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四大名镇”—汉仙古镇(筠门岭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四大名镇”—汉仙古镇(筠门岭镇)
筠门岭镇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南部,武夷山脉西麓,赣江贡水上游。
全镇地域面积29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2个),2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党员795人,有39个党支部,辖区内聚居着蓝姓和雷姓畲族人口1650人,长寿老人年龄高达103岁。
全镇林地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4%,活立木蓄积26万立方米。
已探明有莹石、石膏、锡、岩盐、高岭土、陶土等10多种矿产资源。
该镇水电充裕,已建有羊子岩等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000千瓦。
206国道、会(昌)武(平)省际公路穿镇而过,成为闽、粤、赣三省通衢之地。
故有东汉驻兵、明代战场、清兵水寨、会寻安中心县委等胜迹,素有虔南第一山之称的汉仙岩、车心温泉更是蜚声八闽,名播两粤。
以汉仙岩、车心温泉、邓小平旧居为主的旅游景点,已成为闽、粤、赣三省互
联的旅游热线。
中共会寻安中心县
委旧址暨邓小平旧居风景秀丽的
汉仙岩风景区筠门岭镇是赣南历史上的“四大名镇”(头唐江二营前三古陂四筠门岭)之一,地处闽粤赣三省交通要塞,水陆交通便利。
自明代起,它一直是闽粤赣客家地区商品运转的重要埠岸和枢纽。
从现有史料、谱牒及口述史等考察看来,筠门岭作为赣南之重要商埠,其形成与发展同筠门岭水陆商道的形成与繁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而促成这条商道繁盛的两大主要货物——食盐和大米,则是明清时期筠门岭繁华的直接因素。
明代中叶以后,农民起义斗争蜂起,动乱频繁,盐政松弛,且道途梗阻,淮盐运转困难,不能供应民需。
而此时的广东潮州之广济桥已是广东沿海盐场产品的一个大型集散地。
在盐政松弛的情况下,一些商人常常通过粮船顺赣江而下,夹带粤盐走私进入万安、吉泰等淮盐销售地。
而南赣诸县,商人则利用吏治腐败,勾结地方豪绅,
或明或暗地从粤地贩运食盐,从筠门岭往广东梅县、兴宁,或由筠门岭往福建武平之下坝,肩挑背负,往来贩运。
由于潮盐的质量好,价廉且量足,使得南赣诸县商人纷纷前往粤盐产地贩运。
到了清乾隆十三年(1748),清政府正式批准赣南诸县从广东梅县、兴宁等地引入粤盐。
此后,粤盐通过筠门岭而销往赣南乃至赣江下游各地总算是名正言顺了。
其后,需求数量不断攀升,“销往赣南食盐,每年高达750万斤之多”。
按人均日次一担百斤计算,即每年至少有7.5万人往来于筠门岭至梅县地区贩运食盐,其商道之繁忙,可见一斑。
筠门岭圩正是凭藉于这样一条“界联闽粤、冠盖辐辏、商旅络绎”的食盐贩运商道而日趋发展和繁华起来。
清乾隆后,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兴国、泰和等地的商贩频繁来往于赣江—贡江—湘江—门岭—梅县或武平下坝。
在这两条商道上,成群结队的客家青壮年男女,挑着一担担本地的大米、豆类、茶油等农产品,贩往广东、福建。
回家时,又挑回一担沉甸甸的食盐、洋货或海产品,当地人称之为“过担”。
沿途上,各个大村落或隘口都有客家人开设的茶馆、饭馆、客栈,以供挑夫们的茶水、食宿。
距筠门岭15公里的盘古村,旧称盘古隘。
由于过往人口渐多,经营客栈业成为当地的热门生意,鼎盛时期在盘古隘圩住宿的过往客商、挑夫多达一千多人。
小小的盘古隘圩顿时呈现繁荣景象,且历经数百年不衰,至今仍有圩场。
商贸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政府税利的增长。
到了清代后期,晚清政府先后在筠门岭圩镇设立了统税局、盐务局,又于宣统三年(1911)设立筠门岭商会。
甚至比会昌县商会的设立要略早一些,并且级别上与会昌县商会平行,直属省商联会,说明其繁荣程度已远远超过县城。
为了保护富商巨贾的利益,筠门岭商会还专门设有武装自卫队,主要维护官方的盐业专营。
从晚清到民国都设有庞大的盐务局,盐务局直接隶属民国中央政府管辖,镇内建有几座大型盐库。
由于盐税的巨额利润,为此而引发官员政客、军阀土豪的纷争事件层出不穷。
1930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来到筠门岭开辟革命根据地。
同年5月,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时,对筠门岭来往梅县的生意做了详细的记述:“从石城、瑞金来的,米和豆子为大宗,值几十万元。
”“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武平属,在三省交界处),新铺(蕉岭属,离梅县三十里)往梅县,每天约有三百担过。
”“梅县与门岭不通车,大部分是肩挑。
”“门岭去梅县,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
”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所作的寻乌调查,进一步印证了筠门岭作为闽粤赣边埠岸物资集散地的地理环境和商道形成的格局。
抗战期间(1938-1942年),由于南北大片领土相继沦陷,大批商贾纷纷迁到筠门岭,使筠门岭一度畸形发展,成为筠门岭镇商贸鼎盛时期。
圩镇的常住人口由原来的三千多人猛增到近六千人。
圩镇内商号达四百四十余户,从业人员二千一百多人,其中油、盐、米、豆,南杂货、旅栈、熟食等行业发展最甚,商号成倍增长。
经营油盐米豆的“东兴行”,拥有载货汽车四辆,资本额一万多银圆,从业人员28人。
资本雄厚的广东兴宁股份大商号“德华龙”,在此地设分支“德华庄”,经营洋货布匹等大宗商品。
旅栈业的“大众宿舍”,一宿可住客三百余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江西省战时贸易部,在此地设“江西省战时食盐接运处筠门岭办事处”,拥有十几座盐仓,职员四十余人,并设有盐稽队,以负责管理官盐的采办、护卫及运输。
随着战事紧迫,各类机构接踵而至。
先后有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广东银行等八家金融机构在此设有办事处。
其时的门岭电报局属二等局,会昌、寻乌、武平的电报局均属其管辖。
其时,筠门岭圩镇的公路两旁,湘水两岸,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每日来往的挑夫通常四五百人,多时达一千多人。
在筠门岭圩旁数公里的湘江河面上,桅杆如林,来往的船只多时达三百余艘,每日尚有上百匹驮马而至。
各路商贾从瑞金、于都、安远、寻乌、兴国以及福建武平,广东平远、梅县、兴宁等地涌向筠门岭开展商贸活动。
圩日时营业额达一万五千银圆之多,闲日也有五千银圆以上,超过会昌县城的两倍以上。
当时,国外华侨只知有筠门岭,而不知有会昌,不少海外来信只写“中国筠门岭”即可投寄,足见其时的筠门岭已名扬海内外。
进入新世纪以来,筠门岭镇正以崭新的风貌,进一步发挥闽粤赣三省边际的区位优势,切实打造以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汉仙岩的山水文化为龙头,发展以脐橙、烟叶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筠门岭将再度焕发古镇雄风,争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