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洁净室气流组织的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0329(2005)04)0059)03
高级别洁净室气流组织的优化
赵金亮,刘俊杰,朱能
(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摘要:利用CFD方法对拟采用风机过滤器单元(FFUs)洁净空调方案的ISO5级电子工业洁净室进行模拟,得出室内气流速度场,分析其性能,通过理论公式计算所能达到的洁净度。认为通过合理布置末端FFU送风口位置及选择回风形式,以及选用较高级别的末端过滤器,可以在FFU满布率较低时达到较高的洁净度级别。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C FD);洁净室;风机过滤器单元;满布率
中图分类号:TU834.8文献标识码:A
Optimization of Airflow in High Cleanliness Level C leanroom
ZHAO Jin-liang,LIU Jun-jie,ZHU Neng
(Tianjin Universi 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By CFD technique,the veloci ty fields of a IS O class5cleanroom with FFU air-conditi oni ng system was si mulated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theoretical formula is applied to gain the cleanliness.The result shows that selecting proper location of FFUs,ap-propriate mode of outlet and high level terminal filter,higher cleanliness level can be obtained in spite of lower coverage rate.
Key word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lean room;fan filter uints;coverage rate
1引言
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自身的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和洁净室等工程领域。通过计算机求解流体所遵循的控制方程,可以获得流动区域的流速、温度、组分、浓度等物理量的详细分布情况。本文利用C FD软件,对采用风机过滤器单元净化空调系统的某微电子洁净厂房的ISO5级洁净室进行计算机模拟,利用所得到的速度场分析评价其性能,利用理论计算验证其平衡态的洁净度,并提出一些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实地现场测试,证明减少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个数同样可以得到较高的洁净室级别,并满足动态工作的要求。
2数值模拟及分析
211数学模型
从流动的雷诺数来考虑,洁净室的气流均为紊流[1],空气的流动满足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对于工程问题,我们不需要关心紊流的精细结构及其瞬时变化,而只关心紊流随机变量的有关平均值,因此,本文采用雷诺时均方程紊流粘性系数法,流动模型采用暖通空调广泛采用的标准k-E二方程模型,k-E模型通过求解紊流动能与紊流动能耗散率的输运方程得到紊流粘性系数。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2]:
div(Q V5-#Á,e ff grad5)=SÁ
式中Q)))空气密度,kg/m3
V)))气流速度矢量,m/s
#Á,eff)))有效扩散系数,kg/(m#s)
5)))1,u,v,w,k,E中的一项
u,v,w)))三个方向的速度分量,m/s
k)))紊流动能,m2/s2
E)))紊流动能耗散率,m2/s3
收稿日期:2004)05)20
S Á)))源项
5=1时通用方程变为连续性方程。边界条件:墙体边界设为无滑移边界条件;送风边界条件:送风速度取过滤器面风速平均值,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回风边界条件:回风口满足充分发展段紊流出口模型。由于室内热负荷较小,不考虑温度浮升效应对气流的影响。采用混合迎风差分格式对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基于有限容积法的SI MPLEST 算法进行求解。
212 物理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方案一将风机过滤器单元(规格为1.2m @1.2m)成条型居中布置于天花板,满布比为25%,回风采用全地面均匀散布穿孔板作为回风口。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经模拟计算得到气流流场如图2所示(由于送风口在Y 方向呈对称布置,图中只给出一半流场)。从图2可知,在送风口下方流线垂直向下,流线平行较好,而在送风口至墙体范围内有较大的涡流区,主流区范围减少,不能使全室工作区达到较高级别。同时粒子也会被卷吸进入主流区,排除污染物的路径增长,增加污染的可能
性。
图1 风机过滤器单元布置平面示意(条型)
图2 风机过滤器单元条型布置YZ 截面流场示意
方案二将同样规格的风机过滤器单元较均匀地布置于天花板上,满布比仍为25%,过滤器面
风速为0.45m/s ,回风仍采用全地面均匀散布穿
孔板作为回风口。其物理模型如图3所示,气流流场分布如图4所示。
图3 风机过滤器单元布置平面示意(均匀)
图4 均匀布置YZ 截面流场图从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对于均匀布置的风机过滤器单元方案,工作区1.2m 及0.8m 高度断面平均风速分别为0.1545m/s 、0.1516m/s,可见散布末端过滤器送风口可以减小速度的衰减。虽然在送风口之间上部存在反向气流,形成小的涡流区,但在工作区0.8m~1.2m 范围内已形成竖直向下的流线,时均流线平行较好,由于此洁净室产热量较小,热气流对流线影响可忽略,不会产生逆向污染,因此上部的涡流不会对主流区产生影响。空气中的微粒在重力、惯性和扩散三种作用力下运动速度和位移是微小的,直径在1L m 时,微粒跟随气流运动的速度和气流速度相差不会大于10-3[1]
。此设计中新风处理机组设三级过滤器,风机过滤器单元中过滤器为U 15,效率\99.9995%@MPPS,直径>1L m 的微粒可视为零。因此,工作区产生的微粒能完全跟随气流一起运动,直接排出洁净室。
当进一步减小满布比时由模拟计算可知,除送风口正下方)定区域外,其余部分已根本不能保证气流接近垂直向下,过滤器之间存在一个从天花板到地面贯通的巨大涡流区,污染物极易被卷吸进入涡流区而不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