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材P12,归纳秦、汉、隋唐、宋、明 清等历代监察谏议制度的演变情况 。
明监察御史 王忬的腰牌
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后为 清代检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
唐代御史的獬豸冠
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 行综合评价。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 纳 谏”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 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 纳了。 后来有一次由于魏征的直言明谏,唐太宗回到后宫后见 长孙皇后发恨道:“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唐太宗 到了晚年,不大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 先后去世,他跟大臣们议事,常是夸夸其谈,唯己是从,刚
D
A
http://zhishi.baidu.com/zhishi/120629.html
三省六部制
http://xian.qq.com/a/20080410/000083.htm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综述
http://www.lwsir.com/wenshi/zhongguoshi/ 200807/101803.html
执行诏令 主审核 草拟诏令
土木工程
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 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 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 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
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实行察举征辟的背景是什么? 什么叫察举制?什么叫征辟制? 应该怎样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汉武帝
举孝廉图
察举与征辟
征辟制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 聘ຫໍສະໝຸດ Baidu才称征辟(自上而下)
察举制 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 称为察举(自下而上)。
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 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 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 鸡。”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 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 “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 门的“良将”却比鸡还胆小。
商鞅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 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 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 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商君列传》
结论:以军功为升官加爵的标准,能够激励更多的 英勇善战的将士为国效力,是适应战国时期社会需要的 一种选官制度;但秦朝在完成统一后的和平时期仍沿用 军功爵制选官,必将造成秦朝的暴政。
清世宗
关于科举制
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考场
皇榜
会试的朱卷
金榜
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 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
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
宋代科举考试图
思考:以隋为界,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展趋势是什么?
• 从重视出身—重视才学; • 从地方—中央 • 从举荐—统一考试
•趋向:越来越科学、客观、 公正、公开
二、选官制度
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这 种制度是如何被破坏的?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
结论: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 度,这种制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 崩坏而遭到破坏的。
军功爵制在战国时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完 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朝还以军 功作为选官的依据,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 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性: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 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 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 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 败和低效;
问题切入: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 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提示: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 些突出特点,在官制、法制、科举 选官制等方面的重要建树,体现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你有答案了吗?说说看吧
1.扩大了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 2.科举取士,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3.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4.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僚体制成熟的一个重 要标志; 5.对西方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起着直接而巨大 的影响。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岳 麓 版 历 史 必 修 【 】 政 治 文 明 进 程
第 三 单 元 第 课
古代政治 制度的成熟
3
Ⅰ
新课导入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课程学习 主题升华
选官制度 监察与谏议
以问题带小结,升华主题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 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在秦亡之后 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制度又发生 了怎样的演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请从第10页的小字部分中,概括秦至隋唐 中枢权力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秦:三公九卿 汉武帝时:中朝(决策机构) 东汉: 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出现三省之名,但职权尚未定型。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内容及职权运行 情况如何?
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作用: 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提高了行政效率。 3.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 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元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省制
从汉到元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反映了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走向?
提示:一方面反映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另一方面更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不断成熟。
三省六部制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何在?
提示: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 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 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九品中正制图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时保证世族特权 的官僚选拔制度。东汉末,曹操 当政,提倡“唯才是举”。献帝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 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 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 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 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 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仍保 持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 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 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 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 权的工具。
1.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 共同策略之一是( )
B
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的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 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 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3.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 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B.三省之间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c.集体议政提高办事效率 D.避免君主专断决策失误
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 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 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 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穷。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思考: ①材料一中唐太宗在纳谏上的态度转变说 明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②中国自秦汉就确立了监督官员的监察制 度,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
延伸与探究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重要建树, 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 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你能对科举制的作用作出评价吗?你知道 它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吗?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 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述进士上》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 演变?
皇帝 中 书 吏 户 礼 尚 书 兵 门 下 刑 工
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枢 三 密 衙 院
中 度 盐 户 书 支 铁 部 门 下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看了这些史料后,你有何感受?
材料一: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 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 建时代的特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 发明”。 材料二: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次对话中说: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 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 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后来英 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 已经广泛普及。” 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影响直接而重大……日 本、朝鲜、越南三国是这个科举文化圈中影响最突出的国家。
制度 标准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 科举制 八股取士
血缘
军功
战国、秦、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品行 门第
才学 八股文
三、监察与谏议
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 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 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评价: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 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 形成小集团。
什么叫科举制?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创立后历代的发展演变情况。
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过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 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其中进士 与明经两科最为人重视。
隋文帝 唐太宗 背景:士族的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 宋太祖 明太祖 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