尘埃兮狼烟,雁来兮消息无传。铁马兮北风寒月,鸟巢南天,河日归旋。
第二段 气欲吞秦 拔山力那颠覆,吞秦声吞哭泣,哽咽心兮何抑郁,逡巡兮

那五更促。人生兮皆从你那父母生,休忘了那养育,乾湿三年寻乳哺艰辛,保爱如珠玉。望儿立计成家,老来也旨羹菽。倚门朝暮,反使双眉蹙,肝肠刀割兮死生难卜。
第三段 夜闻铁笛 铁笛声声报道,听声声报道归宜早。负剑担枪。铁衣尘土,征战如何好。眠沙卧草,梦里旌旗忽倒,急忙惊觉,枕鼓眠旗懊恼,生死谁为保。光阴兮似箭也如梭,急催人老。恨山川的那盘泊盘泊路难行,问君呵,何日得返家乡道,父母恩谁报。碌碌碌碌兮何时了,何时了,只思那无常事怎生了,输赢生死兮怎能生是了。江东云渺渺,关山程杳杳,妻子也如何好,世事也难分晓。不如归去兮,事事皆了,行歌坐眺。
第四段 尘土十年 辞亲奉那君王,十年兮百战那疆场。我家东望也何方,是何方,八千子弟兮好同返江东上。
第五段 英雄气消 人生百岁,春梦也一场。战阵苦奔忙,伤心百箭疮,身死不归故乡。你那魂魄滞他方,父母断肝肠,两头消息茫茫。诸军将,你那早识便宜兮,免得将身到那无常。楚歌兮,机深张子房。 第六段 泣别虞姬 项王兮对虞姬也,泣说一个因依。时不利兮那骓不逝,无可奈何兮虞姬两分离。悲歌的那痛惨凄,溃围南渡也,星怖八百乘余骑。
第七段 阴陵失道 溃围用渡出淮,失陷大泽,汉师追至和洲界,逼来城门外。历思从起兵,越而今而八载,百未尝而一败。依谁罪,阴陵失道真无奈,溃围斩将,往事难追悔。
第八段 乌江不渡 乌江长舣舟来,江东虽小王何碍,愿急渡。於心独愧,无奈八千子于今也何在,无面见,无面见江东父兄辈。

《谢琳太古遗音》、《黄士达太古遗音》: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辞父母,事君王,十年在疆场。
忆别江东
辞父母,事君王,戎衣戎行。辞父母,事君王,号令风霜。
奈何十年余,一为离别永相忘。关塞既穷,道路何长。
销我农器,作乾戈戚扬。别我妻子,断恩义,诉衷肠。
项羽渡乌江,旌旗蔽空霸业攻。辞父母,事君王,十年在疆场。
长驱关塞
十年关塞总驱驰,也艰危。半纸功名不到头,空丈夫,百夫御,不顾身躯,而今存万死有余。
鱼雁绝音书,怕执役别驱,而饰戎车,思羁旅,犯寒暑,务的是旌旄。
金鼓连城隅,谁数倾城貌,谁愿指望侯封三万户。虚徇身,徒征虏,辞父母,奔走历尽艰危,霸业予何有,面夸身躯孤负。
铁衣尘土
辞亲兮,事君王,十年在疆场,辞父母,事君王,旅越历风霜。铁衣尘土是辉光,父母谁奉养,妻子别而谁将。时势无常,武勇猖狂。驱龙蛇,逐犬羊,乾戈戚扬。威武威武,为守天一方


禾黍秋风
关河空有,祖龙飞去,而阿房变丘墟,况秋风禾黍。秦无道,秦振长策驭宇,将天下虎视。一世二世至千万世,儿戏耳。
弃礼乐,焚诗书,万里长城居。空碌碌,今日总成墟
夜闻铁笛
辞父母,事君王,辛苦忙忙。铁笛弄宫商,寒夜五更长,念父母在何方,听铁笛惊梦想。辞父母,事君王,十年在他乡,我心彷徨。
八千兵散
辞父母,事君王,大事也渺茫。刚强死,不义亡,八千兵散也消长。歌一曲,对红妆而掩泣,战袍泪湿。抚幼爱以噫呜,置身何所。万人敌,奸雄辈而今暴露。今王功不可圆,霸业也空无。范增去,决胜负,谁能辅。
英雄气消
薰天气,贻地隳,不读书,无仁义。对人而言语徒呕,当封印敞忍弗予。
阴陵失道
三军散尽旌旗倒,霸业消,佳人老。天下横行,屠城杀十方,举烽火,害秦子婴。天报也,在期不用造意,肆毒也,田父言数声。
虞姬泣别
妾非金错刀,不斩将军帽。中军帐,连 决策,奈大亭长去矣如风扫。辞父母,事君王,徒心长剑苦茫茫。
拔剑声
三尺横刚绝,四海声光灭。不能辅仁义王,陆地空流血。
玉帐红妆,徒照青史一行。
乌江不渡
乌江渡, 乌江不渡。一治一乱,皆由天数。身胜七十余战,惟一战不胜,徒劳辛苦。慨自刎,今成苦,叹可怜亭长虽有言,天下非吾土。

《发明琴谱》:
同《谢琳太古遗音》、《黄士达太古遗音》。但无小标题。第三段虚徇身作虚拘身。第六段也消长作也消丧。战袍下多一而字。第八段慨自刎作慨然剧。
《西麓堂琴统》:
(全曲十段仅第七段有附词)
第七段 泣别虞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重修真传》:
同《谢琳太古遗音》、《黄士达太古遗音》。但一段有小标题歌声慷慨四字。三段虚徇身作虚拘身,半纸功名作半张功名,谁愿指望作谁指望愿。八段薰天气作薰天地。十段奈大亭长去矣作大事去矣。

《杨抡太古遗音》:
第一段
始皇无道,天心厌乱除剿。万姓离心,处处雄据英雄,吴会势坚牢。论将略,羽称最骁,力能拔山,志殄秦朝。长驱八千貔虎,遂尔奉行天讨,匆匆那行色,别江东,星驰电扫。待富贵回乡,列土那分茅,论心倾倒。
第二段
祖龙大肆茶毒,二世法严令酷。坑儒焚书,虐用民力,众叛也,天下共逐其鹿。钜鹿之战,沉船破斧,决胜负,咸阳遂屠。喑哑叱咤,面缚独夫。章邯辈,望风那降附。汉高皇,府首鸿门,听迁於巴蜀。这毫气,有谁人敢触。惜乎残愎也,范增而见逐,舍关中,都彭城,沐猴之蜀。更怜他,诛无道,巨勋泯没。
第三段
赤帝鸿沟

败约,重瞳屡挫军威。正清秋,风卷乎旌旗,月色溶溶,戍楼书角,点点频催。时有铁笛,迎风戴月轻吹,声透重围,如怨如慕如啼,思想故乡而具归。辞父母,事君王,沙场两泪交垂。楚羽闻之,慷慨啼悲。楚曲楚声楚人吹,汉何为有此。
第四段
令人闻知,展转踌躇,余音嘹亮也满疆宇。天意欲忘予韩侯妙计,播楚歌,送入那西楚王之耳。初非是画楼中鼓之声,又非牛背闻短笛之音。只此这牢笼,不必用刀兵。英雄听,心胆惊,席卷势,笛腔中。堪嗟他百胜威,到此成空,天禄永终。
第五段
九里由前,巧计排成,八千子弟,一旦潜踪。想昔日貔貅虎旅也,今日狐奔,兵与将两不相关。多则是断肠声,散了他的雄兵。
第六段
堪叹英雄气消,又叹霸业徒劳。空自也伤怀抱,百倍增烦恼。汉三杰计离,摆列下百万雄兵,十面埋伏也最难逃。图王事,全没下稍。龙逢在于浅水,虎陷也网牢。于时有谁授救,更猜何人计较。提起心间事,魂飞在九霄。
第七段
虞兮,虞兮,虞兮,汉兵追迫,同林鸟各自也分飞。想当日誓谐那连理,今朝呵永别鸳帷,顿觉泪伤悲。王帐佳人也节坚持,香魂花貌,夜逐剑光飞,志难移。
第八段
项籍百战之豪,产自江东,论地利,必能分晓,胡为乎失道。只为那时不利,追兵到,多颠倒。更恨田父诡言诒诈也,迷误了。出龙潭,入虎穴,祸灾非小。遥望江东,咫尺也无缘到。
第九段
不渡乌江果天乎,天心渡汉不渡楚。势穷促,纵使渡,难恢复,有何面目。度帝魂,新安骨,这岂是卷土江东之仁术。
尾泛
至今长江浩荡无恙,楚汉亡羊。


6、良宵引 《五知斋琴谱》 溥雪斋
曲谱初见于明代《松弦馆琴谱》(1614年)。为虞山派代表曲目。
这是一首是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乐曲,短小洗练,委婉清新。乐曲虽短小,却有器乐化的特点。《琴学初津》中曾如是评说:“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适度,意味深长。


7、鸥鹭忘机 《自远堂琴谱》 溥雪斋
此曲取材于《列子》寓言故事:写海翁驾舟游于海上,当他无心伤害鸥鸟时,群鸥起落小舟之上,一旦海翁产生捕鸟的念头,鸥鸟即高飞不下,说明没有私心恶意,才能享受自然和谐的乐趣。乐曲虽属小品,但哲理深邃,耐人寻味。

《鸥鹭忘机》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是曲也,宋天台刘公志方之所制也。或谓按列子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意。以指下取之,大概与坐忘意趣同耳。
《重修真传》:
是曲宋天台刘志方所作,其意若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谓欤。而功名富贵视如草芥,一无动心然。
《琴苑心传全编》:
是曲宋天台刘治方

所制也。或谓即海鸥忘机,鸥鸟不飞之意,又谓静里忘机,其义同。
《五知斋琴谱》:
臞仙曰,有海翁者,常游海上,群鸥习而狎焉,其妻知之。抵暮还家,谓翁曰,“鸥鸟可娱,盍携一二归玩之。”至旦往,则群鸥高飞而不下矣。乃知前此之忘机也。
《蕉庵琴谱》:
臞仙曰,有海翁者……同《五知斋琴谱》……此调属清宫,言其音清而委蕤也。
《希韶阁琴瑟合谱》:
此曲取四六两弦於七徽,音清而委蕤,其作用则全在四弦,虽属游戏小品,而机趣活泼,实有天空任飞之概。

《鸥鹭忘机》后记
《琴苑心传全编》:
淡逸幽俊,对之尘想一空。
《松风阁琴谱》:
宫音谱,定者久矣。若以七弦七徽起调而为宫,则其理之不明可知也。蔡氏乐书云:“宫音起调宫音毕曲”,是散一弦,而非七弦七徽,岂有宫音毕曲,而反无宫音起调者乎?余石耕夫子遂补一段于首,以成宫音,而又订正分为六段,属余附梓,以备鉴赏。
《琴瑟谱》:
宫音起调,一散一弦,非七弦七徽,石耕先生此曲七段中,则泛音淡远之致,有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谓欤。李湘北评。
《五智斋琴谱》:
鸥操虽游戏小品,而用意亦自不俗。当夫海日朝晖,沧江夕照,群飞众和,翱翔自得;浑然一派天机,可以想其音韵矣。
《治心斋琴学练要》:
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形可欺,而神不可欺;我神微动,彼神即知,是以圣人与万物同尘,常无心以相随。
《春草堂琴谱》:
通尾皆收宫韵,是宫曲也。惟二三两段从汉宫秋化出,间杂羽韵,前人故有宫羽之说,勿泥。
《琴谱谐声》:
此曲琴隐尝有变徽调谱,予嫌其音过高激,且以世多不言商调,遂改调变徽宫。江楼水榭时一抚之,觉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不啻置身蓬阆间也。
《一经卢琴学》:
闻诸子列子,人有好沤鸟;朝夕与之游,依依相狎扰;一旦机心生,翱翔先已晓;伊谁谱斯曲?情寄物我表;涵拟渌水深,明同秋月皎,鸣凤栖高梧,舞鹤娴清沼,相得在忘机,无欺物类小。物不可欺,矧其在人?机心生而物逝,猜情起而人疏,非智也,气之感也……
《琴学初律》:
曲典,臞仙曰,“有海翁者,常游海上,群鸥集而狎焉。其妻知之,抵暮还家,谓翁曰,‘鸥鸟可娱,盍携一二归玩之’。至旦往,则群鸥高飞而不下矣,乃知前此之忘机也”。此调属清宫,其音清而委蕤也。录五知斋。
是曲,传自何君雨文,原谱乃闽派所授,不能详其姓氏,殆闽派繁节居多,此则音节恬静,指法流畅,洵美曲也。按韵虽属宫,而其功在羽,用指则全在乎顿挫,得能起转空灵,自然曲意生焉

。虚白道人识。
《诗梦斋琴谱》:
鸥鹭弹法不同,大半均宗蜀派,因其节奏急而易于一气,惟音斋先生弹法极缓,深得忘之旨,气舒意畅,一派天然,后学者宜宗此旨。诗梦。

《鸥鹭忘机》小标题
《重修真传》:
一、机止;二、坐忘
《五知斋琴谱》:
一、锦翼逶迤;二、鸣嘤相友之意;三、舒意忘机

《鸥鹭忘机》歌词
《杨西峰重修真传》:
第一段 机止
止水湛寒波,鸥与那鹭友结和。俺三个乐夫天真德趣多,学唱个渔歌。手执纶竿,头戴箬笠,身着蓑烟。寒江上虚舟直钓,闲眠醉卧,杂缘故那过活。
第二段 坐忘
风与和两相闲,功名无绊,富贵无关。怡情柳岸芦湾,生涯款款子陵滩。短裘高帽长竿,风清月朗地天宽。兀坐竟无言,胸次飘然,寂无机见从心便。瑶琴一曲流水高山,忘机曲漫谈。得追欢,再无梦到长安。

《陶氏琴谱》:
桡兰桨,乘月泛沧浪,江空人静夜茫茫,秋兴长。浙沥金飙荐凉,觑沙鸥白鹭,两两相忘,诵诗人窈窕之章。少焉长往,扁舟任荡漾,听渔歌初唱也绕虹梁,看惊鸿嘹呖也过水乡。喜澄波加熨,白露瀼瀼。趁西风,解脱了天罗那地网任翱翔。
有那黄鱨赤鲤与青鲂,香芹白藕充肠。行过万山迭嶂,碧水汪洋。又听花村短笛,水国菱歌,山窗琴韵,不觉的月转东方动曙光。更那鱼吹细浪,燕度危樯,别有一般情况,的是泉石膏肓。
回舟自想,可识那用舍行藏。及时行乐,又何须紫绶金章,笑邯郸梦惹黄梁。利名韁,既从今顿断,何妨枕藉孤航。山林闲旷也,说甚么侯王。蜉蝣天地寄清狂,想余风永远由长。


8、梅花三弄 《琴箫合谱》 溥雪斋
见卷三。


9、普庵咒 《抄本琴谱》 溥雪斋
又名《释谈章》。初见于《三教同声琴谱》。根据琴谱旁的梵文字母的汉字译音来看,象是帮助学习梵文发音的曲调。古代曾有普庵禅师,也可能是此曲的作者。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曲式上不同于一般琴曲,有些类似于丝竹曲中曲牌联结的形式。
据明代《伯牙心法》记载:“斯曲即普庵禅师之咒语,后人以分律调拟之也。”全曲分:佛头,起咒,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佛尾六部分。曲调雅畅清逸,质朴平实,颇有庄严肃穆之感。


专辑曲目:

1、高山
2、华胥引
3、酒狂
4、大胡笳
5、楚歌
6、良宵引
7、鸥鹭忘机
8、梅花三弄
9、普庵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