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间边界及其处理方式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空间边界及其处理方式浅析

摘要:灰空间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二者成为有机整体。边界不仅起到分割两个空间的作用,也是相邻两个主题空间的联结和过渡的关键,对人感知核心空间和在灰空间的过渡作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边界安属性分类,并提出一些处理建议,有利于对灰空间的研究。

关键词:灰空间,边界,积极空间,消极空间

Abstract: The grey space as the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transition space, to a certain extent wiped out the buil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boundaries, making two as an organic whole. The boundary is not only to the segmentation of two space, and it is the key point of two adjacent theme space connection and transition, it is crucial on person perception core space and in the gray space transition. This article will border security attribute classif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favor of the gray space research.

Key words: grey space; boundary; the active space; the negative space

灰空间及其边界

1灰空间的概念

灰空间的概念最早由黑川纪章提出:“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适用日本茶道创始人敢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1]一般指后者,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

1.2空间的创建与边界

通常为了创造空间,人们必须介入数学—物理空间进行,以获得能被人们体验的建筑空间。而这种界定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空间的限定元素通过设定边界、限制、包围、环绕、容纳,将一块数学——物理空间限定出来,使其可以被感知。空间的外围或空间的边界需要被创造出来,空间限定的感觉,通过空间边界所带来的维和尺度来实现。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区分室内、室外、“里面”的和“外面”的空间,以及处于物体之间的空间。

另一种是:一个空间界定元素,被其自身的体量激活,成为数学—物理空间某处的一个存在物,它占有空间,并由此“排挤了空间”,从而让我们感受到空间的存在。[2]

这两种空间分别指出了两种边界在空间创建中的作用,一种是按照预设的想法来用边界来围合出所需的空间,另一种是由空间来自然生成边界。但无论哪一种,边界突出了空间的领域感和虚实强弱。

1.3灰空间边界的形成

依据灰空间的定义,灰空间通常用来作为连接两个相邻的异质空间,如室内外空间,在既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情,又满足遮风避雨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使二者尽量缩短空间的转换感,模糊二者清晰的分界线。所以灰空间的边界和相邻两个异质空间的存在息息相关。

1.3.1物理灰空间边界

从物理空间上来讲,一方面,灰空间边界取决于相邻异质空间自身的边界。一般来说,室内空间由实体围合而成,灰空间与这个实(体量、体块)空间相接时,其边界往往就是这个实空间的边界。而在与室外这个虚(空间)相接时,其边界就来自创建灰空间的边界。

另一方面,灰空间也会由自身的空间界定元素形成,与相邻的空间相交形成边界。

1.3.2心理上灰空间边界

灰空间营造的目的,一方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另一方面重在心理感受和人的人体感官体验。也因为人为活动的介入,灰空间也更强调场所感,更注重空间精神的意义。心理上的灰空间边界就要依据人对建筑空间的体验来决定,而非完全和物理空间的边界等同。

二、灰空间边界的属性

2.1灰空间及其边界的属性

灰空间边界的性质,取决于灰空间本身以及和灰空间相邻的空间性质,还有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导致不同的边界属性。所以研究边界的属性先从空间的属性进行研究。

在芦原义信关于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的定义中,灰空间就是要将有计划

性、内向的积极空间和没有计划性、无限的、扩散的消极空间相结合,一般没有严格的计划,并且是半扩散状态,属于消极空间的范畴。然而在考虑到黑川纪章对灰空间的定义,在对灰空间的认定上可以不采用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方式。所以这里我们认为这样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积极空间或者消极空间,而是偏有某种倾向。

2.2灰空间边界属性

从以上两个意义来讲,我们在这里将灰空间分为积极性灰空间和消极性灰空间。那么,相对应的,积极性灰空间的边界属性偏向于明确清晰,而消极性灰空间的边界偏向于模糊和不稳定。同一灰空间,与积极空间相邻的边界偏向于明确清晰,与消极空间相邻的边界则偏向于模糊和不稳定。

灰空间边界的处理方式

从以上对灰空间边界属性的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对于积极性灰空间和消极性灰空间边界的处理法师有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分开进行讨论。

3.1消极性灰空间边界的处理方式

这里我们可以形象的借用“场”的概念,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空间也同存在空间一样,形成场所、路线、领域所统一的一个整体,即这些要素一起构成一个可称为场的东西。”[3] 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灰空间可以视为两个或者多个场的叠加作用,其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周边场的性质和强度大小,并且无限接近于零地减弱,这个叠加作用的场也没有明确的边界。灰空间的气氛需要同时延续相邻空间的气氛,同时在原有气氛上进行连续性的减弱。

人对空间的使用终究要落实到人的感受中,在此我们将这些感受分为视觉和其他感觉进行分析处理。视觉是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最容易重视并且应用最普遍的感觉,透光与透视都是通过视觉来进行处理的。而在人们亲近自然,体会建筑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其他感觉,如嗅觉,听觉,触觉甚至记忆也是微妙而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心理感知。

隈研吾曾提到:“主体与世界的连接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框架为媒介的连接,另一种是以地面为媒介的连接。”[4] 这就反应了他对于人们和外界沟通的两种主要方式的理解。

3.1.1以视觉为基础

第一种方式即以视觉为基础的方式的使用最为普遍,是以人的视觉为主要基础,将另一个空间加以画框而引入到人所在的空间里,实现二者的融合和模糊。这样窗洞口的形式,柱廊的形式就作为这个画框成为灰空间的一条边界,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