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贸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网课测试题答案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E.人类劳动的产品2.生产性流通费用()。
A.是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B.会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C.会部分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D.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补偿E.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而到得补偿3.个别分工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
()A.错误B.正确4.按所有制的性质来划分,我国经济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型:()A.公有经济B.非公有经济C.国家所有制D.集体经济E.私有经济5.从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是()。
A.不受任何限制的消费B.工人个人的私事C.纯粹生活消费,与再生产无关D.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6.股份制公司形式实现了资本积累,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A.错误B.正确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的是()。
A.部分中小资本的利益B.中小资本的整体利益C.个别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D.私人垄断资本的总体利益8.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错误B.正确9.垄断利润包括以下部分:()A.以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额外利润B.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获得的一般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D.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E.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0.以下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自然经济体制C.建立产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B.社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C.上层建筑及其运动规律D.科学技术及其运动规律13.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
上外贸宏观经济学答案

上外贸宏观经济学答案Online Test One本次测试主要针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共28题,其中选择题20道,判断题8题。
要求40分钟内完成。
1) Suppose, in 2010, you purchased a house built in 200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included in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r 2010?A)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n 2010B)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n 2003C)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n 2010 minus depreciationD) the value of the services of the real estate agentAnswer: D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goods is directly counted in GDP?A) the lettuce that Subway purchases for its sandwichesB) the bread that Subway purchases for its sandwichesC) a 12-inch Subway sandwich purchased by a studentD) the plastic bags that Subway purchases to wrap its sandwichesAnswer: C3) The nominal GDP of the U.S. in 2008 was approximately $14.4 trillion. This means thatA) the value of output in 2008 was around $14.4 trillion.B) total income in 2008 was around $14.4 trillion.C) total spending in 2008 was around $14.4 trillion.D) all of the above are true.Answer: D4) In 2009, Kendall Ford, an automobile dealership, spends $20,000 on a new car lift for its repair shop, $2,000 on a new copy machine for its sales division, and $600,000 on Ford Motor company stock. Unsold cars and trucks were valued at $400,000 on January 1, 2009 and unsold cars and trucks were valued at $900,000 on December 31, 2009. What is Kendall Ford's total investment spending in 2009?A) $22,000B) $322,000C) $522,000D) $1,022,000Answer: C5)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nderstates the total production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because of the omission ofA) the underground economy.B) intermediate goods.C) inflation.D) exports.Answer: ATable 7-8Consider the following data for Tyrovia, a country that produces only two products: guns and butter.6) Refer to Table 7-8. Real GDP for Tyrovia for 2009 using 2002 as the base year equalsA) $1,140.B) $880.C) $690.D) $560.Answer: C7) Suppose the working-age population of a fictional economy falls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90 are retired or homemakers; 60 have full-time employment; 20 have part-time employment; 20 do not have employment, but are actively looking for employment; and 10 would like employment but do not have employment and are not actively looking for employment. The official unemployment rate as calculated by the U.S. Bureau of Labor would equalA) (20/60) × 100.B) (20/80) × 100.C) (30/80) × 100.D) (20/100) × 100.Answer: D8) A student who jus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but has not found a job would most likely beA) frictionally unemployed.B) structurally unemployed.C) cyclically unemployed.D) seasonally unemployed.Answer: A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olicies would reduce frictional unemployment?A) a decrease in the minimum wageB) a job retraining programC) implementing an unemployment insurance policyD) building an on-line job database that helps workers find jobsAnswer: D10) Minimum wage laws cause unemployment because the legal minimum wage is setA) below the market wage, causing labor demand to be greater than labor supply.B) below the market wage, causing labor demand to be less than labor supply.C) above the market wage, causing labor demand to be greater than labor supply.D) above the market wage, causing labor demand to be less than labor supply. Answer: D11)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s theA) cost of a market basket of goods and services typically consumed in the base year.B) cost of a market basket of goods and services typically consumed in the current period.C) average of the prices of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urchased by a typical urban family of four.D) average of the prices of new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the economy over a period of time.Answer: C12) Your grandfather tells you that he earned $5,000/year in his first job in 1949. You earn $35,000/year in your first job in 2009. You know that average prices have risen steadily since 1949. You earnA) 7 times as much as your grandfather in terms of real income.B) more than 7 times as much as your grandfather in terms of real income.C) less than 7 times as much as your grandfather in terms of real income.D) less than 7 times as much as your grandfather in terms of nominal income. Answer: C13) Imagine that you borrow $5,000 for one year and at the end of the year you repay the $5,000 plus $600 of interest. If the inflation rate was 4%, what was the real interest rate you paid?A) 16 percentB) 12 percentC) 8 percentD) 6 percentAnswer: C14)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A) technological change.B) increases in capital per hour worked.C) government provision of secure property rights.D) political instability.Answer: D15)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consumption spending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savings ________ investment expenditures, and ________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conomy.A) increases; increasesB) increases; decreasesC) decreases; increasesD) decreases; decreasesAnswer: D16) In a closed economy, private saving is equal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Y = GDP, C = Consumption, G = Government purchases, T = Taxes, and TR = Transfers)A) Y - C - TB) Y - G - TC) Y - G - T + TRD) Y + TR - C - TAnswer: D17) How would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respond to a change from an income tax to a consumption tax?A)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would rise.B)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would fall.C)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would be unaffected.D)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may rise or fall based on whether household saving increases or decreases 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 from an income tax to a consumption tax.Answer: A18) When an economy faces diminishing returns,A) the slope of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becomes steeper as capital per hour worked increases.B) the slope of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becomes flatter as capital per hour worked increases.C)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shifts to the left.D)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shifts to the right.Answer: B19) If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shifts down,A) it now takes more capital per hour worked to get the same amount of real GDP per hour worked.B) an economy can increase its real GDP per hour worked without changing the level of capital per hour worked.C)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becomes steeper.D) positive technological change has occurred in the economy.Answer: A20) Consider two countries, Alpha and Beta. In Alpha, real GDP per capita is $6,000. In Beta, real GDP per capita is $9,000. Based on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what would you predict about the growth rates in real GDP per capita acrossthese two countries?A) The growth rate of real GDP per capita will be lower in Alpha than it is in Beta.B) The growth rate of real GDP per capita will be higher in Alpha than it is in Beta.C) The growth rate of real GDP per capita in Alpha and Beta will be the same.D)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makes no predictions regarding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s of real GDP per capita across the two countries.Answer: B21) In the circular flow diagram, the value of all the income in the economy is greater than the value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the economy.Answer: FALSE22) Real GDP per capita i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value of real GDP for a country by the country's adult population.Answer: FALSE23) If the GDP deflator is equal to 100, then for that year nominal GDP is equal to real GDPAnswer: TRUE24) The inflation rate measures the average pric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economy.Answer: FALSE25) The GDP deflator is the best measure that reflects the pric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purchased by the typical household. Answer: FALSE26) If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are increasing, we would expect that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would also be increasing, holding all else constant.Answer: TRUE27) Increases in capital per hour worked cannot sustain high rates of economic growth unless accompani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Answer: TRUE28) An increase in the real interest rate will decrease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Answer: TRUE。
大学国贸课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国贸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贸易中,以下哪项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A. 非歧视原则B. 市场准入原则C. 对称互惠原则D. 自由贸易原则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A. 汇款B. 托收C. 信用证D. 现金交易答案:D3.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哪些商品?A. 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B. 其生产成本最高的商品C. 其他国家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D. 其他国家生产成本最高的商品答案:A4.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是指什么?A.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B. 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C. 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D. 以高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A. 监督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B. 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C. 促进国际贸易平衡D. 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成员国应对经济困难答案:C6. 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指的是什么?A. 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A. 保护外国产业免受本国竞争B.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C. 限制本国产业的发展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货物运输中的主要风险?A. 货物损坏B. 货物丢失C. 运输成本上升D. 运输时间延误答案:C8. 国际贸易中的“最惠国待遇”是指什么?A. 给予所有贸易伙伴相同的关税优惠B. 给予某些贸易伙伴特殊的关税优惠C. 只给予特定国家关税优惠D. 不给予任何国家关税优惠答案:A9. 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影响汇率的变动?A. 经济政策B. 政治稳定性C. 文化差异D. 国际贸易平衡答案:C10. 在国际贸易中,哪项措施不属于贸易壁垒?A. 关税B. 配额C. 出口补贴D. 产品标准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答案: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它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它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考试试卷(206)

某财经学院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名词题(25分,每题5分)1. 对外贸易答案: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国内贸易向国际的延伸。
从一个国家看这种交换活动,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
解析:空2. 价值增殖过程答案: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比较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作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
解析:空3. 货币答案: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普通商品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还具有由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的使用价值。
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目一:解释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答案一: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间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流动自由化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贸易的扩大。
通过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和提升物流效率,国际间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更自由地流动。
这使得各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间的资本可以便捷地流动到全球各个国家,引流外来资金,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这有助于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另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交流与转移。
不同国家间的技术和创新成果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和应用于其他国家。
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会对国家经济带来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间的竞争加剧,使得国内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
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国家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还有,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冲击。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应推进自由贸易政策,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
其次,培养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国家需要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题目二:解释供给与需求理论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
答案二:供给与需求理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项基础理论,它说明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通过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给与需求理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
供给与需求理论认为,对于任何商品或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决定了其价格和数量的平衡状态。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2021年12月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北京市日前召开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并公布了北京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北京市公安机关将集中开展打击医院号贩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疗倒号行为。
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①北京市运用法律手段对经济宏观调控②北京市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宏观调控③北京市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宏观调控④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正确答案: B2、资本积累的数量最终取决于:A、资本家省吃俭用B、资本家的意志C、积累基金和资本家消费基金分割的比例D、剩余价值的数量正确答案: D3、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正确答案: C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D、“三资”经济正确答案: B5、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括A、 c+v+mB、固定资本+不变资本C、 v+mD、流动资本+可变资本正确答案: A6、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A、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B、各企业手工操作与自动化之间的量的比例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须的劳动力之比正确答案: D7、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和衡量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A、经济发展指数B、生产发展指数C、人类发展指数D、生活发展指数正确答案: A8、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A、采用先进技术B、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 D9、()的规模与企业的规模并无固定的比例关系:A、股东大会B、监事会C、董事会D、经理正确答案: C10、人才的竞争与流失使中国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这句话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安全影响的哪一个方面?A、金融安全B、产业安全C、技术和人才安全D、贸易安全正确答案: C11、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个体经济②外资经济③集体经济④私营经济(2.0)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正确答案: D12、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A、进口关税B、所得税C、土地税D、农业税正确答案: A13、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正确答案: D14、企业替代市场的原因是:A、节省交易成本B、便于管理C、密切人际关系D、提高生产力正确答案: A15、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A、资本家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B、资本积累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C、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D、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正确答案: C16、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 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上外贸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2,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A联系社会生产方式来研究B联系社会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C联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D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来研究3,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4,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A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 B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C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D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6,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A.揭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劳动价值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重商主义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是因为〔〕〔〕〔〕〔〕〔〕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它表达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D.它决定着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E.它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物质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C.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D.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E.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A.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认识B.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C.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利用D.经济规律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E.人们不能消灭、废除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改造经济规律4,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律体系,包括〔〕〔〕〔〕〔〕〔〕A.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D.几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E.基本经济规律5,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是一个历史范畴D.人们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E.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6,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 ( )A.二者没有区别B.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E.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判断题〔只需判断正误,无需改错。
政治经济学(有答案)

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 )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B.国家的干预来实现C.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D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加大劳动强度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3.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B)A.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资料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4.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 A )A.国际分工的发展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C.经济全球化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6.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是(A)A.金融市场B.信息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消费品市场7.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第一产业是指(A )A.农、林、牧、渔业B.工业和建筑业C.服务业D.商业8.宏观经济是指(C)A.个量经济活动B.企业或居民的经济活动C.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D.某个地区的经济活动9.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10.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D )A. 商品关系B. 协作关系C. 家庭关系D. 生产关系11.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D )A.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B.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C.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D.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12. 社会再生产是( D )A. 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 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统一C.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3.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即( B )A. 货币资本的价值B. 社会总产值C. 流通资本的价值D. 商品资本的价值14.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D )A. 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B.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C. 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D.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5. 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 D )A. 效率优先B. 等价交换C. 合理分配D. 公平竞争16.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 C )A. 剩余价值B. 商品的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可变资本的价值17.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 A )A.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 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C. 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 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9.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 B )A.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B. 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C. 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D.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20.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是( C )A. 资本原始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B.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1. 在垄断阶段垄断银行资本的新作用是( C )A. 简单的借贷中介人B. 给借贷双方提供货币资金的服务C. 变成万能的垄断者D. 向工业企业提供大量贷款2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D )A. 既相互控制,又相互反控制B. 既相互剥削,又相互反剥削C. 既相互利用,又相互颠覆D. 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2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B )A. 过渡性的办法B. 基本经济制度C. 权宜性的措施D. 市场经营方式24. 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 C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B. 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C. 社会主义公有制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25. 我国的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它们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收入分配,这里的"贡献"是指( A )A. 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中的贡献B. 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贡献C. 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中的贡献D. 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贡献26.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采取的方式是( A )A. 渐进式改革B. 激进式改革C. 休克疗法D. 改良式改革27. 培育和规范我国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 A )A. 生产要素市场B. 商品市场C. 消费品市场D. 房地产市场28.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是继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之后在( B )A. 整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中的分配B. 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C. 整个非物质生产部门中的分配D. 整个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领域中的分配29. 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B )A. 培育市场体系B. 实行政企分开C. 加强经济管理D. 优化产业结构30.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应重视完善和主要运用( B )A. 行政调节手段和法律调节手段B. 经济调节手段和法律调节手段C. 法律调节手段和指令性调节手段D. 指令性调节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31. 我国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运行的结合点是( D )A. 合同B. 财政C. 银行D. 市场32. 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 A )A.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B. 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C.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D. 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33.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 A )A. 长期基本国策B. 暂时性的措施C. 短期权宜之计D. 具体外贸政策34. 我国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所必须坚持的对外开放的战略是( B )A. 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B.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C. 扩大利用外国资金D. 加强对外经济援助二、多项选择题:1. 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CD)A. 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 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C. 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D.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E.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 ABCD )A.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B. 第一产业质量日益提高C.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 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E. 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3.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所经过的阶段是( ACD )A. 购买阶段B. 循环阶段C. 生产阶段D. 销售阶段E. 周转阶段4.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在于( ABCDE )A.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B. 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C. 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明资本增殖程度D. 两者反映资本与剩余价值的不同关系E. 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5.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ABCD )A.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B. 国家享有所有者权益C.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D. 国家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E. 国家制定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6. 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以便实现( ABCD )A. 工业化B. 经济的社会化C. 经济的市场化D. 经济的现代化E. 人口增长的计划化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ABCDE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B. 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C. 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D. 经济发展的动力E.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8. 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是( ABCDE )A. 统一的市场B. 开放的市场C. 竞争的市场D. 有序的市场E.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市场9.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我国( ABCD )A. 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B. 发展中的严重约束C. 相对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D. 现代城市工业发展所受到的制约E.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0.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的特征是( BCD )A. 灵活性B. 全局性C. 根本性D. 长期性E. 暂时性11.价值规律的作用有(ABC )A.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B.自发调节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C.刺激商品生产者激烈竞争和分化D.引起货币贬值E.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2.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市场经济模式可以分为(ABC)A.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B.垄断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C.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D.完全垄断的市场经济模式E.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模式13.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三个要求,即(ACE )A.资金占用要少B.资金占用要多C.成本支出要少D.成本支出要多E.有用成果多三、判断正误题: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XXX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

XXX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社会化大生产,是由()A.分工联系起来的B.劳动联系起来的C.协作联系起来的D.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正确答案:D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确答案:C3.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源泉是A.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B.附加在商品上的费用C.商业店员创造的利润D.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4.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即将被消除的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正确答案:C5.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A.资本化的地租B.由天然土地本身的价值决定的C.由地租加利息组成的D.相当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A6.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A.扩大进口B.扩展出口C.稳定原有外贸体制D.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正确答案:B7.我国现阶段的一切制布局中,还必然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是由我国现阶段A.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决定的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C.劳动者的劳动还有差别决定的D.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决定的正确答案:B8.社会总资本扩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I(V+M)=IICB. I(V+M)〉IICC. I(V+ΔV+M/X)=II(C+ΔC)D. I(V+ΔV+M/X)=IC+IIC正确答案:C9.所谓市场机制是指A.经由过程市场举行各种交易活动的过程B.支配市场活动并相互作用的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C.买卖双方举行商品交换的场合和关系D.各种物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总和正确答案:B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试题

第九章: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多项选择题1自由贸易的一种有效情是作为贸易扭曲比如关税被取消,A 政府税收会下降,所以国家经济福利会降低B 政府税收会下降,所以国家经济福利会提高C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损失会降低,所以国家经济福利会提高D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损失会降低,所以国家经济福利会降低E 以上都不对答案:C2 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扭曲有利于扩大规模经济效益。
降低()可得到这些利益A 进口价格B 消费扭曲损失C 产品扭曲损失D B和CE 以上都不是3. 有人认为,特殊利益集团很可能会接管和促进保护主义政策,这可能导致增加国家的经济福利。
这种说法导致A 一种假设认为在实际中自由贸易政策可能优于替代品B一种假设认为,贸易政策应转向非政府组织,以致限制纳税人的负担C一种假设认为,,如果可行的替代品被提供,则自由贸易是一种次优的政策,要避免D 一种假设认为,如果政府允许特殊利益集团支配其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是一种解决平衡方法E 以上都不对答案A4一种最佳关税是:A 最佳关税是国家能获得世贸组织谈判的妥协B 最佳关税是能获得最大收益C 最佳关税是使得贸易收益和损失的差值最大D 由于可能存在报复,对小国家不切实际E 由于可能存在报复,对大国家不切实际答案E5 最佳关税最可能应用于:A进口贸易小国的小额关税B进口贸易大国的大二关税C进口贸易小国的小额关税D进口贸易大国的大额关税答案B6过高的关税A 过高减少进口B 过高损害贸易伙伴的经济C过高不利于进口竞争部门D过低政府将会取消以致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A7 由于社会边际效益的存在,下列不属于工业生产进口替代品的边际效益A 一种观点支持自由贸易和无政府参与B一种观点支持使用最佳关税C一种观点使用市场失灵作为贸易政策的战略D 一种观点抵制自由贸易,支持政府的参与。
E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D8 国内市场失灵是()理论的一种体现A 第一好B 第二好C 第三好D 一般规则E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9 确定次优贸易政策的难度是A10.作者认为:A 次优政策比最佳政策差B 特殊利益集团通常提高国家利益C 提高关税可提高国家福利D 市场失灵的论点支持自由贸易政策E 跟国家福利无关答案E11 在政党之间,政治家们长期使用简单的竞争模型()提高在竞选中的成功率A 最佳关税B 过高关税C 零关税D 最惠国关税待遇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D12 中位数选民理论A 在实施该贸易政策地区工作较好B 不合理的C 导致关税差异D在实施该贸易政策地区工作不好E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 D13 贸易政策通常不利于大多数人,而只利于小部分人。
中国对外贸易_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对外贸易_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以跨境电商作为发展平台,给未来商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和重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参考答案:正确2.全球价值链的制度基础指 WTO、FTA等多边贸易安排为全球化的生产、贸易和投资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带来的制度上的便利。
()参考答案:正确3.中国与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制造业长期从事高利润环节的组装、加工、生产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4.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基础主要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大规模普及。
()参考答案:正确5.WTO改革的方向应是各国更加大幅度地开放市场,打破壁垒,减少补贴,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企业制度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6.世贸组织改革应保证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参考答案:正确7.非歧视和开放是世贸组织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在多边规则框架下处理与其他成员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正确8.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美国知识产权调查的反制手段。
参考答案:正确9.我国国内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没必要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协议接轨。
参考答案:错误10.中国在享受 WTO 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自由化成果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也不受WTO 多边贸易体制框架的约束。
参考答案:错误11.“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封闭型合作平台,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维护全球价值链长久以来的制度基础。
()参考答案:错误12.我国应该构建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实现GVC角色的转换。
()参考答案:正确13.通过外贸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激发企业的主动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答案:正确14.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未涉及到知识产权调查。
参考答案:错误15.知识产权调查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将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的贸易救济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16.被诉企业对知识产权调查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政治经济学(A)多选

三、多项选择题1.任何生产的总过程都包含两方面关系,即(A人与自然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B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
2.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有(A劳动资料B劳动力C劳动对象)。
3.生产四环节之间的关系(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状况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6.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指(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7.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B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而改变C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E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8.经济规律分为(A所有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形成共有的经济规律D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1.商品的二重属性是(A使用价值C价值)。
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商品的价值量与(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越多C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总价值量不变D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产品中的价值量越小)。
7.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
8.货币的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
9.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10.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A商品价值的变化B产量增加导致商品供大于求D货币价值上升E货币价值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2,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A联系社会生产方式来研究B联系社会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C联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D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来研究3,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4,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A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 B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C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D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6,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A.揭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劳动价值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重商主义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是因为()()()()()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它体现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D.它决定着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E.它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物质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C.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D.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E.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A.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认识B.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C.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利用D.经济规律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E.人们不能消灭、废除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改造经济规律4,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律体系,包括()()()()()A.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D.几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E.基本经济规律5,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是一个历史畴D.人们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E.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6,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 ( )A.二者没有区别B.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E.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判断题(只需判断正误,无需改错。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
(F)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各种经济规律都不会因为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消失。
(F )3、经济活动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行动,因此经济发展过程是受人、而不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
(F )4、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
(F )5、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
( T)6、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
(T )7、西方经济学更关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T )8、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T )9、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T )10、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在空间上不能并存的两种社会制度。
(F )11、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T )12、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是认识客观经济规律。
(T )13、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F )14、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 F)15、现代经济学使用较多的是模型分析方法。
(T )16、政治经济学只研究生产关系,不联系生产力。
( F)17、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一元的,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T )18、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蒙克莱田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T )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产品的分配C产品的交换D产品的消费2,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D劳动资料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生产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4,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生产劳动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5,生产资料包括()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劳动设备和劳动对象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人和自然界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7,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A.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8,生产关系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B.人类社会所有人和人的关系C.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D.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9,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在矛盾10,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A.劳动力 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1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分配C.交换 D.消费12,“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个命题()A.混淆了生产和消费B.说明生产和消费就是一个东西C.表示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相互依存D.生产和消费处于经济关系的同一环节之上二、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的容包括()()()()()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E产品的分配形式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彼此相互决定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决定交换,交换决定消费D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E分配、交换、消费决定生产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A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B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C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E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4,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工具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体现在()()()()()A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B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C科学的管理体制 D先进的文化教育思想 E先进的原材料6,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7,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 E.生产方式三、判断题(只需判断正误,无需改错。
)1、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F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体力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F)3、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而作为中间的环节分配和交换行为并不会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
(F )4、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四个环节中,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F)5、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人们通过劳动与自然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
(T )6、当我们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时,它可分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层次和生产关系运行的层次,经济体制属于前一种层次,经济制度属于后一种层次。
(F)7、一般来说,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上会相同;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其经济体制肯定不同。
(F )8、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生产力没有任何关系。
(F )10、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
(F )11、生产和分配具有互相决定的关系。
(F )12、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T )13、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T )14、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
(F )15、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反之亦然。
(F)16、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所以经济体制的变化没有相对独立性。
(F )17、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
(T )18、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T )19、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所有制的表现形式。
(T )20、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T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价值是()A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B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C生产商品时的个别劳动耗费D生产商品时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一时间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一时间价值量增加C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在同一时间价值量不变D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在同一时间价值量降低5,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A 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B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D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6,商品价值量与下列因素的关系()A 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 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 与使用价值成正比7,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自然分工 B劳动分工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E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利益的经济实体2,商品价值是()()()()()A不同质的具体劳动 B同质的抽象劳动 C商品体中凝结的抽象劳动D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基础 E体现社会生产关系3,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三者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使用价值存在以价值为前提4,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技术装备先进程度C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 D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状况E自然条件和生产资料质量的好坏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E死劳动和活劳动6,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A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E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7,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A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B商品经济规律的存在C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D社会分工的存在E都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8,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A货币价值 B劳动生产率C商品价值 D交换价值 E商品供求关系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三、判断题(只需判断正误,无需改错)1 、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所以只要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然存在商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