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笔记:
考试时间为7 月份,70 分及格
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空想社会主义,来自英国及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空想社会主义转化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资本论》:讲的是资本主义的由来,以及何为资本主义。
人的伤害来源:自然、社会和自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的认知:70%来自于生活实践
要弄清社会主义的由来,先弄清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人必须融入社会,才会明白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人在社会当中需要有外化及内部化;外化:必同流内部化:不合污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先知道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而组成的人类共同体。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形象的描述了社会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
什么是实践?
现实世界为客体,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开拓世界对象性、客观性的活动为实践。
实践活动有四个特点:1、客观物质性;2、自觉(主观)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调控性、改造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
社会是人的社会,要懂社会,必须懂人。
人就是灵与肉的结合体,人是三位一体的产物(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是受到了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限制。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1、生产实践=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帮助区分人与动物。
2、生产劳动给人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
3、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方面:经济、政治、文化。
4、实践是社会生产的动力。
什么是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世界上的所有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规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它只能在既定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里制造。
为什么?
1、在人开始生活时,遇到的生产力跟生产关系是既定的,无法改变的。
2、每一代人按照自己的情况及需求改变当前生产力。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社会的基本结构:
1、经济结构(物质方面、经济方面)即生产方式
2、政治结构
3、文化结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习惯。
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准备式要素:1、教育;2、文化;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或者是剥削关系。
生产关系构成要素: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有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什么是思维?看问题的切入点(着眼点、出发点)。1、搞清楚是什么?(本质问题、本源问题、根基问题)2、搞清楚是怎样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政治因素的看法既不能狂热,也不能冷漠。
在和平年代,政治为协调各种关系(如政治隶属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的目的是反作用于经济。
处理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十八大强调经济体制的改革,改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改革,从自由资本主义改革成垄断资本主义,从自由经济发展为计划经济。
经济基础的三个含义
1、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一定是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基础)。
2、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3、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组织及意识形态。
实体性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如:国家机关、军队、监狱、警察及法庭)
观念性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如:宗教、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
思想上层建筑是基础,政治上层建筑需要根据思想上层的要求进行组建。
政治上层建筑形成,巩固思想上层建筑。即思想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内容及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提供服务:1、(方向)要护己、排他;2、(方式)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和控制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秩序);3、(效果)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
经济基础服务,会促进社会发展,而当上层建筑为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时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经济生活:实现利益;政治生活:追求公平。
公平永远都是相对的。
文化生活主要处理好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社会存在分为:地理环境因素及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的精神活动过程以及理论形态(成果)的总和。
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低层次的反映为:不稳定、不系统、不自觉的反映为社会心理
高层次的反映为:稳定、系统的反映为理论形态(思想体系)由经济基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的就形成了意识形态。远离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无阶级性的则称之为思想体系(理论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而社会意识存在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存在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1、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能动的反应社会存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的划分:1、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根据生产关系)2、(根据生产力)3、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器)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根据生产工具划分)4、跟据经济形势进行划分法:1、人身依附关系形态(自然经济)2、以物依赖性为核心(商品经济)3、产品经济(共产主义)
商品的两个因素:价值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