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城十三花会
京城有十三档花会最具代表性,它们来源于庙中所用的13种物件。
有歌谣对这13档花会做了描绘:“开路打先锋(耍叉),五虎紧跟行(五虎棍),门前排摆狭喝木(高跷),中幡抖威风。狮子蹲左右,双石门下行,石锁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响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十不闲),神胆来蹲底(挎鼓),幡鼓享太平。” 遗憾的是,现在这十三档花会已经大多数失传,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已经不完整。
民间香会(花会)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起源于春秋时期。民间香会自汉代起称“百戏”,宋、元两代称“社火”,到了明代正式定名为“香会”,解放后定名为“民间花会”。其活动内容多为高跷、旱船、秧歌、舞狮等。
北京自古以来,民间的花会活动就非常频繁,绚烂多彩的民间花会,旧时谓之“走会”。凡名刹开放之日即走会之日,在北京,如正月初二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祭财神,三月初三东便门里太平宫王母娘娘蟠桃圣会,四月十八妙峰山碧霞元君诞辰,五月初十宣武门外都城隍庙城隍出巡,六月二十四崇文门外关王庙祀关(羽)老爷磨刀,七月十五中元节什刹海广化寺盂兰会等等。
老北京有杠箱会 十六壮汉耍杠箱
杠箱会是老北京传统花会的一支,曾经十分盛行。16个穿着戏装,画着脸谱,扮成《水浒传》中李逵、武松、宋江等模样的好汉,每两人抬着一只箱子边耍边表演各种绝活,抬杠箱规定要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肩、腰、背、肚子等抬着箱子,但绝对不能用手接触到杠子,常常要把一只普通的箱子耍得上下翻飞、花样层出不穷。
杠箱官打扮成丑角的样子,在杠子上上下翻飞,即兴编词演唱,插科打诨,吸引周围行人的注意。过去有个传统,老百姓有矛盾纠纷,都可以到杠箱官面前喊冤并递上状纸,杠箱官用幽默诙谐的唱词当街为百姓“断案”。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三大民间节日之一,从形成的历史时间上看,元宵节、中秋节均形成于汉代,而端午节却形成于战国时代,比元宵节和中秋节要早几百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于阴历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五日到江边祭祀,把粽子投入江中,于是形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白蛇饮的雄黄酒,酒中的雄黄是一味中药,性温、有毒,味辛苦,有解毒作用,内服微量治惊痫、疮毒等症;外用可以作杀虫剂。端午节的时间是阴历五月初五,正值初夏,是各种疫病流行的季节。在人类尚未发明显微镜,还不清楚细菌和病毒存在的年代,用雄黄酒解毒
、消毒,在当时也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当时,人们除饮用雄黄酒以外,还用雄黄酒涂抹儿童的鼻子和耳朵,用雄黄酒在男孩的头顶写一个“王”字。同时,人们还把菖蒲、艾叶插在门框上方,称蒲剑、艾虎。菖蒲、艾叶也是中药,有驱虫作用。在明、清两个朝代,北京人还在端午节这天举家出游,大多是到天坛“避灾”,也有的到金鱼池、高梁桥、积水潭、二闸等地游玩。“避灾”虽有迷信色彩,然而到郊野或空气好的地方出游,对健康还是有益的。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已逐步不再保持饮雄黄酒这一习俗了。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承认,而且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而经过时间检验证明缺乏科学性的习俗,则通过移风易俗,为新的习俗所取代。
雄黄酒已经没有人再饮了,那时还保留着门框上方插菖蒲、艾叶的习俗,小女孩还佩戴用彩线缠裹的小粽子,如同草莓大小,甚是好看,男孩则在白上衣的衣袋上,绣上一只红色的蝎子,记得我也求姐姐给我绣了一只,由于绣得没有人家的好,还和姐姐闹了气。那时,点心铺每到端午节除卖粽子以外还供应五毒饼,其做法是用做核桃酥的原料,用模子压出蝎子、蜈蚣、蛇、蟾蜍、蝎虎等五动物的形状,口味与核桃酥一样。是当时端午节送礼的礼品。
清明节
沾衣欲湿杏花雨,拂面不寒杨柳风。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明前后是最美的时候。“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时,农村已“有事于西畴”了,一派繁忙景象。《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农历中,清明属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们这个农业古国里,清明一向就具有指示农事的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是播种的季节。要收获,就必须播种,农民种地如此,其他行业亦然。看来作为节气的清明还蕴涵着十分深刻的哲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如此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在这时纷纷郊游踏青,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无限风光,以此陶冶情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关于清明活动的描写,大观园里的那一群天真烂漫的姑娘们就是在这个节日里,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显示出一派蓬勃的朝气,其乐也融融。
清明节,还与我国的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陪同晋国太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以解重耳之饥。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一国之君,这就是晋文公。但是介子推不求利禄,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派人
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却执意不出。后来,晋文公下令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受赏,结果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并规定在每一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饭,只吃冷食。这就是后来相沿成俗的“寒食节”。当时,人们在这一天纷纷携带食品到介子推坟墓扫墓祭祀,于是又形成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属于两个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大约到了唐代,就合二为一了。
南宋诗人高菊卿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看来到了宋代,清明扫墓已经是很普遍了。古人总是把清明扫墓和孝道联系起来,在这一天里,纷纷走出家庭,来到郊外的墓地,崇本尊亲,慎终追远,以寄托哀思。清明节在古代,的确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扫墓祭祖,是死者对生者的邀请,也是生者对死者的拜谒。千百年来,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精神,演绎成一种召唤,它穿越沧桑的岁月,一直行进到21世纪的今天。正如西方人习惯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一样,我们也采取踏青、扫墓等形式,挈妇将雏,高高兴兴地过着自己的清明节,收获着“回家看看”的副产品,享受着与亲人团聚的温馨的天伦之乐。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古代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在过去也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这天,老北京的民俗活动也是比较多的。
首先是饮食上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就会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一般要吃春饼,也叫吃“龙鳞”;吃饺子,也叫吃“龙耳”;吃面条,也叫吃“龙须”,北京的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其中最讲究的是吃春饼,俗称薄饼,这是北京民间特有的食品,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涂上甜面酱,卷上“盒子菜”,也就是木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味道适口,吃着顺味。俗话说“盒子菜样样有,五谷丰登好年头。”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
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二月二这天的另一项活动是皇帝耕田。因为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灯节
早先,正月十五的灯节是京城百姓的盛大节日。在这天晚上,大街小巷人如潮涌灯如海,到处是美丽的彩灯,到处是欢乐的人群,连平时很少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大大方方地出来看灯。当时旧京有个习俗,这天妇道人家可以结伴逛街。她们特意在桥上走来走去,谓之“走百病”,以求消灾去病,全家健康。她们涌到正阳门前,抢着抚摸城门的大铜钉,或祈祷自己将来寻个意中郎君,或祈祷自己生子得济,合家团圆。
我在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旧时的灯节,也曾是乞丐的节日。
旧京的百姓生活困苦拮据,沦为乞丐的不在少数。乞丐的处境最悲惨,地位最低下,整日愁容满面,抬不起头。但在正月十五灯节这天,京城的花子们却可以破一天例,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恣意欢乐一番。
灯节的晚上,京城的花子们倾巢出动,在花子头的率领下,组成一个与衙门官老爷出巡相仿的仪仗队。队前有花子响鞭开道,后边跟着一帮手握讨饭杆子的“拜杆儿”群,再后便是乌泱泱的一大帮花子。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个装有数枚铜钱的讨饭竹筒,边走边狠命地摇,哗啦哗啦的响声震耳欲聋。花子群后边有四个花子分别举着“纠察”、“弹压”、“回避”、“肃
静”的灯牌,灯牌后紧跟着一个写有“灯政司”三个大字的大灯牌,灯牌后便是花子头坐的八抬大轿。
所谓八抬大轿,其实是八个叫花子用几个大竹竿抬的一把破椅子。花子头傲然而坐,八面威风。这位“灯政司”老爷脸上抹着粉儿,头上戴着一顶七品县令式的官帽,帽前正中央“镶”着一块用萝卜刻成的“宝石”,两个帽翅忽忽扇扇。他装腔作势,耀武扬威,哪儿灯火盛,就指挥队伍往哪儿闯。
“灯政司”在灯节这天的“权利”极大,他“巡查”到哪儿,就“指挥”到哪儿,大呼小叫地发号施令。他可以命令店家把火烧得旺旺的,把灯点得亮亮的(其实他不说人家也会把火烧得旺旺的把灯点得亮亮的),并煞有介事地扬言要罚这家灯钱罚那家油钱。每走到一个店铺,店主就让伙计将事先封好的铜钱扔给他们,以图个吉利,取个乐和。大过节的,谁愿意跟花子们过不去呢!花子们见钱眼开,一哄而上,抢到铜钱后便放进竹筒里,于是,筒里的铜钱更多了,摇得更响了,看热闹的人也更多了。
灯节至深夜仍人山人海,官府怕人多闹事,预先暗嘱更夫在三更时就打五更的梆,以误导人们早些散市。当时八旗驻军都雇有由数十名小花子组成的梆子队,在各自辖区内敲梆子。北新桥是镶黄旗三个军驻地的交界处,二更时分,三军的梆子队相遇桥心,汇为一处,只听一声号令,三个军的百来只梆子突然骤响,节奏时急时缓,时长时短,声音时高时低,时大时小,连连敲出一个个曲牌。人们闻声赶来,蛮有兴致地看着花子们敲梆子,将北新桥围得水泄不通。梆不停人不散,人不散而梆不停,直至更深。
老北京的民俗节日气氛历来是十分浓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花会,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各种小吃的叫卖和民间工艺品的展卖等。其中以耍狮子的场面最热闹,所谓的耍狮子也叫“舞狮”或“狮子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体育形式,遇有喜庆的日子,艺人们相聚在一起,舞狮、耍狮,表现欢乐喜庆的心理。特别是每逢民间的重大节日,更是热闹。小到由一两个人舞动的狮子,大到由五六个人舞动的狮子,伴着锣鼓,翩翩而舞,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灯会,在夜间举行,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
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特别是在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更是花灯荟萃,买卖花灯、放花灯、赏花灯,成了一条灯的河流,“灯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三是吃元宵,这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只因在正月十五这天食用,所以便把这一天叫成了元宵节。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为什么又有“闹元宵”之说呢?“闹”就是指热热闹闹地欢乐一天的意思。因为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是“冬仨月”,元宵节过后,气温逐渐变暖,万物复苏,冬闲已经过去,就要备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闲了,所以元宵节这天欢乐一番,既是一种“放松式”的休闲活动,更是表现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用欢乐的笑声和喜庆的锣鼓声,在吉祥的气氛中,迎接丰收一年的来到。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一个反映季节和物候的节令。物候也叫候应,是指植物的生长荣枯和动物的活动和生育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现象。
立春一般在2月4日或5日。立春之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立春这天晚七点,仰望星空,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处,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所以,立春是春季开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解》说:“立,始建也……春夏秋冬同。”这一句话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意义全解释清楚了。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冬至开始入九。5个九共45天,因而立春时正好六九开始。所谓“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当然有的年份,五九最后一天就立春了,那就是“春打五九尾”了。这是因为,节气的开始时间准确到几点几分,因此立春有时看起来和冬至就只隔44天了。
《红楼梦》第七回里,周瑞家的问薛宝钗吃的冷香丸是怎么配制的,薛宝钗细声细气地说了一大篇。大意是:要春天的白牡丹蕊十二两,夏天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在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研好,再要雨水这天的落水十二钱,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天的霜十二钱,小雪这天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了,丸成龙眼大的丸子。薛宝钗在这里提到的春分、雨水、白露、霜降、小
雪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五个节气。这说明二十四节气不仅用于农事活动,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的发祥极为久远。据《易·系辞》记载,伏羲氏仰观府察,观河图、洛书而画卦。河图、洛书中已明确提出四时五方、八卦九宫概念,内含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及八节(二至、二分、再加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内容。
我国三千年前殷代的甲骨文上已有十三月的名称。《尚书·尧典》说:“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
在春秋时代,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到了《礼记·月令》和西汉刘安所编著《淮南子·天文训》里,就已有二十四节气了。西洋到如今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不像我们中国有立春、雨水、惊蛰等名称。
节气的规定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恒气”,一种叫“定气”。“恒气”以一年的1/24为准。“定气”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准,每隔黄经15度一个节气。古代用“恒气”定节气。北齐(公元550至577年)张子信发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不均匀。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创造了推算“定气”的方法,可惜当时未能实行。唐代僧一行采用“恒气”来注历,而用“定气”来推算日月交食。到清代时完全改用“定气”,并流行至今。
明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器乐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者矣”。春秋以前没有二十四节气,所以人们的衣食住行统要看星宿的出没来决定,天文常识就很普遍。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像“清明下种,谷雨下秧”,这类谚语和九九歌流行以后,一般老百姓就无需仰观天文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和希腊罗马时代,也用阴阳历,和中国是一样的。不过同一时代我们的历法要比希腊罗马时代来得进步。在战国时代我们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西洋到了我国西汉末年的时候,历法还非常混乱。到罗马凯撒皇帝定了儒略历,历法才入了轨道。
二十四节气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不光是一种历法,而且和气象学、物候学、农学、民俗学、文学艺术和民俗相结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节气文化。因此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堪称一部宏大的百科全书。用辉煌二字来形容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发展是再恰当不过了。
民
间在立春时的饮食很有讲究。比如,人们生吃水红萝卜,谓之“咬春”。
萝卜古时叫芦菔。苏东坡的诗中说:“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清代吴其 著有《植物名实图录》,其中说:将芦菔“以蔓箐同为羹,固可胜酥酪,至槌根烂煮,研米为糁,宽胸助胃,不必以味胜矣。”这里说到了萝卜粥有理气助消化的功能。李时珍对萝卜更是赞誉有加,认为它“根叶皆可生,可熟,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时珍开出了一串萝卜的食谱。而且,萝卜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由此可见,吃萝卜表面看来仅是一种风俗,实际上它是古人关于营养、健身、祛病的经验之谈。
北方吃萝卜,南方吃生菜与吃萝卜有同样的意义。同时,在立春时,还有春宴用的春盘。春盘有专用萝卜做的,也有用五种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盘。五辛的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实际上,食五辛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杀菌,也是古人的养生健身之道。
立春时,春盘是副食。主食吃什么呢?那就是春饼。春饼用小麦面制作,烙制而成。单吃面饼不够味。于是人们又有了面饼加火腿肉、鸡肉、菜心,甚至辅以柿饼、黑枣、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馅,油炸而成。这种春饼味美可口,大大超出洋人的比萨饼了。
办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须要有酒,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庆气氛。有时人们吃得十分尽兴,往往相互拜访、宴请,一下就吃到元宵节了。
立春时的穿着也是有讲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头巾。清代官员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那就花样繁多了。
青年妇女头戴彩花,称为春花。孩子则除了穿花衣以外还要放炮。儿歌说:“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除春花外,还有春燕、春蝶和春蛾,这些纸做的饰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头。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谁家有燕子来做窝,不仅象征吉祥,而且还象征多子多福。古时,人们把多子多福看成是门第兴旺的表现,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点什么。于是布做的春鸡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鸡”与“吉”谐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礼中的春杖也被妇女微缩后戴在头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没有老百姓的份儿。百姓便把微缩的春杖戴在头上,也就算是重在参与了。朝廷迎春时旗帜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头上了。
人在立春时要
打扮,房屋也不能亏待了。于是有人写了“宜春”二字,贴于房门之上。再发展一下,“春”字、“福”字、“寿”字也都上了门。直到现在,元旦春节期间仍然“福”字满天飞,还要倒贴,告诉人们“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牛也跟着打扮起来,马也沾了光。牛角、马耳上有了红布,或者用红绿色搽牛角。古人认为,红色不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驱邪避灾。
破五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称的“破五”,吃饺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儿今儿个一定要做的俩事儿。民俗有一说,“破五”前诸多的禁忌,过了今儿个就能破了,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按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不同的地儿,“破五”这天的过法儿不一样,就是同一地方,过法儿也不完全一样。就拿山西来说吧,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破五”这天,还有个顶重要的事儿,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所以,求财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据说放鞭炮也与求财相关,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拜年有讲究
春节期间,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传统习俗。拜年,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这是春节活动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活动。这项活动从古至今盛行不衰。
拜年习俗起源甚早,至少在宋朝就有。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北宋汴京元旦习俗时说:“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朴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民,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载:“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
拜于门。”
拜年的方式和礼节,因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不同,或拜年人与被拜者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的说来,皆为礼节性、祝愿性的一种过场,以便在亲戚中加深情感,协调相互关系,以利于日后的和睦共处。在朋友、同仁之间,联络情谊,以利于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所以,这种风俗一直相承不衰。
老北京除夕
早晨姑娘戴花晚间全家迎神 守岁为父母增寿 五更发压岁钱红包———
旧历腊月三十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天。
贴窗花对联 设祖宗牌位 这一天挺忙
为了点缀年景,营造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女人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门心,词句因户而异。有的还要贴上红绿“挂钱”(一种剪纸工艺品),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窗花。室内贴上“一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和福字。钱柜及大型生产工具,买卖店铺的幌子、招牌上都贴上黄纸砸成的“道有儿”。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
为表“慎终追远”和“思时之敬”,有祠堂的一律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先人有画像的一律要悬挂起来。没有祠堂和主牌的也要临时设位,供几个装有花红纸钱的包裹。
请财神 摆供品 前半夜恭敬有加
三十儿晚间至初一凌晨,诸神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院内须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晚间,刚一擦黑,就有贫家的小孩挨户送“财神爷”(纸像)。这种纸像最为粗糙,是以木刻版、水彩印刷的,上边印着“增福财神”字样,正中印一戴纱帽的财神像。一般人都为取个吉利,以高于成本的几倍之价接进财神像。
正厅设八仙桌,挂上红绣片的桌围子,摆上香炉、蜡扦、插上红蜡。蜡扦下边还分别压着黄钱、元宝、千章,谓之“敬神钱粮”。各家所供的神像不一,大致说来不外乎:一、“百份”,即天地爷和诸神木版刻印的相册,头一张是黄纸彩色的“玉帝”,半装半露地插在一个红灯花纸的口袋里,再夹在一个木夹子上。二、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刷的“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的全神码。三、福、禄、寿三星的画像或瓷像。四、接进来的财神码。这是给夜间接神准备的祭坛。院内设生铁铸成的大“钱粮盆”一个,内放松木枝、芝麻秸,两旁各设一挂至数挂鞭炮。
如家里有佛堂、神塞,一律要上供,供品通常有:一、成堂套饼。即五个大小不等的月饼叠起来,上边摆个带红寿字的面桃,此为一碗,共五碗。每碗插一支供花。二、成堂蜜供。用面块小条过油后,滚上蜜,叠成小塔,高的有数尺,小的只有几寸,除灶王供为三碗外,余者皆为五碗一堂。三、成堂面鲜。即用面粉制成的各种水果形的点心,亦为五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四、成堂鲜果。如柑桔、苹果之类(惟梨不做供品),亦为五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五、其它干果或炒菜(多系素食品)。供品堂数不拘,有用一堂、三堂、五堂乃至九堂的。此外,还要做一碗年饭,摆上桂元、荔枝、生栗子、红枣等年饭果,中间用一块大柿饼插上一枝带松木豆(染红)的松枝,以红绳拴五枚小铜钱,挂在上边,谓之“摇钱树”。再用黄、白年糕各一块,一块枣朝上,一块枣朝下,放在碗内,上插一支刘海洒金钱的元宝。这两碗供品对称地放在供桌两边,前边摆设五供祭器,并点上大红蜡,以渲染年夜的气氛。
除夕的晚宴谓之“团圆饭”。家里的成员要齐,菜饭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生活美满。因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
守岁接神,叩头拜年 后半夜“严肃活泼”
饭后至接神之前不能就寝,为自由娱乐时间,谓之“守岁”,有珍惜年华之意。年轻的守岁是为年事已高的父母长辈增福延寿。
进入子时后,即可接神。事先把香菇、木耳、黄花、炸货、胡萝卜、白菜等剁碎、拌好素馅,包成饺子。接神时,供桌上只供三碗,每碗五个。饺子端上来之后,马上燃点香烛,宣告接神仪式开始。
接神仪式由最高长辈主持。首先查好宪书,元旦之日的喜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方位,然后,主祭人才正式举着高香到院里向各个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请。礼毕,举香回到堂上,插入香炉,再三叩首。全家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肃立十分钟后。香烛欲尽,于是主祭人领全家再依次三叩首,礼毕,即请香根,将神像及黄钱、元宝、千章一并请下,拿到院中早已准备好的钱粮盆里与松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时,燃放鞭炮。礼成后,全家在焚化现场互道“新禧”。
随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接受晚辈们的拜年,均行三叩首礼。礼毕,照例由长辈们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拜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顿素馅的接神饺子,也叫五更饺子。饺子里放一个小铜钱,谓吃到铜钱者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至此,除夕的庆典活动就结束了。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称“八月节”,是
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之一。
按照旧历,一年四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当秋季之中,所以号为中秋节。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百果上市,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果子节。
节日活动中的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等风俗,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古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习惯于把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看。看到月有圆缺,就会联想到人有聚散,联想到离合悲欢。嫦娥奔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在于嫦娥的孤寂,在于她远离人间的亲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八月十五正是望日,这一天的月亮最为圆满,所以人们把它当成是合家团聚的节日。称为团圆节,但凡有办法,一定要合家团聚,连媳妇回娘家,这天都必须赶回夫家,号称“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若是因故未能团圆,则是极大的遗憾,只好满怀浓浓的乡愁,叹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是月饼。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赠送月饼,祝福美满团圆。月饼的品种非常多,除了送礼或自家买来吃的月饼之外,还专门有一种拜月时上供用的大月饼。这种月饼的直径一般都在一尺以上,表面上用木模子压出蟾宫玉桂、玉兔捣药的图案,刷上油烤过之后,现出金红的颜色。
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就是卖兔儿爷的摊子了。“兔儿爷”说的就是月宫里的王兔,不过早已被泥塑艺人们人格化了。艺人们抟泥彩画,做出大大小小的兔儿爷,有的顶盔贯甲骑着个老虎像是个大将军,有的则是“短衫担物,有如小贩;有饮酒跳舞,有如燕乐者”。大的好几尺,小的不及寸,名目形象,指不胜数,罗列高架出售,给孩子们做玩具。八月十五前后,孩子们模仿人人的作为,供兔儿爷玩儿。
八月十一过,纸店门前就摆出了木版水印的“月宫码”。这是一种大型的神纸码,背面用秫秸秸或竹蔑扎架子支撑起来,形状像一块竖匾,顶部还竖起几面小彩旗;黄色的背景,上面印着银脸的太阴星君,以及金色的玉兔在广寒殿前捣药的图案。
到了十五这天晚上,等月亮升起来以后,就以月宫码作神位。家家在庭院里望空设祭。一张小矮桌,摆上兔儿爷,摆上中秋月饼,除了梨以外,什么水果都能当供品,尤其是切成莲花瓣的西瓜更不能少。因为梨与“离”谐音,而西瓜的形状和吃法却寓意着家人的团圆。这种祭把近乎游戏,不像迎神、祭神那么严肃。虽说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也没那么严格,不过是女人先拜,男人后拜而已。尤其是孩子们,兴趣更大。
撤供以后,把月宫码在院中焚化,在院子里摆上瓜果酒菜,趁着满院子
的清辉,全家人一起分食祭月的大月饼,喝上一顿团圆酒。
重阳节
旧历九月初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易经》云“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汉末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重阳的名称,远在三国时期即已出现。另外,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扉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至迟在东晋初年,已有“重九”之名了。这些都说明了魏晋以来,重阳节已成为中国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古时,重阳节活动内容很丰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陶渊明此日“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每逢重阳,人们便带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灵显宫、报国寺的高阁上饮宴作乐。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石台高五丈,有石阶蜗旋而上。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去登高,塔高十丈。此外,西便门天宁寺殿宇虽毁,但塔独存。不但可以登临远眺,寺里还有菊花可赏。据清人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诗云:“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其中游人较盛的是阜成门外钓鱼台(今三里河以西玉渊潭公园)。当年,那里有像原始森林一样的风貌,丘陵土山,迂回错落,景致幽雅,清静怡然。其次是城南陶然亭等处,三五亭台,小丘环抱,浅塘芦花,别有意境。清佚名之作《燕台口号一百首》说:“登高大半上窑台,便到陶然亭上来。四面轩窗开洞远,西山一角望崔巍。”人们登高,兼有秋季郊游之意,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所以人们谓此举为“辞青”。
登高、“辞青”时,照例都要野餐,主要是以松枝、松塔儿烧起火来,围坐一起吃烤肉,饮白酒、菊花酒助兴。文人墨客有即兴吟诗作词者。
清代的重阳节除登高外还有多种风俗。
京师的“重阳花糕”极盛。有的是糕点铺用烤炉烤出的酥饼,两饼中间夹上枣栗诸果,有糙细两种(这种糕点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有的是用发面蒸出来的蒸饼,两饼之间夹上枣
栗诸果。还有的是用江米、黄米面蒸成的粘糕饼,成为上“金”下“银”,中间夹上诸果的。后两种都插着五色小旗,以为标帜。人们买去,供于佛堂、家祠,或馈送亲友,以为礼品。
小孩们在这天将酸枣捣成泥,做成枣糕,连同火灸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里红一并拿到街市上叫卖。
重阳节也是女儿节之一。凡有出嫁的女儿者,都备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家,谓之“归宁父母”。
从九月初一起京师各大道观均“立坛礼斗”(斗即星宿),名曰“九皇会”。重阳之日,为北斗众星之母,斗姥元君诞辰,士人有献供、演戏之举,有的前去燃灯祭拜,焚“茅草云蕊真香”。
此外,重阳前后家家胜栽菊花(也叫九花),采自丰台地区,品种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富贵之家以菊花数百盆堆成“九花山子,”并缀成吉祥字样。有的茶楼酒肆,栽培奇异品种,堆成“山子”或“塔”。在市肆贴出广告,谓“×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以此招来生意。
民国以后,这种风俗逐渐淡薄,至三、四十时年代,只留下了老人们的传说,民间并无实际活动。重阳前后,民间仅仅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吃花糕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