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_中国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进行传承。上世纪五十年代, 在振兴保护古琴遗产 之时, 古琴进入音乐院校, 一批经过西方专业音乐 技能训练的专业琴家及其学生的出现, 使中国固有 文化代表的古琴艺术开始参与中西文化的激烈碰 撞 。近 十 多 年 来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现代西方 音乐的强大冲击,再加上传统琴家的相继辞世, 使 古琴领域内中西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更加尖锐。 其具体表现就是 “古琴现代化” 与传统古琴原样保 存和传承, 两者构成了当今中国古琴艺术面临的挑 战。 从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来说, 必然是多元的。 就 古琴而言, 应该允许每个琴家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 和审美取向, 进行各种不同的创造。主张古琴吸收 西方音乐因素, 或与西方现代音乐或中国当代主流 音乐相融合, 倡导 “古琴现代化” , 强调创作新曲或 弹奏缩编古曲, 这是琴家的自由, 可以允许他们去 作 各 种 尝 试 。但 是 若 将 它 作 为 当 今 古 琴 艺 术 发 展 和 传承的方向, 或者将其作为衡量当今琴人或年轻琴 生演奏水平高低,包括考级与比赛的衡量标准, 那 就大错特错了。对于 “古琴” 来说, 必须考虑到它的 特殊性: 就是说, 它是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
们手上的传统琴曲和琴艺尽量抢救、 保护和传承下 去, 否则人去艺亡, 就 会 造 成 不 可 弥 补 的 损 失 。我 们 可以设想: 如果传统琴艺得不到保护和传承, 或者 因强调 “发展” 或 “创新” 而导致其变异或消失, 那么 必然会使存留至今的大量古曲日渐走样而失去它 独有的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至于对留存至今的数 量甚巨的古谱的发掘打谱, 也势必因打谱者失去传 统 艺 术 审 美 和 传 统 演 奏 技 法 的 支 撑 而 沦 为 空 谈 。因 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原样保存和传承在当前的迫 切性和重要性。 “古琴现代化” 与传统古琴的矛盾和冲突, 实质 上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视角或艺术取向在艺术 表达、 审美理念与音乐形态上形成的差异: (! ) 在力 主 “现代化” 者看来: 古琴单纯就是一种 “乐器 ” 。它 可以与其他许多中外乐器一样走上舞台, 演奏各种 风格的任何新曲或古曲 (包括原样或缩编) , 为娱人 服 务 。要 为 人 表 演 , 必 然 要 注 重 艺 术 表 现 。不 过 如 果 处理失当, 也会陷于单纯炫耀技巧, 而忽视内在艺 术 精 神 的 表 达 。后 者 认 为 : 古琴不仅是乐器, 还是个 人修身养性的工具, 主要为娱己服务。因而更多地 着力于个人道德情操的修养, 注重于内在艺术精神 的抒发。不过若走向极端, 完全忽视演奏技巧的锤 炼与作用, 也会导致缺乏艺术感染力的弊病。 (" ) 主 张为人表演, 就会要求增大古琴的音量。由于古琴 特定的乐器结构, 音量加大, 必然会失去或减弱原 来特有的韵味。反之主张古琴主要用于娱己, 则音 量不一定要大, 但必须要富于韵味, 要有丰富的音 色变化与表现能力。 (#) 要演奏中西风格的任何新 曲或缩编古曲, 就会要求古琴传统音乐形态以及与 其相适应的传统演奏技法作出改变。我们知道, 作 为传统琴曲载体的古琴减字谱, 是通过严格规定左 右两手的特定指法及其运动来记录乐曲的旋律及
民族 音乐
其强弱轻重、 节奏速度与艺术表现的。因此如果与 别的乐器一样只要记出音高节奏的旋律谱, 而舍弃 记写演奏技法的减字谱, 随便取消其严格的指法规 定, 让演奏者按旋律的需要在演奏时自由选择指法 进 行 演 奏 。这 种 做 法 , 对于演奏新曲来说, 或许有其 可行处。若就传统琴曲而言, 它必然会改变琴曲作 者原来的艺术规定和创作意图, 造成传统演奏技法 的变异或丢失, 甚至于某种程度上还会导致乐曲原 有韵味特色的削弱和艺术质量的下降,是不可取 的。 (! ) 从具体音乐形态来看, 古琴参与合奏或演奏 新曲,众多乐器音响的轰鸣和整齐划一的节奏要 求, 必然使原来独奏时存在的若隐若现的微弱虚音 形成的东方音乐特有的立体效果、 吟猱撞逗形成的 不确定音或游移音群的旋律装饰, 还有散板跌宕的 自由节奏或不规则节奏, 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取 而代之的则是以实音取代虚音, 取消吟猱或不按法 度随意揉弦, 或以规整节奏取代自由节奏与不规则 节奏等, 其结果必然导致古琴传统音乐形态的变异 或消失, 从而被当代中国主流音乐或西方音乐形态 所取代, 使中国古琴音乐失去其特有的价值。 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说过,中国琴乐的审美传 统 向 来 以 清 静 为 贵 。若 以 唐 为 界 , 其总倾向是: 从声 多 韵 少 向 声 少 韵 多 转 变 。若 结 合 演 奏 技 法 的 变 化 来 说, 唐和唐以前多繁声促节的右手套头指法, 讲究 的是早期 《广陵散》 等曲体现的气势、 力度和节奏; 中唐开始, 特别是宋以后, 右手套头指法开始分解 为声少节缓的单声指法; 以吟猱撞逗为代表的左手 指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就是后期 《潇湘水云》 《汉宫秋月》 《忆故人》 等曲体现的对意境、 情趣与韵 味的追求。这种转变的产生, 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 原因。其中除传统的儒道思想外, 中唐兴起的佛家 禅 宗 思 想 起 了 关 键 的 作 用 。同 时 这 也 是 琴 乐 本 身 在 艺术上进一步深化与成熟的反映。在整个艺术领 域, 这种艺术思潮的倡导者是中唐的司空图, 后来 宋代的严羽和明清之际的王渔洋又加以新的发挥。 就琴的领域而言, 唐代刘籍 《琴议》 “参韵曲折, 立声 孤秀” “遇物发声, 想象成曲” , 唐薛易简 《琴诀》 “声 韵各有所主” , 宋成玉间 《琴论》 “弹琴如参禅” , 已肇 其端; 明末徐上瀛 《溪山琴况》 “明心见性” “神游气 化” 则 达 其 巅 。所 以 就 中 国 琴 乐 的 主 流 倾 向 而 言 , 如 果说早期的气势与力度虽然奔放诱人, 毕竟有点外 在; 那么后期对意境、 情趣与韵味的追求貌似平淡, 然而却更加内在深刻。就是说, 它不仅要注意琴乐 创作的心理特征, 而且要求琴乐描绘出种种特定的 艺术境界, 要求琴乐去捕捉和反映种种可意会而不 可言传的情感、 思绪和种种抽象的哲理及想象。按 理说, 奔放热烈, 虽非易事, 毕竟容易取胜; 淡而有 味, 似乎容易, 其实难度更大。若无一定功力, 往往 流 于 平 庸 粗 疏 。若 要 随 心 所 至 , 臻此妙境, 完全取决 于琴家的情操气质、 艺术修养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 理 解 。明 代 大 思 想 家 李 贽 曾 经 说 过 : “琴者, 吟也, 所 以 吟 其 心 也 。” 所以说, 中国琴乐完全是写心的艺 术 。这 种 富 于 东 方 哲 学 特 色 的 艺 术 成 就 绝 不 是 一 般 民 间 音 乐 能 比 拟 和 企 及 的 。它 是 我 们 民 族 特 有 的 无 可替代的艺术结晶。 对于中国琴乐的这种艺术传统及其历史遗产, 我们决不能妄自菲薄, 只有充分肯定其艺术成就和 价值, 并在当今新的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发扬, 才能 不辜负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但是不能不承认,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 对于中国琴乐的发展并没有给 予正确评价, 反而还将其后期的发展视为 “倒退” 或 “没落” 。其影响所及, 以至于在古琴教学及演奏实 践中, 往往热衷于繁声促节、 奔放热烈的前期作品, 将其视为高深, 而对后期节缓声稀、 意境深远的作 品则视为低下, 并有所忽视。再加上来自中国主流 音乐或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即 使对于前期作品也未能从中国传统审美去加以深 刻领会, 并 作 出 正 确 的 诠 释 。所 以 在 演 奏 时 , 或者简 单地以 “快” “强” 为贵; 或者凭借现代主流音乐的模 式去加以种种处理, 以为这样就是 “现代化” , 就是 对其进行了 “发展” 或 “创新” 。其 后 果 只 能 使 过 去 不 同流派前辈大师的杰出创造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使古琴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沦为空谈。 传统古琴如何正确传承,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 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汉代刘向 《琴说》 就将 “善传 授” 列 为 弹 琴 七 要 之 一 。传 统 琴 书 也 将 “不以法度教 人” 列为 “九不祥” 之 一 。但 在 实 际 流 传 过 程 中 , 情况 十分复杂。除确有造诣的琴家外, 一般人对琴曲处 理 或 演 奏 技 法 不 讲 法 度 的 现 象 时 有 存 在 。特 别 是 清 代晚期以来, 古琴艺术日渐式微, 这种现象就更加 突 出 。清 道 光 间 岭 南 琴 家 黄 景 星 曾 经 指 出 : “近时操 缦家不细辨指法, 于绰注吟猱间, 全不深究。” 近代
!"
民族 音乐
古琴大师管平湖之师, 清末民初琴家杨时百在其所 作 《琴学丛书》 中, 根据他学习吟猱的深切体会明确 指出: 当时有些习琴者 “废吟猱不用” , “私意更改” , “不知吟猱之法, 概以一动了之” 的毛病。杨师的另 一位高足彭祉卿也在其 《桐心阁指法析微》 中再次 指出: “信手摇动, 非吟猱。” 关于左手名指按弦之 法, 明代虞山派古琴大师徐上瀛曾经指出: “若使中 指帮名指, 外虽似坚, 实胶而不灵” ; 清末琴家祝桐 君及其弟子张鹤也再三强调: “切忌以中指压于名 指上助力则俗。” 近年来, 这些情况不但依然存在, 而且还带有一定普遍性。即使有的专业音乐院校, 也难以完全避免, 甚至还误以为左手中指压在名指 上按弦 “姿势漂亮, 像仙鹤一样” , 而且 “最科学” “符 合地球引力的自然规律” 等等。按 “古琴现代化” 的 理念与实践来看: 一首古曲, 只要弹出的旋律不错, 用什么手指或指法, 有没有吟猱, 都 可 随 意 而 定 。譬 如 《潇湘水云》 开头泛音段原为参差不齐强弱有变 的 “长琐” , 有人就将其改成强弱一律的 “轮指” 来 弹; 又如同曲开头原为音高游移的 “大猱” , 也将其 改为音高确定的几个重复的实音; 又如 《秋风词》 或 判断一个时代古琴艺术发展与否, 不能仅看有无新 曲出现, 还要看这些新曲的艺术水平是否达到了时 代 的 高 度 。有 时 尽 管 是 新 曲 , 其艺术水准平常, 并无 多大价值; 有时即使都是陈年旧曲, 其实弹出它的 旋律,就知道完全是反映了时代高度的创新之作。 从现状而言, 古琴新作与古曲相比, 由于数量有限, 其中大多数与古琴传统相距较远, 未能达到或超过 古曲所反映的艺术高度, 因而尚未为大多数琴家所 接受, 这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古 琴 新 曲 如 何 创 作 , 应该允 许 作 各 种 不 同 的 尝 试 。如 果 完 全 不 考 虑 古 琴 本 身 原 有的特点和演奏传统, 一味求 “新” 猎 “奇” , 将古琴 等同于吉他或古筝; 或者一味向钢琴看齐, 简单地 走其他某些中国民族乐器 “发展” “创新” 的老路, 而 不是植根在深厚的传统土壤上, 发挥其原来特有的 “写心” 的艺术特长和静雅内敛的乐器性能, 创造出 能反映时代高度的新曲,恐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与此相关, 目前还流行一种见解: 一个琴家如果弹 得像老师, 就不是好的艺术家; 只有与老师不一样, 才是优秀艺术家。其实像也未必不优秀; 不像也未 必就好。但是受其理论影响, 有些人往往不去着力 于传统技艺与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发扬, 而是对其进 行各式各样的改动与 “发展” 。其间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其关键则取决于其艺术修养、 对 传 统 的 理 解 和 演 奏 水 准 的 高 低 。对 于 学 琴 不 久 的 年 轻人而言, 目前有不少人刚刚学会几曲, 就急于改 动 “创新” , 急于表现自我, 其结果往往使各流派的 经典名曲, 面 目 全 非 。有 鉴 于 此 , 我以为在当前条件 下, 更应该强调原样传承和原样保存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可以设想,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创 新的辩证关系, 创造一个健康的传承生态, 彻底纠 正当前古琴传承中存在的种种非传统倾向, 那么作 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中国古琴艺 术必将失去其独有的魅力, 它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有 地 位 也 将 不 复 存 在 。!
民族 音乐
古历 史 最 久 、水
平最高、遗产最 多、最具艺术特征 的土生土长的弹弦 乐器。早在二千多 年前,它就与中国 文 化 和 文 化 人
琴是中华民族
!!!!!!பைடு நூலகம்!!!!!!!!!!!
产” 。既然是 “遗 产” ,它的首要任 务就应该是原样保 存和原样传承。当 务之急就是要采取 有效措施将现存老
传统与现代
—中国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 ——
!吴
钊
年琴家身上保留的 那部分 “非物 质 遗 产” ,即保留在他
“士”结下了不解
!!!!!!!!!!!!!!!!!!
之缘。在整个中国文化中, 琴以 “四艺” (琴棋书画) 之首的特殊地位, 绵延几千年, 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就是对其艺术价值与历 史地位的充分肯定。随之而来, 也给我们赋予了不 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这份历 史遗产, 使它能按固有传统原样传承下去。 近百年来, 社会巨变, 人们认知出现巨大变异, 受到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中国新音乐成为文化的 主流, 作为传统音乐代表的古琴艺术在文化生活中 被边缘化, 只在少数琴人中仍顽强地按其固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