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与引导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与引导的思考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等受到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制定管理制度、营造良好氛围等,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安全使用网络,进而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引导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网络已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思维等方式。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影响。如何驾驭网络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广大学生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重大问题。
1、网络与大学生成长
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的网络,其博大、丰富、新颖、快捷、方便等的特性,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渴望知识的需求等相吻合。网络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亲和力吸引着大学生,且已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获得信息、丰富生活等。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
网络在为大学生带来知识、方便、快捷和乐趣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负面影响。如,西方国家在网络上蓄意宣传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判断形势、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将动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造成思想观念重心的偏离等等。
2、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
鉴于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广大学生工作者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占据主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健康的心态,正确使用网络。
2.1 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网上舆论引导:针对各种敌对势力常常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广大学生工作者必须及时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观点、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主动
辨别和抵制错误信息,做好疏通与说服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2)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如,举办各类竞赛、主题演讲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文明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修养和文明上网的行为习惯。
(3)进行网络法制宣传和教育:针对大学生中一些人法律意识淡泊现象,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典型案例、舆论宣传、监督规劝等形式,将网络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开展起来,建立具有普适性、高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标准。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扬善惩恶、扶正祛邪的网络环境,努力消除、避免消极内容造成的不良影响。
2.2 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网络行为
(1)运用技术手段,维护网络安全: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发现有违反网上道德与法规的,要严格予以处理,绝不姑息,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2)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团中央向社会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制定约束大学生网上行为的规章制度,如《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等。可通过知识竞赛、有奖问答、专题学习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文明上网的规章制度,或与学生签订“文明上网保证书” 等,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2.3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强化自律意识
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自觉树立网络文明责任意识;要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将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要引导学生将网络文明修养内化为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网络文明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
3、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利用网络信息量丰富、方便快捷、交流平等、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深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
3.1 搭建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由“权威说教”变为“因势利导”:在平等交往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问题;教师不再是进行“严格说教”,而是因势利导,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2)由“简单枯燥”变为“丰富多彩”:教育者可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典著作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做成精美课件,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上网,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p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面对丰富复杂的网络世界,面对大学生这一重要网络群体,建设一支过硬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用他们的智慧、博学、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底蕴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利用、使用网络,文明、健康上网,既能学到知识、获得信息,同时又丰富了他们学习生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此,作为高校在高度重视网络建设的同时,培养、打造出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奕林编著.《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
[2]高育新主编.《贯彻实施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年8月.
[3]朱卫华.《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发表在《法治与社会》.2007年05期.
[4]张宗浩.《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思考》.2006年12月.百度.
[5]朱春鹰.《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2010年8月.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