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26日

※※※※※※※※※ ※※ ※※ ※

※※※※※※※※※

2013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

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三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1 研究对象 (2)

1.2 研究方法 (2)

1.2.1 文献资料法 (2)

1.2.2 问卷调查法 (2)

1.2.3 数理统计法 (3)

1.2.4 专家访谈法 (3)

1.2.5 逻辑推理法 (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2.1 人文素质的概念 (3)

2.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4)

2.1.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现状 (4)

2.1.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现状 (5)

2.1.3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现状 (5)

2.3 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分析 (7)

2.3.1 人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7)

2.3.2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对人文知识的态度 (7)

2.3.3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环境影响对人文素质影响 (8)

2.3.4 湖南城市学院的教育培养方式 (8)

3 结论与对策 (8)

3.1 结论 (8)

3.2 对策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附录 (14)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

人文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研究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本研究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三个方面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调查,探讨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和制约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调查中发现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重专业轻人文,重技术轻文化,重理论轻实践。要加强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学校应从校园的人文环境;人文课程知识与体育专业结合,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等方面作出一些调整。

关键词:人文素质;社会体育;培养对策

Countermeasure study and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social sports majors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

Abstract: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through cultivating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make students through its intern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qual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gradually.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humane knowledge, humane spirit and humane thoughts,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humanity quality for the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logic reasoning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 and Hunan City University and social control sports specialized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Humanistic quality reason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is a multifaceted investigation found, mainly professional light humanities, emphasizing technology and ignoring cultur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ight weight.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of the Hunan City University School of social sports, from the campus humanities environment; humanistic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Union,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humanities courses to make some adjustment.

Key words:Humanistic quality;Social sports;Training strategy

前言

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所以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将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高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要求。任何一行的人想在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功,都必须具有相当厚实的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当然体育专业也不例外。

人文素质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教育途径获得和提高。但人文素质的教育史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所忽视。具体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缺乏;艺术知识缺乏;科学素质不容乐观;网络占领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远离了人文;部分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味较低、思想道德素质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本文中的人文素质主要是在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三个方面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探讨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南城市学院2009、2010、2011、2012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互联网、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了一些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相关学位论文8篇,专著9篇,相关期刊18篇,了解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②理解人文思想③掌握人文方法④遵循人文精神。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从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人文知识设置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体育相关知识四个方面;人文精神主要设置了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问题;人文思想设置了思想道德方面

等相关的题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大学生的特点,通过上网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遵循有关体育专业的学生,针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向城市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四个年级发放30份问卷,共120份。回收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86.7%。

表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表

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

男女总男女总男女总男女总发放量20 10 30 20 10 30 20 10 30 20 10 30

回收量20 10 30 20 10 30 18 8 26 18 10 28

有效量18 10 28 18 8 16 16 8 24 16 10 26

回收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 80 86.7 90 100 93.3

有效率(%)90 100 93.3 90 80 86.7 88.9 100 92.3 88.8 100 92.8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收回的数据进行检验、处理和分析。

1.2.4专家访谈法

在访谈之前,拟定好调查内容的提纲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与学校的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访谈围绕课题进行,听取他们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和教育提出的意见及措施。

1.2.5逻辑推理法

通过回收的问卷和所得的资料及统计的结果采用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4方面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是将人类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品质的前提。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②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有很强的民族

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其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③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④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2.2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2.1.1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不同年级进行调查,不同年级学生在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科学知识、文学知识、体育相关知识等几个方面掌握情况如表所示:

表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调查情况表

类型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体育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

题量 3 3 2 2

率(%)2009级76.2 64.3 64.3 82.1 71.7 2010级66.7 71.8 53.8 76.9 67.3 2011级69.4 66.7 50 62.5 62.2 2012级76.9 69.2 65.4 70.1 70.4

本文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了人文知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历史知识的掌握方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四个年级的答题正确率分别为76.2%,66.7%,69.4%,76.9%;文学知识掌握情况,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64.3%,71.8%,66.7%,69.2%;科学知识掌握情况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答题正确率分别为64.3%,53.8%,50%,65.4%;体育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答题正确率在文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考察主要设置了一些中学时期所

学习的知识,所以有年级差异。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直呈下降趋势。

2.1.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现状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内容,实践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体现。人文精神

主要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公共道德、情感、人际交往、法律意识、思维能力等。

表 3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自信心方面的调查表

内容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总

您觉得自己的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自信心

强8 30.8% 4 16.7% 6 23.8% 6 21.4% 24 23.1% 较强 6 23.8% 8 33.3% 4 15.4% 8 28.6% 26 25%

一般 4 15.4% 2 8.3% 8 30.8% 2 7.1% 16 15.4%

较弱 6 23.8% 4 16.7% 2 7.7% 6 21.4% 18 17.3%

弱 2 7.7% 6 25% 6 23.8% 6 14.3% 20 19.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自信心方面的调查(表3)结果:大部分学生觉得

自己的自信心比较强,只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自信心觉得较弱。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观方面的调查(表4)结果显示有34.6%的学

生是为了获取社会地位,有23.1%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19.2%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事,

23.1%选择为了自身索取和贡献兼顾。

表 4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观方面调查表

您认为大学生人生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发展的方向

获取社会地位12 46.2% 8 33.3% 8 30.8% 8 28.6% 36 34.6%

赚取更多的金钱 2 7.7% 6 25% 6 23.1% 10 35.7% 24 23.1%

更好的做人做事 4 15.4% 2 8.3% 6 23.1% 8 28.6% 20 19.2%

自身索取和贡献

8 30.8% 8 33.3% 6 23.1% 2 7.1% 24 23.1%

兼顾

2.1.3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现状

主要从自由时间的掌控情况、精神消遣、生活品味几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老师的

访谈结果中显示:各个年级、性别之间的人文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主要

是以上网、逛街、打工赚钱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练习专业技能、睡觉、打工赚钱为主; 其中男生就以运动、睡觉、上网,女生以睡觉、上网、逛街、打工赚钱为主。

表 5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公共道德方面的调查

公共道德方面的调查(表5)结果:在“你是否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的调查中,有51.9%的学生选择“经常”,30.8%选择“偶尔”,13.5%选择“看心情”,“从来没有”占3.8%。从表可看出有明显的年级差异,“经常”让座的2009级的学生最多,其次是2012级、2011级、2010级。“偶尔”2010级的最多,其次是2011级、2012级、2009级。

在“食堂打饭”排队情况的调查中,“自觉排队”占34.6%,“从不排队”的占23.1%,“先打为快”占19.2%,“看情况”占23.1%。

表 6 食堂打饭排队现象调查

2009级

2010级 2011级 2012级 总 食堂打饭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自觉排队 8 28.6% 8 30.8% 8 33.3% 12 46.2% 36 34.6% 从不排队 10 35.7% 6 23.1% 6 25% 2 7.7% 24 23.1% 先打为快 8 28.6% 6 23.1% 2 8.3% 4 15.4% 20 19.2% 看情况

2

7.1%

6

23.1%

8

33.3%

8

30.8%

24

23.1%

表 7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态度

内容 2009级 2010级 2011级

2012级 总 遇到比自己能力

强的人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见贤思齐 14 53.8% 16 66.7% 12 46.2% 18 64.3% 60 57.7% 与其保持距离 4 15.4% 2 8% 2 7.7% 2 7.1% 10 9.6% 排斥而不接受 6 23.1% 6 25% 8 30.8% 4 14.3% 24 23.1% 引导别人孤立他

2

7.7%

6

23.1%

4

14.3%

12

11.5%

如(表7)所示:在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遇到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的态

内容 2009级

2010级 2011级 2012级 总 公车让座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经常 16 57.1% 12 46.1% 12 50% 14 53.8% 54 51.9% 偶尔 6 21.4% 12 46.1% 8 33.3% 6 23.1% 32 30.8% 看心情 4 14.3% 2 7.7% 2 8.3% 6 23.1% 14 13.5% 从未让过

2

7.1%

2

8.3%

4

3.8%

度中,有57.7%选择“见贤思齐”,向他学习;9.6%的人选择“与其保持距离”;23.1%选择“排斥而不接受”;“引导别人孤立他”的占11.5%。

2.3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从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对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产生动摇,缺乏人生目标的追求,道德、精神、价值失落,追求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对社会、他人缺乏责任感;对理论学习缺乏认识,知识结构不全面,文化底蕴不足,意志品质等个性因素发展不平衡,自我修养不高,如抽烟、酗酒的现象相当普遍,违纪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综上所析,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3.1人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前湖南城市学院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文社科类课程(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程)、人生与哲学类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其他人类文化遗产和优秀思想)、文学艺术类课程(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作品和相关知识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方面知识的课程)。所开设的课程除了以上几门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必修的公共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科学的教育内容,单科性、职业性强以及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特别突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全面教育显得相当薄弱。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文学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上大学后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关系,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把高中学到的现有的知识一点一点的遗忘。由于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重,一小部分人在准备考研、公务员和选调生等。所以文学知识的正确率稍微增强,由此可以看出,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人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比较薄弱的。

2.3.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对人文知识的态度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大学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课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低,也就是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入学时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在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认为只要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人文方面的知识对从事体育职业没有多大地帮助,因而许多体育专业的学生都存在只重视体育术科技术、技能的提高,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对

体育专业以外的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几乎不涉及或涉及很少。

表8 有无必要开设人文课程

有必要维持现状无必要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开设人文教育课程44 42.3 56 53.8 4 3.8

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汇总与统计,认为体育专业学生有必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的学生只占42.3%;认为维持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的学生占53.8%;有3.8%的学生居然认为没有必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

根据以上数据,充分地说明了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普遍存有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倾向。这一倾向也说明了体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将对其今后做人与工作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的影响。

2.3.3湖南城市学院人文环境影响对人文素质影响

马克思说过: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其形成主要靠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这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有效。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不少学生心智迷乱,经不住诱惑,丢失了原有的理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上风,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学习只是应付考试、考试舞弊;有钱就干,没钱不干;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学校缺乏人文相关的社团。

2.3.4 湖南城市学院的教育培养方式

目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而是过分强调专业技术;在技术上有过多依赖竞技体育的倾向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单一。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⑴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欠缺,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观念滞后,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技术轻文化,重理论轻实践。

人文知识明显的薄弱,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处于一般等级,只有人文思想相对较好。

⑵湖南城市学院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但仍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湖南城市学院较注重政治理论课程,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以至于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技术,但缺乏必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技知识以及对社会的了解。

3.2对策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加强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体育人才和体育教师既要有专业技能也要有扎实的人文知识。要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要遵循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抓住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要根据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导致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有根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是想办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奖学金、荣誉称号和期末综合测评加分的评定结合在一起。二是使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或学校的一些协会,平时也要有组织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水平能力。或者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赛和交流,利用体育专业学生要强、不服输的精神品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要经常请校外的专家以及成功人士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做讲座,让学生在他们的报告和讲座中吸取其中的优点,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其次是在教室、图书馆和训练场地等学生经常出现的地方挂上人文素质标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3.2.2把人文课程与体育专业课相融合,适当加大人文知识的比例

课程是教育的“内核”,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教育的实践中介。因为课程设置是否完整、内容是否恰当、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调整专业的结构,课程设置综合化。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养内容。(2)在课堂上教师应抓好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增设通识教育中哲学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类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比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3)

加强系统的人文科学思维方式和教育熏陶,使之成为既有坚实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又具有较高思想文化水准的新型体育人才。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文学欣赏、美学欣赏、科学技术发展史、社会学等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同时增设自然科学相关课程,可以通过观看专题片的形式完成。

3.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人文精神

学生在整个教育中是主体,学生成长的好坏最终是靠自己的发展。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初步尝试,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体育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见习、实习、作业、社会调查、实验、毕业论文等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加强:一是采用兴趣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自己组织班级之间、各系之间的比赛;二是利用大学四年中的7个寒暑假,到健身场馆、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群体部门实习。

在学院范围内有目的的引导开展社团活动,校内课程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拓展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从被动的提升变成自主的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在生活中亲身实践区感受和体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老师要做好不同学生的心理引导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意义和目的[J].科技信息,2007,(16):423.

[2]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

[4]仇军,王家宏.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74-78.

[5]顾婷婷.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发展对策[D].苏州大学,2011.

[6]张春雷.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7] 董德龙,吴鸿春,马昊. 我国体育从业人员人文素质调查及结构性差异分析[J].体育学科,2007,(1):51-55.

[8]王豫容. 关于加强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0,(14):200-201.

[9]何跃,李晓萌.国外理工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1):103-106.

[10]王立山.提高高校体育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对策研究[J].科学探索,62-64.

[11]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9):29-31.

[12] 刘少英,白晋香.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71-73.

[13]覃少菊.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6,(2):140-141.

[14]马抗美,郑真江.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J]新学术,2007,

(2):55-60.

[15]李明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归因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学报,2007,(2):30-33.

[16]祁新国.欧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4):56-59.

[17]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98-100.

[18]刘晓文.如何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J]文教资料,2006,(9):30-31.

[19]荀国稳.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J]前沿,2002,(11):100-102.

[20]杨磊.关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8,(6):156-159.

[21]郝秀君,杨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9-110.

[22]王华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

(1):28-29.

[23]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44-47.

致谢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眼即逝,在次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借此机会向曾经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他悉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方向选定、论文开题、问卷设计、到形成论文框架,再到论文定稿,其中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他以其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及认真的态度详细指导我,尽管在指导期间赵老师事务繁忙,但是他仍然尽心尽力的指导我完成好本论文。对于赵老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学生由衷的表示敬意,我在这篇论文的撰稿过程中,尽力在别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探讨和创新,从而使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有了提升,使我能顺利完成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

附录

附录A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同学:

您好!我是湖南城市学院体育系2009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现在在做关于《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为取得充分、可靠的材料论据而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本调查仅供研究之用,您所填写的资料会严格保密,请放心认真作答。您的支持与合作对我有莫大的帮助,衷心的感谢您抽出了宝贵时间!谢谢!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应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您的性别:_______ 所在年级:_______

第二部分:选择(除特别注明外,都是单选)

(一)人文知识方面

【人文知识】是指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和语言知识等。

1、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中医术

B 地动仪

C 造纸术

D 丝绸

2、《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名著?()

A 王安石

B 司马迁

C 欧阳修

D 司马光

3、下列哪位工匠营造的赵州桥()

A 李春

B 鲁班

C 欧冶子

D 魏伯阳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

A 家

B 春

C 雾

D 秋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______ ()

A 奥斯特洛夫斯基

B 契诃夫

C 裴多菲

D 安徒生

6、下列哪一项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A 威尼斯商人

B 仲夏梦之夜

C 茶花女

D 王子复仇记

7、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______的创始人?()

A 宇宙中心说

B 月亮中心说

C 地球中心说

D 太阳中心说

8、下列哪个行星不属于“八大行星”?()

A 金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冥王星

9、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共获得_____枚金牌? ( )

A 51

B 46

C 29

D 38

10、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是______?()

A文洛克 B 福娃 C 鸭嘴兽 D 费沃斯

(二)人文精神方面

【人文精神】是指由人文思想、人文方法所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主要表现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

1、您觉得自己的自信心怎样?()

A 强

B 较强 C一般 D 较弱 E 弱

2、您认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方向?

A 如何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

B 如何赚取更多的金钱

C 如何更好地做事和做人D怎样做到自身索取和社会贡献兼顾 E其他_______________

(三)人文思想方面

【人文思想】是指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它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文的思想行为、道德素质等方面。

1、您见到有人随手丢弃垃圾时,您会怎样?()

A 自己捡起来

B 制止丢弃者

C 等校工来处理

D 与我无关视而不见

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比您能力强的同学,您对他的态度是:()

A 见贤思齐

B 与其保持距离

C 排斥而不接受

D 引导别人孤立他

3、您是否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位()

A 经常

B 偶尔

C 看心情

D 从未让过座

4、在食堂打饭,您会()

A 自觉排队

B 从来不排队

C 在没人管理时,先打为快

D 别的同学排队,我就排队,别人不排队我也不排(看情况)

5、你认为学校有无必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

A 有必要 B维持现状 C无必要

附录B

专家和教师访谈内容的提纲

一、人文、人文素质的含义和内容

二、我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2.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现状。

3.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现状。

4.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了解现状。

5.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不同年级人文素质之间的差别及影响因素。6.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不同性别人文素质之间的差别及影响因素。

三、影响我校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

四、我校应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10篇)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10篇)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篇1 一、教学目标比较 街舞作为公共体育的课程内容,其教学目标是高校生公共体育教学。首先,增添高校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进展。街舞在拉伸韧带的基础上,通过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以及四肢的伸展和收缩,适度刺激头脑、肌肉、神经、腺体,使全身的各部位得到熬炼,增添骨骼支撑强度、提高关节敏捷性和柔韧性、提升身体协调力量,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最终到达改善身体机能、增添生命耐力的目标。其次,提高高校生体育运动的爱好,提高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街舞具有运动舞蹈的活力性、健身的时尚性,符合高校生运动审美的标准,其作为一项新兴的高校体育教学科目,更加简单提高高校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让同学真正宠爱运动、乐于健身,实现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欢乐教学”的原则。最终,街舞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街舞不像体操有规定的动作,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可以依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对内涵的诠释尽情地发挥,到达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人际魅力的目的。社会街舞培训机构教学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街舞教学,具有商业性质,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满意学员要求,最终猎取利润。其教学目标是依据学员的需求制定的。较低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健身,更高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素养力量、身体协调力量、街舞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虽然两者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健身和消遣放松的特点,高校公

共体育街舞教学更基于体育本身的特点,主要通过教学到达增添高校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进展,具有明显的体育特征;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是通过教学到达学习者健身,提高街舞舞蹈水平的力量,具有较强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比较 高校公共体育街舞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两个部分,以河北理工高校为例,基础理论教学一般支配3-4课时,基本技术课程25-26课时,其他学时支配体质健康标准、机动和考试。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街舞起源、特点、分类等介绍。基本技术以CCTV-5《健身房》、《闻鸡起舞》为蓝本,老师编排固定套路为教学内容,内容几乎长期不变。由于老师街舞专业素养力量的限制、街舞专业老师配备力气缺乏,教学内容主要为老师擅长的单一舞种,或者一名老师教授多个舞种,限制了街舞教学的广泛性。社会培训机构课堂教学多为技术教学,以上海CASTER舞蹈工作室为例,基本课程为GIRL’SHIPHOP、LOCKING、POPPING、HIPHOP、HOUSE、WAACKING、JAZZ、BREAK—ING,舞种全面,每个课程设置一至多名老师,课程内容以套路为主,套路为老师自编,每节课教学的套路不同,创编性极强。但是其理论教学内容几乎为零,在全国知名街舞培训机构,在技术教学过程中穿插少量的理论教学,主要是教授舞蹈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的内容以有氧健身为基点,运动健身特点突出,舞蹈性不强,舞种单一、套路内容比较单一,创编性不强,理论教学比较薄弱。社会培训机构多为单纯性技术教学,舞种设置比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汇总21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汇总21篇) 理论背景 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只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导引,鼓励他们自觉搜集所需资料,积极独L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书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学科背景 由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基本上它的任何章节都能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仅靠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实现。研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社会活动中灵活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多元的体育实际相联系,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 学生背景 传统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就会表现的无所适从。是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燃学生对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志在通过研

究性教学改G的实施,使学生能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从社会这个大学堂学会做人与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实践对象 将忻州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1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G),1502班作为对照班(维持原有的教学方法),经统计学分析,1501班与1502班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的先行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实践过程 组织形式 在体教1501班成立了8个学习研究小组,设有1名组长,7名组员,各自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开展方式 根据体育社会学的所授内容,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选取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大类。其组织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有小组合作、个人独L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体育社会学教学具体内容,每次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用于集体教育、专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成果报告等,以研究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研究思路 教师确定小组所需研究知识点后,小组成员广泛收集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分工合作完成知识点的讲授任务。在实践过程中,还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26日 ※※※※※※※※※ ※※ ※※ ※ ※ ※※※※※※※※※ 2013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

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三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1 研究对象 (2) 1.2 研究方法 (2) 1.2.1 文献资料法 (2) 1.2.2 问卷调查法 (2) 1.2.3 数理统计法 (3) 1.2.4 专家访谈法 (3) 1.2.5 逻辑推理法 (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2.1 人文素质的概念 (3) 2.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4) 2.1.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现状 (4) 2.1.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现状 (5) 2.1.3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现状 (5) 2.3 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分析 (7) 2.3.1 人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7) 2.3.2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对人文知识的态度 (7) 2.3.3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环境影响对人文素质影响 (8) 2.3.4 湖南城市学院的教育培养方式 (8) 3 结论与对策 (8) 3.1 结论 (8) 3.2 对策 (9)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随着社会、经济、医学技术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国人口预期寿命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亦与日俱增,与老年人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成果卓著。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近年来尤其受到各方面学者尤其是老年人自身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诸如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老年人在运动保健上存在很多误区,而这必定严重影响到老年人保健的效果。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相对文化程度较低,这直接影响了我国老年人在健康知识的获取、理解及运动保健实际中的偏差甚至错误。探讨老年人运动保健中存在的常见误区,使老年人群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老年人构建相应科学合理的健康意识,是当前老年运动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 老年人运动保健误区种类繁多,综合归纳较常见的误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清晨是最佳锻炼时间 中国人受“一日之计在于晨”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中老年人理想的锻炼时间。一是植物在夜间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的二氧化碳较多;二是秋、冬、春三季的夜晚,近地面逆温层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滞留在地表上方难以扩散;三是寒冷刺激身体可诱发血管痉挛,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引发血管栓塞或梗死。另外,人体清晨血液很粘稠,增加了血管堵

塞的危险性;因早晨是人体血压较高的时刻,是中风、梗死的多发时间。 适宜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为下午16∶00~17∶00左右最佳,次为 晚饭后2h~3h。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均较强尤其是心率、血压都较稳定,锻炼对身体有利。 2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不少老年人能做到坚持运动,每日保质保量完成相应锻炼的内容,这 固然是锻炼中应该的,但不应该过于机械,对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老年 人来说,更应该考虑天气等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如“三伏”、“三九”这样的天气条件并不适合锻炼。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和空 气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出汗过多,体内的组织液 和血液减少,血液浓度、黏度升高,易引发中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 等疾病。三九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低、空气干燥,老年人在这样的气候条 件下运动容易导致伤风、呼吸道疾病等。由此可见,在“三伏”、“三九”天气情况下,老年人不能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而应以适度运动、静养身 体为上策。 3身体不胖不瘦不需要锻炼 身材看上去比较标准的一部分老年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健康,常常忽 视了运动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人,身体成分或 其他健康指标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也可能不正常。而 运动不仅仅只是针对身材的胖瘦,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健康。对于体重指数 正常而体脂成分不正常的老年人,锻炼可改变肌肉脂肪结构比,改善相应 健康指标,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4经常干体力活无须锻炼

体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篇)

体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篇) 一篇优秀的体育毕业论文需要具有信实性、逻辑性、新颖性,论文要求体例要规范、结构要严谨、论证要清晰、思路要统一,这些要求对于初次写作论文的本科毕业生来说,难度确实不少,本文精选了10篇优秀的"体育本科毕业论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带给大家一些写作灵感。 体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篇)之第一篇: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策略。研究发现,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体适能水平, 体育运动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机能, 增强心理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运动负荷强度适中的体育运动, 特别是有氧体育运动, 对提高青少年的脑发育具有较好的效果, 进而能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学业成绩也有积极的影响。要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参与, 一是要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二是要提高体育教育课程的科学性;三是要给予青少年足够的社会支持。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健康体适能,体育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生活越来越便捷省力, 人们需要运用身体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少,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们完成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广, 这导致了体力活动的大幅减少。当前, 在全球范围内, 体力活动不足已成为一个显性问题, 因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健康问题屡见不鲜, 也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阻力。青少年群体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同样非常显著, 这对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我国青少年因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的身心发展问题更为显著, 国家教育部历年来的体质测试结果显示,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机能状况不佳, 这不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体育运动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当下, 应积极创设条件, 引导广大青少年科学规律地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身体健康方面, 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体各大系统的综合发展, 减少肥胖, 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在心理健康方面, 体育运动能减少心理的压力感、增加心理的愉悦感, 促进社会交往和积极心态, 提高认知能力,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智力发

2023最新-体育教育毕业论文最新3篇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最新3篇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这次为您整理了3篇《体育教育毕业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一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 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13、体育教学与训练 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随笔 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19、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1、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22、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2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4、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25、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26、体育意识剖析 27、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28、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29、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0、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31、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32、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3、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4、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35、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6、中国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7、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38、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9、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40、对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它具有 极强的竞技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多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 动作,因此田径运动成为很多项目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通过田径 运动,学校还能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并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同样影响着其他各个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的实现,更 加应该注意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培养更优秀的后备人才,促进学 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田径课程的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分析出,大多数学生对于热门球类项目的选择较多,比如 篮球和羽毛球的百分比就分别占了19.7%、13.8%。而在此统计表中,选 择田径项目的同学也就占总数的6.9%,由此可见,田径课程的发展现状 不容乐观。根据阅读各类文献,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 径项目的课时大幅度减少,使田径处于滞后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有很多,比如,多数学生对田径表示不感兴趣,认为田径项目枯燥无聊, 又苦又累,上课在室外风吹日晒,认为跨栏、跳高等项目危险度高,难以 完成。这说明需要技术又需要消耗大体力的田径课程现在已经不被大多数 学生所接受,可见,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选择率低,并且伴有“田径课程 很累”等心理暗示,田径课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田径课程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

田径运动本身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健身、竞技、教育、娱乐,还有运动基础价值和回归自然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健身教学内容,田径课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健身的重要意义。 2.田径项目特征的制约。 田径运动中各单项和全能项目,对人体形态,主要身体素质水平和心理机能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田径运动参与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田径运动主要以个人项目为主,所以要求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变通能力和自我调控的意识,还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生个人因素的制约。 20世纪后的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大部分处于娇生惯养的状态,所以不太爱运动,跑步嫌太累,参加田径训练怕太苦,一度形成了运动就是很累、很苦的抵触情绪,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田径运动本来就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就与之精神相冲突。还有人认为田径无用,所以放弃田径运动,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主科学习上。 4.社会因素的制约。 社会变迁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会经济的变迁对学校体育课程有影响。体育与经济是协调发展的,经济的每一次波动都对学校体育产生影响。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国民教育同步受益,教育投入增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改善,学校就

体育系毕业论文范文

体育系毕业论文 体育系毕业论文范文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显示教师的教学才能,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育系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中要语言生动、形象 农村中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没有场地、器材,所以有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大部分学校存在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有器材的少数学校对器材的管理不够,导致器材损坏丢失严重,使得多数学生无法使用器材进行锻炼。这就要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显示教师的教学才能,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新、难动作教学时,想用挂图、影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但是我们缺乏这些辅助教学设备,教师只好来讲解。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我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的干巴巴的,听起来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把专业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比如,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这一起跑动作源于“袋鼠”起跑时的蜷缩身体,“各就位”时像紧压的弹簧;“预备”时像拉满的弓;“鸣枪”时像离弦的箭。如果这类形象的语言运用恰当,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是,我用口诀把动作概括为:做好预备姿势后。蹬(蹬腿)、转(转髋)、抬(抬上体)、转(转体)、挺(挺胸),然后以胸带肩转向投掷方向将球推出去。教学效果明显。 二、教学中巧妙运用体育游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好体育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生活条件也随之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所以说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篇1 浅谈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体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类型以及高校体育的主要特征。阐明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情形下,面向新世纪,我国的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应当向何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便成为每个体育学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在探讨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时,有必要首先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这是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 简单地说,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社会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体育,通常是指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在我国一般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同一层次上的概念。然而,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校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包括在社会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人们通常所说的群众体育,是属于体育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它与竞技体育属同一层次,为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基本环节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社会体育发展趋势,欢迎阅读。 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极大的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满足刺激了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需求的增多,从而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呈现出科学性、社会性、规范性、法制性等特点,但同样在社会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社会体育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以期促进我国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社会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是社会群众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具有丰富多样和灵活性的特点,以增强群众的身体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参与的人群十分广泛,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且满足了锻炼身体的需要,同时,社会体育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与管理制度,需要在不断摸索中促进社会体育的完善及发展。 一、社会体育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设施较为落后 社会体育的对象十分广泛,参与的人数众多,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较为落后,大众体育健身设施严重缺乏,现有的体育场馆开放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不能满足社会体育开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户外公共场所,公益性、开放性的健身场所十分缺乏。 (二)年龄结构不合理 参与社会体育的人数非常之多,而从整体来看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着中间少、两端多的现象,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老年人,青年和中年人参与社会体育的人数较少,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年和中年的生活压力较大,部分人忙于工作

体育类的毕业论文

体育类的毕业论文 体育类的毕业论文 体育类的毕业论文该怎么拟写呢?大家对此也很好奇吧,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体育类的毕业论文:论体育心理学发展促进我国体育教育革新摘要:我国心理学的研究这些年发展迅速,体育心理学也随之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革新。体育心理学促进了体育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也为体育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根据,着力于体育教育的实践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心理学;改革;重要作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体育心理学积极地紧跟国际体育心理学的步伐,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融合到我国体育教育革新的实践中,积极建设有中国体育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努力地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提高。 1 我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近况 1。1国际的体育心理学发展迅速 当今的体育运动朝更加专业化和细化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身体运动本身已分化成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几大部分了。就心理学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来分,又可分为体育和锻炼、运动心理学,这几方面快速发展,相互支撑,且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点。所有这些学科的发展不但充实了我国体育心理学领域,扩大了研究空间,而且最根本地促进了我国当代体育教育的革新。 1。2目前我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更加成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各大院校重新开设了体育心理学。马启伟教授于1996年主编出版了《体育心理学》,此书迅速成为全国各大院校的体育心理学统编教材用书,并成为体育专业体育心理研究的指导丛书。随后,中国的体育心理学专家结合中国体育的现状和特色,陆续编写出版了大量有高质量和学术水平,影响广远且适合各种不同的体育人群的体育心理学相关的教材用书。比如龚坚、张新2006

浅谈社会体育系毕业论文

浅谈社会体育系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影响毕 业生就业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准确的专业定位,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对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毕业去向;社会需求;对策研究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健身活动的需要,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创办了社会体育专业;1997年正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发展至今全国已有1l1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院校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应该说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具有一定 的前瞻性,是根据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调节进行的选择。然而,在教育部高校 教育司编的《升学与就业—20o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中,社会体育专业被列为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随着高校扩招决策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21年19%,2021年将达到30%。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 育学生失业。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社会体育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因此,就业方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综合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院系,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体育管理 ②各种体育协会 ③体育俱乐部 ④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 ⑤体育康复与康复 ⑥体育营销 ⑦体育旅游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范围之广,在不同的地区和院校,专业定位差异很大。 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 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 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结构。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模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 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 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 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 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 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的 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 育的经营开发、咨询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

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 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 型向福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主动方面 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 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 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大众体育的时一步深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社 会指导员现状调查》一文中显示,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6万人,而根据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我国城市应有社会指导员18。7万人,农村应有4。5万人,总数应为23。2万人。即使现在的社 会体育指导员中,41—50岁的占31。43%,50岁以上的占26。1%,30岁以下仅占15。27%,暴露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 在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指导员,获等级称号的比例很小,仅占15。8%,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部分没有经过培训,没有获得社会指导员 证书。 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 1。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_社会体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_社会体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一):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相关分析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我国近几年来受争议比较多的一门专业,由于 我国社会发展處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初期阶段,社会健康与福利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社体专业在中国的就业前景就稍微狭窄一些,在一些社会福利体制健全的发 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 的追求越来越多,国家对社会体育的重视程度也正在提高,对社体专业高校毕业 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但是部分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不能满足社会提出 的高标准要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矛盾现象。因此本文从社会发展、高校专 业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提高社体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研究。 关键词:社体专业;就业率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概述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它与职 业运动员进行的体育活动有明显的区别。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作

为掌握社体活动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对参与社会体育的各类群体进行指导和管理,组织相关社会体育活动,讲述一些相关运动技巧,专业的体育知识,总体来说是对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相关事件和人员进行管理,以促进社会体育更好的发展,因此产生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此类专业,进而还会划分的更为细致。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变长,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体育锻炼的参与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注重高校毕业生理论结合实践,产教融合,已是我们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社体学生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需要大量科研工作的专业来说,对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较更高一些,专业发展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调整,对不同时期的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那我们具体谈论一下我发现的,我的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专业培养理论性过强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规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8-12学分,仅仅占专业课教育课程的10%。理论知识是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支撑点,也是培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实践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不否认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社体专业是对社会发展,实践应用非常敏感的专业,实践应用同时也应该重视起来,

有关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有关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与健康观念的正确认识,使全民健身事业日益蓬勃。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社会体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一:小议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 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即相似又模糊的术语,如若向体育院系的学生问及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的区别与联系的话,想必有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未必清楚。作为两种理论它们自有其独立性也有其相关性,本文即是基于此分别对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进行阐述,找出其关联性与相对独立性。 1.体育的社会化 体育社会化既是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正是因为这个趋势才形成了体育社会这一“亚社会”。由于体育本身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成员的生活,而且从总体上看,体育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通过个人的调节来加以解决,而是越来越被纳入社会的发展轨道,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各种力量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今天要全面地研究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它们的各种关系,就必然离不开对体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其理论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体育的社会化不同于体育的社会性。单独的个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我们可以说这种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因为这种活动并不是一种本能自发的活动,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的方式、手段、目的都受着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活动的本身就被刻上了社会时代的印记。 体育的社会化也不同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它从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我们这里的“社会化”主要是就体育与社会互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1全民健身计划

摘要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社会文明向高层次发 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从目前 我国情况看要实现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 身体系,提高国民参与意识,扩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普遍增强国民体质,国民体质及群众体育的主要指标在下世纪中叶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并非易事。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全民的健身意识,建全健 身内容和方法。使广大群众把健身掌握在自己手中。故此,体育教学就成为了全民健身 中的重要环节。青少年也就成为了全民健身的重点对象,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也将水涨船 高。所以,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 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 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 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 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我国的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把学 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只有这样,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才能有机的融合 在一起,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学校体育, 教学改革

Abstract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campus culture and campu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trai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lement quality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and finis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task of important ways.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unit as culture, its all physical, spiritual culture activities are contained in the campus culture.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reemptive open positions, university campus window, the function of sports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reating a good campus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all-round quality education abundant education function, its importance is on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behavior directly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improve the role of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relies on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with development campus sports consciousness culture as the forerunner,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facilities, increase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o develop the

关于体育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设计〕题目:娱乐排球在四川省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 系别:四川文学理学院体育系 年级:2008级 专业(班〕:体育教育专业〔三班〕 学号: 2008100335 学生:刘洋 指导教师: XXX XXX年 X 月X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娱乐排球在四川省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 系〔院〕 专业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 体育教育专业 年级 2007级 1班 开题日期 XXXX 学号 XXXX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对娱乐排球在四川省全民健身中的价值探讨分析,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目前四川省娱乐排球的开展现状来开掘娱乐排球价值,为四川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运动项目支持,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同时以更好地使排球这一传统奥运项目娱乐化、群众化和普及化。 2 研究的意义 主要表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调查娱乐排球在四川省全民健身中的现状,构建娱乐排球价值框架,并探讨娱乐排球在四川省的推广发展的可行性建议,这迎合了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的实际,如:“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条例》等群众体育政策实施。同时也是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有效延伸和扩展。 第二,通过对娱乐排球在四川省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其价值,不仅对于发展四川省娱乐排球项目,改善四川省人民群众国民体质健康状态,促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四川省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和邻省群众体育开展提供实际的参考借鉴; 第三、通过娱乐排球作用于四川省全民健身的价值确立及价值推广框架的构建,明确娱乐排球发展轨迹,从而有可能使这项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却具有众多优势的健身运动,在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领域中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参与性、易组织开展的运动; 第四、娱乐排球价值及其价值推广框架确实立,为其它集体竞技项目向大众娱乐健身方向发展提供借鉴 “娱乐排球”运动的研究3.2 对气排球的研究3.3 对软式排球的研究3.4 对四人制排球的研究3.5 对其它娱乐排球运动形式的研究 以“排球”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1999-2008〕,共检索到与之相关的文献3639篇,可见目前对排球运动项目的研究较多。但对娱乐排球及各运动形式进行检索发现此类研究却相对较少,详见下表1: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分析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分析 1前言 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 增强,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并把它作为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之一。但由于受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市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市区群众羽毛球运动全面更好的开展起来。 1.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羽毛球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本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对羽毛球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及在正常的轨道下运行等一系列问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对如何推动本城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广泛开展所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但我市对羽毛球运动相关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试图通过对开展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推动和制约我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我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3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希望能以羽毛球馆为突破,针对目前基本现状、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总结羽毛球馆及教练员的欠缺等问题,利用我市有利资源,加强羽毛球馆的建设,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羽毛球馆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的需要。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5家羽毛球馆为研究对象(高开区羽毛球健身俱乐部、 康乐佳羽毛球馆、奕翔羽毛球馆、邢钢南生活区羽毛球馆、维多利亚健身会馆),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内容,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书籍和中国期刊网,了解国内外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状况,找出有关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4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2.2.2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动EXCELL统计软件和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运算指标羽毛球馆会员、教练、管理人员各数据的汇总、百分比分析。 2.2.3逻辑分析法 根据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2.2.4调查法 2.2.4.1问卷调查法 围绕本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遵循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在初步设计、制订问卷的调查内容完毕后,邀请导师、有关教授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核、论证和修改。此次调查共设为三个层面的问卷。问卷1是面向羽毛球馆的消费人群即羽毛球馆会员;问卷2是针对球馆管理人员;问卷3是针对球馆教练员。 表1 调查问卷统计表 发放对象发放数回收数有效数回收率有效率 会员管理人员教练总计105 10 7 122 94 8 7 109 89 8 6 103 89% 80% 100% 89% 95% 100% 86% 95% 问卷回收以后在整理数据时,由导师的帮助之下检验了调查数据,以充分保证研究内容的属实性合理性。 2.2.4.2访谈法 本人针对五家有代表性的羽毛球馆,长期活动场馆进行了走访,并且与各个羽毛球馆会员、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了交流,实地了解到了很多详细情况,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加以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羽毛球馆的基本现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