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结构三十二法

楷书结构三十二法
楷书结构三十二法

“方圆字格”楷书结构三十二法

前言: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很多朋友的希望,但是在当今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我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书法,我认为,要掌握书法艺术,一定的理论和技法是必要的基础,结构是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字的结构就意味着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也会为日后在艺术方向的提升做好铺垫。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是我多年精心研究的关于楷书结构的一些要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欢迎书法同好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方圆字格”楷书结构三十二法

——张立进

汉字的书写,在精确用笔的基础上,如何安排好间架结构,使其组合自然,搭配得当,联系紧密,造型美观,是一大难题。也是历代法家所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有了“释智果偏旁结构法’’、“张氏结裹法’’、“欧阳询结构三十六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并产生了规矩这些法则的“方格’’、“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回宫格’’等等。汉字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今草等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字体无论在笔法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大异其趣。但是,沿用至今的练字格外形都是方的,只是在内部变化,没有发生质变,虽然对练字者均有帮助,但是,都不够完美。既然汉字字体发生了巨变,那么,用来规矩汉字的格子,也不能死守“方’’的形式,当随时代开创新天地。

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军、地讲授书法时,发现许多初学者,有的将字写得四角撑满,有的将字写得缩在格子中间,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使用的练字格,初学者把握不住汉字在格子中起笔收笔的位置,安排不好汉字的结构等。于是,我设想创作一种更加完善实用的练字格,跟上汉字发展变化的需要,打破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方形练字格,以适应习字者的需求。我翻阅了手头所有的图书资料,均无现成资料可借鉴。于是,我从汉字结构入手,运用了数学、几何学、力学等原理,通过反复思考、分析,发现大量汉字的外沿符合圆形这一规律。经过近三个月苦苦思索,终于“方圆字格’’在脑海中有了雏形。经过反复调整修改完善,最后定格在外圆内方的“方圆字格’’上。“外圆’’用来控制汉字

外展的笔画;“内方’’用以安排汉字的内部结构。有些字只用“内方’’就能解决,如:“日’’、“田’’等字。有些字则需要“内方’’和“外圆’’共同去安排,如:“道’’、“故’’等字。为了验证其科学实用性,一是用“方圆字格’’去试套古人碑帖;二是用“方圆字格’’写字;三是拜访名家鉴定。实践证明了她科学、新颖、实用。以楷书为例,如三点水,第一、三点偏右,并在一条垂直线上,第二点偏左,其三点外沿构成圆弧形;木字底的字,其底部木字横长竖短钩要小,且撇、捺写成两个点,中竖下沉突破下横线后顿笔钩出,两点的收笔高于下横线,竖钩的钩底和两点的收笔亦构成圆形;有中竖且撇、捺连写之字,中竖写至下横线和下圆弧线之间收笔钩出,撇、捺的末端在一条水平线上,接近并高于下横线,其撇画收笔在左竖线与左圆弧之间为宜,捺画则收笔于右下圆弧之上。其中,竖和撇、捺三笔的收笔处也构成圆形;国字框的字,其框基本控制在由上横线、下横线、左竖线、右竖线构成的内方之中,并接近于内方,要注意国字框的右上角抗肩处可在内方和外圆之间,右下竖钩可破内方,但不能出圆;再如走之旁、浮鹅钩、抛背钩、单耳旁、右耳旁的字,等等,其外展的主笔太长显得多余,过短视为残缺,写到圆上最佳。“方圆字格’’同样适用于其它字体的书写,就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字体本身而言,都分字心和外沿两部分,虽然字体不同,但字的外沿均符合圆的规律,只不过是在圆内变化体态。篆书,其外沿在“方圆字格’’上下部近圆或触圆,故字形较高;隶书的外围在“方圆字格’’左右部近圆或接圆,故字形较扁;楷书则比较适中,故字形较方正。“方圆字格’’打破了所谓“方块字’’的旧观念,将“方’’和“圆’’结合起来,外圆以约束汉字笔画的拓展,内方以控制汉字的中宫分部,有效地解决了方形字格解决不好的问题,使字写得大小

适度,美观大方。

“方圆字格’’得到了沈鸿根、孟天宇、田英章、庞中华、沙舟等名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沈鸿根先生为其题词:“方圆练字格新颖、实用,既能控制中心又能安排四角,有利于初学书法者,掌握汉字重心结构,很有价值。庞中华先生题词:“锐意创新。张立进创方圆练字格可喜可贺。’’田英章先生题词:“方中别有一番天趣,圆内又是几度春风。欣闻立进先生创造发明的方圆练字格近日已获国家专利,是为当今中国硬笔书坛一件喜事,它显示着当今书法界依然还有一批有志之士,在为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奋勇拼搏,其精神可嘉可贺。’’即是在平日学书过程中也得到了以上老师、艺友的大力帮助和指导。“方圆字格’’于一九九三年获得国家专利。并由蓬莱印刷集团、蓬莱渤海印刷厂专利印刷成写字本,通过大量的教学、书写使用,效果明显,反响强烈。只要正确的理解、使用她,就能少花时间和精力,尽快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结构安排等。使用“方圆字格’’练字,也就相当于寻到了一条练字的捷径。由于“方圆字格’’的实用性等,来访者几乎踏破门槛。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仿制和盗版的“方

圆字格’’本,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可以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可以无视于法律。当然,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方圆字格’’好用、有市场、有需求,这也使我心里无奈之余感到一丝丝安慰。

下面将使用“方圆字格’’书写楷书的方法、体会,概括为“方圆字格’’楷书结构三十二法,奉献给读者,请批评指正。

1、走之旁之字

走之旁的字,被包围部分用内方去安排,走之用外圆去约束。被包围部分上端可控制在上横线和圆之间。有中竖的,其中竖写在中竖线上,没有中竖的,沿中竖线左右对称,但左右均不能冲出内方左、右竖线。走之的点写在左竖线上半部,横折弯在中横线与左竖线交点处附近落笔,平捺一波三折,起笔可在左竖线与下横线交点偏上处,逆笔藏锋左点笔至左竖线与圆之间

至被包围部分右肩处时顿笔收笔,捺尾高于下横线,并冲破右竖线收笔至圆上,以托起右上部分。如:“达’’、“道”、“逢”字。(见图例1)

图例1

2、走字旁之字

走字旁的字,其走字首横在左竖线或偏右起笔,第二横在左竖线与中横线交点处偏右下起笔,收笔中横线之上,但不能靠近中竖线。下部撇收笔圆上,下平捺起笔在左竖线

下半部偏下与圆之间,转笔右行沉至下横线右半部中间顿笔收笔穿过右竖线至圆上。右上部分不论笔画多少均控制在右竖线之左,即控制在内方之中,右上部分顶部如果是横画均写在上横线之下,也就是不出内方,如果右上部分顶部是竖,则可以突破上横线,即可冲破内方,但不能超过走字的上竖,比其略低一点为妙。如:“起’’、“趣’’、“赵’’字。(见图例2)

图例2

3、连撇捺之字

连撇捺的字,撇、捺要左右舒展,撇的起笔在中竖线上,如果整个字的上端是竖画,那么此竖可冲破内方上横线,但需控制在圆内。如果整个字的上端是横画,此横可以近内方上横线,但不能出内方之外。撇、捺的尾部可平,亦可捺尾高于撇尾,反之不行,下平者在内方下横线上,或捺尾略高于下横线,捺脚破内方右竖线至圆上。整个字下展上敛,下宽上窄。如:“大’’、“史’’、“天’’字。(见图例3)

图例3

4、横短竖长之字

横短竖长下部撇捺的字,其长竖要顶天立地,起笔在内方上横线与圆之间,可靠近圆不能超过圆,竖钩笔至内方下横线与圆之间中点顿笔钩出,其钩出锋在下横线上或略偏上,整个竖画写在中竖线上。撇、捺尾部略平在下横线之上,撇画收笔在内方左竖线下根部与圆之间,捺画收笔至圆上。整个字除竖和撇、捺需出内方外,其余笔画均在内方之中。如:“来’’、“未’’、“朱’’字。(见图例

4)

图例4

5、木字底之字

木字底的字,其木字的横宜长,起笔收笔可破内方,木字的竖钩无论带钩还是略钩均写在中竖线上,其钩底较下横线略下沉,钩出锋于下横线之上。木字做底部时,撇、捺缩写成两个点,两点的底部均在下横线之上高于竖钩。两点收笔处和竖钩钩底,三点构成圆形。字的上半部分应收敛,并沿中竖线左右对称。如:“集’’、“梁’’、“乐’’字。(见图例5)

图例5

6、三点水之字

三点水的字,其三点水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内,上点写在内方左上角内左上右下斜线上,下点写在内方左下角左下右上斜线上,中点写在中横线与左竖线交点附近,中点左边可破左竖线,控制在圆内,三点的左外沿构成圆形。当三点水右下有撇画时,三点水可适当上移。右半部分除竖、竖钩、撇、捺、浮鹅钩、抛背钩等外展的笔画可出内方外,其余的笔画结构均控制在内方之中。如:“法’’、“深’’、“源’’字。(见图例6)

图例6

7、四点水之字

四点水的字,其四点大小、高低、正倚有别,不可排列如算子,左右两点略大,左点写在内方左下角,右点写在内方右下角,中间二点略小、高于左右两点。四点在中竖线左右各二个,整个字上紧下松,四点如同地基托起上面的结构单位。如:“照’’、“鱼’’、“然’’字。(见图例7)

图例7

8、斜钩之字

斜钩的字,其斜钩要直中带曲,有力度、有弹性,气势开张,形如满月之弓。斜钩是字的主笔,就像舞台上的主角一样,举足轻重。斜钩的起笔在中竖线上部偏左,右下行笔至内方右下角,顿笔圆上而后钩出。如:“氏’’、“成’’、“或’’字。(见图例8)

图例8

9、浮鹅钩之字

浮鹅钩的字,其钩要写得圆润、俊俏、舒展,形如天鹅游湖曲项向天歌之态,美丽动人。浮鹅钩的起笔一般在中竖线上,随行笔渐偏左,而后圆转调笔右行,其浮鹅钩横部分下沿在下横线上行笔,直至顿笔触圆钩出。整个字上敛下展,不可头重脚轻。如:“光’’、“充’’、“元’’字。(见图例9)

图例9

10、抛背钩之字

抛背钩的字,其钩要写得既圆活又遒劲,既不同于斜钩的硬朗,又区别于浮鹅钩的圆润。有男子汉宽肩细腰之雄姿,具有很强的张力。抛背钩沉至内方右下角顿笔冲破右竖线触圆向上钩出。如:“凡’’、“风’’、“讫’’字。(见图例10)

图例10

11、双人旁之字

双人旁的字,其双人旁不宜宽,让出足够的空间给右部去发挥。首撇在上横线左半横中点上下落笔,然后转笔左下出锋至左竖线上半部中间,下撇在上撇中腹起笔,而后转笔左下出锋冲出左竖线收笔,竖画在下撇中腹起笔下行至下横线收笔。首撇、次撇的尾部,竖画的收笔,三点构成圆形。右部结构单位下有竖、竖钩者,此笔画冲出下横线收笔于圆内。其它笔画均写在下横线之上,有右展的笔画可至圆,像浮鹅钩、捺画等。如:“律’’、“德’’、“徒’’字。(见图例11)

图例11

12、竖心旁之字

竖心旁的字,其竖心旁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右部如有外拓的笔画时可纵笔至圆。竖心旁的首点写在中横线上,点的右侧贴在左竖线上,竖画上下占位,起笔在上横线左端,收笔在下横线左端,或起笔、收笔在上、下横线略外伸,右点较左点高一些。竖心旁的竖的起、收笔,与左点外沿构成圆形。其右面的部分,下面是横的,要高于竖心旁竖的收笔;下面是捺、浮鹅钩的,要略高于竖心旁的竖的收笔,或与之持平,但不宜低之;下面是竖、竖钩的,只能低于竖心旁竖的收笔。如:“悟’’、“悦’’、“情’’字。(见图例12)

图例12

13、心字底之字

心字底的字,卧钩宜曲不宜直,弯而不折,形似新月。心字底托上的字,心字底宜宽。左点写在内方左下角,卧钩的钩底沉至下横线,末点压在钩部右上方,整个心字底的下面构成圆形。被托起部分应收敛,并沿中竖线左右对称。如:“慈’’、“思’’、“慧’’字。(见图例13)

图例13

14、横载上之字

横画载上的字,应下宽上窄,下重上轻,下面的笔画衬托着上面的笔画。整个字有正梯形的外貌,既优雅又安稳。横画多的字形高,横画少的字形矮,载上之横为主笔,起笔、收笔可破内方至圆。还要注意其它横画较短而多变。如:“皇’’、“盖’’、“丘’’字。(见图例14)

图例14

15、上下有横之字

上下有横的字,横画长短有别,角度有变。上横要短、下横宜长,上横仰、下横覆,下横起笔、收笔可破内方至圆。整个字沿中竖线左右对称。如:“五’’、“三’’、“生’’字。(见图例15)

图例15

16、左右有竖之字

左右有竖的字,要左竖短右竖长,有正有倚,不可形如栅栏。左竖下端控制在内方下横线内,右竖则可尽情下伸,不受内方约束收笔圆上。如:“川’’、“佛’’、“柳’’字。(见图例16)

图例16

17、以撇为主之字

以撇为主的字,撇画宜放,一笔撇去,有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痛快的感觉。撇画要力送末端,收笔于内方左下角,或内方左下角偏上圆上。如:“左’’、“夕’’、“名’’字。(见图例17)

图例17

18、以捺为主之字

以捺为主的字,捺画喜长,一笔送去,如同红杏一枝出墙来。捺为主笔,可冲破右竖线的封锁收笔至圆。如:“之’’、“足’’、“入’’字。(见图例18)

图例18

19、单耳旁之字

单耳旁的字,宜左高右低,右偏旁的字一律不让左,无论笔画多少都应写得开放大度。单耳旁的竖尽量下伸,破内方至圆。如:“即’’、“仰’’、“柳’’字。(见图例19)

图例19

20、右耳旁之字

右耳旁的字,右耳旁笔画虽少,但应放开手脚,横折的抗肩处要占领内方右上角,其竖下展直奔圆上。字左半部分下面宜在下横线之上,不得下沉。如:“部’’、“都’’、“邢’’字。(见图例20)

图例20

21、国字框之字

国字框的字,其外框的大小很关键,因为她关系到整个字的美与丑,成与败。其首笔竖画在内方左上角,左上右下斜线上起笔,竖的外沿贴着方圆格左竖线,收笔在方圆格下横线之上;第二笔在首笔起笔右偏上、上横线之下起笔,边行笔边略上抬,横折的折笔处在上横线上,或略高于上横线,因为所谓的横平竖直是相对的,横画以收笔高于起笔为宜,绝对水平是错误的。折笔写竖沿右竖线内侧下行,至下横线时顿笔钩出,其钩底在圆内侧。国字框的下横在下横线、竖钩之上。内部被包围部分用内方米字线去安排,居中为佳。整个国字框的字,除右上角抗肩处和竖钩钩底出内方至圆外,其余部分均在内方之中。国字框的四角恰好与内方四角相对应,这样就便于理解了。如:“国’’、“困’’、“固’’字。(见图例21)

图例21

22、山字框之字

山字框的字,其下部宜宽些,以免头重脚轻,左右两竖一般上开下合,有时也可上合下开,右竖较横稍下伸。山字框两竖上开下合者,两竖起笔贴方圆字格左、右竖线内侧;两竖上合下开者,框的底部左右贴方圆字格左、右两竖线内侧。左、右两竖切忌上下垂直,以免呆板。山字框的字一般不出内方。如:“山’’、“出’’、“函’’字。(见图例22)

图例22

23、直刀旁之字

直刀旁的字,其直刀旁只有两笔,但不应因笔画少而占位小,应抢占所属于自己的空间。末笔竖钩要坚挺有力,竖沿着右竖线内侧行笔,竖的起笔收笔均靠近圆。直刀旁的

字,直刀旁的钩底是整个字的最低点,左半部分下面一般控制在下横线上。如:“则’’、“利’’、“削’’字。(见图例23)

图例23

24、反文旁之字

反文旁的字,其反文旁上撇直下撇曲,上撇短下撇长。还要注意与左部的穿插,反文旁的下撇尾写至左部结构单位右侧的下面,以防松散。反文旁的捺,要粗壮有力,并收笔圆上。如:“故’’、“政’’、“教’’字。(见图例24)

图例24

25、欠字旁之字

欠字旁的字,欠字旁首撇的尾部、横折撇画的收笔、下撇的起笔、捺画的起笔,应适度聚集在一起,形成“泉眼’’,以其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射去,灵气十足。同时要注意与左部结构单位的避让穿插。欠字旁末笔无论是写成捺,还是写成反捺,均应收笔至圆。写成捺和写成反捺触圆的位置是不同的,写成反捺,收笔于内方右下角至圆;写成捺要比写成反捺收笔稍高一些触圆。如:“欲’’、“欣’’、“歌’’字。(见图例25)

图例25

26、字心本偏之字

字心本偏的字,其中竖线落在字的左肩处,也就是我们视觉上为字的右上方,未笔尽情右甩,将力量扳平,一直写到圆上顿笔钩出。否则字显得拘紧不大方。如“也’’、“已’’、“色’’字。(见图例26)

图例26

27、字身本斜之字

字身本斜的字,不要强行将其摆正,否则字没有精神。大部分汉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正平稳。但是,有些字则必须写得字身倾斜,险而不倒。像“包钩’’之字,其折竖向左偏至方圆字格中竖线与下横线交点附近钩出,整个字的重心落在其钩上。如:“乃’’、“勿’’、“刀’’字。(见图例27)

图例27

28、人字头之字

人字头的字,其人字头撇、捺宜展开,如同“法伞’’有盖下之势,捺尾略高于撇的收笔。人字头的撇在中竖线与上横线交点稍高处落笔,撇至左竖线与中横线交点之下,出锋冲破左竖线收笔,捺画右下行笔,至右竖线与中横线交点偏左处顿笔捺出近圆。下部结构单位要端正,不宜过宽。如:“念’’、“金’’、“今’’字。(见图例28)

图例28

29、门字框之字

门字框的字,其首竖的起笔、收笔处在方圆字格内方左上、左下角,竖贴左竖线内侧;横折钩的折肩处、竖钩钩底均破内方近外圆,竖靠近右竖线内侧。门字框内部被包围部分稍靠上,以防中心空虚。如:“门’’、“问’’、“闻’’字。(见图例29)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由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基于楷学的“92法”对书法学习者了解间架结构很有指导意义,甚至对于行书,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可见其效果不一般。 今天,我们把这一系统的、全面的法帖理论配图(由书法家汪钟鸣先生临写),发布给大家,供参考学习,内容如下: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 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 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 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 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 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 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 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书法考核方案

写字考核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使学生个个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涉及年级:1-6年级 三、考核标准: (一)总体要求:正确、规范、整洁 第一,正确。 1、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做到三个“一”:身体坐端正,挺胸抬头,两手两脚自然平方,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子一拳;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笔杆,握笔位置离笔尖一寸左右。 2、写正确的字:汉字不缺笔画、填笔画,不改变字形,不写错别字。 第二,规范。 1、1-2年级铅笔书写,3-6年级钢笔书写。 2、按笔顺要求写字:能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不倒笔。 3、书写端正、匀称:字迹清楚,大小合适,位置适当;横平竖直,笔画到位;字体端正,间架结构均匀得体。 第三,整洁。 字距与行距分布均匀,纸面干净,不随意涂改。 第四,有合理的速度。写字有一定的速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写内容,书写速度达到课标要求。 (二)具体要求 一年级: 认识田字格,练习用铅笔写字,执笔法及坐姿正确,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同时选择规范的范本,进行描红练习,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年级: 续用铅笔写字。保持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坐姿,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常见字的写法,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注意间架结构,行款格式整齐规范,平时以描红为主,临摹练习为辅,在反复的模仿中加深印象,逐步达到正确、熟练、美观地写出汉字,培养练字兴趣和毅力。三年级: 练习用钢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练习用毛笔写字,要求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学会运用毛笔练习基本笔画,书写简单的独体字,常用偏旁和含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点画要描得圆满、规范,一笔到位,字要描写得端正,整洁,懂得笔、墨、纸、砚的使用保管知识,了解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知道写好毛笔字的意义,激发写字兴趣。 四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保持正确的书写,掌握各种笔画和的写法,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懂得钢笔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识,掌握毛笔的执笔、动笔方法,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掌握常见字的书写要领,继续激发练字兴趣和毅力。 五年级: 继续练习用田字格或方格进行钢笔书写,掌握基本写法,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用横条格书写毛笔字,力求字体端正,分布匀称,字距适当,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始用临贴,学会读贴,临贴,做到“眼中有格,心中有字”,把握笔画的形态特征,字形结构特点,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力求形神兼备,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动笔方法,提高毛笔的动笔技巧,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写钢笔字,掌握各种字形书写方法,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会用横条格书写,写得端正匀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书写习惯,继续学习用毛笔临贴,力求动笔正确,结构合理,写得与范字形神相似,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操作方法: 过程性评价: 1、每天10分钟练字时间要求做到四个到位:即时间落实到位;教师到位;指导到位;评改到位。 2、一次作业,两项评价。一项是对作业正确情况的评价,按优、良、中、差等第进行,打在课题前面;一项是对作业书写情况的评价,以“★”“★★”“★★★”等级进行,打在课题后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详解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 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的哦~!~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解释:对于像左这些字,横笔画要写的短一点,一撇要写的长些哦。你问为什么要这样呢?你看它们下面的笔画不是有横笔画,就是有甩勾儿,需要表现呢。你要写一长横一撇短试试,那龙字可是有匕首,小心扎你,哈哈哈。 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 第1法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

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 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 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完整版)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书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1、竖钩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能力目标:能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情感目标:欣赏祖国的艺术瑰宝,学习书法家学习时的刻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教学难点: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模式:自主、和谐、高效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 一、在楷书的书写中,钩包括竖钩横钩斜钩和卧钩 等。 竖钩在一个字中往往是主笔,起支撑作用。它由竖和钩组成,竖画劲挺,钩画近似三角形。 书写要领: (一)起笔与竖画相同。 (二)行至竖画末端,微微向左下行笔。 (三)稍顿,回锋向左上行笔,边行边提。 (四)出锋收笔。 虽然竖钩的竖画是直的,但是为了平衡字的重心,表现字的势态,有时会向左挺出,有时会向右弯曲。

二、练习。 三、习字指导:水、可、来。 水:竖钩逆风起笔,钩出锋向左上,竖钩两边的笔画左收右放、左轻右重。 可:长横略向右上斜。“口”靠上竖钩在竖中线略偏右处。 来:左右基本对称,点、撇、捺均聚向中央。撇捺舒展,撇轻捺重。 四、练习。 五、作品欣赏:欧阳询《化度寺碑》。

2、竖提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竖提,并能书写美观大方。能力目标: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情感目标: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难点: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模式:自主、和谐、高效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 讲授新知: 一、竖提的写法与竖折相似,不同的是先写竖接着写提。竖提看似两个笔画,其实一笔写成。 二、书写要领: (一)起笔写法与竖画相同。 (二)至竖画末端,向左下提笔运行。 (三)与提画起笔相同,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 (四)收笔与提画相同。

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由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对书法学习者了解间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 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基于楷学的“92家喻户晓、架结构很有指 导意义,甚至对于行书,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可见其效果不一般。、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人手一册 今天,我们把这一系统的、全面的法帖理论配图(由书法家汪钟鸣先生临写),发布给大家, 供参考学习,内容如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让右者 右伸左缩 4.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横担者中画宜长 5.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7. 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其势不可直长8. 勾衂法,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9. 画短撇长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0. 画长撇短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1. 画短直长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集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3. 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4. 横短直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5.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左右有

硬笔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前言 《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九十二法對初學者瞭解間架結構有指導意義,是初學者的啟蒙導師。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本書版本以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藍本,增加了註釋,調整了部分範字。本書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 上面是寶蓋的字,其餘筆畫應帽於其下。如:寅宙守宿寅宙守宿 2,地載者有畫皆托於其上 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餘筆畫應托於其上。如:至盎盤鹽至盎盘盐

3,讓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勵勸即勤励劝即勤 4,讓右者右伸左縮 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蝀绩蜡读蚁

喜吾5,橫擔者中畫宜長 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 得長些;如:喜吾安婁 安娄 甲平6,直卓者中豎宜正 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 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千午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特別要注意的是,被包圍部分要左置上靠。如:葡萄蜀胸葡萄蜀胸 8,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如:勿匆忽曷勿匆忽曷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

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

书法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8张)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

书法鉴赏课后题答案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笔画组成部分的是 A、起笔 B、提笔 C、行笔 D、收笔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顿笔用笔时比较轻而蹲笔比较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麻姑仙坛记》点画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是 A、左侧点 B、右侧点 C、短横点 D、短竖点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A、柳公权 B、褚遂良 C、张旭 D、颜真卿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在永字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 A、点画 B、竖画 C、横画 D、撇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A、圆折 B、方折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麻姑仙坛记》中楷书字体哪个部分比较密集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A、内外皆圆 B、外圆内方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麻姑仙坛记》中的勾画主要采用行书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A、唐宪宗 B、唐穆宗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 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 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 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 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 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28法

也许您会说:我不学欧体!其实,欧体森严而成熟的结字法,它的揖让与顾盼、穿插与笔势等,都对您所学习的不管是其他楷书、行书或隶书,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提升自身审美尤其是书法鉴赏能力,也有很好帮助。 第一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见下图: 第二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见下图:

第三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见下图: 第四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见下图:

第五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弩,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见下图: 第六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见下图:

楷书28法

楷书28法讲座 (摘选于:《田英章硬笔书法技法》浙江古籍出版社) 第一课:1:首点居正主 首点应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这是点画技法的要诀。 字例:玄、六、享、哀、良 2:通变顾盼必 一字之中若有几个点就应顾盼通变,各具情态,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字例:以、冷、冰、念、溪 提示:在一字之中,凡点画较多时,应注意方向、形态、的变化,点点各具情态,相互呼应、顾盼。如“溪”字,左三点外散内聚,横三点上散下聚,末点长点,整体紧凑。 3、点竖直对永、卞、卒、宗、京 一字之中,如果上面有点下面有竖,应该考虑是否直对,如直对再考虑点画的问题。 4、中直对正桌、卡、堂、常、歪、素 一字之中,如果上下中间有竖画的,那么两竖应该直对。 5、中直偏右凡有中直笔画的字,竖画都应该垂直劲挺,但须稍偏右,以免显得呆板。 下、是、宇、命、奉、维

6、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没有点、撇、捺的字,间距要基本相等,楷书是这样,行书亦然。如:而、再、册、相、典。 7、横笔等距横笔之间没有点、撇、捺的字,间距要基本相等。如:王、其、五、拜、垂。 8、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的字,竖画不是全都居中,或偏左,或偏右,偏右者多。如:于、可、乎、年、序。 9、上收下展此类字上方收紧,下方展开以托住上方;此为上下结构的字常用的一种技法。如:思、烈、足、象、羲。 10、上展下收上展指的是上部飘扬洒脱,以显示字的精神;下收指的是下部凝重稳健,以显示字的端庄。如:香、令、祭、会、杏、昏。 11、上正下斜上正指的是上部端正,下斜指的是下取斜势。下部斜而有度,注意重心。如:芳、灾、霉、爱、势、忠。 12、上斜下正凡是上下结构的字,上斜下正的居多,上斜以取其势而呼应下方。如:登、贺、盏、岱、春、望。 13、下方迎就凡是上方有撇捺等开张笔画的字,下方多应上移迎就,这是为了使字显得紧凑不脱节。如:卷、令、吞、武、夸、吝。14、左敛右展凡是左右结构的字,以左敛右展者居多,所以这是左右结构的字普遍规律。如:吸、端、故、峻、聊、河。 15、左斜右正凡是左右结构的字以左斜右正的字居多,左斜为呼,右正为应。如:珏、经、利、如、班、外。 16、对等平分凡是左右对等平分的字,高低对等,宽窄相当,平分

(完整版)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别让宝贝跑了哈~!~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暂时介绍到这里。附图: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之二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

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书法的线条练习 提按

书法的线条练习提按”是书法创作的生命线 (2011-04-18 18:38:39) 书法的线条练习 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书法线条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现力,是由于线条具有极为复杂的属性,诸如质感、力感、动感、立体感、节奏感等等。在小学书法课中,由于时间短,学生数多,教师往往偏重于纪律、气氛、数目(即一堂课写几个或几张)而忽视了书法线条的练习。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以为要想切实进步学生的水平,就要加强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节奏感的教学。 质感 质感或质量感,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造型物表面质地(如坚硬、细软、光滑、粗糙、细腻、柔润)和量度的感受和联想所达到的真实程度。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一定的质感。《书谱》中所谓“重如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实在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 那么,怎样往练习学生呢?可以从两方面往分析: 一、由于书写工具性能不同,笔法不同,墨色不同,会造成不同质感的线条效果。在平时教学之中一般要求浓墨(但浓而不滞)正锋,重按涩行,则笔实墨沉,线条圆浑刚劲,骨肉相当,“躲骨抱筋,含义包质”(“文”指形,“质”指神)线条力度大,质感强,因而会给人以浑厚蕴藉,丰盈充实的感觉,如金文、魏碑、颜楷线条即是,而墨乏、墨淡、笔飘墨浮,墨不进纸,其线条或抛筋露骨,或肉丰肥涨,会给人轻薄笨弱之感,线条力度小,质感弱,质量感与落笔气力及用墨浓淡直接有关。有份量、有力度,即有质感,一般来说有质感的线条能唤起审美联想,所以选择一种特定形质的线条,往表现特定文字内容,加之巧妙的章法,就可能是一幅内容、形式相同一的佳作。例如浓重粗涩的细线,宜于表现“钢铁长城”的意境,柔软细韧的线条,宜于表现“细雨东风”的意境,枯燥凝涩的线条,宜于表现“冷林渐肃,虎啸猿啼”的意境,否则,难以创造出书法作品特殊的神采和韵味来,更不会酿造出浑厚或高逸或妍丽或霸悍的风格。总之,落笔着实用力,濡墨浓重充盈,行笔稳健劲涩,所造成的线条效果,无论粗壮或细柔,都会给人以明显的质量感觉。 力感 我国书法艺术的明显特点,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非常重视点画的笔力,因此作书时需凝神静思,将一身之力达于笔端,倾注于点画之中,使之呈现出有力度的线条,字体显得筋骨遒健。所以书法教学中力感练习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创造有力度的线条呢?它与执笔、运笔、用墨、用线有关,概括起来有三大方面: (一)取势。得势则生力,无势则力弱。势指的是形势、姿势、态势、气势等。从线条分析有点势、撇势、横势、竖势、钩势、挑势、执势等,从用笔看有正势(中锋)、侧势(侧锋)等。书法艺术之类,从根本上说是“势”的综合体现,没有线条的力度就没有书法的神采,然而求力必先识势。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新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新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 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