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地质调查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d22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5.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其中,城市地质调查是确保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地质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提出一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目标与范围1. 目标:通过城市地质调查,了解城市土地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2. 范围:本次地质调查涵盖城市范围内的自然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评估、土地利用可行性评价等方面。
三、工作步骤及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城市地质基础数据,包括地质图、地震活动数据、岩性分类等;- 搜集城市历史地质灾害记录,包括地质灾害点分布、类型及造成的损失等。
2. 勘探与调查- 选择代表性样点,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钻探、采样等;- 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详细地质和地貌调查,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3. 数据分析与评价- 对勘探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利用专业工具和模型,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和地质灾害风险。
4. 结果报告和建议- 撰写城市地质调查结果报告,包括基础数据总结和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 提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包括土地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勘探人员需具备相关行业从业资质和经验,保证工作质量和准确性;2. 勘探设备需按照行业标准选用并定期检修,保障调查数据的可靠性;3. 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4. 结果报告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并与实际情况相符,提供决策者参考。
五、工作时间安排根据城市规模和调查范围的大小来决定调查的时间安排,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案编制等,预计时间为1个月;2. 实地勘探阶段:包括勘探和调查工作,预计时间为2-3个月;3.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阶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撰写,预计时间为1个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b06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5.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特征和地质灾害风险,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制定详细的城市地质调查计划,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成果。
二、调查范围本地质调查工作将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包括建成区、郊区和市区周边地域。
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下水分布、地面沉降、地震活动等。
三、调查方法和技术1. 采用综合调查方法,包括野外地质勘探、实地观察、地下水位监测、地震监测等。
2. 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如地质钻机、地震仪、地磁仪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3. 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城市地表进行高精度遥感测绘,获取大范围地质信息。
四、调查内容和阶段1. 初期调查:收集和整理现有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图、航拍影像、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等。
2. 野外地质勘探:随机选择调查点位,采集土壤、岩石样本,并进行地震监测和地下水采样。
3. 数据分析与解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地质剖面图,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预防措施。
4. 报告撰写:整理调查报告,包括详细的调查数据、地质图、剖面图、风险评估和防灾建议等。
五、质量控制1. 勘探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并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2. 对于不同地质类型和区域特征,采用适当的勘探方式和工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数据分析和解释阶段,引用资料必须出处准确,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六、工作安排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调查任务。
2. 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作协调一致。
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进展并解决问题,确保实施步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预算和资源1.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包括人员费用、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等。
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 定期进行预算和资源的追踪和调整,确保调查工作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fc6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4.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势在必行。
城市地质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风险等,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目标1.全面调查城市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层分布等方面。
2.深入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可利用性。
3.评估城市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
4.制定相应的城市地质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搜集城市历史地质调查、地质图谱、地下水监测数据等资料。
2.实地勘察:通过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和采样工作,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情况。
3.地下水调查:利用钻孔、水样采集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地下水的水源、水质等情况。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地震监测、物候观测等手段,评估城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风险。
5.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四、调查范围和重点区域1.调查范围: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将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包括核心区、发展区等不同区域。
2.重点区域:根据前期资料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深入调查,如地质灾害多发区、水资源紧缺区等。
五、工作成果和应用1.成果展示:按照地质调查报告格式,准确记录和展示调查结果,包括地质图谱、地下水资源分布图、灾害风险评估图等。
2.成果应用: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地下水开发等方面,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风险预警: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保障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六、工作保障1.资金保障:市财政将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力支持:市地质调查机构将派遣专业人员参与工作,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徐州地区地质工作调研方案
![徐州地区地质工作调研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94d0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b.png)
徐州地区地质工作调研方案引言地质工作调研是为了全面了解徐州地区的地质情况,为地质灾害预防、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徐州地区地质工作调研方案,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方法和调研时间安排。
调研目的1. 了解徐州地区的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2. 了解徐州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3. 评估徐州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4. 了解徐州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潜力,为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5. 研究徐州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6. 评估徐州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调研内容1. 地质结构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地质资料分析,了解徐州地区的地质结构类型和构造特征。
2. 地层特征研究:调查徐州地区的地层分布、岩性特征及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3. 地震活动状况考察:分析徐州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震级分布和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4. 地质灾害调查:综合野外调查和历史灾害记录,评估徐州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5. 矿产资源勘探:通过野外勘探和地质调查,调查徐州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潜力,为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6. 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徐州地区的地下水分布特征、水质状况和水量储量,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7. 地质环境评价:评估徐州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包括土地沉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调研方法1. 野外调查:组织调研团队,对徐州地区的主要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地质样品和数据。
2. 文献调研:收集和研究徐州地区的地质调查报告、科研文献、地质图件等资料,了解徐州地区的地质背景。
3.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地质样品和数据进行实验室分析和处理,提取有关地质信息。
4. 模型建立:根据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建立徐州地区的地质模型,描述地质特征和构造形态。
5. 综合评估:综合分析调研结果,评估徐州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质灾害风险、资源潜力和环境状况。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67c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b.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指导。
二、调查目标1. 了解城市地质环境状况,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域,为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 掌握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状况,为城市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3. 确定城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层情况,为城市土地利用、地基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4. 分析城市地质变化趋势,预测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三、调查内容1. 地质和岩石勘探:采用地质勘察、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对城市周边区域进行地质和岩石勘探,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2. 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取样和分析,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含量、质量和赋存状况。
3. 地质灾害评估:对城市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
4. 地质构造和地层调查:确定城市地质构造特征,探明不同地层的地质特点,为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四、调查方法1. 实地勘查: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利用专业仪器测量和采样,获取准确数据。
2. 室内分析: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室内分析,例如岩石组成分析、水质分析等,以获取相关的地质信息。
3. 数据整合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地质图谱、地质模型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城市地质信息。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所需资源,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2. 人员组织:组织调查人员和相关专家参与调查工作,确定各自职责和任务。
3. 调查实施:按照计划,进行实地勘查、样本采集和室内分析,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形成地质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7e8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地质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质灾害等情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详细描述城市地质调查的步骤、内容和方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地质支持。
二、调查目标1.了解城市的地质构造,包括岩石类别、地层特征、断裂构造等。
2.了解城市的地貌特征,包括河流、湖泊、土地起伏等。
3.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4.了解城市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面沉降、地下水涌出等。
三、调查步骤1.资料搜集通过调阅地方地质勘探报告、地质资料和卫星遥感图像等,了解城市地质基本情况、历史地质事件等。
2.现地地质勘察(1)地形勘察:包括测量地表起伏、谷地地貌、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2)地质剖面勘察:通过钻探等方法获取地下不同层次的地质信息。
(3)工程勘察: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项目进行相关土质、地下水勘察。
3.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和岩石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岩石组成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野外勘察和实验室分析所得数据,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图、地下水分布图等。
四、调查内容1.地质构造状况调查通过地质剖面勘察和岩石样品分析,了解城市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的分布情况。
2.地貌特征调查通过测量地表起伏、水系分布等,了解城市地貌特征,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3.地下水资源调查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样品采集和测试,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质和蓄水情况。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地质灾害历史数据的调查和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分析,评估城市地质灾害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五、调查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技术,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对勘察和实验室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整合。
2.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像分析,了解城市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为现地勘察提供指导。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0f9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d.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查明城市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等,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质基础资料。
2、评估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性,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3、调查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和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4、研究城市土壤和地质环境质量,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二、工作内容1、地质测绘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收集和整理已有地质资料。
进行野外地质观测和测绘,绘制地质图和剖面图。
2、地球物理勘探采用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方法,探测地下地质结构和地层分布。
分析地球物理数据,推断地下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
3、地质钻探布置适量的地质钻孔,获取地下岩芯样本。
对岩芯进行地质分析和测试,确定地层岩性和地质年代。
4、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流量和水质。
评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5、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形成条件。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风险区划。
6、土壤和环境地质调查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成分和污染状况。
研究地质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工作步骤1、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城市的地质、水文、气象、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调查的重点区域和问题。
2、野外调查与勘探根据工作内容,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野外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等工作。
做好野外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室内实验与分析对野外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测试,包括岩石矿物鉴定、水质分析、土壤成分分析等。
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提高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与解译对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运用地质专业软件和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建立地质模型。
5、成果编制与提交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城市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等成果图件。
撰写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报告,提出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建议。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80e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4.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1.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城市地质状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详细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工作高效、准确和可行。
2. 调查目标本次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城市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风险,为城市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地质污染等方面。
3. 调查范围本次地质调查的调查范围为XX市内的全境。
在城市内,将重点关注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和发展区域。
4. 调查方法与技术4.1 野外探勘通过野外探勘,包括地质剖面、钻探和采样等方式,获取关键地质信息。
调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合理选择调查地点与区域。
4.2 地质图与遥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地貌分析、土地覆盖分类和地质构造解译,结合地质图编制工作。
4.3 大地工程测量利用大地工程测量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测量、地貌特征的三维重建、地面下沉监测等,为地质调查提供定量数据支持。
4.4 室内实验与分析将野外获得的地质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样品鉴别、岩石分析、地质力学性质测定等,以获取物理与化学特性。
5. 调查成果与数据处理调查成果主要以报告形式呈现,报告内容包括地质调查概况、地质特征描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等。
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分析、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
6. 调查时间安排调查时间从XX年XX月开始,预计历时XX个月。
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可适当调整时间安排。
7. 资金支持与人力配备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力配备。
调查主体应组建专业的地质调查团队,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经费。
8. 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关注自然环境和工作安全。
根据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调查人员安全。
9.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调查团队应建立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审核、现场巡视和调查过程中的沟通反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2f6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9.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勘测、分析、评价和控制的一项工作。
城市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内容1. 土地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勘测、采样、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土地质量、用途和开发条件,包括土地类型、用途、性质、地形、地貌、地层、土壤、地下水等2. 建筑物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勘测、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建筑物的建设条件、耐久性和适应性,包括建筑物类型、结构、墙体、基础、屋面、隔声、防水等3. 地下管线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勘测、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管线的位置、类型、材质、规模、性质和运行状况,包括水、电、气、热等管线二、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通过实地勘测、地质钻探、采样、化验等方法获取地形、地貌、地层、土壤、水文地质等基础数据,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测量、拍照、记录等,获得相关信息。
2. 室内分析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模拟计算等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土地、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有关信息和指标,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流程1. 组织调查确定调查需求、目标、范围、内容和要求,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
2. 野外调查到实地进行调查,完成数据采集、数据记录和样品采集等工作。
3. 室内分析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计算和数据整合等工作,并出具调查报告。
4. 成果发布发布调查结果、数据、图表等相关信息,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调查质量控制1. 质量保证严格按照调查计划和方案进行工作,规范操作、记录和报告,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2.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控制点、样品质量控制等措施,加强数据检查、对比和审核等,确保数据质量。
3. 质量评估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比较对比和评价分析等,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五、总结和展望城市地质调查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c5c8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e.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前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城市地质状况,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必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详细讲述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方法和步骤,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目标1. 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地质灾害等基本情况。
2. 估算城市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
3. 分析城市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供可行性建议。
4. 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方法1. 文献调研:搜集、整理城市地质相关文献,包括地质图、地层资料、钻孔数据等。
2. 野外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地质剖面测量等方式,获取实地地质数据。
3. 勘探钻孔: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密度,在目标区域进行钻孔勘探并获取岩心样品。
4.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岩心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实验室工作。
5. 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并分析野外观察数据、钻孔数据、实验室测试数据等,形成地质调查报告。
四、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区域范围、勘探钻孔布局及采样点位置。
2. 文献调研:查阅与调查区域相关的历史地质资料、地质图、地层资料等,了解地质背景。
3. 野外调查:根据计划,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观察、测量、取样等。
4. 勘探钻孔:根据调查计划,在关键位置进行勘探钻孔,并获取岩心样品。
5. 实验室分析:对岩心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6. 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野外观察数据、钻孔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7. 报告提交:将调查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和相关利益方。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野外调查和勘探钻孔时,务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设备保养:及时保养维修勘探钻机、仪器设备等,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多样化数据源:在调查过程中,尽量使用多个独立的数据源,以提高地质调查的可靠性。
4. 数据共享与交流: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利益方共享调查数据和初步分析结果,促进合作与交流。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c96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b.png)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一、项目概述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地质情况的详细、准确、实用的勘察成果,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提供地质基础资料。
城市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地质勘察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工程建设中,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显得尤为重要。
二、勘察范围本次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计划覆盖本市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给水排水、地下管线、公共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
勘察范围包括地表和地下,勘察地面以上包括地貌特征、土壤、植被等,地面以下包括地下水情况和地质构造。
三、勘察内容1.地表地貌调查:采用现场测量和遥感技术进行地表地貌调查,获取地表地貌特征和现状。
2.地下水调查:进行地下水位、水质、水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地下水情况。
3.地质构造调查:通过地质钻探等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情况。
4.地下管线调查: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调查,了解管线走向、埋深、管径等基本情况。
5.岩土勘察: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了解岩土工程特性,包括土壤、岩石的成分、力学性质等。
四、勘察方法1.地表地貌调查:采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地貌特征,结合现场测量获得更加详细的地表地貌信息。
2.地下水调查:采用地下水位观测井、水文地质勘探等手段,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
3.地质构造调查:通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情况。
4.地下管线调查:采用地下雷达、电磁法等技术,对城市地下管线走向、埋深、管径等进行调查。
5.岩土勘察: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地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等手段,获得岩土工程特性资料。
五、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范围和内容,制定勘察方案,确定勘察人员和设备。
2.进行地表地貌调查,获取地表地貌特征和现状。
3.进行地下水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3ec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保障城市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撑和依据。
本文将针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全球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在规模、数量和分布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面对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系统、深入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
城市地质调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对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作原则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
调查范围应该囊括城市的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的地质环境,对城市内的天然资源、地形、地貌、地下水、地震活动、土地利用、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2.系统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
3.科学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需要基于科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得调查信息和数据,真实、客观、可靠地研究评估城市地质环境,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和对策措施。
4.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可持续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调查内容城市地质调查应该涵盖的内容如下:1.城市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调查和分析。
2.城市内各类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灾害、风景区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等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以及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
3.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估和保护。
4.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性质和土质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包括用地性质、土地所有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权属等方面的内容。
5.城市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管线等各类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信息和地质条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1f4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8.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安全、可持续与发展,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工作方案旨在制定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范围和方法,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支持。
二、调查目标1. 确定城市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等;2. 了解城市地质构造的稳定性,为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3. 评估城市地震风险与地质灾害潜在风险,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4. 探明城市地下水资源分布与状况,为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支持;5. 分析城市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范围与方法1. 调查范围针对目标城市,根据国家规定的城市规划界限,确定城市地质调查范围。
重点关注城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
2. 调查方法2.1 采用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综合地质信息;2.2 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图、地质图、地震活动记录等;2.3 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下水井、岩石取样等;2.4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地震危险性分析;2.5 利用地质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图形绘制。
四、组织与实施1. 组织机构设立城市地质调查小组,由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小组由一名负责人领导,并配备合适的技术人员。
2. 实施步骤2.1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时间安排等;2.2 分工合作,按计划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2.3 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绘图,并形成报告;2.4 进行报告的审核和评审,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5 将调查结果及相关建议提交给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部门。
五、预期成果与应用1. 调查结果报告,包括城市地质概况、地质风险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等;2. 地质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支持城市规划与建设相关工作;3. 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建议,保障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4. 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基础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5. 为城市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20b5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9.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地质调查,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同时也为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二、调查方法城市地质调查的方法应综合运用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工程勘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
野外地质调查是基础,通过实地观察、取样分析等方式,获取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层分布、岩性组合等详细信息。
地质工程勘察则针对城市建设的具体需求,对地下水位、土质状况、地层稳定性等进行评估。
遥感技术和GIS则提供了大范围的数据获取能力,可以对地表水文、地貌变化等进行监测。
三、调查范围城市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土地利用区域,特别是重点关注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周边环境、地下水动态等因素对城市地质的影响,以便做出全面的调查。
四、调查内容1. 地质构造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地质地貌图解析等手段,了解城市地区的构造特征,发现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为地震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关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估风险程度,为城市规划和居民安全提供参考。
3. 地层调查:通过取样分析、钻探勘查等手段,获取地下地层的岩性、层位、厚度等信息,为地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运动方向和水质状况,为城市供水、废水处理等方面提供依据。
5. 岩土工程调查:评估土壤、岩石的力学性质,为城市建设的地基处理、地下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六、调查成果与应用调查成果应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地质调查图、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水文地质等专题图、勘探数据报告等。
调查结果可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环境监测等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地质科学研究、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
收藏!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收藏!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bf6c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a.png)
收藏!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地质调查是一项于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是查明城市的地质、资源和环境基本状况,评价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一、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1、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主要调查城市所在区的三维地层结构、工程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在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基础上,综合分析城市地下区域地壳稳定性、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地下空间可利用适宜性评价。
2、地质灾害调查査明主要活动断裂、地裂缝、地震活动、地面沉降、岩溶塌陷、黄土湿陷、滑坡、泥石流、海岸侵蚀、港口淤积、海水入侵、河湖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活动规律,评价其对城市安全的危害性,为城市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3、水土地球化学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重点查明地表水体和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及污染状况;结合区域环境地质、地质基础条件等方面因素,进行区域环境区划,综合评价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合理利用及城市功能合理布局提供基础资料。
开展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调查,评价现有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淋滤液对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构成的潜在威胁,调查城市垃圾场选址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提出拟选垃圾填埋场选区建议。
4、地质资源调查调查城市地下水资源、地热、地下空间资源、矿产资源、建筑材料以及地质遗迹等,查明城市地区的资源状况及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力,为城市的科学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5、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利用数字模拟、大型数据库系统、三维可视化和GIS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城市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专业的地质信息和成果进行集成管理;构建城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与质量和生态环境分析评价和模拟预测,为城市规划决策、地质地质调査研究和社会地质信息服务搭建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926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8.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1.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对城市地质特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防范。
2. 调查目的本次城市地质调查旨在达到以下目的:2.1 系统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2.2 评估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2.3 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建议;2.4 建立城市地质信息资源库,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方法为了实现调查目标,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3.1 野外实地勘察:派遣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对土地质量、地下水资源、地质构造等进行详尽调查,收集样本数据;3.2 地质勘探:采用地质勘探技术,如钻探、地震勘探、电磁法等,获取地质构造剖面图和地下岩层情况;3.3 地质监测:安装地质监测仪器,对地表和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测;3.4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地质图、地质灾害风险图等。
4. 调查内容本次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4.1 城市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调查;4.2 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规划;4.4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5. 调查成果与应用5.1 调查成果:根据实地勘察、地质勘探和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地质图、地下水资源评估报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议报告;5.2 调查成果应用:将调查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6. 调查时间与人力物力保障6.1 调查时间:根据城市地质情况和调查范围的大小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一般为3个月至1年;6.2 人力物力保障:调动地质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7. 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7.1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2 安全措施:在实地勘察和地质勘探过程中,加强人员安全意识,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4a0a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8.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情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地质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目的1.了解城市地质特征:调查城市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以准确把握城市地质特征。
2.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提供预警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城市安全。
3.保护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和储量,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4.辅助城市规划与建设: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健康。
三、内容1.地质构造调查:对城市地质构造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岩性、构造、断裂等,为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地质灾害调查:调查城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等情况,评估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3.地下水资源调查:调查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储量等情况,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4.地质监测:建立城市地质监测网络,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功能。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
四、方法和步骤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范围、编制调查方案、筹备人员和设备。
2.野外调查:根据调查方案,进行野外工作,包括地质勘测、采样、监测等。
3.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整理、质量检查、统计分析等。
4.成果编制与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成果图件和报告,提出调查结论和建议。
5.结果应用:将调查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指导决策和工程实施。
五、调查周期和阶段安排本次城市地质调查预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包括确定调查目标、制定方案、筹备人员和设备等。
2.野外调查阶段:3个月,根据方案进行野外勘察、采样和监测。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d90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旨在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为城市的规划、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地质调查的目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关的调查工作方案。
一、地质调查的目的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城市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岩土性质等。
其具体目标如下:1.确定地表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状况,为城市规划提供地质基础数据。
2.了解城市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提供灾害防治的科学依据。
3.评估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确定建设项目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工程可行性。
二、地质调查的方法地质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和地质测试两个方面。
1.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通过地质地貌观测、钻孔勘探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获取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和地貌特征等信息。
2.地质测试:地质测试是通过室内实验、样品分析和现场测量等方式,对岩土性质、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等进行精确测定。
三、地质调查的程序地质调查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成果报告等阶段。
1.前期准备:(1)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确定地质调查的范围和区域。
(2)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勘察点位、钻孔点位、采样点位等。
2.野外调查:(1)地质地貌调查:通过野外观测和测绘,记录地表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
(2)钻孔勘探:选取合适位置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岩土成分和地层结构等数据。
(3)野外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样品、岩石样品、地下水样品等,用于室内测试。
3.室内分析:(1)岩土物性测试: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特性等。
(2)地下水分析: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和污染物检测,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
(3)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数据,进行地质资料的整合和分析。
4.成果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地质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e96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潜在风险以及地下空间利用潜力,构建城市发展规划和灾害防控体系的基础工作。
本方案旨在确定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1. 地质环境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地质勘探,了解城市所处地质构造类型、构造特征等。
(2)地质岩性调查:采用岩石钻探和采样等方法,获取岩性、岩石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3)地貌地貌调查:借助遥感、GPS和无人机等技术,对城市地貌进行调查,获取地貌演化历史和特征。
(4)地下水调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水质采样等方法,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分布与特征。
2. 地质灾害调查(1)地质灾害史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和地质调查报告,了解城市历史上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影响程度。
(2)现场调查:选择地质灾害密集区进行现场考察,采集地质灾害的样本和数据,分析其成因机制。
(3)风险评估:结合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城市规划发展情况,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影响范围。
3. 地下空间调查(1)地下工程调查:对城市地下工程如地下隧道、地铁等进行调查,了解其结构、建设历史和现状。
(2)地下管网调查:调查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等管道的布局和状况。
(3)地下空间利用潜力评估: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评估地下空间的利用潜力和可行性。
三、调查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城市规划和调查目标,明确调查范围、内容和调查方法。
2. 采集相关资料:查阅历史文献、地图资料等,收集与城市地质调查相关的信息。
3. 野外调查:根据调查计划,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野外调查,采集样本和数据。
4.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形成分析报告和图件。
5. 结果评估和总结:根据分析报告,评估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风险和地下空间利用潜力,总结调查结果。
四、工作安排和时间进度1. 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3天2. 采集资料和前期准备:7天3. 野外调查:30天4. 数据处理和分析:15天5. 结果评估和报告撰写:10天五、人员和资源需求1. 人员:地质工程师、测绘人员、地质勘探员等2. 装备:地质勘探设备、测量仪器、无人机、采样工具等3. 资金:调查经费、设备购置费等六、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调查计划和方案进行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质调查方案
![地质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6441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4.png)
地质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地质调查旨在对某一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工程项目或研究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本次调查的目标区域位于xx市某县,调查范围涵盖该县的土地利用情况、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资源等方面。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1. 调查内容(1)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土地覆盖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和记录。
(2) 地质构造调查: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勘探,获取地质断裂带、断层、褶皱和岩石类型等地质构造特征的信息。
(3) 地下水资源调查:调查目标区域的地下水埋深、水位变化、地下水质量等情况,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
(4) 其他相关调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地形、气候、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
2. 调查方法(1) 野外观测:对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包括保存样品、拍摄照片等。
(2) 实地勘探:利用地质雷达、地震勘探仪等设备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勘探和测量。
(3) 取样分析:采集土壤、岩石和水样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详细的地质和环境数据。
(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调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
三、调查计划和时间安排1. 调查计划(1) 第一阶段:组织调查人员,明确调查目标和内容,编制调查计划和方案。
(2) 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实地勘查和数据采集。
(3) 第三阶段:实验室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4) 第四阶段: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
2. 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2天,包括调查计划和方案的编制。
(2) 第二阶段:10天,完成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
(3) 第三阶段:7天,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
(4) 第四阶段:5天,报告撰写和修订。
四、调查人员和设备1. 调查人员(1) 地质工程师:负责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地质构造观察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11月15日,在全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发布了《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八年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部署。
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地质工作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系统梳理总结城市地质工作六点宝贵经验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建局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了34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京津冀等10多个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30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底调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以及包含城市在内的全国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完成了6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试点,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以城市群为单元、推进综合地质调查。
这些工作不仅积累了翔实的地质资料,更形成了宝贵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
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经验,开创了城市地质成果服务规划国土资源、重大工程安全运营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路径,构建了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规划管理的常态机制,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
以福州、厦门、嘉兴、丹阳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探索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等三方合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了三方的积极性,建立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大型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为代表,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打破专业界限,统筹部署工作,创新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增强了城市地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决策建议话语权。
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逐渐得到规范,形成了以一模(三维城市地质结构模型)、一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路)、一平台(综合地质信息服务平台)为主体的技术方法体系,发布了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基于长期的工作经验与目前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案》提出了分类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有序开展城镇群基础综合地质填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
立足需求明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四项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这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方案》指出,当前,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优化城市群结构和空间布局,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二是提升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拓展城市地下发展空间,需要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
三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资源条件。
四是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针对这些需求,《方案》提出未来八年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有四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要构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探索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地质信息决策支撑系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到2020年,完成15个~18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在已开展三维地质调查的城市中,选择有积极性的城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补充开展相关地质调查工作,快速形成示范性成果,2018年完成10个~12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要全面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原则上大型城市和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城市都应建立三维城市地质模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地质信息决策支撑系统。
到2025年,确保实现辖区内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至少完成140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
第二,开展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初步测算,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需要部署图幅数量1020幅,其中需新开展图幅690幅。
分三个阶段推进城镇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工作:2018年~2020年,启动第一批1∶5万比例尺为主的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200个城市。
2021年~2023年,启动第二批1∶5万比例尺为主的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138个城市。
2024年~2025年,完成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的成果验收与资料汇交,开展综合研究。
梳理全国城镇群地级以上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重大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为优化城市群内部格局和结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案。
第三,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定。
制定城市地质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技术标准,修订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第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
加强城市地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法研究,创新理论、攻关技术、制定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水平,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城市地质调查。
在理论研究方面,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地质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促进人地和谐为导向,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
研究不同场、不同尺度地球表层系统扰动变化和再平衡过程,建立城市多圈层交互带理论。
研究制约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的地下岩土水气要素,地下多相多场影响因素,建立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理论。
在技术方面,围绕城市地区如何获取可靠地质数据、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如何确定、城市地质信息如何有效服务城市管理等问题,开展城市地区地质探测与监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维城市地质建模与公共服务等研究。
绘制蓝图提出城市地质工作预期目标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之前,完成100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完成25个~30个城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启动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初步构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到2025年,完成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全覆盖,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利用理论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系统完备的城市地质工作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保障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的能力和水平。
《方案》中对预期目标成果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预计将提交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图,提交25个~30个示范城市地质调查报告,提交不少于140个中型以上城市(含示范城市)的城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198个小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形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城市多圈层交互带理论、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理论。
城市高干扰环境条件下地质物探仪器与数据处理、生态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探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等技术方法。
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产品体系,包括在城市规划阶段提供规划布局建议、地质咨询和地质适宜性审查意见,在工程建设阶段提供区域地质信息服务,在城市运行阶段提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判、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重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重大工程地质安全管控等方面的服务报告。
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将提交一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土地地球化学、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等方面基础性和应用性成果,优化城镇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避建设风险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查明地质问题构筑防灾减灾体系,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应用地质信息服务政府科学管理。
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为提高城市地质领域的科学进步提供实践平台,为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提供基础地质支撑,为社会公众参与城市建设了解城市发展提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