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伴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方便大众的同时对人们道德的考验也愈加明顯。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网络道德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尤为必要。
标签:大学生;网络道德;调研;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随着网络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垃圾、道德缺失问题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参与对象,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受到一些低俗文化、利益的冲突等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笔者以辽宁某高校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分别对大一年级至大四年级的男、女生同学进行了调查,回收了有效问卷7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一、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利用现状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利用现状表现为如下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的电脑普及率较高
被调查学生中拥有电脑人数达85%以上,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拥有电脑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71.4%、74%、79.2%和91.8%。可见,电脑几乎成为当前大学生必备的学习和生活工具。
(二)大学生使用电脑的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使用电脑一周一到两次的人数占10.2%;使用电脑每天一小时以内的人数占23.9%;使用电脑每天一到三小时的人数占35.2%;使用电脑每天三到五小时的人数占17.9%;使用电脑每天五小时以上的人数占12.8%。伴随着大学生对电脑的高频率使用,部分学生出现或经历了网络诚信丢失、沉迷于虚拟世界、侵犯他人隐私、网络诈骗等现象。
(三)大学生利用电脑从事的活动形式多样
调查发现,在大学生每天如此高频率的使用电脑的基础上,大学生利用电脑从事的活动各有侧重,并且利用电脑玩游戏、收看影视或收听音乐、聊天、网购和打发时间的学生比例较高,具体调查结果如见图1所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网络利用的实际情况,结合问卷调查的相应结果(见图2),我们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归纳,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网络不文明行为
当人们执着于挖掘网络的价值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其带来的某些弊端,网络中频频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在被调查学生群体中,有0.1%的人做过非法攻击他人电脑的行为;有 1.6%的人参与过非法营利网站制作;有24.1%的大学生做过匿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有16.6%的大学生做过欺骗他人感情的行为;有11.5%的大学生做过盗取他人上网账号的行为;有2%的大学生有过制作电脑病毒并传播的行为。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网络不文明行为处于极其危险的边缘,其网络道德水平令人担忧。
2.网络不文明语言
人们在网络中面对的是虚拟的世界,缺少面对面的沟通,于是,一些不文明的话语充斥其中,甚至呈现低俗化、多元化、极端化的特点。针对网络不文明语言,调查结果显示:有18.9%的大学生会感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很正常;有17%的大学生会感到无所谓让别人说去吧、我不说就好;有33.7%的大学生会感到不太舒服;有30.4%的大学生会感到很反感、厌恶;更有22.9%的大学生会算了、我忍了;13.2%的大学生会大方得体地处理;43.5%的大学生会与他争辩讨回公道;20.4%的大学生会以牙还牙。可见,大学生面对网络不文明语言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应对措施,其在网络中的不坚定不可小觑。
3.网络不良信息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丰富化的网络信息也逐渐带来了不良信息。针对网络不良信息,有34.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有15.3%的大学生认为对这种现象并不反感;有37.4%的大学生认为对这种现象很反感;而也有13.1%的大学生表示对这种现象默许或赞成。其中,在被调查学生中,男生对此类现象反感的所占比例为19.3%;而女生对这种现象反感的所占比例为56%。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并未认识到不良信息的渗入将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
4.网络诈骗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许多危险,网络诈骗就是网络中潜伏着的危险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14.3%的大学生愿意接受被诈骗的事实,他们认为上当就上当,下回注意就好了;有9.7%的大学生并不把这种现象当回事,毫不在意;有20.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如果受到诈骗就一定要进行法律追究;有48.9%的大学生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通知其他人以防再上当;有6%的大
学生而认为还应该有其他的做法。大学生面临这一类现象时的反应说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严重缺乏。
(二)成因分析
1.网络不文明现象成因
网络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为语言不文明和行为不文明。在网络约束方面立法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社会上各形各色的人活跃在其中,很多大众会片面地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会被别人发现。同时,由于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地位的竞争使人们在网络中放纵自己毫无顾忌,网络中有人说脏话的现象广泛存在。
2.网络迷失自我成因
网游现象占据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网络游戏多是根据学生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玩者往往会乐趣不断增强,久之成瘾,且容易模糊道德认知,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目前,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学业和道德问题正逐渐增多。网购行为正在日益改变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秒杀”、“团购”、“节日打折”等多种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想省钱的买家,不少人在网购潮流中成瘾,增加了消费负担。
色情网站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有的非法网站利用黄色信息,例如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试玩儿30秒等,对大学生的自制能力提出了公然的挑战。在色情信息充斥的氛围内,大学生往往因为意志薄弱,很可能无法自拔。
3.网络犯罪成因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无法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对方的长相、年龄、身份等重要信息我们无法获得,所以加大了网络诈骗、盗取他人上网账号、制作病毒并传播、窃取个人隐私等网络犯罪的几率。极少数电脑知识十分丰富的大学生,作为黑客主体“非法入侵政府、企业、学校或个人的电脑系统,偷阅、篡改或窃取他人机密数据资料,尤其破坏一些上网企业的信息资料,窃取科技、经济情报,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还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自己精湛的电脑技术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制作病毒,并将其投入他人电脑。无论是从利益方面还是从个人发泄情绪上讲,这都是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意识到了网络道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认为网络道德宣传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通过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来消除网络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学校加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