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演进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过程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6-202-01

摘要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与自然地关系经历了从稳定—波动—稳定的过程,而第三阶段是作者一直努力引导的方向。现在我们在建设设计中仍不能避免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关键词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由最初对自然的恐惧到后来的崇拜,再到其后的征服和改造没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后,这种征服和改造的速度和强度也愈发加快。人类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自然危机。而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正是给处于茫然无措的我们带来了指引。它为随后展开的关于自然中人类地位以及在科技与人性之中自然地位的讨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平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向自然索取的不多,没有带来较大的破坏。依靠自身的稳定性,自然环境可以自我调节。这种关系平衡而稳定,正如作者所描述一样:“这里可以看到茁壮的克莱德名马,带斑的埃尔郡奶牛,率先开罂粟花与芥子花的小麦和大麦田,牛棚和马厩长满了黑刺莓和野玫瑰的山楂树篱。”人们利用自然的给予生活,生产,并与之共同发展。

作者相信世界是自然的恩赐,人们的城市和乡村并没有经过严密的规划,大多是自由发展。然而这种相对自由的发展恰恰可以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既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例如,书中第二篇文章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受到海水,盐雾,海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人为活动的参与,自发形成沙丘,植物群落。恰恰只有这些看似脆弱的自然环境才能阻挡新泽西州的风暴,与之相比,我们认为的坚固的堤防却挡不住风暴侵袭。这是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的关系。作者说“人需要沙丘保护你,而沙丘是由草来稳定的,草又经不起人们的摧残,因此,为了人类得以生存和公共利益必须对植被进行保护。”三者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又相对稳定的关系,在人为开发因素介入极少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平衡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很少有大型人为规划设计进行,一般为自由发展,形成与自然相对融洽的关系;(二)人仍然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类生物发挥作用,与其他生物所起的作用区别不大;(三)在人类自身的认识中,还认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博弈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第一次得以有能力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自然中人为活动由第一阶段小规模的自由发展到大规模的改造规划。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城市无线蔓延,乡村被同化,大自然的面积减少了,质量降低了,自然被城市围困了。不断扩大的城市版图逐渐吞并周边的自然地带,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只剩下小

范围的绿地作为都市区的开放空间。就连乡村的状况也很糟糕,随着乡村与城市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沦

落为为城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腹地。大量征集自然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结果出现了农田和城市用地夹杂出现的局面。无论在城市和乡村,人类的大规模发展正在威胁自然地存在。

就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很多人相信世界只存在着人与人或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而大自然则是衬托人类活动的淡薄背景。自然只是在作为征服的目标时,或者说得好听些,为了开发的目的时才得到重视,而开发不仅实现

了前者的目的,还为政府者提供了财政上的回报。”(作者在《困境》一文中的描述)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会影响规划设计者在建设时忽视自然因素,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可是,这种做法往往并不是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在人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人并不总是扮演强者,不尊重自然规

律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被作者喻为生态学的教训的新泽西海岸的风暴给人类带来了不晓得损失。在第二阶段中,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人类大规模并且毫无顾忌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自然无情的惩罚。这一阶段的人与自然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随着人类技能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态度逐渐由依赖变为征

服自然成了人类表演舞台的装饰性背景;(二)开发建设由小规模的无害发展到大规模的破坏性建设;(三)开发建设与自然要素,与人

类文化的历史要素冲突明显。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尖锐和不稳定。

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长远合作

麦克哈格在全书中始终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关心的是要树立一种观念,即自然现象是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反应。而这些自然现象为人类提供了使用的机遇和限制。”作者暗示我们用生态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跳出参与者和实践者的角度站在生态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就不再是人与自然,而是“地球和他的居住者们”。这样可以使我们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开始思考如何推动整个地球这个大系统的持续发展。

除了必要的观念转变之外,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参考自然要素进行实际的勘察设计。他指出除了考虑一般的自然地理、交通和工程标准之外,还要结合资源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考虑。最好的设计应该是社会效益最大而社会损失最小的;麦克哈格在书中列举了里士满园林大路的选线研究等学术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较完善的生态研究方法。

自然演进的过程并不与人类发展相违背,如果人们学会利用,并

且善于利用,达到一种较稳定的平衡关系,就可以使得人与自然长

期和谐相处。依照作者的设想,在开发设计中考虑到自然的因素,并充分利用自然地规律,达到人与自然潜在的共赢。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与自然地关系经历了从稳定—波动—稳定的过程,而第三阶段是作者一直努力引导的方向。现在我们在建设设计中仍不能避免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i·麦克哈格.芮经纬,倪文彦.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曹伟.为什么建筑无视环境.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江苏.南京. 2002.

[3]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杨斌章,赵春雨.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几点思考.

[5]李伟.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历史叙事.江苏.无锡.中外建筑.2005.

[6]王秀芹,杨绍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以社会发展为视角.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