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程监护

合集下载

母猪临产管理四个注意事项

母猪临产管理四个注意事项

母猪临产管理四个注意事项母猪临产管理工作做的好不好,决定了母猪产后是否能正常运转。

母猪产后很多问题如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及仔猪腹泻都和产前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产房的准备产房对母猪和仔猪都非常重要,如果产房脏乱、寒冷和湿度大,或者有其中两点,都很可能会使猪场因为疾病产生不良后果。

清洁、干燥是产房环境良好的必要条件。

1、将产床和地面浸泡0.5-6小时,再用铁铲等工具将泡松后的粪便和饲料残渣清理干净,接着充分冲洗围栏和地面。

2、系统的清洗围栏和设备,注意清理水槽和料槽及其周围;可见灰尘应冲洗干净;不可以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未隔离的分娩舍,会对母猪和仔猪有负面影响,可以用软水管冲洗。

3、产房的消毒,一定要保持足够浓度的消毒液无死角喷洒。

4、母猪转入产房前猪舍必须完全干燥。

如果猪舍不干燥,水分就会从地面蒸发,将会使地面和产床变的寒冷。

5、检查每个饮水器,看水的流速能否达到4升/分钟。

饮水量不足会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夏季更为明显。

哺乳期建议饮水量为每天35-50升。

6、检查保温灯是否能用,打开保温灯后地面温度能否达到34℃-35℃。

二、提前5-7天将母猪移到产房优点1、猪舍、栏位清洗后可以充分干燥。

2、母猪饲料可以在分娩前2-3天做好调整,避免分娩时发生问题。

3、母猪有充足的时间适应新环境。

4、母猪不会在妊娠舍就开始分娩。

三、产前母猪减料、加料要分情况(一)、根据母猪体况和乳房发育1、体况好和乳房发育好的母猪:产前3~5天逐渐减少饲喂量至妊娠后期水平的1/2或1/3,以防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

2、较廋母猪:不应减料。

3、产前几天乳房膨胀不够的母猪: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添加鱼粉。

(二)、根据母猪胎次1、头胎和二胎的母猪:头胎和二胎的母猪,本身体型小,采食量低,看起来喂料不多,也饱了。

因此头胎和二胎的母猪产前尽量控料,否则会出现产后几天不吃食。

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因为产前不控料,而导致乳剂浓度太高,引起仔猪营养性腹泻。

养猪分娩室工作总结范文(3篇)

养猪分娩室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养猪分娩室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母猪繁殖和仔猪出生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猪分娩室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人在养猪分娩室工作期间,对分娩室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以期提高分娩室的工作效率和仔猪成活率。

二、工作内容及总结1. 母猪产前准备(1)产房环境:产房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产房地面要平坦、防滑,便于母猪站立和行走。

(2)产床消毒:产床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产床消毒后,可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杀菌。

(3)饲料调整:产前一周,母猪的饲料应逐渐减少,以免分娩时发生消化不良。

产前3天,母猪的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电解质,以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2. 分娩过程(1)接产:母猪分娩时,应密切关注其产道变化,及时接产。

当仔猪头部露出产道时,用双手轻轻拉住仔猪头部,协助母猪完成分娩。

(2)仔猪护理: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拭其身体,保持仔猪体温。

对出生的仔猪进行编号、称重、记录。

(3)断脐: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距仔猪腹部2-3厘米处,然后用碘酊消毒。

(4)剪牙:仔猪出生后3-5天,应进行剪牙,以防止仔猪相互咬伤。

3. 产后母猪护理(1)观察母猪:分娩后,应密切关注母猪的生理状况,如体温、食欲、排泄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消炎:分娩后,母猪的生殖道容易感染,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消炎。

(3)饲料调整:分娩后,母猪的饲料应逐渐增加,以补充能量和营养。

4. 仔猪护理(1)保温: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放入保温箱中,保持温度在35-38℃之间。

(2)哺乳:仔猪出生后1小时内,应让其吮吸初乳,以获得抗体。

(3)防疫:仔猪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

(4)疾病防治:密切关注仔猪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分娩室环境:部分分娩室环境较差,如温度、湿度不达标,影响仔猪成活率。

大安牧原怀孕段养猪流程

大安牧原怀孕段养猪流程

大安牧原怀孕段养猪流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猪的繁殖周期。

一般来说,母猪的怀孕期为114天(3个月20天)。

母猪一年可产仔2-3次,每次产仔的数量在8-12头之间。

因此,怀孕段的养猪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怀孕期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母猪产仔数量多、健康的问题。

1. 配种母猪一般在达到出生后6-8个月之后性成熟,此时便可进行配种工作。

在大安牧原,配种一般是由专业的兽医或技术人员负责完成。

首先需要进行猪的选种工作,选择在品种上全国领先、经济效益较高的良种母猪,以保证后代的品质。

然后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人工配种,确保每头母猪都能及时受孕。

2. 怀孕管理母猪受孕后,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怀孕管理工作。

首先是饲料的管理,怀孕母猪需要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其次是环境的管理,怀孕母猪需要有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其受到外界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体检,以确保母猪的身体状况良好,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

3. 配种记录在怀孕期间,还需要做好配种记录的管理工作。

记录母猪的配种时间、母猪的母猪的品种、怀孕周期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的管理和繁殖工作。

4. 分娩前期准备怀孕期接近结束时,母猪开始进入分娩前期。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母猪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

保持母猪的心情愉快,减少其受到外界的干扰。

准备好分娩的产房和相关的辅助设备,以保证母猪在分娩时能够顺利产下健康的仔猪。

5. 分娩监护当母猪开始分娩时,需要进行全程监护。

保持母猪的身体清洁,及时清理母猪分娩产生的羊水和胎衣。

同时也要准备好辅助设备,如绳索、鼻钳等,以便于在产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干预。

6. 产后护理一旦母猪产下仔猪,就需要进行产后护理工作。

首先是对仔猪进行清洁和护理,确保其迅速吸食初乳,并保持其体温的稳定。

同时也需要对母猪进行适当的喂养和护理,以保持其身体的健康,为下一次的繁殖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在大安牧原养猪怀孕段的流程。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产仔数量的增加。

母猪分娩前管理作业指导书

母猪分娩前管理作业指导书

母猪分娩前管理作业指导书
1.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
1.2 临产母猪的投料管理:
见后面的“分娩舍母猪投料管理”相关内容。

1.3 临产母猪特别护理
1.3.1 临产母猪环境管理:临产母猪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必须减少甚至对临产母猪的各种应激。

环境温度必须相对稳定、适宜,控制在18-22℃,猪舍内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降温时不宜用冷水大面积冲洗母猪,以免腹部腹部受凉。

1.3.2 临产母猪乳房护理:尽量使其侧卧,忌趴卧,避免乳房受到挤压。

尽量给临产母猪按摩乳房,尤其是乳房有问题的母猪。

1.3.3 临产母猪出现分娩征状时的护理:先用清水将母猪全身和产床清洗干净(注意保持室内干燥),然后用消毒药液喷洒全身和产床,并对乳房用沾有消毒药液的毛巾擦洗干净。

发现母猪有分娩信号时,在保温箱内(保温板上)及母
猪后躯躺下区域垫上干净的麻袋,并根据气温情况打开保温灯。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刘永祥;姜东凤;徐秋良;杨建平;刘艳丽【摘要】母猪产程过长导致仔猪死产率高是母猪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讨论母猪产程和仔猪死产率的关系,分析现代母猪的基因型和饲养制度对母猪产程的影响.客观评价了缩宫素催产、诱发分娩、分娩母猪体力的补充、预防便泌、增加母猪的运动量等缩短产程的措施.指出改进饲养方式、增加母猪的运动量、改善母猪体质是缩短母猪产程从而降低死产率的根本出路.【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母猪;死产率;分娩乏力;产程延长【作者】刘永祥;姜东凤;徐秋良;杨建平;刘艳丽【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9;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9;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9;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9;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高是造成母猪年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大约是15%~20%,绝大部分的死亡属围产期死亡即产出过程中及其后不久(产后不超过1 d)所发生的死亡,主要是分娩后最初几个小时的死亡数。

其中死产是第一位的,大约占到仔猪断奶前总死亡率的1/3。

1 仔猪死产情况在世界范围内,过去的十几年母猪每胎产仔数在稳步提高,但围产期仔猪的死亡率并没有下降,一直维持在8%左右[1]。

发育正常的仔猪约有5%~10%在分娩时死亡[2],据统计,窝产仔数8头的猪群中,平均有1.5头的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窝产仔12头以上仔猪的猪群中则会有2.5头的仔猪死亡[3],有的猪场围产期胎儿死亡率高达20%。

2 母猪产程与仔猪死产的相关性母猪从分娩产出第一头仔猪到胎衣排出的整个产仔过程简称为产程。

一般母猪正常的产程时间约为2~3 h,当第一头仔猪产出后,每隔10~20 min产出1头,有的接连产出 2~3头,产完仔猪后约0.5 h,胎衣排出,整个产程即结束。

分娩母猪管理课件(共22张PPT)《猪生产》

分娩母猪管理课件(共22张PPT)《猪生产》
1、临产前征兆
乳房变化 外阴变化 呼吸变化 行为变化
2、母猪产仔时状态
3、仔猪出生时状态
4、正常胎位
5、分娩时间
6、出生间隔
7、人工助产
难产的判断:怒责不产子 中途分娩停止 妊娠期延长
人工助产方法:注射催产素 手术助产
8、母猪分娩前后饲喂
9、防暑降温与防寒保暖
10、档案记录
思考题:
分娩母猪管理
分娩母猪管理
学习要点: 掌握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分娩母猪护理技术; 能根据母猪的临产症状判断母猪分娩时间; 会判断母猪是否难产,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助产护理。
思政元素: 通过分娩接产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工作认真细心,培育审美教育(动物之
美,两性之美,自然之美)
主要内容
一、 分娩母猪管理目标和内容 二、 分娩母猪管理技术
1、管理目标
一、分娩母猪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做好准备工作
判断分娩时 间,做好安

监控分娩过程
2、管理内容
➢ 调入产房
➢ 观察母猪临产征兆
➢ 减少饲喂
➢ 温度调控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 观察产后母猪
➢ 做好消毒工作
(一)产前准备
二、分娩母猪管理技术
01
产房消毒
02
猪体消毒
03
仪器准备
04
减少刺激
(二)分娩母猪管理
母猪临产时,饲养管理人员应做什么准备 工作?如何判断母猪即将分娩?

母猪产程多久算正常,产程过长是什么原因?

母猪产程多久算正常,产程过长是什么原因?

母猪产程多久算正常,产程过长是什么原因?
母猪产程时间2-3小时算正常。

当第一头仔猪产出后,大约每隔10-20分钟产出一头。

产完仔猪约半小时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产程结束。

预防母猪产程过长,应该注意控制怀孕母猪膘情,防止胎儿过大和母猪体能不足,产仔时给母猪输液,补充体能和适度的人工助产。

一、母猪产程多久算正常
1、母猪产程时间在两至三个小时之间算正常,超过三个小时就属于母猪产程过长综合征。

2、母猪从分娩产出第一头仔猪到胎衣排出的整个过程称为产程。

一般母猪正常的产程时间约为三小时,当第一头仔猪产出后,大约每隔10-20分钟产出一头。

产完仔猪约半小时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产程结束。

3、预防母猪产程过长,需要给母猪提供清洁的饮水,补充生殖营养,增加母猪羊水。

同时注意控制怀孕母猪膘情,防止胎儿过大和母猪体能不足。

母猪生产时,注意控制舍内温度,减少应激。

另外,给母猪输液,补充体能和适度的人工助产,可以有效缩短产程。

二、母猪产程过长是什么原因
1、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母猪,产程时间一般比当地母猪长一至两小时,和适应能力有关。

2、初产母猪如果配种过早,因内分泌和生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会导致它的分娩时间过长。

3、生产8胎以上的大龄母猪,在产仔后期会出现无力的现象,子宫收缩和腹部压力减弱,往往产程会拖延多个小时,而且它的产仔数会越来越少。

4、母猪过肥,运动不足时,它的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仔猪正常分娩出,所以导致分娩时间过长。

5、产仔数量过多母猪会精神紧张、敏感,如果再加上热应激和冷应激,会导致惊恐不安、站而不卧,产程延长。

配怀母猪各阶段管理目标

配怀母猪各阶段管理目标

配怀母猪各阶段管理目标一、发情期管理目标母猪进入发情期是繁殖的关键阶段,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受胎率和仔猪成活率。

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发情期: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和外部表现,确定母猪进入发情期的时间,以便及时安排配种。

2. 提供适宜环境:发情期的母猪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证母猪的营养和健康。

3. 饲喂合理饮食:根据母猪的生理需求,合理安排饲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

4. 确定最佳配种时间:通过配种员的观察和经验,确定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以提高受孕率。

二、妊娠期管理目标母猪受孕后进入妊娠期,妊娠期的管理对于胎猪的发育和母猪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妊娠期:通过配种记录和观察母猪的外部表现,确定母猪的妊娠期,以便合理安排饲喂和管理。

2. 提供适宜环境:妊娠期的母猪需要一个安静、干净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应激,以保证胎猪的正常发育。

3. 饲喂合理饮食:根据母猪的妊娠期需求,调整饲喂方式和饲料配方,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母猪和胎猪的营养需求。

4. 健康管理:定期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保证母猪的健康和胎猪的安全。

三、产仔期管理目标母猪在产仔期需要特别关注,合理的管理可以保证仔猪的顺利出生和健康成长。

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安全的产房:为母猪提供干净、温暖、安全的产房,确保母猪在产仔时的舒适和安全。

2. 观察产程:及时观察母猪的产程情况,确保母猪的顺利分娩和仔猪的健康出生。

3. 母猪分娩后的护理:分娩后,及时清理产房,为母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和水,保证母猪的营养补给和恢复。

4. 仔猪的保暖和喂养:确保仔猪在出生后能够及时获得足够的温暖和营养,提供合适的乳汁,保证仔猪的生长和健康。

四、断奶期管理目标断奶期是仔猪从母乳过渡到自主饲料的关键时期,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能力。

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综合技术措施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础。

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

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1、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建立高产母猪群。

在一定时期内,母猪胎次不同,产仔率有明显差异。

总结生产经验表明,无论什么品种,第一、二胎产仔数相对较少,第三至六胎产仔数相对较多,第七后产仔数逐渐减少。

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是建立高产母猪群的基础。

一般认为,猪群中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以一至二胎的母猪占母猪群的30—35%,三至六胎占60%,七胎以上占5—10%为宜。

但应根据品种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如品种繁殖力强的母猪,高胎母猪可留得多些。

同时,注意后备母猪的选留(购)时间,通常后备猪的选留(购)时间为本场选留至少在配种前1个月,外场选购至少在配种前2个月进行。

2、饲养好能繁母猪,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个阶段组成。

要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就要缩短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

2.1 缩短母猪的空怀期。

母猪的空怀期与膘情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母猪越瘦,空怀期越长。

要使断奶后母猪能早发情、多排卵:一是要按空怀母猪日粮的营养要求,供给的日粮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8%,并注意添加叶酸、胆碱和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保持七、八成的膘情。

同时,对青年母猪在配种前7天左右要实行短期优饲,供给足量的优质饲料让母猪自由采食。

二是对膘情较好,断奶后7天还不发情的母猪,用生殖激素、维生素E和公猪诱情等方式催情,使母猪早发情。

三是要适时配种,并实行情期内间隔8小时左右重复配种两次和在配种前7天和配种时注射β—胡萝卜素,或先投喂内含亚硒酸钠-VE粉的母猪饲料一周,再颈部注射氯前列烯醇,以提高受胎率。

产后母猪保健措施

产后母猪保健措施

母猪产后保健措施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3—4小时(包括胎衣排完),有些母猪要六、七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分娩过程中,母猪子宫始终充血和疲软,极易感染病菌,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发生子宫炎、乳房炎等产后疾病。

给母猪及时输液对产后恢复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没有实行母猪产程保健时,母猪产后子宫炎发生比较严重,到夏天子宫炎的发病率会更高,还经常发生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特别是母猪产后的两三天采食量都很少。

而进行产程保健后大部分母猪在产后第二天都能正常采食,所以母猪产后保健很有必要,不仅减少子宫炎的发生,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减少下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首先就是要测母猪的体温,体温高的母猪要进行治疗。

其次助产过的母猪一定也要治疗,肌注给药的同时还要进行子宫清洗。

再者就是有残料的母猪,有可能是在发烧,测温后治疗。

还有的是因为腿脚不好残料,遇到这种情况要尽快让母猪离开小猪,尽早断乳。

保健措施:1 子宮清洗分娩完后的母猪,其中有的会发生子宫炎,若子宫炎放任不管的话,会引起发烧和身体不良、无乳及离乳后交配也不受胎或是流产等发生。

特别是助产后的母猪,易引起过了数日后有死胎产出。

为了不发生以上情况,所以要子宫清洗。

初产猪产道较狭窄,容易划伤,所以子宫清洗也有预防子宫炎的作用。

方法1 在喷雾器里配制,百特先锋3支+500ML生理盐水用蒸馏水稀释。

在插入输精管前,把阴部周围不干净的东西清理干净。

慢慢插入输精管,注入清洗液。

注入约1到2升,进行冲洗。

对于发热和发烧的猪要对症治疗,对于特别严重的要输液治疗2 在给母猪治疗的同时,也要创造出适合环境。

发热39.5度以上百特先锋发烧40.0度以上克毒星+百特先锋残料克毒星+百特先锋(要全部测体温)输液:百特先锋+缩宫素+柴胡+生理盐水拌料:产后康+利高霉素。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的5件事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的5件事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的5件事对于猪场的整体效益来说,母猪生产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总有一些猪场会忽略其中的细节,最终使得仔猪存活率低、弱仔多、母猪再利用率低等问题。

下面来说几点容易被猪场忽略的事项,望能引起重视。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的5件事一、母猪进产房前不洗澡产房就相当于病房,是一个容易被细菌钻空子的省分,而且不管是母猪还是初生仔猪,这个变弱时期的抗病能力都很弱,很很易被病菌感染,所以,产房必须做到下定决心清洁,包括母猪进产房也要进行清洁消毒。

夏季可以用消毒剂带猪洗澡,但要掌握住浓度;冬季可用加热器加热到45度左右,再给猪体洗澡,清洗干净后在赶到产房。

二、盲目助产不同母猪的体质以及自身情况,其产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否需要人工助产,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因为感觉产程稍长就盲目助产,会导致母猪产后感染,轻者采食量下降,哺乳性能差,重者影响以后的配种产仔。

判断是否需要人工助产除了看产程如果时长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巴氏的位置,如产程较长,母猪强烈努责但无胎儿产出时,核查可将胳膊伸入产道进行检查,但检查之前一定要先消毒手臂,如仔猪已出子宫颈口,可人工助产掏出,如仔猪仍在深处,且母猪比较弱,产仔过程中无力则不全是不是需急着掏猪,可注射缩宫素助产。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助产后要使用宫炎康等药物进行子宫冲洗,以减少感染机率。

三、产房温度过高初生仔猪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对温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所以,搞升温度对巴氏来说很重要。

但这里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产房温度调的过高,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在18℃~22℃比较合理,如果产房温度过高会对母猪的放映厅健康引致一定的影响,产房温度高于24℃能够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从而造成泌乳量减少也会间接导致仔猪营养供应不足,同时母猪在燥热的情况下会出现骚动不安的情况,容易踩压到仔猪。

所以,产房的温度一定要调定在合适的范围,关于仔猪的保温预防措施,最好使用保温箱或独立的供热设备。

母猪接产操作流程

母猪接产操作流程

母猪接产操作流程如下:
1.母猪入产房前应清洗干净,消毒处理。

2.将母猪放置于产房中,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3.观察母猪的产程,一般情况下,母猪的产程应该在6-8小时内
完成。

如果产程超过12小时,应该考虑进行干预。

4.在母猪即将分娩时,应为母猪准备好干净的毛巾或纸巾,用于
清洁幼猪。

5.在母猪产下幼猪后,应将幼猪迅速放置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上,
清洁幼猪口鼻,切断脐带。

注意不要将幼猪放置在地上或其他
不干净的地方。

6.确认母猪已经产下所有幼猪后,将母猪和幼猪分别放置在干净
的产房中,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7.对产房进行消毒处理,准备下一只母猪产前使用。

以上是母猪接产的基本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如果母猪出现异常情况,如难产等情况,应该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处理。

母猪生产护理

母猪生产护理

母猪生产护理母猪生产护理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猪的养殖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母猪则是生猪养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母猪生产健康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效益。

所以,加强母猪生产护理,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一、母猪生理特点母猪的产龄和产次是影响产仔质量和数量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母猪5-7个月龄开始发情,6-8个月龄进行首次配种,每年可进行2-3次配种,平均妊娠期为114天。

母猪的发情周期大约为21天,排卵时间在发情后1-2天,持续时间约为48小时。

母猪在发情时会表现出乳房肿大、勃起、流出阴道分泌物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应立即进行配种。

除此之外,母猪在接近分娩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食欲下降、腹部膨胀、产前乳分泌等。

这些都是进行产前准备和分娩监测的重要标志。

二、母猪生产护理(一)产前准备1.选好种猪。

母猪的配种伴随着种猪育种的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不同血统和品种的种猪可通过人工选配进行跨种育种,从而达到优化选育的目的。

2.饲养管理。

母猪在妊娠期需要特别关注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合理的饲喂。

一方面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供应,另一方面要注意食欲的控制以避免过度肥胖影响分娩健康状况。

3.环境卫生。

母猪在妊娠期需要定期清洁环境和消毒,预防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和病毒感染。

同时,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适宜范围,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二)分娩指导1.分娩监测。

母猪在接近分娩期需要进行专业的监测,记录好妊娠时间、分娩时间、分娩过程、分娩仔猪重量等信息,便于后期分析和统计,也为繁育后代提供重要信息。

2.分娩室设置。

母猪的产房需保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等环境,避免引起母猪分娩时受凉、发病等情况。

3.分娩过程。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可表现出腹部刺痛、发呆、流出血水等症状,这都是正常的体征。

但若发现母猪产程过程异常、仔猪死亡等情况,则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状况。

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流程班级:动科09级本硕姓名:程栩学号:20091066现代养猪生产,特别是种猪生产中以增加母猪产健仔数,提高仔猪成活率为关键,妊娠母猪产房的饲养管理是母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猪场产房的设计以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后母猪的哺乳、恢复和仔猪的生长,只有从细节着手,结合生产实际改善产房管理,从而更有利于母猪断奶后的发情以及仔猪保育阶段的生长。

根据本地猪场和广东地区猪场的实际管理情况,从以下几个环节详细介绍种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的工作流程。

一、分娩到断奶阶段分娩到断奶大约25天左右,通常分娩完成时间为5-7天,分娩后5天左右一直饲喂药哺料,之后转哺料至断奶。

饲喂量后备母猪为3.5Kg/天,经产母猪为4.5Kg/天,从分娩开始逐渐增加喂料,饲喂时间通常春夏季早上7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秋冬季早上6点30左右,下午4点,每日饲喂两次。

母猪分娩由专门接生保健员负责,对出生仔猪进行及时清理、剪牙、打耳号以及伪狂犬苗滴鼻。

仔猪保温箱温度应控制在32-34度左右,可增加250W保温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接生保健员应及时记录母猪分娩情况,包括产仔数,弱仔,死胎,木乃伊及分娩时间,产程。

每日再由复核人员进行完整的数据统计记录。

接生保健员可根据母猪产仔情况及母猪具体体况进行调猪,可按大大小小原则,平均带仔数为10-12头,原则上不超过13个。

仔猪出生第二天进行断尾,用电烙铁断尾,仔猪不出血,应激较小。

仔猪出生第七天开始饲喂教槽料,少量多次。

仔猪出生7-8天开始阉割公猪。

仔猪按照产房保健计划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

母猪断奶前5天左右适当减少喂料,为断奶做好准备。

二、断奶到转保育阶段根据产房的使用情况,若紧张则断奶仔猪当天直接转入保育阶段,若时间较充足,仔猪则可断奶后在产床上继续喂养5天左右再转入保育。

断奶仔猪饲料由颗粒料和粉料混合使用,饲喂效果更佳。

每日多次添加,保证料槽内饲料充足。

除日常饲喂外,自仔猪断奶日第6天起,在仔猪饮水中添加拜固舒300PPM,转栏时添加阿莫西林400PPM,加康350PPM,转保育前应对每窝猪数量进行统计,若过栏时仔猪太小,可留下继续饲喂到可转保育为止。

养猪场的生产程序

养猪场的生产程序

2024年歌颂祖国赞美家乡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

2024年,我们的祖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祖国一定会更加强大、繁荣!首先,我想要向我们伟大的祖国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后,不断涅槃重生,以坚韧和勇敢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辉煌的历史。

正是这样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中国人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比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愿意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是在祖国的培育下,我们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锻炼自己,为祖国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4年,我也要向家乡深深致敬。

我的家乡坐落在中国的南方,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无数优秀的先人们为了家乡的繁荣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使得我的家乡在历史长河中独放异彩。

家乡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的家乡有着翠绿的山岭、碧波荡漾的湖泊和清澈见底的溪流。

每当我走进家乡的大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就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也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

除了美景,家乡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家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很多古老而优美的传统文化。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正月的元宵节,家乡的街头巷尾都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人们手拿着花灯,载歌载舞,庆贺这一传统节日。

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我眼中,家乡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和文化上,更体现在家乡人们的热情和勤劳上。

我的家乡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城市,人们勤劳务实,乐于助人。

在他们的努力下,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家乡的美丽,让我深感由衷的自豪和敬佩。

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

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

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是指在养殖猪分娩期间,养殖场工作人员对猪舍进行日常管理和监测的流程。

下面是一个相关参考内容,供您参考:1. 早晨巡视:在早晨开始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该首先进行巡视。

巡视猪舍的目的是检查猪舍内的环境是否正常,并观察猪只的健康状况。

巡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分娩。

- 检查猪舍的通风情况是否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 观察猪只的呼吸、进食和精神状态。

如果发现有猪只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活动迟缓等,应及时处理。

2. 分娩监测:对于已经怀孕的母猪,分娩期间需要进行监测。

监测的目标是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并尽早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监测的内容包括:- 观察母猪的分娩迹象,如猪只有催产行为(如拱地、翻床等)、出现疼痛反应等。

这些标志可能意味着分娩即将开始。

- 监测母猪的体温变化,正常体温是母猪分娩即将开始的征兆。

- 观察母猪是否有正常的产道扩张和宫缩。

产道扩张和宫缩是分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 记录分娩过程的持续时间和结果。

这将有助于评估母猪的分娩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分娩后处理:一旦母猪成功分娩,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后期处理。

这些步骤包括:- 清理分娩舍。

分娩后,舍内会有大量的羊水和胎衣等物质。

清理分娩舍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 检查新生仔猪的健康状况。

观察新生仔猪是否有异常,如体重不达标、奶头和肛门是否通畅等。

- 给新生仔猪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可以提高新生仔猪的免疫能力,预防常见的疾病。

- 移动新生仔猪和母猪到适宜的猪舍。

根据需要,将母猪和新生仔猪移动到适宜的猪舍,确保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需求得到满足。

4. 日常管理:除了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外,还需要进行日常管理。

这些管理工作包括:- 给猪只提供良好的饲料和水源。

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应是确保猪只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母猪产房管理的36个要点

母猪产房管理的36个要点

母猪产房管理的36个要点1、母猪进产房:在种猪舍清洗身上赃物并消毒一次,上产床再消毒一次2、产前检查母猪乳房:仔猪有乳头固定的习惯,检查乳房肿胀与萎缩,处理。

3、产房温度:18-22℃适宜,超过24℃母猪采食量减少4、母猪料营养:每天采食量3kg以上,添加植物油,氨基酸5、必要的母猪护理和保健:产后体质虚弱,易感染,药物保健不可少6、产后喂料加量:产后腹内空虚,消化功能未恢复正常,产奶少,不需要太多营养,徐徐渐进,产后7天达到最大采食量最好7、严防母猪产后感染8、初产母猪要有专门护理:体格小,采食量少,体内能量消耗过度,易出现断奶后不发情,另加2%鱼粉。

9、仔猪出生时要护理:断脐、擦干、放入保温箱,吃初乳很重要。

仔猪在28-32℃体内血糖可满足18h,18-26℃体内血糖可满足12h10、仔猪理想的保温箱应是:⑴保温性能好,箱内外温差小,⑵空间足够大,可容纳11、头仔猪直到不加温为止,⑶方便温度调整,烤灯可以上下调整,电热板有高低档,⑷方便操作,顶口箱口可开可关,便于防疫,观察仔猪。

温度高时能散热⑸结实耐用,价格便宜11、仔猪生活区温度要稳定:仔猪在保温箱外睡觉,考虑箱内温度过高,仔猪均匀侧卧在保温箱或垫板上,呼吸均匀是理想温度12、补料不可走形式:7天后补料不吃原因⑴奶水充足⑵补料区温度过低,吃完马上回到保温箱⑶料槽过深或偏僻,仔猪很少过去⑷用颜色鲜艳的矿泉水瓶子钻眼法,小石头,⑸补料要经常换料,⑹缺乏人为诱导13、不可忽视舍内潮湿14、注意卫生:母猪乳头,保温箱内,产床粪便随时清理,每天消毒水擦拭乳房2次15、保证仔猪吃到奶水充足的乳头:不足的表现⑴长时间拱母猪奶头,⑵瘦弱,腹凹,⑶别的仔猪睡觉,它在箱外转,⑷吃奶时前后转悠16、严防两个仔猪争吃一个奶头17、禁止随便寄养18、初生前3天及时护理,及时吃初乳,固定奶头,1h吃奶一次,吃奶后放入保温箱19、剪牙、断尾要标准:出生后马上剪牙,不能太靠根部,剪去一半即可,注意消毒,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个病例中引出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程监护
病例1:产房一头母猪于2013年10月31日晚分娩,产出七头仔猪及一些胎衣(未清理胎衣数量)。

产后几乎不采食,其他各方面都表现正常。

至11月3日早上发现其产出一头死胎,马上为其输液(主要是抗生素,缩宫素及葡萄糖)。

随后的几天里任然是食欲不振,其他方面没有异样,除了其阴户,臀部及尾根沾有淡乳褐色的半固体或液体物质(恶露)。

笔者所在团队又为其输液了三次但是不见效果,11月9日产出一已经腐烂的死胎及其胎衣,11月10日产出一堆腐烂的肉糜并可以轻易地观察到其中包含着一副仔猪的前肢骨架。

至此这只母猪的采食状况才开始慢慢转变为正常,但是它的宝宝们却由于营养不良而变的“体瘦毛长”。

病例2:2013年11月08日晚一头母猪分娩,产出3头个体较大的仔猪,至翌日中午产出一头死胎,第三天早发现产出一个胎衣。

如此频繁地出现分娩后又发现产出死胎的情况让人难以接受,好不容易才在子宫中长大,因为没有产出来就死了的确很可惜。

从死胎的状况不难发现这些仔猪在分娩的前一刻还是活的,是因为没有及时从子宫中分娩出来才被憋死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挽救更多的生命。

由于笔者初出茅庐的关系及其所在团队负责人的无动于衷,笔者联系到了在中国粮食集团下属猪场产房工作的同学Miss Jiang,她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她处理上述问题的方法,听完她的方法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者早就在相关资料中了解到了她所讲的“产程监护”,当天笔者便按图索骥一步一步地进行。

11月14日晚,笔者仔细清点出一头刚分娩完成的母猪所产出小猪的数量—十头,然后从排粪沟中捞起所有这只母猪所排出的胎衣,细数两遍确认只有九个,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还有一个胎衣或者更多的胎衣及内容物在子宫里没有产出。

因为想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笔者并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相关人员,以防止她们私自助产。

待第二天一早查栏,发现这头母猪产下一个颜色已经变暗淡的胎盘,猪只采食等其他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异样,如此可以确定推测是可信的。

这个便是产程监护中的通过数胎盘数和仔猪数来判断胎盘或仔猪是否产完的方法。

当然这个方法存在她的局限性,例如如果某头母猪产了十头仔猪和十个胎盘,但是子宫里还有一头仔猪及其胎衣,那么只用上述方法将不能判断出母猪是否已经产完,这时我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法来综合判断。

另一头母猪从11日约15时开始分娩,至16时已经产出17头仔猪,在之后的约半个小时内,按照之前的标准来看这头母猪是没有任何要继续分娩的迹象的,唯一可以看到其产道中在陆陆续续地流出血色微粘稠的液体并夹杂着少量胎粪。

过十几分钟后产出一头脐带上连着胎衣的死胎及一头活仔,接着产出胎衣,重复数了两遍确定是18个,母猪产完后,其腹部相较于产前已经瘪了很多,阴户也不再流出液体,当然也没有胎粪。

(个别极品产完腹部是不会瘪的,有些母猪本来肚子就很大,未产前大家都认为其产出的仔会又多又大,但是产出来的仔让人失望,那么自然对它的肚子外形就没什么影响。

)这个看猪只的阴户是否依旧在流“血水”也是产程监护的内容之一。

产程监护还有其他方面,例如母猪在产出上一头猪后隔了很长时间还没有产下一头,但是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母猪又在不断的怒责,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进行人工助产。

12日14时上班是发现一母猪产出两头仔猪,至17时下班时还未见其产出下一头,亦未见其怒责,笔者为其输液(内含缩宫素2ml),在输的过程中
笔者被告知接产员已经先一步为其肌注3×1ml缩宫素。

随着输液的进行,这头母猪也不断地怒责,在输液快完成时,笔者本想实在不行就为其助产的那瞬间,它产出一头活着的仔猪。

那么,这头猪的怒责是由缩宫素引起而不是它自发的动作。

若果这次没有给它注射缩宫素,再等一段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吗?
产程监护工作讲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个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工作。

监护的重点是在等待母猪继续分娩的过程中我们该做什么?在绝大多数病例中把握好这一点对母猪的分娩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

所谓“等待”,是指在母猪产下上一头与下一头之间间隔的时间范围内接产人员的等待。

关于“等待”,笔者请教过很多前辈。

最开始是来自江苏的Doctor Wang(华中农业大学1997届动物医学本科毕业),Wang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猪场,从他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负责的并且熟稔于一线工作情况的场长,所以当他提出尽量控制母猪分娩的时间以减少元气的损耗时(特别是那些没有分娩经验的初产母猪),笔者是欣然接受了他的观点。

但是他并没有解释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控制母猪分娩时间的要求,这就留给了对分娩事宜还不熟悉的笔者一个问题—“控制”等于“助产”吗?
“控制”等于“助产”吗?开始时笔者认为”控制与“助产”是矛盾的,但是笔者想从前辈的见解中找到一种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矛盾的方法以避免前面病例的发生。

援引武汉市农业局的一位官员Mr Liu的话:“原则上只要顺产,一般不需要助产的,特别不要轻易用手到产道里去拉小猪。

如消毒不严格,助产易导致子宫感染。

如果出现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就会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严重的子宫内膜炎会导致不孕,造成母猪提前淘汰,这些都会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使用,不划算。

就算消毒好了,我们的手所造成的机械刺激也可能引起产道炎症”(以前认为政府官员只会搞行政,没想到专业技术也是不错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但是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母猪产出几头仔后,就不产了,当然这个前提是已经确认母猪子宫里还有待产的仔猪(通常情况也是这样的,不然接产员苦苦等待的会是一堆胎衣),等待的时间可以达到4个小时甚至更长。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不要对其进行助产,来自黄陂的Mr Hang说,他在等待大约20min 后就决定实行助产,而且都是第一胎的母猪,但重点是他经营家庭猪场的时间不长,缺乏经验,而且还很含糊地提到了分娩时母猪是否有怒责的现象这一问题。

那么对于他的说法,笔者无法得出实质性的结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等待的过程中观察母猪是否怒责对确定施助产与否有重要关联。

如果在等待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母猪怒责或者说母猪有怒责的现象,却又产不出来,那么我们大概可以确定母猪是难产并进行助产。

但是如果母猪很平静地躺着呢,该如何应对?关于这个问题,Mr Huang及来自新洲区的Mr Zeng提到了这样两个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因素及其应对方法:一是由生产性疲劳引起的,可以通过补充母猪体能来完成;再者是宫缩无力,补充外源性催手素就可以了。

Mr Zeng的观点是,不必要的助产会徒增母猪产道甚至其他方面的疾病,多次长时间人为进入产道助产,不仅让母猪感染三联症,还能引起产道水肿,加大难产几率。

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头母猪产下一头仔后就没有动静了,过了很长时间结果产出一头死仔,当然这里所指的死仔是指那些分娩之前还是活着的仔,对于那些出于病态的死仔在这里就没有讨论的必要。

对于这个很常见的现象Mr Liu发表了一些看法—在长时间的等待过程中一些小猪在肚子里憋死了的说法值得商
榷,在子宫里是脐带供氧,正常情况不会,否则是病态。

按照Mr Liu的观点,对于发现产出一头分娩前还是活着的的死仔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测:母猪怒责期间将仔猪的脐带与母体分离,但是仔猪又没能及时产出,从而导致仔猪死于产道。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地知道操作人员可以在何种情况下于何时进行助产或进行其他辅助工作:重要的是仔细观察母猪分娩时的状态并明白其对应的意义,必须确定的是操作人员不可轻易助产,助产需考虑母猪怒责情况,如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母猪没有怒责,操作者可以不必着急进行助产,即便等待的时间很长,不过要考虑给母猪补充能量或者外源缩宫素;如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母猪有怒责但是没有产出仔猪,操作者就必须把握好助产的时机,尽量避免仔猪死于产道中。

必要的时候需要核对一下母猪产下的胎衣和仔猪的数量以防止母猪体内还有未产完的胎衣或者仔猪。

以上大致就是产程监护的内容,做好产程监护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母猪分娩所需时间
以上数据由在产房工作的一位负责接生的员工(Mrs Bai)提供,这些数据中所涉及到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准确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例如隔一天又产下一头活仔/死胎,在母猪已经产出若干头仔猪后该员工才发现分娩已经进行了),Mrs Bai无法做到准确地记录下分娩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上文图表是从Mrs Bai的记录资料中整理得出,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根据Mrs Bai的描述,她认为记录分娩时间对她的工作毫无裨益,因此她从2013年9月开始终止了对分娩时间的记录工作,如果她能够再坚持一个月,那么笔者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年度的分娩时间记录),共采集数据378个。

逐个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十一个月的分娩时间,似乎可以得出分娩时间跟季节并没有太大联系的结论。

母猪分娩所需时间图表是十一个月的综合,从中不难看出母猪分娩所需时间大都集中在2~4个小时,当然有少数猪只的分娩时间可以达到5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过也有极少数的母猪能够“分分钟完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