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山东方言辩正
第一节声母
一、声母的分类与发音
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辅音声母,此外还有零声母。
辅音发音时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口腔要受到阻碍。
阻碍气流的位置叫发音部位;阻碍气流的方式(包括吐气弱强、声带是否颤动等),叫发音方法。
任何声音的音值,都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因此声母可以按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进行分类。
(一)发音部位:
按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 f
(3)舌尖前音z,c,s (4)舌尖中音d,t,n.,l
(5) 舌尖后音 zh,ch,sh (6)舌面音j,q,x
(7)舌根音g,k,h
可看成三大类:唇音类,舌尖音类,舌面音类。
(二)发音方法:
1、阻碍的方式:根据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1)塞音:b、p、d、t、g、k 六个。
主要发音特点:○1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一定要接触,形成闭塞。
○2除阻阶段成声,发出的是爆破声。
(2)擦音:h、x、s、sh、f、r 六个。
主要发音特点:○1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只是接近而不接触,也不形成闭塞○2持阻阶段成声,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发出摩擦音。
(3)塞擦音:j、q、zh、ch、z、c 六个。
要点:是“塞”和“擦”的结合体。
○1两个发音部位一定接触,形成闭塞。
○2气流冲破阻碍后形成窄缝,从中挤出,摩擦成声。
(4)鼻音:m n .
m发音时,双唇微闭,有发麻感,气流从鼻腔出来。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丛鼻腔出来。
(5)边音: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两边出来,
两脸内有发麻感。
2、声带是否颤动:分清音和浊音两类。
清音17个,浊音4个,即m、n、l、r。
3、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送气音:p、t、k、q、ch、x 六个。
不送气音:b、d、g、j、zh、z六个。
*问题:为什么送气不送气只是针对塞音和塞擦音而言?
答案:因为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都一定要形成闭塞,气流的强弱可区分出不同的音。
而擦音,鼻音,边音,等三类音发音时气流的强弱不产生影响,不具有区分不同音的作用。
作业:1 写出21个辅音声母及零声母的国际音标。
2 请描述下列声母的发音:q ch s f m p
r g j h l t
二、声母的方言辨正
山东话属于北方方言区。
山东话从北向南分为东,西两大区(划分标准:东区zh ch sh声母分两套,“争抄生”和“蒸超声”不同音;西区则同音)东区:山东半岛;西区:鲁西北,鲁西南,鲁中,鲁南。
(参考书:钱曾怡《山东人学习普通话指南》)
东区又分东莱,东潍两小区,两区又分西齐,西鲁两小区。
东莱区:招远,莱西以东。
“准顺船”声母跟“争抄生”同。
东潍区:胶莱河,潍河流域。
莱州,平度。
即墨以西。
“准顺船”声母跟“蒸超声”同。
西齐区:鲁西北及鲁中的莱芜,新泰等地。
“纳力物玉”等中古次浊入声字归去声,跟“那利务遇”同音。
西鲁区:鲁西南及鲁南的枣庄,临沂等地。
“纳力物玉”等中古次浊入声字归阴平,跟“阿衣乌淤”同音。
烟威方言,分四个片儿:
①芝福片儿: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
(开发区)
②文荣片儿:文登,莱成,威海(环翠区等市区),乳山,海阳。
③蓬黄片儿:蓬莱,黄县,长岛,招远,栖霞,莱阳。
④掖县片儿:莱州。
(东潍区)
(一)b p m f , d t n l, g k h 三组声母,在发音和字的分类上跟普通话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只有n声母存在几个小问题:
(1)n+加齐齿呼→零声母,如“倪霓拟逆孽牛虐凝”等字,读成了跟“移意叶油月营”等同音。
有些方言如此。
(2)n+齐撮——[]舌面前鼻音,同jpx同发音部位,如“泥平女牛宁”等字,有些方言如此。
(三)zh ch sh :
除济南及其周围地区外,其他地区跟普通话均不大相同。
(四)z c s :
三种发音情况
(1)读成齿间音[tθ][tθ‘][θ]
东潍区的青岛,崂山,平度,胶县,高密,即墨,胶南,诸城,五莲,安丘,临朐,沂源,沂水,蒙阴,莒县,莒南,日照等和东莱区的长岛方言等。
(2)读成舌面音j q x,有泗水,邹县,平邑,滕州,枣庄,梁山6地
如租zū→ ju,存cún →qun ,松sōng →xiong等
(3)读成舌面后音zh ch sh,有全省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方言。
(五)r声母:
(1)读成以y开头的零声母,除青州、临朐外所有的东方言区及西区的东明方言,如“染——眼,软——远,绕——要,人——银,褥——雨”等。
(2)读成l声母,有淄博、章丘、广饶、青州、武城、夏津、高唐7地,如“揉——搂,让——浪,入——路,润——论”等。
(3)读成舌尖前浊擦音[z],有济宁、兖州、曲阜、聊城、汶上、宁阳、嘉祥、邹县、定陶、金乡、鱼台、单县、微山13地。
(六)、零声母:
(1)开口呼零声母字
1、读成[]声母,如“爱ng *、袄ngao,欧,安,思,昂”等字,山东北部、中部,泰安、潍坊等地。
2、读成[],如“袄,安”等字西鲁区及西齐区聊城、冠县、莘县、茬平、东阿、平阳、肥城以及东潍区的莒南。
3、er音节字:读成[l]或[L](卷舌边音),韵母一般为e,如“而二耳尔”菏泽大部分,临沂北部,惠民东南部,潍坊市南等地。
第二节韵母
一、韵母的分类与发音:
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除-n.-ng两个韵尾外,其余都有元音充当。
韵母的元音可有 1.2.3个原因充当.韵母又分为韵头,韵
1、韵母的分类
1)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型(韵头)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
合口呼撮口呼
2)按韵母的结构成分分为三类: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鼻尾
音韵母(张静;胡裕树“带鼻音韵母”)
(一)单韵母:
由单韵母构成的韵母叫~
普通话共有十个,即a、o、e、ê、i、u、ü、-i[**]、-i[**]、er .
单元音音色取决于口腔共鸣器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舌头。
根据发音时舌头的部位状态,单韵母又分为舌面元音韵母、舌尖元音韵母和卷舌元音韵母。
1、舌面单韵母:
造成不同音色的因素有三个: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唇形的圆展。
注意:《现汉》66页单元音发音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
舌位的高低:即开口度大小。
分高、半高、半低、低四类。
舌位的前后:分为前、央、后三类。
唇形的圆转: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两类。
补充
一级标准元音二级标准元音第三级元音
i u
国际音标协会:
前元音:在1、4号元音线上或进该线的。
后元音:在5、8号元音线上或靠进该线的。
央元音:在图上虚线所示的三角形区域。
普通话舌面单元音韵母共七个:
(1)a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口腔张开,舌面中央微微隆起,唇形成自然状态。
例:“发达、喇叭”
(2)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口腔半闭,舌后部隆起,圆唇。
例:“薄膜、磨破”
(3)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
口腔、舌位同o,只是唇形不圆。
例“合格、特色”
(4)ê[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口腔半开,舌前部隆起,唇形不圆。
ê一般不单独使用(“欸”例外),例如须跟韵头i、u结合,成ie、ue。
ê与e互补。
(e 不跟韵头i、u结合),所以《方案》规定ê单独时写成ê,在i 后写成e。
例:“解决、确切”
(5)i[i]舌面、前、高、不圆唇,唇作“微笑状”、不圆唇。
例:“机器、集体”i作韵腹标调时,应当去掉上面的点。
(6)u[u]舌面、后、高、圆唇。
唇拢圆。
注意发音时不要有动程,
舌位、唇形、口腔始终不变。
例:“互助、树木”
(7)ü[y]舌面、前、高、圆唇。
撮口为圆。
与j、q、x和在零声母音节中,应当去掉上面两点。
例:“区域、序曲、吕剧”
2 、舌尖单韵母
舌尖起作用,由舌头的前后和唇形的圆唇决定不同音色。
普通话有两个。
(1)-i[ ]舌尖前、高、不圆唇。
“私”拉长音发,舌尖前伸,
对着上齿背,舌尖与齿背保持仅仅不发生摩擦的距离发音。
例:
“自私、四次”。
(2)-i[ι]舌尖后、高、不圆唇“师”拉长音发,舌
尖翘起,对着硬前部,舌尖和硬腭保持仅仅不发生摩擦的距离发
音。
例:“指示、时事”。
3、卷舌元音韵母(卷舌韵母)
er[ ]卷舌、央、不圆唇
舌尖卷起接近硬腭。
自成音节,如:“而二儿尔”等。
儿化词,如:“这儿,叶儿,坡儿”等。
(二)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起来的韵母。
普通话共有13个:ai、
ei、
ao、oe、ia、ie、ua、uo、e、iao、iou、uai、uei .
复韵母发音时不是元音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一个元音的发
音状况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的快速滑动过程。
不是跳跃的、
突变的,而是存在许多过度音。
韵母里的几个元音也有主次之分,
其中开口、响度较大,发音较清晰的叫主要元音(韵腹)。
根据
主要元音的位置,复元音也分为前响、后响、中响三类。
1、前响复韵母:4个,即ai、ei、ao、ou .
例ai“晒台、白菜”
“肥美、黑煤”
“草包、宝刀”
口头、守侯”
2、后响复韵母:5个,即ia、ie、ua、uo、üe .
例ia“加压、下家”
ie“贴切、
乜斜”
ua“挂花、
耍滑”
uo“国货、
过错”
üe“决
绝、缺雪”
、
普通话鼻尾音只有两个:n和ng。
n是舌尖中音,发音时舌尖抵住齿龈。
ng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作尾音的鼻音,只有成阻阶段,即舌尖稍稍抵住齿龈或舌根稍稍靠一软腭,不用发出明显的鼻音就可以.
带n 的叫前鼻音韵母,带ng的叫后鼻音韵母。
二、韵母的方音辨正
复习:(1)单韵母:
(2)复音母前响:ai,ei,ao,ou
中响:iao,iou,uai,uei
后响:ia,ie,üe,ua,uo
(3)鼻韵母前鼻:an,ian,uan,üan,en,in,uen,ün
后鼻:ang,eng、ing、ong、iang ,uang ,ueng ,iong
(“三角”为烟威方言特点)
(一)与声母变化相关的韵母问题:详见钱曾怡《指南》p68-74,此举例了。
1.诸城,五莲,日照,昌乐及寿光,青州等地,j,q,x(团音字“经丘虚”)---[t][***][***]声母,韵母由齐撮开合,如:鸡 jī居jū
掐 qiā缺quē
鞋xié玄xuán
2.烟台,福山,龙口,莱阳等地,zh,ch,sh部分读j,q,x 长岛,招远等地,zh,ch,sh部分读[***][***][***],
韵母由开合到齐撮,如:
普通话烟台话长岛话
知 zhī ji
烧 shāo xiao iao
车 chē qie ie
3.除青州,临朐外的东区方言和西区东明方言,r—y(零声母),韵母由开合到齐撮,如:
日rì——yi(i)如rú——yu(ü)弱ruò——you(üo、üe)
热rè——ye(ie)肉ròu——you(iou)染rǎn——yan (ian)
软ruǎn——yuan(üan)让ràng——yang(iang)
闰rùn——yun(ün)荣róng——yong(iong)
(二)山东话在发i,u, ü,ou,iou,ang,iang,uang,(-i)前,(-i)后,er, ê等12个韵母时,除了与声母变化相关的问题以外,在发音和字的归类上跟普通话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三)a,ia,ua
音值:只有淄博,维坊一带发音时舌头偏后,并带圆唇色彩,应注意纠正舌头向前伸一点。
例如:a“妈,发,他,拉”ia“牙,俩”ua“瓜,夸,花”
(四)o,e,ie,uo,üe
1. 音值:(1)山东话e发的跟普通话一致
(2)o,uo的o圆唇不够
(3)ie,üe的e舌头靠后,济宁,莱阳把üe中的e发成圆唇元音o
2.字音:(1)b,p,m+o----ei,有部分字,如:伯,迫,魄,陌,默,墨,跟‘北,胚,妹’同音,东潍,西齐,西鲁绝大多数地区。
(2)g,k,h和零声母+e---uo.部分字,如:“哥,歌,个,课,科,苛,棵,颗,可,禾,和,河,何,荷,贺,讹,蛾,鹅,饿,俄”等字,跟“锅,阔,活”同音,淄博,莘县,阳谷,东平,宁阳,泗水,新泰,沂源,章丘,高寿,利津一线及以南以东地区。
(3)g,k,h+e----a 割,渴,喝东莱区
(4)d、t,g、k、h,z、c、s+e-----ei 如:“得,德,特,隔,格,革,客,克,刻,核,则,泽,择,责,侧,策,
测,册,塞,色”,东潍区,西鲁区及黄河以南的西齐区。
(5)z,x,s+e——ê,如:“则,泽,择,侧,测,策,册,塞,涩,色”,黄河以北西齐区。
(6)j,x+ie-----iê,如:“阶,皆,街,介,界,鞋,蟹”等,初荷泽地区,新泰,济阳外的全省其他地区。
(7)üe——üo,如:“嚼,脚,鹊,削,学,弱,虐,约,药,乐”,烟台,长岛,龙口,牟平,荣城
(五)ai,uai
1.音值:缺少动程,失i,开口度不足,a发成ê
ai——ê uai——uê
(1)ei,东潍区,西鲁区及黄河以南
西齐区,如:“掰,白,柏,
拍,麦,脉,摘,宅,翟,窄,
拆”字
2)e ,长,蓬,龙,招,栖,福,
威,莱,海及莱西
(3)o,烟台,牟平
(六)ei,uei
1、字音:
(1)增加u介音:○1l+ei—uei ○2n+ei—“内nuei”
山东中部、西部大部分地区,如“雷、累、
累、泪、累”等字。
(2)丢失u介音:d 、t、z、c、s+uei—ei,东莱
区和东潍区的平度,如“堆、对、队、推
退、腿、嘴、最、醉、罪、醉、催、崔、
摧、悴、脆、虽、随、岁、碎”等字。
(3)f+ei——i,阳谷,平阴,长清,泰安,泗水,滕州,
枣庄一线及其以南以西的地区,如:非、
飞、肥、费、肺、匪、吠、沸、废等字。
(4)m、n+ei——en,平邑一带,如:每、没、煤、镁、
美、酶、妹、枚等字。
(5)“北贼黑”荣成,文登,乳山
o(北),e(贼黑),烟台
牟平
e,东莱区及其它
地区。
(七)ao、iao
1、音值:动程不足,ao——[***],iao——[***],
丢失韵尾
应注意把韵尾o发的突出些,清楚些。
如:“袄包刀
好,要表友小”
(八)0an ,ian ,uan,üan,en,in,üen,un 八个前鼻音
1、音值:初胶东一些地方外的山东方言念成鼻化韵,
即没有明显的鼻音韵尾n ,把元音鼻化发成口鼻音。
方法:a ——n ——an ,把n 拖长一些,发清楚些。
2、字音:
(1)dtnl 、zcs+uan 、uen ——an 、en ,丢失u 介音,如:
“酸团暖卵伦村酸乱”等字,东莱区和平度。
(2)n 、l+in ——en ,如:“您林临淋麟”,山东中南部。
b 、p 、m+in ——en ,如:“宾贫民”等字,沂水,
诸城,五莲等地。
(九)eng ,ong ,ing ,iong ,ueng
1、音值:eng-ong
ing-iong
东潍区胶州湾周围的青岛,崂山,即墨,胶县,高密,平
度,安丘,诸城,胶南,五莲,日照等地。
应认真学会eng ,ong ,ing ,iong 的准确发音。
辨音练习:
应yìng 用yòng ,疼téng 痛tòng ,东
dōng 风fēng ,冷lěng 冻dòng ,正zhèng 统tǒng ,丁
dīng
冬dōng ,英yīng 雄xióng
2、字音:ueng “翁、嗡、瓮”——ong ,济宁,青岛,烟台
等地方言。
第三节声调
一、普通话声调综述:
(一)什么是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在汉语里,一个音节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汉字,所以声调又叫字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买mai和卖mai,繁星fánxīng和反省fǒnxǐng,理解lǐjie 和历届lìjiè等等,都靠声调来区别。
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跟音长也有些关系)。
但有几个特征,首先,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
这不同于音乐中的音阶音高,女子,儿童的音高比成年男子高一些;同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音高要高些。
其次,声调的音高如果前后有变化,这种升降变化是滑动的,而不是跳跃式的。
(二)调值和调类
调值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高低、升降曲直的形式。
为了细致而准确地描写汉语的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表示方法: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点,表示五度,用1、2、3、4、5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的不同音高,再在竖线左
音高变化.(如图)
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调类有几个,取决于具有多少可以区别意义的调值。
例:普通话,抛开音变,一般音节能读出4个有辨义作用的调值来,所以调类也有4个。
汉语各方言的调类很不相同;五类的,如南京、太原:六类的,如长沙、梅县、南昌:七类的,如厦门、福州:八类的,如绍兴:九类的,如广州:十类的,如广西博白、南宁等。
最少的是三类,如河北滦县、甘肃天水、烟台莱州等。
(三)普通话声调
1、阴平:即第一声。
调型:高平型。
调值:55。
由最高
音5度延长而成。
发音特点:高而平。
例字:啊、衣、乌、迂。
2、阳平:即第二声。
调型:中升型。
调值:35。
由中音3
度上升至最高音5度。
发音特点:先低后高。
例字:鹅、吴、鱼。
3、上声:即第三声。
调型:低降升型。
调值:214
由半低音2度开始下降到最低音1度,再生升
至高音4度,发音特点:先降后升。
例字:藕、椅、五、雨。
4、去声:即第四声。
调型:全降型。
调值:51。
由最高
音5度开始一直降到最低音1度。
发音特点:
先高后低。
例字:饿、意、无、务、王。
(四)古今调类比较
现代汉语的声调系统而来的。
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也就是四个调类,后来又以声母的清浊等不同为条件发生了变化。
凡古清音声母字的声调属阴调,凡古浊音声母字的声调属阳调。
这样,古四声实际上分化演变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
普通话四声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为什麽这样称呼呢,看看它同古代四声的关系就能明白(如下图):
古调类普通话调类古调类
阴平(“诗、飞、商”)阴平(“失、说、黑”)
平声{
阳平(“时、陈、龙”)阳平(“识、竹、福”)阴
阴上(“使、草、手”)上声(“尺、索、渴”)入
上声{ 次浊(“你、有、老”)
阳上{ (“式、切、各”)
全浊(“是、坐、父”)
阴去(“试、盖、变”)(“石、食、读”)
全浊阳
去声{ 去声 }
阳去(“事、树、用”)(“纳、入、药”)次浊入
“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四)声”。
另外,古四声八调的声调系统,在在现汉语各方言中的分合情况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同方言里,调类名称相同的,调值却往往不同;调值相同的,也不一定属于同一调类。
(五)声调的平仄抑扬
做诗(格律诗)填词要讲究“平仄”。
“平”指古四声中的平声,“仄”是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总称。
诗词中的平仄交错对立,使诗句抑扬相间,变化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们懂得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文中平仄调配的规律。
如,普通话里,古入声虽已消失,但是,去和阴平阳平的调值迥然不同,前者或曲或高降,后者高而扬,因此在戏曲、唱词中,句末韵脚较注意用平仄相对的规律:一般上句句末多用仄声字,下句句末多用平声字。
快板、快书也往往用“上仄下平”的规律。
例如,曲艺《水上歌声》中一段:
(自由、豪放地、慢)
嘉陵江上好风光(guāng),
清山绿水映朝阳(yáng)。
站在船头举目望(wàng),
一片江水白茫茫(máng)。
滔滔波浪在歌唱(chàng),
晨风吹来透骨凉(liáng)。
把住舵来握住桨(jiǎng),
昂首高歌向前方(fāng)。
二、声调的方音辨正
(一)重视声调的辨证:
我们在只会方言的情况下学说普通话,最难掌握的棂要数普
通话的声调了。
在我国七大方言中,南方各方言声调数目较多,其中广西博白话的声调最多,高达10个;广州话有9个;潮州话、温州话各有8个。
相比而言,北方方言声调最少,银川和天水话只有3个,北京话有4个声调。
山东话中,利津.邹平.章丘各有5个声调,半岛地区和
中北部从无棣到莱芜的部分地区只有3个声调,其他绝大多数地区有4个声调。
胶东一带,芝罘.福山.威海.乳山.海阳.莱州是3个声调;牟平、文登、荣成、蓬莱、黄县、长岛、招远、栖霞、莱阳是4个声调。
就烟台方言来说,大多数字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不在声
母韵母上,而是在声调上。
如:“汉”,普通话发全降型51调,芝罘.福山话发高平型55调,
蓬莱.黄县.长岛发半高降型42调,
招远发低降升型214调,
还有发成33、52、53调的等等。
因而,看似简单的普通话四声需要下工夫多学多练才能学
好。
(二)声调辨正:
1.阴平调字
(1)读成降调,烟台.福山.栖霞.海阳一线及其以东地
区。
(2)读成降升调(与普通话上升调类似)全省其他地区。
2.阳平调字:
(1)读成高平调(与普通话阴平调类似),长岛、蓬莱、龙口、荣成、乳山、枣庄、苍山、郯城。
(2)没有阳平调,淄博、桓台(读上声)、烟台、威海、福山、栖霞、海阳、莱西、即墨、崂山、无棣、高青、博兴、莱芜。
(3)读作53或近似53的高降调,全省其他地区。
※全省没有地方读作普通话那样的中升35调。
3.上声调字:
(1)读成近似214的降升调,龙口、栖霞、海阳一线及其以东地区。
(2)读成近似35的中升调,沂源、沂南、莒南、平邑、黄县、藤州、微山、枣庄、苍山、郯城、莱阳。
(3)读成近似55的高平调,全省其他地区。
4.去声调字:
(1)没有去声调,莱州、平度。
(2)读作近似55的高平调,烟台、威海、福山、栖霞。
(3)读作升调,文登、荣成、乳山。
(4)读作升降调,牟平。
(5)读作前低后高的降升调,招远、海阳。
(6)读作前高后低的降升调,武城、高唐、荏平、平阴、宁阳、泗水、平邑、费县、莒南一线及其以西以南地区,除冠县、嘉祥、藤州、微山、枣庄以外。
(7)读作降调(较低的降调),全省其他地区(含冠县等上述五地)。
※全省没有读作普通话那样的全降型51调的。
因此,山东话除半岛东端地区的上声调值跟普通话相同外,其他调都念得不准,需要纠正。
普通话的阳平调值35,除了沂源、沂南、莒南、费县、平邑一线以及以南地区和莱阳把上声字“椅楚”念作近似35的中升调外,山东其他地方没有此调值。
山东省方言声调的总特点:
(1)缺乏同普通话阳平35调类似的上升调;
(2)降调、降升调居多。
(三)变调、轻声、儿化:
1.变调、轻声:山东人只要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及规律即
可,山东话习惯上读变调。
轻声的情况跟普通话差不
多。
多加练习、模仿,容易学好。
2.儿化:山东话儿化的词类和作用跟普通话大体一样。
不一样的,
(1)中、西部一些地区(如诸城、五莲、金乡),d、t、n、l声母的音节儿化,加了一个滚音[r],加在了声、韵之间,
如“豆”dou 豆儿drour。
(2)西部地区,ng尾音节儿化时,去掉韵尾。
由韵腹直接卷舌,不鼻化,如“汤”tang 汤儿tar。
(3)中、南部一些地区(如淄博、平邑、定陶),儿化时改变了原韵母本身的音值来表示类似儿化的意义,例如:
丝si sei 丝儿事shi shei 事儿
地di diei 地儿主zhu zhui 主儿
窄玉yu yuei(窄玉儿,斜玉旁)得劲jin jiei得劲儿上班ban bê上班儿玩wan wê玩儿(4)金乡方言,z c s声母音节儿化后,声母变为zh ch sh,如“卒”zu卒儿z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