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00ac8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png)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
马卓
【期刊名称】《陕西建筑》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地域差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在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建筑的地域特征日渐消失,有识之士、地方政府和专业人员,首先从建筑色彩着手,试图重塑和保护地域特征与文化。
本文参考文化地理学理论,分析建筑色彩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与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
研究建筑色彩传播类型以及探讨通过制定建筑色彩管理制度来加速地方建筑色彩文化沉淀的可能性。
通过对一些地域特征鲜明的建筑案例的色彩应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设计要求,着重建筑色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总结。
【总页数】1页(P)
【作者】马卓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誉华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5
【相关文献】
1.中原地区地域性建筑色彩观的建立——郑州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引导
2.地域性与复杂性——浅析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复杂性形态语言
3.地域性古典建筑空间色彩构
图艺术探析——以杭州花港观鱼为例4.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研究5.建筑外立面色彩的表达与地域性之间的关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北方建筑色彩大有不同
![南北方建筑色彩大有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2308e9f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南北⽅建筑⾊彩⼤有不同
穿越千年时空,中国古建筑是凝聚历史与⽂化的艺术品,犹如画般的意境之美。
北⽅的皇家建筑,红墙、红柱、黄⽡彩画,辉煌富丽,重彩⾦碧。
南⽅园林,⽩墙⿊柱青⽡,好似⽔墨写意,全是⽂⼈的情趣。
建筑物上的⾊彩缤纷,颜⾊种类繁多,是我们特有的民族特⾊。
01
南⽅古建筑⾊彩特点
当⼈们步⼊江南苏州园林,看到的是⽩墙灰⽡,绿树碧⽔,⾊调宁静、淡雅。
南⽅传统园林设计的⾊彩处理⾮常讲究,从尺度较⼤的厅堂、楼阁到较⼩的亭台、门廊都是⽩⾊的墙、灰⿊⾊的⽡,赭⽯⾊的门窗隔扇,这⾥没有⼤红⼤绿,没有彩画,它不追求鲜明和强烈⽽要协调与平和,它不求给⼈以刺激⽽要⼀种⾃然的、平静的感觉。
南⽅民居⼤多是⽩墙灰⽡、⽊门窗⼏乎都是清⼀⾊的⽊本⾊,或略施浅棕⾊,这样给⼈⼀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南⽅的⽓候⽐较北⽅⽽⾔湿润和温和的季节⽐较长,植物常绿,所以在⾃然环境⽐较适宜或者说⾃然⾊彩⽐较繁杂的南⽅,建筑的⾊彩就应该相对的淡雅⼀些,这就从另外⼀个⽅⾯造就了青⽩的南⽅民居。
02
北⽅古建筑⾊彩特点
北⽅园林呈宏丽之势的⼀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园,在建筑中利⽤了江南园林的雅致淡雅的⼩景致,但是建筑的颜⾊还是继续的体现皇家是威严和崇⾼的地位,建筑⾊彩也都是红⾊和黄⾊为主,与郁郁葱葱的绿⾊环境相结合起来,乍⼀看繁华紧促,富贵繁荣。
这就和南⽅的私家园林有了很⼤的对⽐,北⽅的⾊彩对⽐强烈、鲜明。
北⽅的民居中的不管是建筑的主要结构还是⼀个个的节点之处⾊彩都⼗分抢眼。
四合院的⼤门就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绿⾊的枋⼼雕花与红⾊的⼤门、枋⽊、连檐、⾦⾊的门⼼阴⾓线组成了⼀曲北⽅强烈的锣⿎乐。
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
![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6c08ba27284b73f3425009.png)
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摘要:地域化并非仅是和传统的连接和延续,更重要的它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如何走立足于地域性的道路,居住建筑设计不能仅是在不同区位上的复制,而应当是如何适应场所的思考,这样才是建筑设计中地域化表达的追求。
因此,深入探究建筑色彩地域性问题,并将其在新的城市建设中以适当的方式体现出来,意义深远。
关键词:建筑色彩设计;地域性;问题;措施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则是指特定地区的人文景观、民俗传统、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反映及作用于建筑色彩而形成的色彩特征,且该色彩特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持较稳定态势,且形成一种文化并世代相传。
然而,随着当前旧城改造的进行,传统的建筑色彩与现代化的许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使得很多具有特色的城市失去了个性。
由此可见,深入探究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并在当前新城市规划中展现出来迫在眉睫。
1色彩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建筑在人文社会中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的形状和色彩运用来表现美感的。
色彩设计作为影响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能够诠释建筑的内涵,美感的色彩设计能够凸显建筑的形体,同时也更能影响人们的感受。
色彩作为影响人们视觉的因素,能深刻的表达建筑本身的设计理念。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离不开色彩的运用,建筑色彩设计往往更加能体现建筑师的情感意识。
2建筑设计中影响色彩设计的因素2.1建筑周围的环境建筑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在做建筑设计时首先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确保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建筑景观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建筑景观独特性的设计建造。
周围环境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城市的主体定位进行分析,并且还要了解城市的文化传承、人文情怀和民族信仰,色彩设计要将建筑和周围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想,如果色彩设计不考虑周围环境,会造成建筑孤立在环境中,显得建筑很突兀,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好的感受,这是色彩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失败。
4影响建筑色彩文化的几个因素
![4影响建筑色彩文化的几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a0b0fe50b4c2e3f572763ed.png)
4 影响建筑色彩文化的几个因素建筑色彩往往体现出特定的文脉。
影响色彩文化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如水体、大气、天空、植被、山脉等;人文环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性、文化性、宗教性和民族性。
4.1地域因素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是指特定地区的自然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物种等对建筑色彩的长期反应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特征。
人们最开始对色彩的接受和创造是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
各地区色彩传统的形成往往包含着他们对周围环境色彩的模仿或对某种喜鹊色彩的渴求。
各地区的色彩传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持较稳定的态势,形成独特的色彩文化并代代传承。
例如, 汉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主色调是黄色,因此,千百年来汉族对黄色情有独钟。
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崇拜神圣的雪山,所以白色是他们眼中至高无上的颜色。
但高原寒冷的环境又使他们对火产生亲近的心理,因此红黄等暖色调也深受藏民喜爱。
在古埃及,绿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埃及地处沙漠,珍贵的绿色在广袤的沙漠中象征生命。
埃及人的母亲河尼罗河更是给古埃及人带来了肥沃的绿州,现代埃及人依然把绿色视为永恒的色彩。
色彩文化中还体现自然环境对该地区民族审美趣味形成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自然环境是日本色彩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是一个多山环海的国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萦绕的雾霭使美丽的景色朦胧而富于变化。
日本的自然景观也大多小巧纤细,平稳而沉静。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形成了纤细的感受和朴素的审美趣味。
因此,古代日本人一向崇尚自然色和朴素的色彩。
在日本建筑中,多采用以接近自然色为主的朴素的色彩,甚至很多部分不上颜色,已显露材料本身的色彩为美。
建筑色彩直接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美国Faber Brirren 和Harry Walker Henpner 提出了日照时间和色彩喜好的关系理论。
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区里,人们喜好暖色调或鲜艳的颜色。
如赤道附近地区几乎都对鲜艳的色彩情有独钟。
建筑色彩浅析
![建筑色彩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358171783e0912a2162a34.png)
建筑色彩浅析摘要:色彩美本来隶属于自然美的范畴,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将色彩美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引入到社会美的范畴,使其为人类发挥效益。
色彩对于人类的效益是精神作用,且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往往却是任何形式的物质作用难以比拟的和无法替代的。
本文试就建筑与色彩的关系以及建筑色彩对人体心理的作用,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形体;建筑色彩人们大凡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即每到一地,总想急于到外边走一走、看一看。
看什么呢?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风土,无非是天然风光、建筑街景;人情,无非是乡俗风貌、衣着穿戴。
这里,建筑和衣裳无可辩驳地成了人们“看一看”的主要对象。
建筑和衣裳勿容置疑地成了人们心理欲望、精神享受的主要物质形象,即形式和色彩组成的物质形象。
因此,研究各种建筑物的形式和色彩,慎重确定建筑物的外部的和内在的具体形象,是建筑师的天职和使命。
建筑形象的更新和创立,一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在1851年用铁架和玻璃建造了举办国际博览会用的“水晶宫”(Crystal Palace),其内外景观色彩融为一体,目极天地,莫测远近,被人们视为奇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崭新形象的新建筑。
不久,建筑家韦伯(Philip Webb)给诗人、艺术家莫里斯(William Morris )设计建造了一所家庭别墅,取名“红屋”(Red House )。
名符其实,这所“红屋”尽皆红砖红瓦,色彩鲜艳的红色一反传统建筑的灰白色,似一朵美丽的红玫瑰开放在绿色的原野上。
现代国际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在1919年创建的“包豪斯”(Bauhaus ),把几何学色彩学规定为学生必修课之一。
格罗皮乌斯以及他的学生们的建筑创作,都极其重视形体的选色。
他为这所学校设计的新校舍建筑群,不仅造型新颖,富有空间结合时间的感受,而且色彩简洁、明朗,被誉为当时国际新建筑三杰作之一。
形成现代国际建筑典型风格者,不外乎是高大的钢筋混凝土或金属骨架,大跨度的空间造型,明朗的水泥墙面或金属板饰面,透亮的玻璃幕墙等。
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
![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7e6890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0.png)
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摘要:岭南建筑与中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是黄河中下游古代中原建筑的重要分支。
岭南建筑在延续中原传统建筑形制和建筑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岭南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表现出独有的地域性特色,反映了岭南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
本文主要分析了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
关键词: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地域性1、岭南建筑的风格岭南建筑的风格受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势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表现出了其不同的地方特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影响岭南建筑发展的关键。
岭南建筑风格总体概括有三大部分:(1)与自然融为一体;岭南地区的地势比较复杂、气候潮湿,建筑在设计时都会充分利用山、水等大自然环境,顺应环境优势而建造,让建筑的整体与自然充分融合为一体。
让人有身临其境、感悟万千的大自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2)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岭南建筑在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不同建筑群体相互呼应、统一和映衬。
(3)兼收并蓄的开放建筑风格;岭南地区的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当代建筑风格,因此,在岭南地区有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园林、建筑。
岭南建筑对于创新非常重视,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让岭南建筑深受影响,形成很多新的花样,如板式建筑带形窗,高层平顶加裙房等都是岭南建筑风格创新的重要典型。
2、岭南地域特色岭南地处中华大地南部,以南岭山脉为界与中国广阔土地间隔开来,倚南岭而面南海,自古就为闷热潮湿之地。
岭南也因远离中原大地,建筑设计上较少受到传统法制和等级制度的约束,日常生产与活动的功能性便是建筑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
因此,自岭南建筑诞生之日起,使用者结合自身感受,解决潮湿与闷热问题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发展。
遮阳、通风与防潮是岭南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南北方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南北方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a64b0263169a4517723a34c.png)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引言
•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 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 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 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 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 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 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 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 风格。
总结
• 南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有很大差异, • 南方追求清新淡雅、 • 质朴平和的色彩。北方追求色贴金 量大,构图方法程式化较强。这是政治思 想、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不同而表现出的 不同审美取向
南方的颜色
•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 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 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 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 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 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 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 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 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北方的颜色
•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 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 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 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 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 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 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 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 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 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 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 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差异
![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85dbce4856a561252d36f82.png)
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差异作者:周颀洪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色彩是室内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色彩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室内设计的个性表现和视觉效果。
人们对不同色彩的理解和喜好,都会对室内空间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差异,而不同的地域性是产生室内设计颜色差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色彩地域性室内设计差异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地域性室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其外表是一个集文化传统、地域差异和个体喜好差异于一体的。
室内设计的色彩使用无疑是室内装饰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人类自开始有了建筑活动之后,室内空间不但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色彩作为室内空间中表现方式最为生动的一个方面,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氛围、风格、气氛等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并直接影响人们在空间中的直观情感,所以室内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最终效果。
色彩是文化的产物,正是由于其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决定了色彩不可能完全意义上形式上的达到国际化,因而色彩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色彩的地域性是意旨在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色彩由于其地域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引发出不同的室内建筑风格。
比如南方建筑的白墙灰砖所形成的江南特有的灰色调与北方对比强烈的亮色调反差较大;冬季的时候很多室内设计大都会采用偏暖色调的色彩装饰而在酷暑的夏季则会采取偏冷色调来进行综合布置。
色彩在室内设计的各要素中具有比形式和材料更强的视觉感染力。
地域性室内设计是指在室内设计创作中,吸收本土的、民族的以及遗留的种种文化遗产,通过多样的手法融入到室内设计当中,它与特定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把握好色彩的地域性特征并适当的赋予表现手法可以对室内设计整体效果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及其保护方法分析
![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及其保护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76ddcd227916888586d781.png)
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及其保护方法分析历史建筑的色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了历史文化背景。
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但是,目前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保护措施也不够完善,此外,目前国内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还不完整。
基于此现状,文章总结以往经验,探索性研究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及保护方法,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历史建筑;色彩特征;地域特征;研究方法;保护措施1 引言不同形态的地域环境必然产生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与习俗,继而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观。
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建筑在地域文化多样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建筑的色彩,作为建筑最直观的外在表现,直接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直接体现。
但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改变了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也在急速消逝,统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后面表现的是文化的苍白。
历史建筑色彩特征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同时还是不同地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有力见证,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因此,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护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2 课题背景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
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
地区性城市建筑色彩的应用研究
![地区性城市建筑色彩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718603844769eae009edb7.png)
地区性城市建筑色彩的应用研究【摘要】建筑色彩是一个城市地区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的综合体现。
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可以突显城市个性,改善城市建筑色彩无序混乱的状况,创造出宜人的城市色彩环境。
文章通过对影响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造成城市建筑色彩混乱的原因,提出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色彩;地域性;色彩规划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building color of the local cityJing Nan,Wang Yun-fei(China building northeast design institute for research limited compan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Abstract】The building color is the whole appearance, history culture, the race tradition, region special features, ecosystem environment, weather condition...etc. of a city region of comprehensive body now.In the city planning, consideration building the region of the color, can bring into relief city character, improvement city building color have no preface confusion of condition, create a pleasant city color environment.The article pass the region factor to the influence building color to carry on analysis, summary result in city building color confusion of reason, put forward city building color programming of suggestion.【Key words】Building color;Region;Color programming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地域差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浅析建筑色彩的地域性
![浅析建筑色彩的地域性](https://img.taocdn.com/s3/m/8c5f89950066f5335b812144.png)
浅谈建筑色彩的地域性论文 ——以大陆东部为例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建筑学 2014 级( 1)班 陈淑芸 20144291013 陈密老师摘要在人类复杂的生存环境中, “色彩”顽强地演绎在院 系 : 专业: 年级(班级): 姓 名:学 号 : 指导教师:宗教、政治、文化、商业等领域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就是一种象征或是一种符号。
文章从地域性建筑的解析、方法理等方面地域性建筑的行了探,并合徽州天井一典型的地域性建筑元素,地域性建筑的行了一步的叙述。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徽州天井目录前言1.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11.1 与地形特征相结合·11.2 与当地气候相适应·11.3 对适宜性技术的应用·21.4 与建筑色彩的匹配·21.5 与本土文化的融合·21.6 对公共空间的考虑·32 案例分析—徽州“天井”的地域特色·32.1“天井”的文化内涵·32.2“天井”的功能作用主要试剂·43 结语·4参考文献·5前言地域性建筑是指回应某一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环境的一种建筑形式。
对当代建筑地域性的理想思辨,引发我们对地域性建筑的深层次思考。
在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性”建筑思想影响下,“千城一面”、“方盒”现象已经使城市失去了地域文脉所赋予的独特的可识别性。
建筑设计应该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将建筑与城市进行有机结合,这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1.1 与地形特征相结合建筑的形式、布局不能孤立于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之外,而应与其相互渗透,协调共生。
这不仅是在精神上对大自然的尊重,体现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更是在物质上利用大自然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特色的一种手段。
比如,我国的窑洞建筑就是建筑与地形完美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
窑洞常常被建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https://img.taocdn.com/s3/m/0cb3cdda050876323112121d.png)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摘要:建筑如果从地域性这一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
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地域性、名族特征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众所周知,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
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我们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我们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
所以我感觉,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
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在这样的困境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然与人文,对一个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地探索,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中原城市群建筑色彩探索与分析——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中原城市群建筑色彩探索与分析——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7f26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a.png)
中原城市群建筑色彩探索与分析——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一、前言城市建筑色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为城市赋予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能够反映出城市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特点。
因此,对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对中原城市群建筑色彩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旨在为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二、中原城市群的建筑色彩中原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圈和城市群之一,包括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安阳、新乡等城市。
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城市,郑州市的建筑色彩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历史文化地标建筑的色彩郑州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许多历史建筑都具有独特的建筑色彩。
例如,郑州市的城隍庙、嵩山少林寺、郑州博物馆等建筑均以红色为主色调,与中国的传统建筑色彩相符合。
除了红色,这些历史建筑还经常使用黄色、灰色等颜色进行点缀。
这些颜色的使用不仅能够体现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也能够突出郑州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2.商业建筑的色彩随着郑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建筑逐渐成为郑州市建筑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
郑州市的商业区域建筑色彩十分丰富,不仅有红色、黄色等传统色彩,还有深蓝、浅蓝、绿色、紫色等亮丽的色彩,这些颜色的使用能够吸引年轻人和商业客户,显示城市的繁荣。
3.居民建筑的色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郑州市的居民建筑也在不断发展。
居民建筑的色彩以白色、灰色为主,这些颜色给人干净、清新的感觉。
在郑州市有些住宅和别墅社区会选择深色或多种颜色的外立面设计来彰显豪华大气。
三、分析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建筑色彩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建筑色彩以传统色彩为主,同时也注重现代色彩的引入,这与该城市群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特点等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中原城市群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因此建筑色彩上注重传统色彩的运用。
例如,红色是春节、龙舟比赛、开业、婚礼等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常用的色彩,使用红色可以体现中原城市群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文化。
中国南北方建筑色彩的运用及表现
![中国南北方建筑色彩的运用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ce78712b14e852458fb57f9.png)
中国南北方建筑色彩的运用及表现摘要: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
色彩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又在表现内在的过程中传达了主观的情感,因为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表现方式。
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极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反应与变化。
不同地域因为不同文化不同情感,所以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北方建筑中色彩情感的运用,为后期人们对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色彩的运用;南北方建筑;异同艺术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在人类的古代遗迹当中,很早就有色彩的应用,除了秦朝以前,人们对色彩的使用很长时间是五彩缤纷的。
在建筑中,对色彩,情感的应用也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比如代表纯洁和生命力的是绿色,代表宽广和纯洁的是蓝色。
在明朝以后,故都中的建筑,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情感往往只能是青砖青瓦。
中国北方建筑因为受到了天气和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所以建筑中的色彩多以红色为主。
而南方,因为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为此色彩多以清新淡雅为主要特点。
1.北方建筑色彩情感的应用体现及个例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以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
比如春季的绿意盎然,夏季的繁花盛开和秋季的遍地金黄,以及冬季的白雪皑皑。
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色彩应用对比鲜明。
房屋的主体部分,既经常可以受到光照的部分,一般采用暖色,以朱红色为主。
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是用青色或绿色。
同时,房屋里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白檐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
使得建筑上的彩色图案更加活泼,以增强了装饰效果。
北方的建筑颜色还受到了《周易》的影响。
比如北京的故宫是皇家建筑。
具有特定的颜色。
宫殿顶用黄色琉璃瓦,宫墙用红色,儒家思想文化中君贵臣轻的等级思想对北方建筑同样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古人认为,黄色为正色是尊贵之色,所以皇家建筑多用黄色,用黄色能引起我们共同的审美愉悦。
从高处看,黄色简直是一片金碧辉煌的世界。
浅论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浅论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dfd4196b307e87100f696b5.png)
浅论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发表时间:2016-10-14T16:15:04.78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作者:马一丹[导读] 逐渐的发现了琉璃这一优秀的建筑材料,所以用大量的琉璃进行在建筑装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一种色彩斑斓的建筑形式。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150090【摘要】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是经过历史的发展进行不断变化和完善,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有着地形、地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之中适合自己地域文化的建筑特点。
本文举例说明了一些古今中外知名建筑的建筑色彩风格体现相应的建筑色彩地域特征。
【关键词】建筑色彩;地域特征;古今中外建筑色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的发明之前,在智人时代人类就知道用色彩装饰自己的建筑,这时候人类主要依靠炭灰和动物血液对洞穴和建筑物进行描绘。
因此建筑的色彩是长期发展的结果,符合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
一、世界建筑色彩与地域的关系在两河流域,木材资源十分缺乏所以在两河流域的人采用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对于珍惜的木材采用石油将其浸泡和涂抹,因此就造成了黑色和土灰的建筑风格。
之后经过古巴比伦人和骨苏美尔人的不断生活发展,逐渐的发现了琉璃这一优秀的建筑材料,所以用大量的琉璃进行在建筑装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一种色彩斑斓的建筑形式。
在埃及地区,位与沙漠的边缘所以风暴和沙尘较大,因此在埃及地区任何多彩的建筑形式都是经受不住风沙的摧残的,所以在埃及地区所有的建筑几乎保护建筑材料的原本颜色,现在的埃及建筑依旧如此,试想在埃及进行一项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效果,那一定是被风沙淹没,无法体现玻璃幕墙的光彩特性,同时沙砾会对玻璃产生大量的划痕,如果真的在埃及建立玻璃幕墙的建筑,两年之后幕墙就会变成布满沙尘的一栋不具有美观的建筑。
所以建筑色彩适合相应的地域有着很大关系。
在观察欧洲的一些建筑,比如圣玛利亚教堂和比萨斜塔。
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研究
![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d787d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0.png)
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研究作者:***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第06期摘要:地域性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而地域性建筑的色彩又是城市建筑的一大特色。
城市建筑能够通过色彩的搭配来优化大众的视觉审美空间,使整个城市具有独特的美学意味与人文色彩。
文章通过分析河南地域性建筑的类型与色彩特征,重点解读了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艺术,探究了河南地域性建筑的色彩设计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河南;地域性建筑;色彩设计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經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城市建筑的色彩代表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是一个城市地域性文化的重要体现[1]。
在河南省的传统城市建筑中,设计师在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化的色彩搭配,赋予了传统城市建筑一定的色彩艺术魅力,使河南省拥有了多元化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
这些建筑通过多元化的色彩搭配形成一定的视觉影响力,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河南地域性建筑的类型与色彩特征(一)传统建筑:以历史环境为底色,古色古香河南省的传统地域性建筑是在多年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历史环境为底色,古色古香,这些建筑的整体造型与色彩都带着传统文化的特征。
例如,河南的少林寺(图1)的主体墙面色彩就采用了棕黄色与灰色,沿袭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建筑风格,给大众一种传统的、质朴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视觉印象。
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人离不开泥土[2],这与河南省的传统地域性建筑的色彩不谋而合。
泥土颜色的河南地域性建筑正好体现了中国的乡土特色,饱含了中国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髓。
(二)现代建筑:金属质感,现代色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南省也建设了多样化的现代化建筑,如郑州市郑东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等等,这些建筑主要采用了金属质感的材料,颇具现代化色彩,给城市增添了一些时尚感与现代感。
例如中原福塔(图2)便采用了金属灰色作为整个建筑的主体色彩,整个建筑的外部立面呈双曲抛物线状,外观新颖,结构独特,可以供人们在空中俯瞰城市景观[3]。
建筑风格的地域性与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的地域性与文化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6d7c4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建筑风格的地域性与文化特色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住所或工作场所,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身份象征。
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都带有其地域性和文化特色,通过独特的设计和构造方式,展现出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和艺术风貌。
一、东方的亭台楼阁东方文化的建筑风格以亭台楼阁为代表,其特色在于注重水景、山景和园林的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注重居住空间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寺庙、皇宫和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则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美和宇宙观的追求。
传统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木料,以及瓦片和砖块作为屋顶材料。
色彩简洁而典雅,常见的是红色、绿色和金色。
日本的传统建筑同样注重自然环境的融合和景观的塑造。
日本的寺庙和庭院设计十分精致,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和谐共生关系。
日本建筑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它们经常使用木材和竹子,屋顶则常常是用稻草编织而成。
二、欧洲的宏伟与繁复欧洲的建筑风格注重的是宏伟、庄重和精密的构造。
哥特式建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中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大而细致的尖顶和尖拱门,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富有神秘色彩。
巴洛克式建筑则注重对称和华丽的装饰,它常常为宫殿、教堂等建筑使用,展示了欧洲地区的繁荣和财富。
对比之下,地中海风格的建筑则更加轻盈和柔和。
它常见于地中海周边地区,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
这种风格的建筑构造简单,常常是白色的墙壁和蓝色的窗户,反映出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的生活方式。
三、中东的奢华与精美中东地区的建筑风格以伊斯兰教的影响为特点,表达了当地人对伊斯兰文化和宗教的推崇。
中东建筑常常包括清真寺、宫殿和市场,它们的设计注重对称和装饰,拱门和穹顶是其标志性特征。
中东建筑常常采用石材和陶瓷,以及金属制品作为装饰。
阿拉伯地区的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被称为摩尔式建筑。
摩尔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复杂的装饰和弯曲的拱门,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伊斯兰艺术和摩尔文化。
这种建筑风格追求精确和精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马 卓(广东惠州市誉华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地域差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在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建筑的地域特征日渐消失,有识之士、地方政府和专业人员,首先从建筑色彩着手,试图重塑和保护地域特征与文化。
本文参考文化地理学理论,分析建筑色彩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与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
研究建筑色彩传播类型以及探讨通过制定建筑色彩管理制度来加速地方建筑色彩文化沉淀的可能性。
通过对一些地域特征鲜明的建筑案例的色彩应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设计要求,着重建筑色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总结。
关键词 建筑色彩;地域性;地方文化特征1.问题的提出不同的地理必然造成特定形态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会构成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影响栖居于此的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与习俗,乃至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地域环境景观。
而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这种地域差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 形形色色的地域里,建筑色彩的作用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建筑的地域特征日渐消失,有关专业人员,首先从建筑色彩着手,试图重塑和保护地域特征与文化。
日本京都从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英国伦敦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岸的建筑进行了色彩规划;意大利都灵为了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
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哈尔滨、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成都、武汉等城市确立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划。
如北京机场扩建工程中,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提出用 中国红、 金色作为建筑色彩,让人们能够从飞机上就感觉到达了北京,他试图将建筑色彩语言作为地域特征,用建筑色彩来表达地域属性。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使用白色与灰色作为建筑的色彩,使朴素的博物馆与世界遗产之一的庆王府、拙政园和谐统一,同苏州朴素的黑、白、灰建筑色彩是协调一致的。
那么建筑色彩与地域特征究竟是什么?伊利尔!沙里宁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要素,在反映城市面貌,体现地方文化方面影响重大。
2.建筑色彩的现状2.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地区间交流,但文化交流的不平衡,造成某些地区地域特征的缺乏或逐渐消失。
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表现出了建筑色彩的地域差异的模糊。
如佛教圣地拉萨,从1994年布达拉宫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到现在,11年的时间里拉萨的城市迅速发展。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布达拉宫周边的商业建筑越建越多。
如今与布达拉宫广场相邻的北京路商业街、宇拓路步行街遍布了白瓷砖、蓝玻璃的建筑,色彩纷杂的商业条幅随处可见,就像90年代内地某些小城镇一样。
过去白墙黑窗,红黄蓝装饰的藏式建筑色92008年8月总第158期 陕西建筑彩文化了无痕迹。
布达拉宫的建筑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被世界遗产大会三次评估,如果再不整改,可能世界遗产的资格被取消。
独特的拉萨建筑色彩文化正面临着被破坏、被侵蚀的危机。
2.2.建筑色彩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如果色彩使用不当,就会被当成是环境的 污染品,从而引发大众的不满。
来自新华网的新闻说: 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由色彩引起的纠纷在日本呈增长趋势。
1976年,仅有6项关于色彩的控诉提出,到1993年,就变成了16项。
不断上升的数据表明大众对建筑色彩的不满意程度在增加。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 建筑色彩污染,就有三百多条信息涌出。
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大众越来越关心建筑色彩对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一些建筑师在建筑色彩设计时存在某些问题。
3.国内外的探索面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的相关部门和人士进行了各种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其中以让!菲利普!朗科罗的 色彩地理学理论最为有影响。
20世纪6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创立 色彩地理学理论。
他在30多年里足迹遍布东西方几十个国家,饱览了其间不同的色彩之美,从中领悟出了美与文化差异的关系都与地理因素有关。
于是,他把色彩学研究的焦点对准了支撑文化现象的基础∃∃∃地理学。
以地理学为基础,纵观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奇特的色彩现象,他发现了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类、人种、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
这些要素都导致了不同的色彩表现。
色彩地理学指导下的色彩分析和应用由具体的小镇逐步扩大到地区、国家,先法国,后欧洲。
1970~1972年在日本东京发表的 东京色彩调查报告就成为东京城市发展色彩设计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2004年11月29日至30日召开了 第84届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会议。
此次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是:城市色彩以及色彩与建筑的专题研讨。
大会颁发 色彩中国大奖给哈尔滨市,鼓励哈尔滨在城市建筑色彩管理上取得的突出成绩。
而且自2000年以后,北京、哈尔滨、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出台了建筑色彩管理规范,广州的建筑色彩管理办法进入了意见征询阶段。
而且开始出现一些专门的色彩研究所提供建筑色彩实践指导(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北京西蔓色彩咨询公司等机构)。
但是,从理论角度具体探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并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探讨地域建筑色彩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域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逐一分析建筑色彩与具体地域要素的关系,从建筑设计角度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一些地域建筑的色彩设计方法。
色彩是人类大脑对于各种客观存在着的有着特定波长的光。
让!菲力普!朗科罗不但是法国色彩学家。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色彩角度提出保护色彩、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人。
著有∀法国色彩!民居和景观#和∀欧洲色彩∃ 色彩地理学 #等有影响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关于色彩的论述是 无论什么东西是可见的便是色彩,颜色就基本性而言,就是可见的东西。
牛顿认为色彩是 大脑对眼睛的视网膜接受光线后的响应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卡尔!马克思认为: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而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则说: 色彩就是生命!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提到,色彩产生的联想与材料及形式无关,色彩能给建筑师提供其他手段所无法获得的表现效果。
色彩并不等同于颜色。
色彩与颜色的关系可表述为:色彩是颜色的抽象,颜色是一种具体的色彩,颜色的不同反映出色彩的不同,但颜色不是展现色彩的唯一途径,即使颜色不变,色彩也会因为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学者高履泰在他的∀建筑的色彩#一书中定义: 建筑色彩仅仅指建筑材料的表面属性,也就是建筑材料的表面色知觉。
∀建筑科学知识大全#中建筑色彩的定义:是指建筑物的固有色在光源色的照射下所形成的色彩关系;在环境色彩的影响下所构成的色彩气氛。
本文中,建筑色彩是指单体建筑本身在自然光或白积灯环境下被人眼感觉的属于建筑材料的色彩知觉,包括建筑立面色彩与建筑室内界面色彩。
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宗教10陕西建筑 2008年8月总第158期信仰、民俗、气候、制度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是这种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建筑色彩不可能完全达到国际式、全球化、建筑色彩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的色彩。
地域性建筑(地域风格建筑)是以特定地方的特定的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
4.路易斯!巴拉干说: 甚至在战后都与世非常隔绝的国家,像我的建筑那样的典型建筑是非常自然的。
他认为,缺乏地域差别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风格会毁灭文化的个性和品味。
乡土建筑的形成在于植根于本土建筑之根源,将传统的地域性建筑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使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传统为现场生产服务。
地域性是在经济全球化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的时候被提出来的。
全球化与地域化的两级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
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加速文化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必然的,但是文化的地域特征是该文化存在的价值,所以追求地域性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主张。
本文认为,建筑的地域性指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密切联系,地域建筑是融入了地域要素的物质表现(其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质、地貌、植被、生物等;人文因素有宗教、民俗、经济、技术等)。
地域建筑不是什么流派,也并非 地方主义。
5.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建筑色地方主义(当代流派之一),在这里地方性这个词并非用于表达由于当地气候、文化、技艺等相互影响而自发形成的乡土特点。
它是指一些地方流派。
色彩受到所处区域的气候、地貌、建筑技术、宗教信仰、大众色彩喜好、物质资源、经济等等要素的影响,建筑色彩在特定空间被这些要素赋予特定的意义;二是建筑色彩是作为文化现象的地理分布。
关于建筑色彩在全球化过程中地域性逐步削弱的原因,在∀城市、建筑研究的动态环境色彩#一文中,作者将其归结为:1、先进的运输和电讯技术加速了文化的交流;2、相对流行的西方文化在设计领域(包括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工业设计等)有着重大影响;3、还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某些领域内存在着某些相通的色彩意识;4、可见建筑色彩全球化的浪潮来势凶猛。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在今天,建筑色彩要是不从文化的立场上认识它,恐怕也很难找出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来解读。
因为,事实上,它就是文化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意识形态在色彩应用过程中的体现。
支撑文化现象的基础是地理学。
因此,应该从地域性角度来分析建筑色彩。
参考文献:[1]伊利尔!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版[2]焦燕 詹庆旋∀当代中国大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的现状与分析∃∃∃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五个城市为例#[3]伦纳德!史莱因∀艺术和物照#[4]高履泰∀建筑的色彩#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 1988[5]祁国颐主编姜士军副编∀建筑科学知识大全#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6]邹德侬 著∀中国现代建筑论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谢工曲杨豪中编著∀路易斯!巴拉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英)凯瑟琳!斯莱塞 原著,彭信苍 译∀地域风格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9]∀建筑大辞典#地震出版社[10]焦燕∀城市、建筑研究的动态环境色彩#∀世界建筑#1998.5[11]周尚意 孔翔 朱竤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12008年8月总第158期 陕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