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启示

一、解体过程

1985年3月由于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变革要求把作为年

轻一代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推上了改革的舞台。

1985年4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对处于“危机前状况”的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由此启动了新一轮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内更换了14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15名国家

和政府领导人,一批具有改革意识的新人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如

利加乔夫(主管组织工作的中央书记)、雷日科夫(部长会议主席)、叶利钦(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谢瓦尔德纳泽(外交部长)等。地方干部也大幅度更新,为改革方针的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讨论了政治改革问题。

1987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再次讨论政治改革问题,决定通过

重写苏共党史,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模式”,为改革清除思想理论

障碍。

1988年6月,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

议举行,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方案,决

定进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公开竞选,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建立拥

有实际权力的最高苏维埃。政治改革的取向及其步骤在党的核心领

导层中引起了分歧和争论,形成了以叶利钦为首的主张政治多元化

的“激进派”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主张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的“传统派”的斗争。

1989年3月,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竞选选出了首届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实际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常

设机构——最高苏维埃,从这时起,苏共的领导地位逐渐弱化,权

力中枢移向苏维埃。

1990年是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时期。当年2

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通过《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行动纲

领草案,宣布共产党“放弃政治垄断地位”,从而为实行多党制开

了绿灯。3月举行的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

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修改补充法》等决议,取消原宪法中规定

苏共领导地位的第六条,将苏共的作用改为与其他政党、社会团体

一样,“通过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

维埃国家的政策,及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1990年春夏举行的地方苏维埃选举中,原作为地方各级政权

领导人的苏共推举的候选人纷纷落选,各反对派政党和组织以及苏

共党内的激进派的势力则急剧上升,尤其是叶利钦及其政治盟友波

波夫和索布恰克分别当选俄罗斯联邦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苏维埃

主席,掌握了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和最大两个中心城市的最高权力,使苏联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势力逐渐坐大,中央政府

的权威则不断低落。

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上,围绕着党的纲领、党章

修订和党的政策,各派势力展开激烈争论,“激进派”主张苏共放

弃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改建为社会民主党。由于党的纲领和党章

没有满足“激进派”的要求,叶利钦、波波夫、索布恰克等在会议

结束前后宣布退出苏共。

二十八大后,苏共的分裂趋势继续发展,退党人数不断增加。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地方政府拒缴利税给中央造成1990年苏联的国

民经济在连续几年下降后出现负增长。中央权力的衰落还诱发了地

方民族主义的高涨,旧体制下被强力压抑的民族自决欲望在获得释

放空间后急剧膨胀,苏联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国家体制危机。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因此,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

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后,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的扩大,面临

联盟解体的威胁,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即:在确

认各加盟国主权的基础上缔结一个新的联盟条约——“主权国家联

盟条约”。1990年9月,成立了由各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组成的起草

委员会,11月23日,新联盟条约草案公布,供全民讨论。12月召

开的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围绕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决定重新起草新联盟条约,并将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提交

全民公决。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结果显示,76.4%的投

票人赞成保留经过革新的主权共和国联盟。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增强了

与戈尔巴乔夫抗衡的能力,实际上成为支配苏联政局变化的关键人物。

在苏共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秘谋发动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1991年8月19日晨6时,亚纳耶夫向全

国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由他本人从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随后,他又宣告,即日起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此期间国家全

部权力移交给紧急状态委员会。这时,部分军队已开进莫斯科,坦

克包围了俄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地。

“八·一九”事件引起国内外强烈震动。叶利钦指责政变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呼吁人民群众起来反击,19日下午,大批群众响应

叶利钦的号召聚集在白宫前进行抗议示威,军队的坦克在人群中无

法行动。各共和国的领导人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政变行为,支持

叶利钦。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明确表态,不承认苏联新领导人,

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在美国带动下,其他西方国家也以各

种方式声援叶利钦,并向政变当局施加压力。由于得不到人民群众

的支持,又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政变发动者很快陷于孤立。

军队倒戈,20日,苏联空军、空降兵、海军和战略火箭军司

令都公开表示不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已被调入莫斯科的部分军队

也发生倒戈,奉命进攻白宫的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则拒

绝服从命令。到21日,政变失败已成定局。当晚,苏联最高苏维埃

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是非法的。戈尔巴乔夫也在当天

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并发表声明,称自己已控制了局势,将立即

返回莫斯科履行总统职务。次日凌晨,戈尔巴乔夫回到首都,随即

逮捕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和其他一些参与政变的人员,并对党、政、军机构进行了清洗、改组。

8月23日,叶利钦下令,暂时中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境内

的活动,没收共产党的财产。

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

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他还下令,停止各政党在军队和国家机关

中的活动。

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暂时停止苏共在

苏联全境的活动。于是,执政70余年的苏联共产党结束了它的存在,从组织上解体了。

由于失去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核心,残存的中央政府已没有力量阻止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继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在“八·一九”前

宣告独立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独立。尤其是8月24日乌克兰宣告独立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连锁反应,短

短一个月内,又有7个共和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

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相继宣告独立(土库曼

和哈萨克分别于10月和12月宣告独立)。

二、解体后的受益者是谁

苏联解体后,实施休克疗法,经济长期低迷,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生活水平下降,主人翁地位被颠覆。这不是苏联人民所希望的。

而真正想灭亡苏联的其时正是官僚既得利益集团。苏联解体后,垄断俄罗斯经济命脉的丘拜斯及7个金融寡头——联合银行总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