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认真总结其改革经验,深入探究其分配规律,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体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目前,除了部分垄断性行业外,初次分配已引入市场机制,企业可分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市场,工资按照市场规则确定。相对于城市而言,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普及,农村收入分配以农户为分配主体,实行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分配方式。与此同时,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利息、股息、知识产权收益等成分不断提高。
第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三者并驾齐驱的工资制度基本形成。伴随着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在行政机关逐步实行了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实行了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逐步实行了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并积极探索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探索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企业职工持股、劳动分红、技术入股等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大锅饭体制正在逐步改变。
第三,社会再分配调节体系不断完善。伴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不断加大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除了继续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其在调节收入差距上发挥更大作用外,特别注重推动社会保障、农村扶贫、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目前,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已经形成,险种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其中,养老和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随着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出现了“并轨”趋势,其基本思路是,在基本制度层面,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但辅之以附加养老金和医疗补助等特殊办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了城乡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
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概括起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积极
探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效结合,初次分配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市场机会均等且公平竞争的机制,发挥市场竞争对提高效率的作用;完善企业工资制度,规范企业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全面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使初次分配真正与劳动和贡献挂钩,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合理调节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适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注重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低收入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要优化收入分配调控体系,重点是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功能,加大对高收入者收入的调节力度。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效率与公平要密切结合,初次分配既要强调效率,也要重视公平,以免加大再分配调节的难度;再分配过程要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缓解因市场主体不到位、市场客体不完整、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管理滞后等带来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的矛盾和部分居民暂时生活困难状况。
三是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要在保证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上保障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通过合理的财政与税收政策,解决好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特别要注重完善包括失业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看,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要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推动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培育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公共义务教育,发展各种职业教育,使就业能力较低的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村人口有平等的机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四是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化解社会收入分配的矛盾。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看,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在城乡、地区、行业、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更为突出。因此,应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解决农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突出的民生问题。
三、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对策
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层面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统筹兼顾,配套进行。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快立法步伐,以统一的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全社会及其成员的收入分配行为,重点应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对于过高收入,除了运用个人所得税外,还应尽早开征遗产赠予税、物业税、特别消费税等进行调节。二是要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
征管,建立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交叉稽核制度,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和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三是要加快研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四是要加快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并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深化垄断行业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结合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加快垄断行业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二是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经营者收入增长的约束作用,改进工效挂钩的办法,规范职工个人收入列支渠道。三是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和职务消费。
第三,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快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形成统分结合、调控有力的工资收入分配管理体制。二是要全面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体制,建立和健全符合事业单位工作特点和各类专业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三是要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第四,深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不断拓宽养老保险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理确定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比例,逐步扩大医保覆盖面,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三是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和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社会保障援助的作用。四是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各级政府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标准。五是要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第五,深化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制度改革。一是要规范政府分配行为,明确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职责。二是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切实加强对项目审批的监管。三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收入分配立法进程,引导各地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并尽力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工资的行为;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四是要改革现行转移支付方式,建立规范透明的新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承启关键期的2010年,关于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成了中国社会的聚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