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他们经常

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3、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4、心理状态是指,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

5、心理现象的整合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第一,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个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体。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6、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理现象的实质)

(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人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狼孩事件说明人的心理对人的生存环境存在依存性

(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人对现实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

7、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认知理论取向;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人本主义理论取向;现象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华生;精神分析理论取向,弗洛伊德;人本主义理论取向,马斯洛、罗杰斯)

8、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9、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西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

10、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综合化趋势、实用化趋势、全球化趋势、本土化趋势。

第二章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遗传和环境的关系。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3)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

(4)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第三章

1、注意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看电影是注重主要情节)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而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选对象作出清晰的反映。(学生对老师所讲课的内容有反映,但对老师的衣着不在意)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地,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其基本条件。(安静的教室突然掉了一支笔,大家都会不由自主望)

刺激物的特点:刺激得强度(绝对和相对)、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有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订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4)注意的转移

4、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的觉察。

5、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6、感觉现象:

(1)感觉的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电影、闪光融合)

(2)感觉的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吃苦味后喝白开水比较甜)

(4)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7、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意义性(人为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将散的看整)、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知觉的恒常性(人为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8、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固定的。

9、记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信息的编码(识记);信息的储存(保持);信息的提取(回忆或再认),再认是重新出现的……

10、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记忆的方式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3)按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4)按记忆材料组织的性质:陈述性记忆(上课内容、生活常识)和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回忆)

11、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