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之“七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有效性之“七要素”
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的能力,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如何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
一、要抓住“点”
抓得住重点, 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标, 并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有着灵敏的“嗅觉” , 对教材知识有区分重点的能力教学中要做到分清主次, 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并在投入时间、例证分析和课堂活动方面加以体现。
另外重要知识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联系实际加以拓展, 比如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问题、和平利用外太空、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会等内容,都是全社会共同观注的焦点, 也是地理学科关注的热点, 应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 作为重点进行教学。
突破难点, 教学中有抽象性强、综合性强和分散性大的问题, 抽象性强的问题可以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或结合图像、动画、模型等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形象直观; 综合性强和分散性大的问题,要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 将复杂的知识加以分解,或把分散的知识加以整合。
比如中学地理教材中各类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的内容多处出现,属分散性大
的知识难点, 应加以整合, 进行专题教学。
二、要调控“量”
授出量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 并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的变化加以调整, 应根据多数学生的学情来确定量的大小同时应适当安排训练量和活动量, 但训练量切勿多而不精, 应当选择典型化、类型化或综合性强的训练题目, 避免轻重不分而浪费课堂时间,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活动如师生双边活动或生生之间互动, 应围绕重要知识、重点技能安排思维力度强的课堂活动,避免搞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的活动, 要让课堂活动围绕教学重点展开, 起到实际效果。
三、要把握“度” 程度内含知识的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综合度等, 教学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的知识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程度, 比如对知识的教学程度要求有: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等, 教学中对各知识点要区分对待,把握好轻重。
把握密度和速度就是指把握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
一堂课不能太空洞, 使学生无所收获,也不能过饱和使学生接纳不下。
控制节奏也很重要,如讲授新课时节奏过快, 学生会因跟不上而焦虑不安,学习效率低。
节奏过慢, 则抓不住学生思维,学生会因兴趣不浓而开小差, 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的“度”。
四、要排好“序” 教材知识特别是“带状知识”都有固有
的体系。
学生接受知识, 也有一个认知程序。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深入剖析教材, 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 ,由因至果或由果索因, 由表至里或由里析表,由易至难或由难还易,通过增、删、并、调,打破常规, 理顺知识结构的
“序” , 使教学真正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使知识更便于学生融会贯通。
五、要优化“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同, 效果也必然不同。
衡量课堂教学方法好坏的主要标准应该是: 是否体现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是否贯穿了启发性; 是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是否符合学生学情。
要做到这些,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开头、中心、结尾各环节进行艺术加工, 力求完美。
对板书、提问、训练、活动等各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力求实效。
比如课堂教学如果忽略了导入这一环节, 或者说导入的艺术性不强,就好比一部影视作品没有一个精彩的开头, 不能引人入胜一样, 学生的思想就难以一下子高度集中, 对老师的教学也就感到索然无味。
六、要倾注“情”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导演” , 也是课堂教学的“演员”。
“导”得好,还要“演”得好。
因此教师要带着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和调动学生, 去创造轻松但不失紧
凑,愉快但不凌乱的课堂教学氛围,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集中专注、稳定持久的学习情绪。
七、要控制“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首先要合理分配和控制教学各环节的时间, 如开课和小结的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以内,把主要时间用于讲授新课,其次要力求语言精练, 重点突出, 板书绘图精确快速, 例证典型, 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以免造成拖堂或不能完成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