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承转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cheng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zhe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情,qing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ming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xi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jin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

杨万里过杨村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chuan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chuan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tian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为谁辛苦不归田。(合)tian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白居易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贯动作。由景生出动作,先举后望。shuang。二__一__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iang,二__一__二

(句句顺承)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由景生情,比拟呼应。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隔句承接:三承一,四承二)

(三)转折式: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行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速)对比

(内容的转折)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欢愉)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粱州。(惆怅)

(情感的转折)

(四)因果式: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因)春日凝妆上翠楼。(果)人,事,景,情,顺叙

忽见陌头杨柳色,(因)悔教夫婿觅封侯。(果)

(前因后果)

李陟登山

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人,事,情,顺叙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多重因果)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果)事,起因,倒叙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因)

(前果后因)

章法的划分是相对的。有的作品,分析者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归属,另外,有的作品并非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从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例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句与第二句是并列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因果关系了。有的作品,总体看是按起承转合安排的,细类又杂以并列、因果、承接等,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总之,如何布局谋篇,要看如何更有利于题材的组织和主题的表达,变化之妙,存乎于心,分析人家的作品和自己创作,都切忌拘泥。

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下面分别说说四个部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伪关联,以及这个规律在帮助我们鉴赏古诗方面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