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结论

————————————————————————————————作者:————————————————————————————————日期:

关于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结论

文/李寻

据我们的观察,可以对百年以来的石油有机成因说和无机成因说的争论做个结论了,简单地说:石油有机成因说基本上已被证伪,而无机成因说已获得基本的证实;一切基于有机成因学的石油地质科学知识需要重写;未来的勘探开发实践应该以石油无机成因理论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当然,有机成因论所积累下的合理的成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而无机成因说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下面对上述结论进行详细的解释。

1石油有机成因说基本上已被证伪

总结起来,石油有机成因说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证据作为支柱:

1、石油馏分具有旋光性。

2、石油中发现有生物成因标志的有机化合物,如卟啉、姥鲛烷、植烷和甾烷等。

3、世界上99%已发现的油气田都分布在富含生物有机质的沉积坳陷地区,如盆地等。

4、干酪根热降解模型的实验室证明,地下的干酪根可以生成油气。

5、油气有机成因说成功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开发实践,没有有机论的指导,怎么能找出这么多的油气田呢?

上述这五条证据均不能成立。

1、关于石油馏分的旋光性。

曾几何时,人们把旋光性当作生物有机物质的特有属性,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人工合成的很多物质也有这种特性,故旋光性不能作为石油由生物降解演化而来的证据。

2、关于卟啉、姥鲛烷、植烷及甾烷等生物成因标志物。

这也是过去认识水平上的陈旧结论。卟啉曾一度被视为只有动植物才有的东西,近十几年来,在陨石中和地幔捕虏体中也发现了卟啉等,说明无机物中一样也可以带有卟啉。

(关于上述两条,崔永强博士的采访记录中有更专业、更准确的描述。)

3、世界上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富含生物化石和有机物的沉积坳陷环境中。

不错,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这种分布并不一定能推导出石油来自于生物化石的沉积与演变的结论。李扬鉴先生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证明,沉积坳陷的原因是上地幔的隆起,杜乐天先生的研究指出随着地幔隆起和“幔汁”的喷射,来自地幔的无机物可以进入盆地等坳陷中,形成油气藏。

(关于这方面详细、准确的解释可参照李扬鉴、杜乐天等人的学术专著,本人在这里的表达只求简明、通俗,可能失之准确。)

4、关于干酪根热降解生烃模式。

没错,在实验室理想的条件下,干酪根可以热降解生烃,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所发现的所有被视为是生油区的“烃源岩”中,固然有足够丰富的干酪根,但缺乏发生热降解反应的温度

条件,缺乏生烃的氢元素,缺乏发生反应的金属催化剂。而要具备这些条件,必须依赖于幔源的无机物的进入。简言之,有机物生油的条件也是依赖幔源无机物供给才能出现的。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参见张景廉先生、李庆忠院士、杜乐天先生的文章和访谈录。) 5、关于有机成油论曾经正确地指导过油气勘探开发实践。

根据笔者个人对石油科学知识沉积过程和石油勘探开发实际过程的历史研究,发现事实上,有机成油理论对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从来就没有发挥过指导作用,无论这个作用是对还是错(详情参见本刊《油气成因理论与勘探开发实践》一文)。世界上所有发现的油田不是按照有机成因论的理论提示找到的,而是顺着油气露头(油苗、气苗)找具体的圈闭构造找到的。这是笔者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专家学者进行批评指示。

当支撑油气有机成因论的这五大证据支柱均被推翻之后,这一理论已经无法成立了。

2 石油无机成因说可以成立的证据

石油无机成因说可以成立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地球化学证据。

张景廉先生等发现的铅,锶,钕同位素可作为在沉积岩层发现的石油是来自于幔源无机物的证据,而来自太空的陨石中的烃类混合物也证明石油可无机生成。

2、石油天然气勘探方面的证据。

截止目前,国内外多地的勘探中,都在地下深处的基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中发现了油气存在,这些基岩位于沉积岩下部,沉积岩中形成的油气,在水浮力的作用下,只能向上运移,不会向下渗透入基岩的。因此,基岩中发现的油气资源应是来自于地幔的。这一点,还得到了对天然气组分进行测定的地球化学研究的认可。

3、无机成油论具有比有机成油论更完整的、更强大的逻辑解释力。

有机成油论其实起源于对地球表层、最多是上地壳的浅表观察,是从动植物可以提炼油脂这样一种直观经验出发,对上地壳沉积岩层中有机物的演化做出的主观推测。这种推测与大地构造的形成过程建立不起来联系,与地球本身的天体物理形成过程也建立不起来联系。就是说,有机物成油理论只能在一个极小的理论设定范围内,获得逻辑上的自洽性,一旦越出这个范围,在整个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统一知识框架内,有机成油论不仅无法获得支持,反而会因自相矛盾、漏洞而出,而陷于逻辑上不能成立的境地。而无机成油论的基础理论(如杜乐天先生的地球排气理论、幔汁理论、地幔软流体理论、热液成矿理论;李扬鉴先生的大陆层控构造理论等),其初始动因不是来自浅表的经验观察,而是根据地球科学已经取得的丰富而深入的实验证据,解释地球内动因及整个地壳变化(包括大陆构造运动、板块运动)原因的整体性学说。这一学说解释了地幔流体变动带来的地壳岩石圈的变动过程(即解释了大陆上各层次构造形成的原因),从原子水平上解释了地表物质水、空气(大气层)、基本生物的来源,解释了地壳中的物质岩石、矿物的来源和形成机制,等等。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只是这套整体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已,在这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内部,每个分支理论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至少油气的无机成因论不仅回答了有机成油论无法解释的问题,而且不存在任何内在性的逻辑矛盾。

4、国外已经成功地用无机成油理论指导勘探开发实践了。

目前据俄罗斯方面的报导,世界上已经有261个油田是在无机成油论指导下发现的。据崔永强博士团队介绍,以前国外用有机成油论指导找油,成功率只有19%,而在无机成油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