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竹石》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朗读音频,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让学生学习竹子坚韧不拔、不怕艰难的品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诵读古诗。

2.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以及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释题激趣

1出示教学挂图或课件,指导观察。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3)你对生长在石缝中的竹子有什么看法?

2齐读课文题目,释题。

3了解郑板桥。

二、自读自悟,了解大意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读,评价。指导读准节奏。(二二三停顿)

3分组合作学习,读懂意思。老师提出学习要求:(1)小组朗读古诗。

(2)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诗句。

(3)先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4)理解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后相互评价。4全班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1)说说全诗的意思。

(2)从诗中体会到竹子的什么特点,什么品质?

(3)齐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深入理解

1教师范读,自由朗读。

2背诵。

(1)正确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3)表演背诵。

(4)相互评价,学习。

四、小结学习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说说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1读准、读通古诗。

2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意思。

3理解全诗意思。

4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感情。

5熟读成诵。

五、拓展学习,积累语言

1人们是怎样赞美竹子的?汇报课前搜集的诗文。

2结合本诗和你对竹子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竹子吗?

六、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竹石

郑燮

咬定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反思

《竹石》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竹石来歌颂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本诗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读、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课伊始,说到诗人郑燮,有些学生很陌生,但课前做了充分准备的学生知道郑燮就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他素有“诗书画”三绝。诗人十分喜爱竹,所以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竹石》。学生在了解了诗人和创作背景后,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咬定”“千磨万击”等词感受竹石的高尚品质。开头用“咬定”二字,把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也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领悟了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后,再引导学生读诗,以诵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反思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这次我校组织语文教师进行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我的收益颇多。我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学诗前激趣,使学生想学

古诗距今年代较远且内容较枯燥,所以学诗前我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课件显示古诗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诵读古诗词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件中分别显示竹在阳光灿烂下,风雨过后,大雪压顶时的姿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到竹坚忍不拔的品质,产生学习《竹石》的欲望。学生对郑燮并不陌生,我让学生回顾上

学期学过的《墨竹如人》,出示郑燮的画像,学生积极地讲郑燮的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又为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做了铺垫。

(二)学诗时点拨,使学生会学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在唤醒学生心中感情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所以我的课中有学生认真的自学,大胆的诵读,诗意的解读、独有的感悟……智慧在课堂中轻吟浅唱。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堂上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学。我让孩子们在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讨论。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学习积极性更高。诵读古诗,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其中有一男生在评价一女生读时讲“她的节奏不太准确,语气也不是很好”;我就启发“你来挑战他,好吗?”结果,这男生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问:“为什么这样读?”“因为这首诗中的竹是刚劲挺拔的!”听到这学生的回答,教室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我又启发全班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可以读出它的刚劲挺拔?”“坚劲、任尔”……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通过抓重点词等方法,用心感受、很快就体会了诗意。教师不用一字一句肢解诗意,学生多读、讨论,便能很快自悟出诗意。我让学生回想郑燮辞官卖画为生的事,再联系诗中诗人如何赞美竹的,体会到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三)学诗后拓展,使学生爱学

在学生理解诗意,明白古诗的主题后,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想法或收获。学生各抒己见,从竹的特点,从诗人的人品,从写作手法来谈想法,体会到学习了这首古诗受益匪浅,学习兴趣盎然。我再让学生欣赏郑燮的墨竹图,读郑燮写的另外几首写竹子的诗,再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之中,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总想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的快点多点,因而对中下生关注较少,他们听的多,讲的少,虽然看似积极参与学习中,但是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