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释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 , 是人们从现实生活 中创造 和衍
显示 出它独特的地位 以及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甚至对于艺
生 出来 的一种精神需求 。它是一个 进步 的象征 , 以艺术 所 始终是 一个不断在悠 悠历史 长河 中翻滚变动并 且 向着 前 进的概念。它的具体含义 区别于不 同时期与不 同地域。而 新媒体艺术则诞生于 2 0世纪末 , 触及全 世界范围 区域 内 , 是艺术领域里面 的一种较 为特 殊的艺术形式 , 它的特殊性 在于 以当今先进 的科学技术 为基础 , 充分利用艺术创作 者 的想象 和技巧 , 从而创 建一种全 新 的视觉 领域 , 将人类 理 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 为一 体 , 以计算机 、 数码技术 、 录像和 胶 片技 术 、网络 技术相结合 而完成 的一种 全新的艺术 样
方式之一 。我们 除了可 以从传统 的电视上看 到媒体作 品 ,
而众 多影像艺 术更多的频繁亮相 于互联 网上 , 带给人们与
众不 同的生 活经验 和体验。和传统艺术相 比 , 新媒体艺术 在视 觉上带 给观众静 中有动 , 中含静 的体 验 , 动 给观众展 现真 假莫辨 , 虚实实 的场景 , 虚 在空 间展现上 也时时嵌人 生长又蹦 出坍塌 。 但它和传统艺术一样 , 常来说 , 品不 通 作
科 学技术 , 集虚拟现 实、 数字 、 交互 、 多媒融合等众 多尖端科技为一体 , 形成 自己独特 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 新媒体 ; 艺术传播 ; 艺术接受; 拟现实; 虚 交互 中图分 类号 :J1 0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O— 28 (0 9 0 O O 一 O 2 5 9 2 0 )3一 2 5 2 O
2_ 0 5
Theor y Res ear ch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新媒体艺术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多种媒体和科技手段,以数字、网络、互动等为特点,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
在这个变革迅速的时代,新媒体艺术在美学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新媒体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美学特征、美学价值及展望。
一、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1.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强调的是手工艺和感性表达,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加注重科技手段和数字化表达。
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使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革新和超越。
这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新媒体艺术在美学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2. 互动性与参与性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二是互动性与参与性。
相较于传统艺术作品的静态和单向性,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式装置,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中,与之互动、改变、甚至共同创作。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与观赏的界限,使观众不再是 passively 在作品面前接受信息,而是能积极参与与作品产生更加直接的情感共鸣。
3. 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三是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传统艺术作品通常依靠单一的媒介进行表现,如绘画、音乐、雕塑等。
而新媒体艺术则融合了多种媒体,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光影等多种艺术元素的集成,创造了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综合运用多媒体的手段,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表现手段,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1. 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边界新媒体艺术在美学上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它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边界。
传统的艺术形式受限于物质媒介和手工艺技术,无法实现数字化、虚拟化和互动化的艺术表现。
而新媒体艺术则通过网络、计算机、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使得艺术表现的边界不断扩展,从而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已成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其中,动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绽放光彩。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艺术的审美性,从艺术表现形式、受众心理反应及社会文化价值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融合了传统动画与现代科技,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从二维手绘到三维立体,从静态图像到动态视频,动画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其特点包括:1.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高度逼真的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2. 表现力丰富:通过色彩、光影、动作等元素,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
3. 跨文化交流:动画作品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全球观众共享的艺术形式。
三、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审美:动画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作和丰富的色彩,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其视觉审美不仅体现在画面本身,还体现在画面的组合与构图中。
2. 情感共鸣:动画作品通过讲述故事、塑造角色,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对作品美学的思考。
3. 创新表达:动画艺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可以表现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是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
四、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反应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受众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娱乐性吸引:动画作品以轻松、有趣的风格吸引观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2. 情感投射:观众在观看动画作品时,往往会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与角色共同经历喜怒哀乐。
3. 文化认同:动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五、动画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作者:林平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1期一新媒体艺术又称New Media Art,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录像艺术的发展。
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商业电视艺术进入到普通家庭,新媒体艺术发展态势迅猛。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开始反思大众电子传媒对我们感受世界方式及艺术可能带来的影响。
精英艺术家极力反抗商业资本追求利润带来的对于大众声音的漠视。
于是录像技术诞生后,便自然而然被这些艺术家利用起来作为反抗商业电视的武器,此时期他们将这种新技术即如录像技术和媒介命名为“新媒体”,并采用与传统不同的艺术观念来运用这种“新媒体”进行创作,藉此表达这种新的媒体以及新媒体艺术对于影响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的多方面思考。
[1]进入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传媒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光盘和互联网,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创作的媒材和观众。
从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到数码和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着它与高科技的亲密关系。
[ 2]人们开始把建立在6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概念基础上的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的带有综合性的多媒介或超媒体称为“新媒体”。
这个时期的新媒体由于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出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也改变了原先的新媒体概念;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
这种新型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称为“新媒体艺术”。
它反映了数字时代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新方式的不懈努力。
[3]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艺术也迅速进入大众的审美接受视野,并使艺术家借助这种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实现其与大众读者的精神沟通与合作。
新媒体艺术家们适应这种超媒体艺术的特征,通过显现作品的形成过程而使观众理解和支持新媒体艺术,也为了吸引观众的接受兴趣,他们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媒介手段,促使观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艺术审美特征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艺术审美特征作者:常曦月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新媒体艺术实则是通过传统媒体以外的多媒体、互联网等新型媒介,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新媒体艺术更加依赖于科学的力量,现代艺术的大环境是在向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有其必要性的,也为传统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发展可能。
新媒体艺术为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为世人带来一种新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审美;科技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及其发展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形态并不是单一的,它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让大众频率更多地接触到它,从而对它产生更全面的认知。
(1)数码艺术。
数码艺术是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门类,是艺术家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方法,对艺术进行了新的表达。
数码艺术所生产的作品,大多数是通过多媒体和数码技术合成的影像。
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数码艺术与商业制造进行了配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网络艺术。
顾名思义,网络艺术就是依赖于我们非常熟悉的互联网,从而衍生出很多新的流行趋势,比如电子书籍、网游、直播等等。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艺术的种类还在不断地扩宽,有越来越多新奇的东西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3)移动媒体艺术。
移动媒体艺术包括手机视频、手游、手机社交等等。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甚至很多时候使用频率已经超越了电脑。
手机凭借它小巧快捷,使用感自然舒适的优势,带给了受众新的体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1.表现手法的不同。
首先,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承载的媒介是不同的。
新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性,不再只运用纸张、画布这类单一的载体进行表现。
新媒体艺术结合了图片、文字、声音等等,带给人全方面的感官体验。
新媒体艺术包容着传统艺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改造,从而带给受众全新的感官盛宴。
2.受众参与形式的不同。
传统艺术只带给受众成品,受众无法亲身感受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被动接受。
试析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
试析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摘要: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和信息,也重塑了我们的感官以及感受世界的方式,并导致了艺术和审美心理的转变。
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新媒体艺术上。
震撼与沉浸感、人与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非线性以及非物质性的体验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震撼;沉浸;交互;非线性;非物质性人的实践不仅改造了自然,也不断改造自身,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和信息,也重塑了我们的感官以及感受世界的方式――审美感受形式也随之改变。
感性的发展催生了艺术的变化,当传统的艺术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个信息传媒时代的感性需求的时候,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运用录像、计算机、视频、装置、综合媒体等表现载体,以电子、光学等新科技语言为基础,特别是使用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为基本语言的艺术。
它以多媒体性、互动性、非线性、虚拟性体现了当代审美心理诉求的新特征。
一、震撼与沉浸――多维的感官体验法国理论家里吉斯・黛布蕾从文化与媒体的关系出发,将人类社会分为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三个时期。
毫无疑问,从20世纪的下半叶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
数字化技术和媒介的空前发展重新塑造了人的感性,使艺术产生了变迁。
单一的传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感性需求,艺术感受的形式即便不像本雅明所说的是触觉的,走向多维与综合却是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已经“超越了视觉阶段而日益成为多种媒体和多种感官时期”。
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向文化生产领域的渗透,所以后现代艺术已没有现代艺术那样的精英文化特征而表现出了对大众和日常生活的关注。
正如本雅明所说,“大众想要散心,艺术却要求专心”,大众与艺术的这一矛盾在便利的机械复制时代得到了解决,伴随着复制而来的灵光的消逝,艺术借助科技带来的“震撼”效果“潜入”大众,从而满足“散心”的需求。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思想、情感,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所以,我们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艺术探索不断打破材料和媒介的范围,而越发强调观念的表达。
在这个以数码统一信息的时代,艺术的存在形态已经从物理原子转向了比特,呈现于电子的屏幕上。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身临其境的逼真体验;现代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这都促进了感官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非物质性的审美体验。
今天的我们不得不穿梭于两个现实之中,在物质的现实中,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春夏秋冬、甜酸苦辣、人间冷暖,徘徊在道德、伦理、法律的边缘;在虚拟的世界中虽然也有道德与伦理,真情与险恶,但那里仍然是一个逃离现实束缚的“网络天国”。
在这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网络天国”里,人也非物质化了——没有了身体的限制,思维与资讯成了世界的全部。
加拿大艺术家卢克·库彻斯恩2022的作品《你在哪里?360度全景》(如图5)带给人一种虚拟化的时空体验。
置身于作品中,观众如同在梦中飞翔,穿过一个多维的世界,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在明亮与黑暗之间游走,在私人与公众之间转换。
沉浸其中,通过一个操纵杆在X、Y和Z三个轴中调换,进入一个以等级衡量的信息/体验空间。
处在任何等级中,观众都将遭遇到其他的居住者:有远程设备连接的活生生的事物,有提前录制好的展示在视频窗口的事物,参观者还会遇到他们自己——隐藏的摄像机会将参观者的图片融入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中。
结语20世纪以来,具有开拓精神的先锋艺术家们进行了各种勇敢的探索,科技的发展无疑给这种探索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本雅明曾说过:“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得成效,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
”当今艺术的发展已经不再独立于技术的进步,科技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媒介,扩展了艺术的表现领域,实现了以往艺术难以实现的美学追求和审美体验。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结合了视觉艺术、数字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等元素,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和媒介来呈现艺术作品。
在新媒体艺术中,美学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并对美学在新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1. 多媒体性:新媒体艺术作品常常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例如结合了影像、声音、互动等元素,呈现出复合的审美效果。
这种多媒体性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更加多样化的审美体验。
2. 互动性:新媒体艺术常常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体验来创造作品,这种互动性使得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品的参与者和共创者,从而实现了更加直观和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以上这些美学特征使得新媒体艺术成为了当代艺术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也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深刻的视角。
美学作为研究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对于新媒体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美学理论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内在规律,为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2. 美学观念为新媒体艺术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美学观念的启发和运用,可以使得新媒体艺术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和媒介上的创新,更加关注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内在价值,从而为新媒体艺术赋予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内涵。
3. 美学研究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可以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促进新媒体艺术在创作和展示上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近年来,对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呈现出了不断丰富和深入的态势。
在学术界和艺术界,针对新媒体艺术的美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讨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艺术界也不例外。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和创作思维的可能性。
本文将以动画艺术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从而理解它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审美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有着一定的不同。
新媒体艺术作品通常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辅以多媒体和互动性,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
此外,新媒体艺术强调人机交互和网络共享,使得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参与性更强。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审美更加注重感知体验和互动感受。
观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传统感官进行感知,还可以参与到作品中,通过触摸、动作等方式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艺术通过数字化的特性和互动性,使得观众可以参与艺术创作和演绎过程,提升了艺术作品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动画艺术中的审美性动画艺术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审美性在艺术界中备受关注。
与传统动画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在技术手段、表现形式和受众参与方面有了显著变化。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使用了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和特效,使得动画画面更加真实、流畅和立体。
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动画艺术家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呈现更多元的审美效果。
比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动画世界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艺术体验。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注重受众参与,强调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通过互动性的设计,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晃动手机等方式与动画作品进行互动,创造出个性化的艺术体验。
观众的参与程度不再是单纯的被观赏者,而是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与艺术家进行互动和交流。
最后,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还开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风格。
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述
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述作者:来源:《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04期新媒体艺术有艺术审美的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小特色,审美的过程即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暗示。
由林迅先生编著的《新媒体艺术》(2011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一书是结合自己十余年在海外的留学经历,并在国内进行具体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成果,可谓中西合璧之作。
该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新媒体艺术”展开全方位的介绍和分析,且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新媒体艺术产生与发展的美学渊源、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与分类,新媒体的交互设计在新媒体装置艺术中的应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与创作的关系等板块进行梳理,可以说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均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
特别是引入的“交互设计”概念,将艺术主体“人”和新时代的主体“物”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诠释新媒体在复合、交互、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为我们打开了新媒体艺术的视觉殿堂。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国外艺术家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使用技术,便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中,开启了新媒体艺术时代。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20余年,却可以和石油、电力等实体经济相抗衡,足以看出它未来市场的空间和潜在实力。
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画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点在于,首先艺术表现的技术手段不同。
新媒体艺术充分发挥了个体所有的感官细胞,完全突破了原有人们对艺术作品单一、被动的体验式欣赏方式,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问到的,鼻子嗅到的全部纳入传播的艺术轨道上来,进而激发客体对艺术的精神感官、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心灵感官。
其次是交互过程中的接触范畴不同。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艺术形式也在逐渐变化。
新媒体艺术就是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创造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也随之发展。
一. 表现手法1. 互动性新媒体艺术作品互动性强,与观众的互动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通过身体语言或语音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交互,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具有趣味性,让观众参与其中,产生更强的体验感。
例如,“雨屏墙”作品,观众在墙面上手划雨滴,在墙面上切割出水流的烟雾画面,形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雨景。
这样的艺术作品让观众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展现出互动性的魅力。
2. 可视化可视化是新媒体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形式,以图像或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了人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印象。
例如,“艺术家心里有数”作品,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艺术家的话语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形成一幅幅独特的艺术画作,展现出这些艺术家个性化的思考与创作风格。
3. 多媒体组合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多种媒介可以相互组合,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
例如,“光之阶梯”作品,通过多媒体组合的方式,将光、音乐、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奇妙的视听效果,展现出新媒体艺术的多样性。
二. 审美观点1. 前卫性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前卫性,更加激进和大胆,能够推动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例如在一些引领新潮流的艺术展览中,出现很多独特、前卫的新媒体艺术品,例如风靡一时的“Pop-up Forest”(愤怒的小鸟)和“头颅飞溅”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传统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
2. 整合性新媒体艺术强调的是整体性,作品不仅仅是用来欣赏、赏析的,更多是将观众置于作品之中,与观众互动,参与其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
例如“雨屏墙”和“艺术家心里有数”,都是通过数字技术将观众与作品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其中,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摘要]新媒体艺术是20世纪末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新媒体艺术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又并不完全依赖艺术创作者的纯熟技巧,而主要是借由艺术家的想象来创造新的视觉世界,因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审美交互主体性和审美体验主动性两个方面。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审美交互主体性审美体验主动性新媒体艺术是指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完成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它主要包括影像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虚拟现实(VR)、多媒体光盘、电子游戏、卡通动漫、网络艺术、数字图像以及实验性音响等。
以依附新技术、关注现实问题为特征的新媒体艺术正逐步走进当代社会生活的视野。
新媒体艺术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审美变化的需求方面,在传统艺术与新的艺术载体结合、创新方面,是对视觉经验的充实,也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冲击,因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审美交互主体性:从独白到对话在传统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总是在与审美客体的碰撞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规定。
主体一客体模式或者是主体一中介一客体模式使得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以一种“距离感”来对待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具体到艺术活动中,这种模式又分化为作者一作品的创作关系和读者(观众)-作品的欣赏关系。
在这种模式中,作者与读者(观众)之间的正面交流几乎是零。
这种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断裂关系应归咎于技术因素。
尤其是在纯文字文本的阅读中,阅读只能围绕作者的主体性展开,读者只能以屈从的态度去阅读,而最终要么接受,要么拒绝。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传统的主体审美方式,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完成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正日益改变着主体关系与艺术交流的方式。
审美主体性理论开始让位于审美的交互主体性理论。
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经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大师阐发后逐渐成为哲学领域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略论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审美表达
略论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审美表达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文化审美表达方式,对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可能性。
本文将从新媒体视觉文化的特点、影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略论,探讨新媒体视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表达。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的特点1. 多样性和开放性新媒体视觉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和开放性。
不同于传统的视觉文化形式,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和移动设备等技术手段,使得视觉文化的传播和创作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分享和传播自己的作品,大大拓展了视觉文化的参与范围和表达形式。
这种多样性和开放性不仅丰富了视觉文化的内涵,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 跨界融合和互动性新媒体视觉文化还具有跨界融合和互动性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普遍,通过数字技术,艺术家可以将绘画、摄影、音乐、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表达方式。
新媒体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艺术创作的讨论和分享,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更加广泛和深远。
3. 实时性和快速性新媒体视觉文化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的特点。
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各种视觉信息,艺术家和创作者也可以实时发布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这种实时性和快速性不仅使得视觉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和便利,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创新可能性。
二、新媒体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方式,也对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传统审美观念中,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价值判断往往是基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
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视觉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观众更加注重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而非传统的形式和技巧。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平台为创作媒介,以艺术想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为创作方法的当代艺术。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新媒体艺术,无论它的数字化和技术性多么高端,作品所展现的交互方式多么令人震惊,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呈现得多么出人意料,作品在视觉效果上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作品信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和网络链接设计得多么巧妙和不可思议,新媒体艺术都具备了当代艺术的美学特征,因而,新媒体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当代艺术范畴。
一、实验性(Experimental)作为当代艺术范畴的新媒体艺术,其媒介特性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实验性特征。
实验性不仅是指艺术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还表现在艺术家从构思到创作过程的考察和研究。
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技术的疾速发展迅速得令人称奇,新媒体艺术家每一件作品的构思,都离不开对数字技术不断实验和对电脑软件的重新编程。
为艺术创作进行编程设计就是一种数字化的艺术实验。
2、艺术家对新媒体艺术作品不断创新的呈现方式和思考方式,以及新媒体艺术在媒介上的特殊性,为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对新媒介的表达与转换方式,都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实验空间。
由于注重表达思想观念,注重解决艺术语言问题,注重艺术手段的独创性,当代艺术不排斥运用任何材料和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来寻求材料、语言和观念的统一性。
3、当代艺术也极为注重对观看方式的研究和实验,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具有不同的展示和观看方式,这是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重要所在。
互动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如何表达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空间。
米歇尔·鲁芙娜运用数码录像和计算机制作的当代技术将影像投放在从无名年代遗留至今的石块之上,这些动人心弦的奇妙录像装置让人们聆听到历史与今天的窃窃私语。
排列成行或行或舞的人影构成了数码时代的新文字,铭刻在似乎永恒不变的天然材料背景之上。
(图1)图1,米歇尔·鲁芙娜影像装置,2004年上海双年展作品二、观念性(Idealitaet)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无论在艺术风格、创作手法、主题类型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为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带来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广阔天地。
新媒体审美调研报告
新媒体审美调研报告新媒体审美调研报告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和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了广大用户的注意。
然而,随着新媒体用户的不断增加,对于新媒体的审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了解人们对于新媒体的审美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新媒体审美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内容多样性:用户更喜欢内容多样性的新媒体平台。
他们希望通过新媒体获取到各种类型的内容,包括新闻、娱乐、生活、教育等。
内容丰富多样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2. 创意和新颖性:用户对于新颖和有创意的内容更感兴趣。
他们希望通过新媒体了解到一些独特和不同寻常的观点或故事。
创意和新颖性内容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的眼球,让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分享。
3. 简洁和清晰:用户偏好简洁和清晰的内容表达方式。
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内容容易使用户产生疲劳感,降低他们的阅读兴趣。
简洁和清晰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让用户更轻松地理解和吸收。
4. 视觉吸引力:视觉元素在新媒体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
用户对于有吸引力的图片、视频和设计更感兴趣。
这些视觉元素能够在瞬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5. 互动参与:用户希望能够参与到新媒体内容中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和阅读。
他们希望可以与内容进行互动,例如评论、点赞、分享等。
互动参与使得用户感到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也能提升新媒体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新媒体审美与内容多样性、创意和新颖性、简洁和清晰、视觉吸引力以及互动参与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在用户对于新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了解并把握好这些审美趋势,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数字文化时代新媒体的美感特征分析
数字文化时代新媒体的美感特征分析关键词:美学;数字化;新媒体在这个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后现代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新的艺术创作手段,许多具有绘图、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在不断涌现,数字信息技术使文化传媒正从一种控制工具发展成为一种传播、咨询与合作的媒介,信息与传播技术在图像文化增殖方面扮演了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数字仿真与虚拟技术虚拟世界是对一个世界的仿真,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它给受众以真实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艺术大量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或者说数字仿真技术,能够创生与现实世界极其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虚拟景象。
如利用“3Dmax”等一些3D软件制作出的仿真效果图,及通过一些具有“发布Flash格式虚拟漫游”、“全屏展示场景和地图”,“支持导入多地图”、“支持多种音频格式”、“发布视频漫游”等功能的“Flash三维全景虚拟漫游制作软件”,可以使房产楼盘、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校园风光等场景轻松的在网上展示效果,让观看者无需亲临现场即可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果说过往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招贴等是源于现实的物像仿拟的话,互联网上的“界面影像”、花样翻新的网络游戏以及数字技术的料幻影视作品等,则将“真实的虚拟”发展为“虚拟的真实”。
2008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历险电影《地心游记3D》(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3D)-影片全部运用最新的3D立体影像技术,将儒勒·凡尔纳1864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从纸上的文字“活生生”的再现在银幕上,化为逼真的视听场面,观众带上特制眼镜后即可身临其境的体验地心旅程。
在这里,数字虚拟技术创造出一种异质的虚构的现实,彻底突破了传统艺术真实观中虚拟与写实、真与假的二元对立关系,体现了数字艺术,电子传媒和现实体验三元合一。
可以预见的是,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人们获取某些真实体验的新手段。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新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它以数字化、交互性、网络化为特点,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媒介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是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内涵及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关系进行探讨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界定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多媒体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与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要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美学研究,首先需要明确这些特征带来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效果,进而定义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对传统艺术形式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新媒体艺术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模拟、再现传统艺术作品,同时也能够通过与观众的互动、网络化的展示方式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艺术作品通常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观赏者可以通过互动参与其中。
这种互动性不仅改变了作品的创作方式,也使得观察者成为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不仅包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还关乎观众自身的参与和创造过程。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需要考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第四,新媒体艺术的社会价值。
新媒体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它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并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能够触及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引发社会对科技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关注。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还需要关注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与当代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不仅仅是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体验进行探讨,还需要考虑其与传统艺术的关系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
只有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新媒体艺术的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新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新探索新媒体艺术已成为我国当代艺术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门显学,它以不同于传统艺术的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使艺术走向了新时代。
因此,我们尝试在理论上关注如何解释新媒体艺术,希望有助于艺术接受者加深理解这一艺术类型,同时也希望这一晓畅明了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多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一、新媒体艺术的含义及表现方式对于什么是新媒体艺术,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明确概念,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即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是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传达艺术观念的方式。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目前对新媒体艺术形式的研究与归纳看出: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来实现,新媒体艺术就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进行创作、传播、鉴赏,并进一步带来全新感受、思考和审美的新型艺术形态。
从以上两点来看,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应当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新媒体艺术是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从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
因此从广义上来讲,新媒体艺术就是指一切建立在新媒体技术上的具有艺术性的事物,包括那些被以数字技术大量复制并传播的传统艺术作品。
二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是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狭义上的新媒体艺术可以看作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进行创作、传播、鉴赏,并进一步带来全新感受、思考和审美的新型艺术形态。
因此可以说,新媒体艺术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在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中,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外延、类型,以及新媒体艺术家群体都将不断地增加和更换。
当然,新媒体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媒体技术之“新”,必然会陷入到技术前卫主义的窠臼内无法自拔,因此技术之“新”不能看做是新媒体艺术的根本目标,而更应该看到新媒体时代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塑,以及在艺术上呈现出的一种新美学,这才应该是新媒体艺术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灵魂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年 9月 0 1
JU N L F U A A S E I O A IN L E H I L O L G O R A N NM S D V C T A C N A L E E O H M A O T C C
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在表达一个 作 品时 , 其艺术 形象 的呈 现方式要 么 是在场 观 赏 , 字 画作 品、 塑 作 品、 筑 作 品 如 雕 建
等; 要么是不在场的, 单纯靠想象来建构。所 以
[ 收稿 日期 ] 2 1 — 8— 9 0 1 0 2 [ 作者简介 ] 郭 优( 95一) 女 , 18 , 河南郑州人 , 吉首 大学 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院 2 0 09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研究 方向 : 文艺与传媒 。王英 (9 3一) 男 , 16 , 湖南 临湘人 , 湖南 大众传 媒职业 技术学 院学工处 政工师 , 研究 方 向: 思 想政 治教育。
较单一 。例 如运用视觉欣赏字 画 , 运用 听觉欣 赏 音乐 。新媒体 艺术 的创 作形 式则 更 加 丰 富和 多 样 , 人 们 必 须 对 审 美 的感 官 提 出 更 高 的要 使 求— — 多重感官 体验 整合 能力 。新 媒 体艺 术 的
媒体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而其 中最重要的原
、
新 媒体 艺术 的 审美主体
果, 观赏者 不仅仅是新媒 体艺术领域 的参与 和体
验 主体 , 同时也 是 互 动 作 品 实现 基 本 交 互 的角
审美 主体是 在 社 会 实践 , 特别 是 审美 实践
中形成 的具 有一 定审 美能力 的人 。审美 主体具
色 。艺术 作品 中的意 象反 映 了主 体对 审美 意 象
--- — —
5 -— 4 — —
在传 统艺术 的审美活动 中 , 审美 主体 的意象空 间 是单纯 、 统一 的 , 因而受众 的感 官体 验 往往 也 比
息 , 以作 品 的造 型 和表现 力更 加丰 富 , 更加 所 也 人 性 化 。从 单媒 体 到 多 媒 体 的运 用 , 实 境 到 从 虚拟 的创造 , 从被 动 到互动 的参 与方式 , 是新 都
要 探讨一下新 媒体艺术 的审美特征 。
一
在传 统 的艺 术 审 美 活动 中 , 作 主 体 与 接 创 受 主体 有着 明显 的 区别 。从 事创 作 的就是 艺术 家 , 赏作 品 的就 是 观 众或 受 众 。而在 新 媒 体 欣
艺术活动中,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 的区别越来 越 模糊 , 逐渐 发展 成 为 “ 创造 性 合 作 ” 。例 如在
美 意识 和 共 同 的审美 理 想 , 表 现着 审美 主体 都
的主 动性 和主导 作用 。
观 与客观 的具体 统一 上追 求 真理 、 追求 发 展 , 背
离真理 与发展 的审美 , 是不会得 到社会长 久普遍
赞美 的。与传统美 学相 比, 新媒体 艺术 的审美模 式 , 一种媒 体技 术 的逻 辑 方式 , 更像 完全 源 于物 体拟人 论的感 性认 识 。多媒 体融 合 下 的审 美思 维是整 体的 、 机 的审美 思 维方 式 , 仅 调 动人 有 不 的视觉 、 听觉 、 触觉 、 嗅觉 、 味觉等器 官 , 还激 发人 的思想 、 情感 、 神 等理 性 活动 。许 多人 在 面对 精 新 媒体艺术 时 , 只关心新媒 体艺术作 品的外 在形 态, 而很 少 注 意其 自身所 具 有 的审 美 属 性 。其 实, 想更深入 地认 识 和理解 新 媒 体艺 术 , 就有 必
因是 它能够 “ 全方 位 ” 用 于我 们 的感 觉 器 官 , 作 能够 带 给审 美 主 体更 加 愉 悦 的身 心 感受 , 审 使 美 主体 沉浸 在奇妙 的境 象之 中 。
有社会主体和个人 主体 的两种含义 , 但一般来
说 是指个 人 主体 , 即人 类个 体或个 体人 。当然 , 个 体人 并 不 都 是 审美 主 体 , 有 当他 具 有一 定 只 审美 能力 并 从 事审 美 实 践 活动 时 , 能成 为 审 才
的自 觉意识 , 体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传统艺术
网络 文学 中, 许多小说 都是通过读者 和作者 的互 动 、 与而共 同创 作完 成 的 。小 说 的情 节 , 决 参 取
于读 者选 择性 的链接 , 至可 以根据 大多数人 的 甚 需求修 改小说 的结局 。多媒 体交互 艺术 , 多是 大
通过 观赏 者 的参 与互 动后 , 产生 一 定 的审 美 效
无法 比拟 的。新媒体艺术 由单 向审美过渡到综合审美 , 调动人 体的各种 感官体验 , 改变 了人们 以往 的审 美环境 , 赋予 了审美 主体和审美 客体无 限的审美 可能性 。 [ 关键词 ] 新媒体 ; 艺术 ; 审美 特征
[ 中图分 类号 ] ( 0 . [ ; 63 文献标识码 ] A [ 2 文章 编号] 17 — 442 1)5— 04 0 61 55 (010 05 — 3
VS 1 o5 01 N. 】 .
. .
郭 优 王 英2
(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 院 , 1 湖南 吉首 4 60 ; 10 0 2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 学工处 , 湖南 长沙 4 00 ) 1 10
[ 摘
要] 新媒 体艺术是 以技术为手段 的艺术表 现形式 , 它所体现 出的新的审美 特征是传统媒 体
审美是人类掌 握世界 的一 种特殊形式 , 指人 与世界 ( 会 和 自然 ) 社 形成 一 种 无 功利 的、 象 形
的和情感 的关 系状 态 。审美 是在理智 号 隋感 、 主
美主体。审美主体在新媒体艺术活动中起着主 导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的主体之间有着心灵契 合点 , 审美 活动 中对 想 象力 的运用 , 在 感性 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