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

合集下载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或implicit curriculum)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方面的论文。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却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课程理论家则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则从哲学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隐性课程定义: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除了学校正式教学外,通过学校教育实践中未正式秉承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非官方的“潜在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与正式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相辅相成。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与作用隐性课程潜伏在学校生活和日常教学中,通过学校环境、师生互动、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

它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非明确的,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在学校中,学生往往需要与来自不同背景、观念和价值观的学生相处。

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与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这些社交技巧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遵守规则与纪律学校是一个法治意识培养的场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校规、课堂纪律等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则,他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权利、遵循规范和纪律,并养成自律的习惯。

3. 思辨与批判精神隐性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观点,并通过各种讨论和思辨,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

这种精神在学生面对信息浩瀚的社会中,帮助他们辨别真伪、理性思考,提高自己的素养。

4. 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学校是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相聚的场所,通过接触不同文化,学生能够培养包容与尊重的态度。

这可以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好地理解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1. 学校文化每所学校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理念、传统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的文化特点会对隐性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纪律和规范,要求学生服从与遵守规则。

2. 师生互动教师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承载者之一。

他们不仅在教学中传递学科知识,还可以通过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

老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和价值观。

幼儿园隐性课程开发

幼儿园隐性课程开发

02
幼儿园隐性课程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不 断深入,包括定义、特点、价值等方面。
实践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幼儿园隐性课程实践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课程体系。
研究趋势
当前,幼儿园隐性课程研究呈现出跨学科、 综合性、应用性等趋势,更加注重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活 动和实践,如手工制作、音乐律 动、戏剧表演等,让幼儿在玩中
学、在学中玩。
鼓励探索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和实践, 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
寻求解决方案。
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
关注情感需求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 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尊重个性差异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实践探究式学习
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 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究问题,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创新精神。
开展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幼儿的发展状 况,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 指导和帮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 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隐性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推动教育改革
对隐性课程的关注和开发可以推动学校教育 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02
幼儿园隐性课程现状分析
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方案
1 2
家长反馈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学生们正式课程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外,还有一些隐藏、不明显、不被正式教育规划所包含的教育内容。

它是在学校集体生活、课堂教学以外的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传递的一种非正式的教育。

隐性课程包括:人际交往、道德伦理、思维方法、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责任意识、社会责任等等。

这些课程与正式课程不同,无法通过书本或教室教学直接传授,而是通过学校和班级的组织生活、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等方式进行传递。

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

虽然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但它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自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

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社团,提供学生参与实践、互动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素质。

只有在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因此,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不可忽视,应重视和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工作。

小学隐性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隐性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隐性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如数学中的分数、语文中的成语、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分类等。

2.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本章节所学的技能,如数学中的分数计算、语文中的成语运用、自然科学中的观察与实验方法等,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理解和接纳,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生活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学学科:1. 分数的概念与计算: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约分与通分等。

2. 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如购物打折、制作食物比例等。

语文学科:1. 成语的学习与运用:包括成语的含义、来源、故事及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2. 课文中的优美句段赏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

自然科学学科:1. 生物分类: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常见的动植物分类。

2. 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解释:如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分数的概念与计算、成语的含义与来源、生物分类原则。

第二课时:分数的实际应用、成语故事与运用、观察天气变化。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隐性课程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到的非正式的、未被明确陈述的价值观、信念、规范和态度。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指的是,它在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产生的明显、直接的影响。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隐性课程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们通过学校生活中各种规范和惯例,比如课堂纪律、时间观念、互助精神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些道德观念和的行为准则也讲究孝敬、尊重长辈等等。

第二,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学校中的隐性课程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和价值观。

这些隐性课程教育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例如公平、诚实、守诺、耐心、自律等等。

隐性课程还将学生引入社会规范的概念、社交场所的注意事项等,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常识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在学校中,隐性课程通过教育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以及独立探究的学习体验,学生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提高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越发重要。

第四,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学生在学校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和立场,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

在学校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两种品质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至关重要。

第五,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校中的隐性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通过学校生活中各种交往体验,比如与同学合作、参加文体活动、参观博物馆等,增强了自己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和人相处和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总之,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中的规范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被引导和传承,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增强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信和自尊以及增强社交能力,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课堂上直接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会学到一些非正式的、间接的、非官方的教育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不被明确地包括在教学大纲中,但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隐性课程包括以下方面:
1. 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如友好、诚实、尊重等。

这些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社交技能的培养: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是一个社交的场所。

在学校里,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和其他教职员工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社交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管理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挫折和压力等。

通过学习和经历这些情感体验,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情感管理能力,学会应对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

4. 自我认知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

这种自我认知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能力的培养:在学校里,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力。

隐性课程虽然不像显性课程那样被系统化地教授,但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隐性课程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性课程是指在正式课程之外,通过学校的组织形式、文化传统、精神理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潜在的非正式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研究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分析隐性课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深入剖析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构建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并探讨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研究,旨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视角下的文化建设路径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校园中非正式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认知和行为模式,为高校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有助于深化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指导,帮助高校更好地应对文化多样性与挑战,提升高校的整体文化境况。

通过探究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完善高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了解其内涵和特点,揭示隐性课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并借此提出构建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和具体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观的优秀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结论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 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促 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 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高校开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本次演示将探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涵、形式、重要 性、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3、如何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阐述教师在教育中如何融入隐性课程,并探 讨其实现方式。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要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注重班级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和纪律,引导学生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课 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实践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合作、尊重他人以及解决 问题的方法。
内容摘要
总之,隐性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我们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积极探索开发与实施的有效途径,为培养 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贡献。
引言
引言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和态度等非学 术性内容。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能够渗透到学生的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民族高校隐性 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与学科知识相关的非正式教育过程。

这些过程并不是教师有意识地传授,而是通过校风、校规、教育环境和学生相互交往等途径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而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包括对学生个性、人际关系和学业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首先,隐性课程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格方面的培养。

教育环境中,学生得到的是团队协作、自我激励、创意思维以及全面发展等综合素质。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需要遵守校规,尊重师长和同学,提高自己的审美和维护环境等。

这些方面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具备良好的品德道德和修养。

其次,隐性课程影响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社团和课程,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

学校会提供一些人际关系的课程,包括宿舍安排、班级管理、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友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这些活动和课程可以让学生建立互助友谊、珍惜人际关系和尊重他人的能力,成为更好的人。

最后,隐性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果。

学生在学校中除了学习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校会通过老师课堂教育、板书、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中还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律管理、调节心态等方法,这些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在学校和社会中非常重要。

这些作用包括对学生个性发展、人际关系和学业成果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了解和运用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分析报告隐性课程指的是教育机构除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外,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机构,其隐性课程尤为重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幼儿园隐性课程进行深入分析。

一、教师的言传身教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言行在孩子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幼儿园的隐性课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的语言、行为、行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孩子一些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信息。

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和行为的榜样,引导孩子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环境的营造教育环境的营造也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应该是亲切、友好、安全、干净、整洁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品行和心理健康。

幼儿园应该在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创造出一个让孩子们感到愉悦、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

三、课外活动与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不仅承担着儿童教育的任务,还担负着儿童培养和发展的责任。

因此,幼儿园课外活动和社区联系也成为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重要部分。

通过各种方式的户外活动、参观、社区联系等,增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家园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也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信息,协助幼儿园对孩子们的教育与培养。

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家园联系机制和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制定合适的家长活动和互动活动,形成团结合作的教育局面。

五、文化和艺术教育文化和艺术教育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条路径。

通过丰富多彩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课程,增强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扩展孩子们的思维视野,丰富孩子们的人生经验。

总结隐性课程是学习外在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幼儿园来说更是如此。

幼儿园中有哪些隐性课程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中有哪些隐性课程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中有哪些隐性课程标题一:情绪管理的隐性课程在幼儿园中,情绪管理是一个隐性课程,其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情绪管理隐性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幼儿学会如何控制他们的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沮丧等。

在幼儿园,情绪管理隐性课程通常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

幼儿园老师经常使用类似“刻薄的妈妈”、“幸福的孩子”等体验类游戏来引导幼儿寻找情感平衡,从而实现情绪的有效管理。

标题二:社交技能的隐性课程社交技能也是一个幼儿园中的隐性课程。

幼儿在幼儿园中通过参加各种团队活动来学习社交技能。

通过游戏和社交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如何分享、合作、交流和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求。

幼儿园老师在培养幼儿社交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会根据幼儿的个性和需求,灵活运用团队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每个孩子得到自己所需的成长。

标题三:学习习惯的隐性课程在幼儿园中,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隐性课程。

幼儿园重视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上课听讲、自主思考、整理书包等。

幼儿需要在幼儿园中习惯这些规则和习惯,他们可以在班级生活中逐渐培养出“计划”、“有组织性”、“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标题四:健康与安全的隐性课程在幼儿园中,健康与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性课程。

老师会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饮食健康、安全等。

同时,老师还会组织各种安全活动,如疏散演习、消防演习等,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这些都为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隐性课程。

标题五:环保意识的隐性课程环保意识也是幼儿园的一个隐性课程。

在幼儿园中,老师会引导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游戏和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和保护环境。

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环保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隐性课程,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成为社会文明之花。

综上所述,幼儿园中存在着多种隐性课程。

这些课程并不是直接被教育或讲授,而是通过幼儿的游戏、角色扮演和其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幼儿。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社交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
师生互动交流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与教 师的交往中受到关爱和引导。
同伴互助合作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家校合作共育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
05
德育隐性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德育隐性课程面临的主要挑战
文化素质课程
文化素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如文 学、艺术、历史等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 养。
社交隐性课程的案例分析ຫໍສະໝຸດ 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提供学生社交的机 会,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传递德育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如文艺演出 、讲座、展览等。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德育隐性课程概述 • 德育隐性课程的分类与内容 • 德育隐性课程的教学设计 • 德育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 • 德育隐性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 德育隐性课程的案例分析
01
德育隐性课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德育隐性课程是指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融入德育内容,对学 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 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 实践操作。
教师言行
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社交隐性课程
学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和支 持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校园氛围。
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和合 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生机昂然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如在笔者班的教室中就摆放着许多由学生亲手种植的花草,绿色的植物会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让它们伴随着学生们一起成长。同学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护绿行动,加强爱护绿色、爱护教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忱。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看到不同花草在同一成长环境中的优胜劣汰,教育学生要努力适应各种环境,不断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总是强调事情的外在因素。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悬挂一本挂历,无论是班上的大事小情,翻开它往事历历在目,未来尽收眼底。它不仅记录了事件的时间,而且也成为师生互通信息的纽带。教室后面是班上的废旧物品回收站,是学生们经过反复商讨后最终用白色透明鱼网布缝制的回收袋,当学生们将各式各样的空饮料瓶放到回收袋中,就会在阳光下反射出缤份夺目的光芒。如今这个装满废品的回收袋竟成了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同时也增加了班费收入。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
里发呆。后来,笔者接手了这个班,首先制止学生们叫她的外号和讥笑她,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漂亮,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相信她数学成绩也能提高……笔者的一切言行都表现出不鄙视她,不放弃她,处处用善意的鼓励来激发她的上进心。教师的示范表率,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她的尊重。她逐渐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得了70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学们跑到她家去报喜。交谈中,她说:“以前人家都说我傻,我也认为我傻,不识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考试时胡乱写,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由此可见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心理共鸣,学生就会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环境可以育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富有艺术之美的它应该是师生眼中的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一幅充满温馨的全家福,而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牢笼”。所以,优美的教室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在布置教室时,笔者特别注意室内各种

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隐性课程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非正式教育,它包括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各种教育。

隐性课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隐性课程教育的目标。

隐性课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创新素质等。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明确这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和课程。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隐性课程教育体系。

这需要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包括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资源。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任务,建立起一个有机的合作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全面的教育。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隐性课程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校外实习、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是隐性课程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为隐性课程教育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隐性课程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以确保隐性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教育社会学意义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因此,教师和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态度和理念的形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或implicit 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出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

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

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

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视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布卢姆(B. Bloom)在《教育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着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

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教授的内容,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种课程。

这些隐性课程可能来自学校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方方面面,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探讨。

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方面,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不受正式课程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它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

隐性课程通常是通过模仿、观察和体验等方式来传递和接受的,而非通过书本和讲授来传授。

隐性课程往往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对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举止、语言和表情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这些情感和态度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相处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生活素养的培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人相处并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境,这些经验都会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宝贵财富。

隐性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隐性课程的非正式性和不可见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往往很难全面了解和评估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情况,因此很难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隐性课程可能受到学校教育制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学校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隐性课程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隐性课程的重视和管理势在必行。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努力创造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隐性课程学习和发展。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隐性课程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授课程内容以外,所存在的一些隐藏的规范、价值、信念等。

它们通过学校组织、课程设置、师生交往等方式,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行为观念、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带有强烈中心主义的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是思想固化和对“中心”的盲目崇拜,这种思想在学校的隐性课程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

首先,学校的组织架构以及管理方式都体现着中心主义的思想。

学校的师生关系、班级关系等都是围绕着学校的核心来组织和运转。

其次,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也存在着中心主义的倾向,中国的文化、历史、政治、地理等都以中心为核心贯穿于课程中,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到中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思想观念。

这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真正形成自主思考、自我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总是被从小灌输的思想所束缚。

二、追求成功的压力追求成功、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这些都是学校和家长所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已经成为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隐性课程。

学校的各种考试制度、以及对各种学科比赛的关注都让学生在竞争中有了追求优秀的心态。

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才华和兴趣。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觉得只要成绩好就够了,追求个性和特长就会被忽略。

这种追求优秀和升学率的压力迫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竞争、压力和不停的追求,成长过程中少了与人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体验。

三、强调道德、礼仪隐性课程也在涵盖道德、礼仪等方面。

这也是很多学校一直强调的方面,但过度的强调会让学生在过分追求外表的同时,忽略了内在品质的培养。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孝顺、尊敬长辈等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个人的自我表达和个性的发展却常常被忽略。

这些隐形的规范被不断重复强调,使得学生的内心充满压抑和不舒服,也容易让学生失去真正对事物的看待、体验和判断的能力。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是一种让学生暗中去做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

以下是一些隐行课程的例子:
1. 暗夜散步:该课程让学生在晚上独自走在黑暗的街道上,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2. 荒野探险:该课程让学生参加野外探险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3. 隐蔽行动:该课程让学生进行秘密行动,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

4. 密码学:该课程让学生学习密码学知识,以便他们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5. 独处时光:该课程让学生独自度过一段时间,以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

这些课程通常由专业的辅导员或教练指导,并要求学生遵守严格的规定和纪律,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