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近代关系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近年来,中美关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对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对中美关系的演变和未来的趋势进行探讨。
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早期的中美关系、近代中美关系、新世纪的中美关系、以及中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的中美关系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44年,中美签订了《中美条约》。
此时,中国境内处于清朝统治之下,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领土广阔、文化古老、拥有丰富资源的强大国家。
而当时的美国则刚刚获得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之间的关系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19世纪末,中美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加,美国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工厂。
同时,美国也在努力传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美国参与了对抗中国的军事行动。
这使得中国民众对美国感到愤怒和不满。
二、近代中美关系近代的中美关系主要围绕着彼此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来展开。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影响了中美之间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的关系开始走向紧张。
之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一度下降。
此时,美国也开始对华施加贸易限制和军事压力。
1970年代初,随着周恩来总理的访美,中美关系明显缓和。
双方开始了高层接触和合作。
199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美国也开始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关切,并开始与中国展开一系列对话和交流。
三、新世纪的中美关系进入新世纪,中美关系进一步升温。
2001年9月11日事件发生后,中美之间的反恐合作开展得更为紧密。
此时,中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007至2009年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开始扩散到全球。
中国成为了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之一,增加了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和政治争吵在不断升级。
中美关系

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世界
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 位,第三世界的兴起也给美国造成极大 的压力。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并重返联合 国,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苏关系进一 步恶化,中国面临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改善 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 业也有积极作用 国在苏美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侵越战争陷于泥 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而 且,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故改善了对华关系。。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建交公报发表
1979年 1月
中美建交
“乒乓外交”:
1971年,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竞标赛在日本举行。4月,毛泽东亲自决策,批准 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为“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 大门,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分析原因:
国际背景
美国方面
•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 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权 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 全世界。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 的做法。 •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严峻的国际形势, 制定了一边倒政策。
中国
美国
三、新时期(改革开放到现在) 特点:合作与斗争并存
1979年,美国两院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违反《中美 联合公报》,中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
1979
1982 1999
1982年8月17日 中美“八· 一七公报”发表。公报中,中国重申“台湾问 题是中国的内政。”美国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 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政策。”
近代的中美关系

近代的中美关系大国风云,牵扯着历史的走向。
透过重重雾霾,看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两个社会意识与形态差距如此之大的国家,两个价值观与哲学论大相径庭的国家,中国和美国,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层层波浪。
看两个一举一动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国家,两个重大行动关系着人类发展走向的国家,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那个特殊的年代,如何在利益的纠葛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本小组选取此题,经过多方资料查询与咨询,整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
共34款。
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
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侵略的含义无非是要在他国谋求特权,领土,金钱。
从这个方面上看,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中美望厦条约”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两个条约,都没有涉及领土方面的。
(义和团事件后,美国还把中国的赔款退给中国,用来作赴美留学生的费用,和用来办学。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保护和保持美国在中国的工商业利益而已。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8年9月,麦金莱任命海约翰(John Hay)为国务卿。
海约翰本人是百万富翁,同洛克菲勒集团关系密切。
他比他的前任更积极地保护美国在华的工商业利益。
从1899年9月到12月,他训令驻英、俄、德、法、意、日等六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递交一项照会,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所谓第一次关于中国的门户开放通牒。
尽管这些照会的行文略有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它要求六国政府承认以下三项原则:(1)对于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2、20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现: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尼克 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建 交公报》;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国际方面: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的兴起也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
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专题知识要点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二、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四、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五、从中美关系中得到的结论和启示
六、备考建议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1784—1840)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56年间是第一阶段 基本特点:平等友好。
•
3)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政府 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越。
•
原因:
国际背景: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 权 美国方面: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 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扶蒋反共政策失 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 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台湾某些人想把德国模式套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先分裂再统一。 其实,他们的目的不是走向统一,而是谋求永久分裂。 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因而是不能相提并论 的。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应该会有不同。
五、从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 1971年,中美敌对,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 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都从交流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 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
中美关系

1978年5月21日,国 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 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 事务助理兹比格涅 夫·布热津斯基博士。 布热津斯基此次访华 是与中方商谈中美正 式建交事宜。 1978年 12月16日发表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 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 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宣布:1979年1月1日 起,中美双方互相承 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是一个国际热点问题,中美关系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古代清朝时期中美之间就有往来。
-近代时期,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侵略与反 侵略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由冷战对抗到关系 的正常化。但由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两国关系一波三折,又由于两国有着许多共同的利 益,双方又在许多领域加强合作,中美关系的发展 趋势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而台湾问题是制约两国 关系的最主要问题。
1970年10 月1日,毛泽 东邀请美国 作家埃德 加·斯诺登 上天安门城 楼参加国庆 典礼。 同年12月18 日,毛泽东 会见斯诺时 表示:"如果 尼克松愿意 来,我愿意 和他谈"。
中 美 关 系 逐 渐 正 常 化
1972年,美国总 统尼克松抵达北京 周恩来前往迎接。 周恩来对尼克松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 最辽阔的海洋来和 我们握手——25年 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说:“这是 中美两国领导人越 过了一个大洋,越 过相互敌对20多年 的握手,这表明中 美关系从此将揭开 新的一页。”
中美两国有多方面的合作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
胡锦涛说,中美 都是世界上有重 要影响的大国, 两国对维护世界 和平稳定、促进 人类共同发展负 有重要责任。在 反对恐怖主义、 打击国际犯罪、 促进全球经济增 长、防治疾病和 保护环境等问题 上,我们两国有 着广泛的共同利 益和合作基础。
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中美关系:合作与竞争的较量】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美之间的关系在世界舞台上日益举足轻重。
中美关系的发展既有合作与互利共赢的一面,也存在着竞争与摩擦的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美关系,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国际关系。
一、历史背景与重要节点1. 两国关系的起源与发展: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竞争对手,并且在国际事务中频繁交锋,中美关系的进展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
2. 重要节点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诸多事件的影响,如中美贸易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事件对双方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合作与互利共赢1. 经贸合作:中美贸易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为两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双方的贸易合作不仅带动了两国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全球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2. 科技创新: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并且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中美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了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竞争与摩擦1. 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是最近几年中两国关系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贸易关税壁垒的提高和争端的升级,对两国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2. 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在地缘政治舞台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南海争端、台海问题等都是中美地缘政治争端的重要方面。
四、观点与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既有希望也有挑战。
尽管两国在经济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双方的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争端也不容忽视。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加强对话与合作,以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双方既有合作与互利共赢的可能性,也存在着竞争与摩擦的现实。
在中美关系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双方的立场和利益,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向着更稳定、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
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

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不断振荡的不稳定性,但无论是“民族主义高涨论”还是“经济实力增长论”,都难以对这一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篇一《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内容提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不断振荡的不稳定性,但无论是“民族主义高涨论”还是“经济实力增长论”,都难以对这一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
作者认为,导致中美关系不稳定的真正原因在于两国所采取的假朋友策略。
中国崛起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在赶超美国的过程中,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两国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战略友好关系。
中美缺乏足够的共同战略利益,同时,双方总是通过用虚假的美好词汇来描述双边关系的方法暂时缓解利益冲突,但也导致中美关系频繁地起伏振荡。
中美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和互补利益,也有冲突性和对抗性的利益。
因此,两国在确定开展以何种形式进行合作以前,应该首先明确双方合作领域的具体利益类型是什么。
由于双方对抗性和冲突性的利益多于共同利益和互补利益,因此两国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消极合作,而不应将双边合作仅仅局限于共同利益之上。
如果中美双方对不同领域的合作预期能够符合具体利益的特性,那么双边关系是有望实现稳定发展的。
关键词:中美关系,假朋友,战略利益,预防性合作作者简介: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家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100084在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Barack Obama )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
其间,中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美联合声明。
该声明称,两国就共同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达成共识。
中美关系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1、近代的中美关系(公元1804年——1949年)(1)1804年,美国“爱丽华号”商船来华,这是中美开始正式交往的源头。
(2)1844年,美国驻华公使乘中国满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惧怕洋人之机,在广东澳门附近的望厦村逼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取大量利益。
(3)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美国驻华公使以从中为清政府与英法联军调停为名,伺机获得清军情报,并为英法侵略军出谋献策。
(4)1899年,美国继1898年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和关岛之后,来到中国,为获取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侵略权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侵略中国。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美国是其中之一,《辛丑条约》许诺:赔给侵略者白银4.5亿两,美国人用这笔赔款办教育,在北京创立了“燕京大学”即清华大学,主观上是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培养中国本土高层次的亲美人才,为美国的进一步侵略打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有点良心的盟友)(6)国民政府——国民党统治期间,中美关系较为和睦,为了阻止、防范日本独霸中国,曾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
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以抗战,并派陈纳德将军带领航空飞行大队赴华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电影《黄河绝恋》既是其真实故事的写照,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给钱给枪炮,协助其占领战略要地,送其战略物资,派谴军事顾问团。
同时,还以国共内战调停者自居,为国民党赢得主动和时间。
(抗击日寇的盟友)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1)相互敌对时期< 1949年10月1日——1972年2月>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封锁、遏制,迫使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国从苏联得到了战略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援助、技术上的帮助。
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一、引言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的合作和竞争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
近年来,由于贸易战、台湾问题、南海争端等因素,中美关系出现了波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历史背景中美两国建交已有40多年的历史。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开启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在此之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然而,在某些时期,由于意识形态和利益分歧等原因,两国之间也曾出现过紧张局势。
三、现状分析1.贸易战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也采取了报复性措施。
这场贸易战给两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并且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
2.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议题之一。
美国一直支持台湾,并在军事、外交等领域提供帮助。
中国则坚决维护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是中美关系中的另一个敏感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在南海进行了扩张性行为,并在该地区派遣舰艇和飞机进行巡航。
中国则认为自己有权在南海开展活动,并反对外部干涉。
四、未来发展趋势1.合作尽管中美关系存在一些分歧,但两国之间也有许多合作领域。
例如,在气候变化、反恐等问题上,两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2.竞争中美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将继续存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它将成为与美国匹敌的大国。
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
3.协商解决分歧中美之间的分歧需要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解决。
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五、结论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因素。
虽然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合作也是有可能的。
未来,中美需要加强对话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中美两国的关系开始正式建立。
1894年,中美签订了首份条约——中美通商条约。
20世纪初期,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在贸易和经济方面运作,美国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同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中美合作”的口号,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
1945年,中美联合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美国承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随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降温,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支持韩国,而中国支持朝鲜。
1950年代末,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断绝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了中国,两国关系得以重启。
次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上海公报》,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式接触的开始。
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国不断走向市场化,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中美贸易往来增加,关系不断深化。
21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使得中美关系更加密切。
但同时,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等问题逐渐凸显,双方关系开始紧张。
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全球贸易体系遭到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也陷入了深度的波动之中。
目前,随着中国逐渐崛起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仍在继续。
中美关系的演进历程和当代状况

中美关系的演进历程和当代状况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可谓是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中美关系的演进历程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经贸关系、文化交流、战略互信等几个方面,全面探讨中美关系的演进历程和当代状况。
一、历史发展中美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美国正在蓬勃发展,而中国还是一个闭关锁国、孤立无援的国家。
1844年,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对待的条约。
此后,中美两国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加强。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但是,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时,美国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和经济援助,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帮助者之一。
二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对抗侵略者。
此后,美国政府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1949年建交后,两国还签署了《关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及若干有关问题的协定》,并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1972年4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推动了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宣布正常化关系。
此后,中美两国之间进行了多次高层互访,发展了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合作。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两国之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
例如美国在经贸、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采取的态度,以及南海、台湾等敏感问题等。
但总的来说,中美两国之间仍在不断地加强互信,推动中美关系迈向一个更加务实的发展阶段。
二、经贸关系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经济合作是双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而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
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出口。
中国的制造业以低价位、高品质和大批量出口到美国,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二、投资。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向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民族国家纷纷独⽴之际,⽽奉⾏“民族国家⾄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到维也纳会议,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奉⾏“欧洲协调原则”即是欧洲的保守势⼒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对⾰命势⼒的遏制⽽团结在⼀起。
俾斯麦统⼀德国后打破了均势外交,奉⾏“现实政治原则”即以国家实⼒及利益来制定国家外交政策。
正如英国前⾸相丘吉尔所说“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实际上已逐渐沦为西⽅列强的半殖民地,是列强⾓逐鱼⾁的对象。
正所谓“弱国⽆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前基本上没有⾃⼰的独⽴外交。
在此要讨论的是中国在1949年后外交政策的变化。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实⾏的是⼀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是与苏联结盟来对抗西⽅的资本主义世界。
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既反美帝⼜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从1960—1971年中国实⾏的孤⽴主义外交政策,⽬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关系。
中美联⼿对抗当时如⽇中天的苏联,以遏⽌苏联的扩张。
这个历史性的外交转变对中国的发展产⽣了重⼤的影响,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改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制定的基⽯。
因为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开放。
使中国逐渐融⼊了国际经济秩序。
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超独霸,俄罗斯虽已雄风不在,但对世界还有⼀定的影响⼒,欧洲离国家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暂还不能形成统⼀的政治实体。
但欧盟⼀直希望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影响⼒。
⽇本⾃1968年成为世界第⼆经济强国后⼀直在追求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以改变“经济巨⼈,政治侏儒”的国际地位。
近现代中美关系

回眸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
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
两国关系的复杂之处主要在于两国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
中共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中国,以建立自己的强国地位。
美国则致原因:(1)国际局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英法实力较强。
(2)美国方面:经工业革命经济有所发展,但实力较弱;且美国致力于向西部扩张领土,忙于内战和向拉美渗透。
2.19世纪末,采取独立侵华政策。
表现: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同时又表明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
原因:(1)国际局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2)美国方面: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发展迅猛,其工业总产值跃升世界第一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3.20世纪早期,是寻找代理人侵华的主要国家。
表现:扶植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一战期间,支持旧军阀,制造“府院之争”,与日本在中国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反对日本独霸中国;一战后,召开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恢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原因:(1)19世纪末美国在西半球霸权地位确立,“门罗主义”的目标基本实现,侵华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
(2)向帝国主义过渡和一战使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美国掌握了世(约》(2)则。
(2)中2.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发展基本正常。
表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调整、改变了对华政策,结束了中美对抗局面,同中国相继签署并发表了上海《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并于1979年初与中国正式建交。
原因:(1)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军事论文—中美关系

题目:中美关系论文摘要:美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美两国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美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中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美关系形势政策正文:用敏锐的目光认清中美关系一.中美关系发展进程1.近代时期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战时期,美国加紧了与日本对中国的争夺。
通过华盛顿会议,迫使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掌权。
蒋介石由此走上亲美外交路线;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
4.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共同抗日,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
美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
5.解放战争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帮蒋介石运输军队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6.现代时期①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②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火烧到中朝边境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③6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国援越抗美。
这一时期,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④改革开放后,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有了很多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二.当前中国与国际的形势1.国际局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国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未伤整体,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内部分化的倾向。
近代中美关系

近代中美关系概述摘要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也处于一个被侵略的位置。
近代中美关系就是美国侵华的追随英法,后独立侵华的过程,两国关系主要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
关键词近代中美关系侵略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它揭开了中美两国人民正式交往的序幕。
当时美国处在刚建立的时期,主要致力于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大陆领土扩张,其对外政策重心在美洲,所以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平等友好的特点。
二、19世纪中期,美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英法实力较强。
美国经工业革命经济有所发展,但实力较弱,无法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强国抗衡;其军事力量亦是如此。
且美国扩张重点在美洲,其致力于向西部扩张领土,忙于内战和向拉美渗透。
因此对中国采取追随欧洲侵略从中牟利的政策。
美国追随英、法等国,充当配角,趁火打劫获取侵略权益。
它不但参与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而且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美天津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大量特权。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签订于1844年7月3日,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1858年6月18日清朝又同美国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
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
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
1867年美国单独侵略台湾失败,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近现代中美关系

近现代中美关系近现代中美关系教学⽬标1、知识与能⼒⽬标1)识记:再认再现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主⼲知识2)理解:结合中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及国际形势的变幻,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表现3)运⽤:①根据历史图⽚,结合已有知识,归纳概括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不同特点;②运⽤国家利益分析法,探究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
2、过程与⽅法情景再现,分析归纳,问题探究,⾃我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间实⼒对⽐的变化是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个主要因素2)国家利益的得失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3)当代中美关系的最⼤特点是:互利双赢教学思路设计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创设问题相结合;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新课多媒体演⽰:播放多媒体课件,以新闻图⽚为切⼝,引导学⽣进⼊预设情境。
中美两国,⼀个是当今世上最⼤的发展中国家,⼀个是最⼤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的发展对国际关系有着重⼤的影响,因⽽它成为历年中考的热点。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1、近代史上中美关系:(1)⼆战前:①1856—1860年第⼆次鸦⽚战争中追随英法侵略中国,是帮凶;1900年与其它列强⼀起发动⼋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丑条约》。
②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
美国为阻⽌⽇本独占中国,⽀持中国要求解决了⼭东问题。
但也同时在中国实⾏“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美国势⼒在中国开始膨胀。
削弱了⽇本在中国的势⼒(改变了⼀战期间⽇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的局⾯),使中国⼜恢复到了被⼏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配的局⾯。
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腐朽落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落后于英法,主要致⼒于解决国内问题<西进运动、南北战争、西部开发>。
第⼆次⼯业⾰命之后,⼯业产值世界第⼀,美国实⼒上升;美西战争结束,使美国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基地)。
(2)⼆战中:①1942年1⽉1⽇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组成国际发法西斯联盟(合作),中美两国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②1945年2⽉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出卖中国主权给苏联,换取苏联同意对⽇作战。
近代中美关系利益的演变

近代中美关系的利益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一个详细分析:1. 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中美两国的关系相对较弱。
中国当时正面临着政治动荡和经济落后的局面,而美国则主要专注于自身的内部发展和国际事务。
然而,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盟友,并通过抗日战争加强了合作关系。
2. 冷战时期:冷战期间,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下。
美国领导了西方阵营,提倡资本主义和民主,而中国则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并与苏联结盟来抵制西方霸权。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包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 1970年代到1990年代:在1970年代初,中美两国开始改善关系。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打破了长期的敌对局面,并签署了《上海公报》。
此后,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发展了经济和贸易合作。
1980年代,中国实施了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美国企业和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逐渐增强。
4. 21世纪初:中美关系在2000年代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
此外,一些安全问题也涉及双方的利益,如台湾问题和南海争端。
这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
5. 当前的利益演变: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紧张。
特别是在贸易战、技术竞争和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在加剧,包括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
然而,中美之间仍存在一些共同的利益,如气候变化、反恐、朝鲜半岛问题等。
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合作仍然是可能的。
总体而言,近代中美关系的利益演变反映了两国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尽管存在一些紧张和竞争,但两国之间仍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合作机会,重塑和平稳定的关系对于全球的繁荣和稳定至关重要。
近代史以来的中美关系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1840------1949.10.01)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随英法,染指中国①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②1867年美国单独侵略台湾失败,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⑵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①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②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剿杀义和团、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⑶扶植代理---辛亥革命时期,参与破坏辛亥革命,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代理人,作为侵华的工具一战期间及战后,加紧与日本争夺中国。
先是扶植黎元洪,后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②袁世凯死后,扶植直系、滇系、桂系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扶植蒋介石,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掌权①积极扶植蒋介石,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掌权。
蒋由此走上亲美外交路线。
②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经济扩张,其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③为取得在华经济优势,首先与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仿效,使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果。
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深,美对日侵华态度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
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1943年,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1945年,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美国还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扶蒋反共,企图控制中国扶蒋反共,企图控制中国①二战结束后,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帮蒋介石运输军队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还为国民党装备军队、训练军事人员、给予贷款和物资,支持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近代中美关系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求同存异,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关键词:发展现状台湾问题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相对稳定期,但问题不冲突同样存在。
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有个良好开局。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
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不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
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
回顾近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演变,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
其中台湾问题亊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
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潜伏着引发中美冲突的危险。
中美之间暗流不少,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台湾问题是最大的变数。
近二十年的改革政策让中国在某些方面获得了发展,也使民族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稳步上升。
可是,台湾这个五十多年前遗留的问题却日益严重。
中国失去台湾就失去了振兴中华的历史机遇,而美国失去了台湾就失去了抑制中国的利刃。
中国不会允许台湾这个早已有之的国土流失.也不会听任台湾长期无限期地拒绝统一。
中国会为这个目标进行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
而美国却是十分矛盾的心态:如提升美台协防水平,中国迟早要统一。
如放弃台湾,又不甘心情愿地过早失去台湾这个抑制中国的利器。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主动权操在中国手里。
如果美国认清了形势,不再抱幻想。
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
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亊、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
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亊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
中国的军亊、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迚。
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
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丽的土地。
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
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
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
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美未来发展趋势
如今,中美在众多领域都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固然需要美国,美国同样也离不开中国。
奥巴马主政后,中美关系的主流仍将是积极的,如果双方都能认真对待和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两国关系可望“更上一层楼”。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正在下降,左右国际事务的能力已大不如前。
奥巴马如果奉行符合时代潮流的“奥巴马新政”,他完全有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他的“美国梦”,恢复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领域的主导地位。
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第一,奥巴马不是孤立的个人,他是主张“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的美国总统,而且受国内各种势力的牵制,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高科技无形之手的推动下,国际力量对比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这个世界正像美国
老外交家乔治·开南生前所说的,“绝不会接受任何一个单一的领导中心”,无论是“软实力”、“硬实力”还是“巧实力”都无济于事。
因此,奥巴马也有他的“局限性”。
目前,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互补性,只是暂时,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惊人的70%,而几乎在所有的大国中,外贸所占比重,都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这就意味着,一旦中国进入到内需时代,并且达到目前一般发达国家的内需大约占经济比重的70%左右的话,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目前的“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互补模式,亦将难以为继。
30年后,中美目前真正面临的不是“共同的敌人”,而是“共同的挑战”,必须要有“全新的世界观”。
这个观点被“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概念的提出所印证。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李成。
跟以往中美之间类似的声明或公报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双方认为”的表述多了,这说明中美两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得了共识,并且这种共识大大超越了双边关系,具有了全球性质。
折射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双方都用“平视”的眼光看待对方,关系更为平等,中国人看美国,越来越自信和理性;美国人也开始放下身段,用“平视”眼光看待中国。
中美关系是多方面的关系,一定有很多合作,但是也一定有分歧和竞争。
中美之间现在不是“yes时代”,虽然双方都“比较客气”,但问题、牢骚、压力都还存在。
只有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才有利于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中美就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中国将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工作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的机遇,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中美关系继续朝着对两国和人民都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建和.«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朱立群,王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邱丹阳.«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现实思考».东南亚研究,200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