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 综述报告
单克隆抗体工作总结怎么写
单克隆抗体工作总结怎么写
单克隆抗体工作总结。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抗体,由单一的B细胞克隆产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医学领域,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单克隆抗体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
首先,单克隆抗体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免疫系统的原理。
当外源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抗体,其中包括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是由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具有不同的特异性,而单克隆抗体则是由单一的B细胞克
隆产生,具有高度特异性。
这种高度特异性使得单克隆抗体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医学工具。
其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筛选。
首先,通过免疫动物(如小鼠、兔子等)注射抗原,激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然后,从免疫动物的脾细胞中分离出B细胞,并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最后,通过单克隆筛选的方法,筛选出特异性较强的单克隆抗体。
最后,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诊断中,单克
隆抗体可以用于特定疾病的检测,如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在疾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靶向治疗,如抗肿瘤药物;在疾病研究中,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疾病机制的研究,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总之,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通过对单克隆抗体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生物医学工具,为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综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摘要: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多种学科。
单抗药物可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性感染、心血管病以及其它疾病,尤其是用于治疗肿瘤,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本文参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用于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治疗单抗药物治疗疾病具有明确的靶向性,作用机制明确,因而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尤其是对肿瘤的治疗,能克服化疗药物不能有效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副作用大等缺点。
同时,单克隆抗体体积小,能更有效地透入肿瘤;分子小、消除快、累积毒性小;所携带的弹头脱离后,可较快被清除;循环中免疫靶向结合物对靶细胞的竞争作用小;半衰期短;穿透性好;能穿过血脑屏障,因而还可以作为新一代靶向载体。
与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生物因子、基因、分化诱导剂、光敏剂、酶等物质构成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把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特异的输送到肿瘤部位,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把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对循环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毒性[1]。
1作用机制目前,单抗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明确,通过研究,目前认为有阻断作用、信号传导作用以及靶向作用等三种作用机制[1]。
1.1阻断作用现用于临床的大部分未偶联单抗主要用于自身免疫和免疫抑制,是通过阻断和调节作用完成的。
几乎在所有的单抗应用中,通常是通过阻断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的胞桨或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另一种相类似的阻断活性可能存在于单抗的抗病毒感染中,通过阻断和抵消病原体的进入和扩散表现出对机体的防御功能,短期给予单抗后可取得长期疗效。
肿瘤细胞生长、扩增和分化,需要各种生长因子的持续性刺激,而这些生长因子也参与肿瘤的侵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单克隆抗体与其受体结合,可抑制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这些肿瘤细胞得不到生长因子的刺激而自行死亡。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综述报告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综述报告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是指由单一克隆的B细胞所分泌的一类抗体,它们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常用的工具和药物。
特别是在疾病诊断领域,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单克隆抗体对疾病标记物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是利用单克隆抗体对疾病相关分子进行定位和鉴定。
这两个方面的应用使得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标记物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疾病标记物是指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或细胞。
通过检测这些标记物的存在和数量,可以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单克隆抗体的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使得它们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特定的疾病标记物上,并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如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来进行检测。
例如,利用单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乳腺癌标记物CA15-3和CA27-29,肺癌标记物CEA和CYFRA21-1等。
这些疾病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和治疗。
其次,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相关分子定位和鉴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疾病相关分子是指与疾病进程相关的生物分子,如癌症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受体等。
通过利用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将它们标记上不同的荧光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然后与病理组织或细胞进行共染色。
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抗原和染色剂的共定位来确定疾病相关分子的存在和位置。
例如,通过标记上荧光染料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对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受体进行定位和鉴定。
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目前市场上可用的单克隆抗体种类有限,且价格较高。
这限制了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单克隆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健康细胞和组织,而非外来病原体,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这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传统的免疫抑制药物往往无法精确识别并攻击异常的免疫细胞,同时还会抑制正常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的兴起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单克隆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单克隆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单克隆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原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其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针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特定抗原或炎症介质进行精确打击。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或细胞识别为外来威胁并进行攻击而导致的疾病。
单克隆抗体能够针对这些被错误识别的自身抗原,通过阻断其与相应免疫细胞的结合,从而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
在治疗过程中,单克隆抗体通过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止抗原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单克隆抗体还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清除功能,进一步清除体内的自身抗原和炎症介质。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特异性和精准性,能够针对特定的抗原进行治疗,而不会影响其他正常的免疫反应。
目前,单克隆抗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
通过深入研究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我们可以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精准的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克隆抗体治疗有望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综述_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综述_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综述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单克隆抗体的概述2.1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2 单克隆抗体的定义和特点3: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3.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3.1.1 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3.1.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3.2 单克隆抗体的改良和优化3.2.1 重组单克隆抗体的改良3.2.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改良3.3 单克隆抗体的选择和验证3.3.1 亲和力筛选3.3.2 特异性验证3.4 单克隆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3.4.1 结构分析3.4.2 功能研究3.5 单克隆抗体的药物开发3.5.1 注射剂制备3.5.2 经口给药剂型的制备3.5.3 缓控释剂型的制备3.5.4 接合物制备4: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4.1 抗癌药物4.1.1 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4.1.2 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4.1.3 CD20阳性淋巴瘤的治疗4.2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4.2.1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4.2.2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4.3 其他临床应用5:结论5.1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5.2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附件:[附件名称](可以相关研究文献、数据、图片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法:指规定了对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的法律法规。
2、药品注册法:指规定药品注册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3、临床试验管理规定:指规定了临床试验的监督与管理要求的法律法规。
4、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指规定了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
单克隆抗体技术相关总结与讨论
最重要的一步是融合,我想这也是单抗制备过程中最难的一步了。
(一) 细胞融合流程 1、取对数生长的骨髓瘤细胞 SP2/0,1000rpm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用不完全培养 液混悬细胞后计数,取所需的细胞数,用不完全培养液洗涤 2 次。 2、同时制备免疫脾细胞悬液,用不完全培养液洗涤 2 次。 3、将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按 1∶10 或 1∶5 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在 50ml 塑料离心管 内用不完全培养液洗 1 次,1200rpm,8 分钟。 4、弃上清,用滴管吸净残留液体,以免影响 PEG 的浓度。 5、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使细胞沉淀略加松动。 6、在室温下融合: ①、30 秒内加入预热的 1ml45%PEG(Merek,分子量 4000)含 5%DMSO,边加边搅拌。 ②、作用 90 秒钟,若冬天室温较低时可延长至 120 秒钟。 ③、加预热的不完全培养液,终止 PEG 作用,每隔2分钟分别加入 1ml,2ml,3ml, 4ml,5ml 和 10ml。
(二) HAT 选择杂交瘤 应用 HAT 选择培养液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原理已在研究生专题讲座第六专题中已
经提到,这里主要介绍加 HAT 选择培养的时间和浓度。 一般在融合 24 小时后,加 HAT 选择培养液。HT 和 HAT 均有商品化试剂 50×贮
存,用时 1ml 加入 50ml20%小牛血清完全培养液中。 因为在培养板内已加入饲养细胞、融合后的细胞,200μl/孔。所以在加选择培养
7、离心,800rpm,6 分钟。 8、弃上清,先用 6ml 左右 20%小牛血清 RPMI1640 轻轻混悬,切记不能用力吹打, 以免使融合在一起的细胞散开。 9、根据所用 96 孔培养板的数量,补加完全培养液,10ml 一块 96 孔板。 10、将融合后细胞悬液加入含有饲养细胞的 96 孔板,100μl/孔,37℃、5%CO2 孵箱 培养。 一般一块 96 孔板含有 1×107 脾细胞。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综述_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综述_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综述_
一、引言
A.背景
1.单克隆抗体的定义和特点
2.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B.目的和意义
1.总结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2.探索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二、单克隆抗体的研发及生产
A.单克隆抗体的获取方法
1.高通量筛选技术
2.胞外抗体库技术
3.免疫化学技术
B.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工艺
1.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培养
2.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3.抗体稳定性的研究
三、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A.抗体与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
1.肿瘤治疗领域
2.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
3.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
B.抗体的改进和优化
1.重链抗体的优化
2.补体相关改进
3.递送系统的改进
四、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
A.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1.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
2.抗炎症单克隆抗体药物
3.其他疾病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B.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
1.副作用与安全性问题
2.个体差异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疗效的影响
3.临床试验的规范与管理
五、未来展望
A.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趋势
B.单克隆抗体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潜力
六、结论
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A.《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相关法规。
B.《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办法》: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相关法规。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单克隆抗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2.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鉴定技术;3. 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由单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即将B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具有B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又具有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
通过筛选和培养杂交瘤细胞,可以得到大量相同的单克隆抗体。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Balb/c小鼠;2. 抗原:目的蛋白;3.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4. 培养基:IMDM培养基、DMEM培养基、RPMI-1640培养基;5. 试剂:FCS、HAT(Hypoxanthine-Aminopterin-Thymidine)、PEG(聚乙二醇)、兔抗小鼠IgG-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FITC(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6. 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酶标仪、流式细胞仪等。
四、实验方法1. 抗原免疫小鼠:将抗原注入Balb/c小鼠体内,免疫小鼠,制备抗体。
2. 细胞融合:收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PEG,诱导细胞融合。
3. 融合细胞筛选:将融合细胞接种于96孔板,加入HAT培养基,培养7-10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筛选出阳性克隆。
4. 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将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制备杂交瘤细胞。
5. 阳性克隆抗体检测:收集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检测,鉴定阳性克隆。
6. 阳性克隆抗体纯化:将阳性克隆抗体进行亲和层析或蛋白A/G层析,纯化抗体。
7. 阳性克隆抗体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技术,鉴定阳性克隆抗体。
五、实验结果1. 免疫小鼠制备抗体:免疫小鼠后,血清抗体水平明显升高。
2. 细胞融合:融合细胞生长良好,阳性克隆筛选成功。
3. 阳性克隆扩大培养:阳性克隆杂交瘤细胞生长旺盛。
单克隆抗体治疗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治疗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引言: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治疗成为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项新技术。
作为一种精准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以特异性结合途径干预机体内部系统,从而对多种疾病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
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单克隆抗体治疗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采纳。
本文将探讨单克隆抗体治疗在这些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一、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相关性疾病1. 单克隆抗体简介单克隆抑制剂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二类药物,可以针对特定分子进行高度选择结合,并发挥特异性效果。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单克隆抑制剂具有更精准、更有效的作用方式。
2. 免疫相关性疾病概述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一系列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白细胞介素23反应性关节损伤等。
这些免疫相关性疾病由于其复杂的发生机制,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二、单克隆抗体治疗在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1. 风湿性关节炎简介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周围组织广泛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役介导的非化脓性滑膜(关节内)及其其它解割面(软骨下骨头面、肌腱及肌群纤维)与小血管,小动脉累及之全身弥散哀待以上者导奏门诊就诊者居前位數。
2. 单克隆抗体治疗在风湿性关节中的实践单克隆抗体治疗通过抑制关节内炎症信号通路,减少关节炎症损害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药物如阿奇那肽的成功应用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单克隆抗体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1.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手足对称多发肢体关节不明原因的慢性对容役振剪站即局限于周身多数当书入皆膜呼吁奋战至皮失败,多被称为身份楷波浪盛期间期以下,而查戏红买从位治安驱动声母突然亮缺乏特有眉推转化经典灾就找到道致辞之外无时未2. 单克隆抗体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实践单克隆抑制剂针对特定分子进行针对性结合,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表现,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一、引言诊断用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为进一步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二、背景介绍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克隆B细胞产生的一类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药物代谢和疾病分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商业模式以及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分析。
四、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诊断用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庞大,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对高效准确的诊断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该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2. 市场竞争分析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在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
当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和机构进入该领域,并推出了各类单克隆抗体产品。
因此,针对不同领域的市场竞争对手,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五、技术可行性评估1. 技术现状目前,诊断用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大部分的生产工艺已经标准化,并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因此,在技术实现方面并不是项目的主要难点。
2. 技术进一步研发虽然技术现状较为成熟,但还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研发和改进的方向。
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等。
这些技术改进将有助于项目的可行性和商业化应用。
六、商业模式分析1. 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在商业模式分析中,需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定位。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可应用于不同领域,如临床检验、药物研发和个体化医疗等。
通过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商业化路径商业化路径的选择决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和商业成功的可能性。
在选择商业化路径时,需要考虑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以及公司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等因素。
单克隆抗体特点范文
单克隆抗体特点范文首先,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的淋巴细胞产生的,因此其结合特异性明确,只能结合一个抗原。
这使得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的检测和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多克隆抗体由多种不同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因此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问题,导致特异性降低。
其次,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稳定性。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其亲和力和稳定性通常较强,可以更好地结合和稳定抗原。
这使得单克隆抗体在药物研发和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第三,单克隆抗体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的细胞克隆产生的,在抗体的组成和结构上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这意味着单克隆抗体的性能和效果在不同的实验室和条件下是可重复的,这对于科研和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重组技术进行改良和优化。
通过重组技术,可以将单克隆抗体的变量区域与人类抗体的恒定区域进行结合,生成更适合临床应用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这不仅可以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还可以提高抗体的稳定性和效果。
第五,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后续的分子工程手段进行改良和优化。
通过改变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增强的效应和减少的毒副作用。
这为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六,单克隆抗体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
由于单克隆抗体只能结合一个抗原,因此往往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
这使得单克隆抗体在体内使用时不容易引起免疫反应和排斥,降低了副作用和风险。
总之,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和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优化和改良的潜力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等特点。
这使得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对于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克隆抗体概述范文
单克隆抗体概述范文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抗体,由同一种源于单个B细胞的克隆细胞分泌而来。
单克隆抗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对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历史、制备技术、应用领域等进行综述。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克隆细胞产生的一类抗体,它们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
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能够精确地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赖于杂交瘤细胞技术,该技术是1975年由科学家CesarMilstein和Georges Köhler发明的。
他们通过将髓系细胞(B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得到具有长期稳定的可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这一技术的发明奠定了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也为获得大量特异性抗体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混合细胞杂交、限制性稀释与分克隆、发生突变与亲和成熟等步骤。
首先,从免疫动物中获取抗原,然后将其免疫到小鼠等实验动物中。
接下来,收集小鼠脾脏,分离出髓系细胞。
将髓系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SP2/0、NS0等)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这些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细胞系的特点,既能够分泌抗体,又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然后,通过适当的培养和筛选,分离出分泌特定抗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稀释、单克隆化等步骤,获得具有单一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测。
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病毒抗原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进展,并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治疗。
目前,有多种单克隆抗体被用于临床治疗,如肿瘤治疗药物Herceptin、Rituxan等,它们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
单克隆抗体药物综述
单克隆抗体药物综述第一篇:单克隆抗体药物综述单克隆抗体药物综述摘要: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专一性强、疗效显著,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药物之一。
此文就单抗药物的分类、应用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不足作了概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靶向联用自 1975 年Koeh ler 和M ilstein 首先报道利用小鼠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来,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 单抗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及医学实践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已经成为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柱之一。
然而, 尽管单抗推动了生物诊断技术的革命, 但是在将单抗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方面, 却在长时间内迟迟没有进展。
早期的临床试验结果都不尽人意, 这是因为鼠源单抗应用于人体有许多限制].现今上市的单抗药物, 治疗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及病毒感染等领域。
由于单抗具有明确的作用位点, 与靶位点亲和力高, 而且通过改造的抗体其免疫原性大大减弱, 这些因素使得单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异性强、见效快、副作用较低等优点, 因而单抗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
目前, FDA 批准上市的 17 个单抗药物中即有 8 个是用于治疗淋巴细胞肿瘤、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 而在开发阶段的单抗也有一半以上是与治疗各种癌症相关。
可以预见, 在未来几年来将有更多的治疗性单抗药物上市, 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 单抗类药物的市场销售逐年提升的年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 表现强劲。
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药物R ituxan 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抗肿瘤药物, 2003 年销售为 14.89亿美元, 2002 年为 11.63 亿美元, 在 2002 年全球最畅销前 50位商标名处方药中排名 43 位。
用于治疗关节炎的单抗药物Rem icade, 2002 年销售额为 12.97 亿美元, 当年全球药物销售排名第37 位。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一、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诊断疾病: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用于检测疾病相关抗原,如肿瘤标志物、病原体等,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例如,在肿瘤诊断中,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相关抗原,如CEA、AFP等。
2.治疗疾病:单克隆抗体具有靶向性,可以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毒素等结合,可以实现对病变部位的精准打击,减少副作用。
例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赫赛汀(Herceptin)用于治疗乳腺癌等。
3.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调节免疫反应,如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增强免疫反应以对抗病原体。
例如,抗炎性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4.生物制品研发:单克隆抗体可作为生物制品研发的基础,用于制备疫苗、生物药剂等。
例如,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疫苗研究,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细菌等感染性疾病。
5.药物筛选: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药物筛选,评估药物的靶点特异性、生物活性等。
通过筛选具有特定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优化药物研发过程。
二、未来发展趋势1.个性化治疗:随着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单克隆抗体有望实现个体化治疗,针对患者特定突变或受体设计个性化抗体药物。
2.抗体偶联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是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共价连接而成,具有高靶向性和强效性。
随着抗体偶联技术的发展,未来ADC药物在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在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随着免疫治疗策略的不断发展,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生物仿生材料: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生物仿生材料,如组织工程支架、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材料在再生医学、药物递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 综述报告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综述报告姓名:陈碧虹学号:01专业:生物班级:高二(7)指导教师:孙孺江时间:2008.1.1单克隆抗体含义我们人体中存在有一种十分有用的“健康卫士”,它称为B淋巴细胞。
当外来细菌、病毒、或是异性物质侵入我们人体时,它们便立即产生一种对抗这些细菌、病毒或异性物质的“抗体”。
抗体可把它们溶解或杀灭。
正是由于抗体有这种功能,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种“细胞杂交”的方法,使这种抗体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
什么是“细胞杂交”、它又为什么可不断产生抗体呢?顾名思义,“细胞杂交”就是用两种不同的细胞将它们融合成一种细胞。
为了制造特异性的抗体,科学家们将B淋巴细胞与一种瘤细胞融合在一起,于是所产生的“杂交细胞”一方面具有瘤细胞不断生长繁殖的性质(科学家们称之为“永生不死性”),一方面又有B细胞产生专一抗体的性质。
科学家们再将这种杂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提纯出来,这便是单克隆抗体了。
单抗药物种类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技术开发经历了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源抗体。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有副反应,代谢快,除了部分放射性元素一般与此类单抗结合以达到治疗目的外,其余逐渐退出市场。
人源化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于副反应小,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治疗,近年来开发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是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这三种治疗性的单克隆抗体都已经在美国上市。
单克隆抗体制备基本方法骨髓瘤细胞及饲养细胞的制备选择瘤细胞株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待融合的B细胞同源。
如待融合的是脾细胞,各种骨髓瘤细胞株均可应用,但应用最多的是Sp2/0细胞株。
该细胞株生长及融合效率均佳,此外,该细胞株本身不分泌任何免疫球蛋白重链或轻链。
细胞的最高生长刻度为9×105/ml,倍增时间通常为10~15h。
融合细胞应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形态和活性佳的细胞(活性应大于95%)。
骨髓瘤细胞株在融合前应先用含8-氮鸟嘌呤的培养基作适应培养,在细胞融合的前一天用新鲜培养基调细胞浓度为2105/ml,次日一般即为对数生长期细胞。
2023年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综合评估报告目录前言 (4)一、法人治理架构 (4)(一)、股东权益与义务 (4)(二)、公司董事会 (5)(三)、高级管理层 (7)(四)、监督管理层 (8)二、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基本情况 (9)(一)、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名称及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单位 (9)(二)、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建设地点 (10)(三)、调查与分析的范围 (10)(四)、参考依据和技术原则 (11)(五)、规模和范围 (13)(六)、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建设进展 (13)(七)、原材料与设备需求 (14)(八)、环境影响与可行性 (16)(九)、预计投资成本 (17)(十)、1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关键技术与经济指标 (18)(十一)、1总结与建议 (19)三、运营与管理 (20)(一)、公司经营理念 (20)(二)、公司目标与职责 (21)(三)、部门任务与权利 (22)(四)、财务与会计制度 (25)四、技术方案与建筑物规划 (27)(一)、设计原则与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工程概述 (27)(二)、建设选项 (28)(三)、建筑物规划与设备标准 (29)五、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31)(一)、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风险分析 (31)(二)、风险管理与应对方法 (33)六、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34)(一)、安全法规与依据 (34)(二)、安全措施与效果预估 (35)七、法律与合规事项 (38)(一)、法律合规与风险 (38)(二)、合同管理 (38)(三)、知识产权保护 (38)(四)、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 (39)八、市场与供应链管理 (40)(一)、供应链策略 (40)(二)、供应商关系管理 (40)(三)、存货与库存管理 (40)(四)、客户关系管理 (41)(五)、物流与分销策略 (41)九、营销策略与品牌推广 (41)(一)、营销策略制定 (41)(二)、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43)(三)、促销与广告战略 (44)(四)、品牌推广计划 (46)十、战略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 (47)(一)、合作战略与目标 (47)(二)、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估 (48)(三)、合同与协议管理 (49)(四)、风险管理与纠纷解决 (50)十一、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监督与评估 (51)(一)、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监督体系 (51)(二)、绩效评估与指标 (52)(三)、变更管理与调整 (53)(四)、定期报告与审计 (54)十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55)(一)、社会责任策略 (55)(二)、可持续发展计划 (55)(三)、社会参与与贡献 (56)前言本报告是关于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运营管理的评价分析,通过对诊断用单克隆抗体项目的关键指标和运营流程进行细致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和优化运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综述报告姓名:陈碧虹学号:01专业:生物班级:高二(7)指导教师:孙孺江时间:2008.1.1单克隆抗体含义我们人体中存在有一种十分有用的“健康卫士”,它称为B淋巴细胞。
当外来细菌、病毒、或是异性物质侵入我们人体时,它们便立即产生一种对抗这些细菌、病毒或异性物质的“抗体”。
抗体可把它们溶解或杀灭。
正是由于抗体有这种功能,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种“细胞杂交”的方法,使这种抗体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
什么是“细胞杂交”、它又为什么可不断产生抗体呢?顾名思义,“细胞杂交”就是用两种不同的细胞将它们融合成一种细胞。
为了制造特异性的抗体,科学家们将B淋巴细胞与一种瘤细胞融合在一起,于是所产生的“杂交细胞”一方面具有瘤细胞不断生长繁殖的性质(科学家们称之为“永生不死性”),一方面又有B细胞产生专一抗体的性质。
科学家们再将这种杂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提纯出来,这便是单克隆抗体了。
单抗药物种类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技术开发经历了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源抗体。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有副反应,代谢快,除了部分放射性元素一般与此类单抗结合以达到治疗目的外,其余逐渐退出市场。
人源化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于副反应小,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治疗,近年来开发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是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这三种治疗性的单克隆抗体都已经在美国上市。
单克隆抗体制备基本方法骨髓瘤细胞及饲养细胞的制备选择瘤细胞株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待融合的B细胞同源。
如待融合的是脾细胞,各种骨髓瘤细胞株均可应用,但应用最多的是Sp2/0细胞株。
该细胞株生长及融合效率均佳,此外,该细胞株本身不分泌任何免疫球蛋白重链或轻链。
细胞的最高生长刻度为9×105/ml,倍增时间通常为10~15h。
融合细胞应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形态和活性佳的细胞(活性应大于95%)。
骨髓瘤细胞株在融合前应先用含8-氮鸟嘌呤的培养基作适应培养,在细胞融合的前一天用新鲜培养基调细胞浓度为2105/ml,次日一般即为对数生长期细胞。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依赖适当的细胞密度,因而,在培养融合细胞或细胞克隆化培养时,还需加入其他饲养细胞(feedercell)。
常用的饲养细胞为小鼠的腹腔细胞,制备方法为用冷冻果糖液注入小鼠腹腔,轻揉腹部数次,吸出后的液体中即含小鼠腹腔细胞,其中在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
亦有用小鼠的脾细胞、大鼠或豚鼠的腹腔细胞作为饲养细胞的。
在制备饲养细胞时,切忌针头刺破动物的消化器官,否则所获细胞会有严重污染。
饲养细胞调至1×105/ml,提前一天或当天置板孔中培养。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杂交瘤技术的中心环节,基本步骤是将两种细胞混合后加入PEG使细胞彼此融合。
其后吧培养液稀释PEG,消除PEG的作用。
将融合后的细胞适当稀释,分置培养板孔中培养。
融合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特别注意。
①细胞比例: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的比值可从1:2到1:10不等,常用1:4的比例。
应保证两种细胞在融合前都具有较高活性。
②反应时间:在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悬液中,第1min滴加4.5ml培养液;间隔2min滴加5ml培养液,尔后加培养液50ml。
③培养液的成分:对融合细胞,良好的培养液尤其重要,其中的小牛血清、各种离子和营养成分均需严格配制。
如融合效率降低,应随时核查培养基情况。
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株一般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为HA T敏感细胞株,所以只有融合的细胞才能待续存活一周以上。
融合细胞呈克隆生长,经有限稀释后(一般稀释至0.8个细胞/孔),按Poisson 法计算,应有36%的孔为1个细胞/孔。
细胞培养至覆盖0%~20%孔底时,吸取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抗体含量。
首先依抗体的分泌情况筛选出高抗体分泌孔,将孔中细胞再行克隆化,尔后进行抗原特异的ELISA测定,选高分泌特异性细胞株扩大培养或冻存。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冻存筛选出的阳性细胞株应及早进行抗体制备,因为融合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发生污染、染包体丢失和细胞死亡的机率增加。
抗体制备有两种方法。
一是增量培养法,即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分离单克隆抗体。
该法需用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应用无血清培养基,以利于单克隆抗体的浓缩和纯化。
最普遍采用的是小鼠腹腔接种法。
选用BALB/c小鼠或其亲代小鼠,先用降植烷或液体石蜡行小鼠腹腔注射,一周后将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腔中去。
通常在接种一周后即有明显的腹水产生,每只小鼠可收集5~10ml的腹水,有时甚至超过40ml。
该法制备的腹水抗体含量高,每毫升可达数毫克甚至数十毫克水平。
此外,腹水中的杂蛋白也较少,便于抗体的纯化。
接种细胞的数量应适当,一般为5×105/鼠,可根据腹水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选出的阳性细胞株应及早冻存。
冻存的温度越低越好,冻存于液氮的细胞株活性仅有轻微的降低,而冻存在-70℃冰箱则活性改变较快。
细胞不同于菌种,冻存过程中需格外小心。
二甲亚砜(DMSO)是普遍应用的冻存保护剂。
冻存细胞复苏后的活性多在50%~95%之间。
如果低于50%,则说明冻存复苏过程有问题。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方法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腹水特异性抗体的浓度较抗血清中的多克隆抗体高,纯化效果好。
按所要求的纯度不同采用相应的纯化方法。
一般采用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达到纯化目的,也有采用较简单的酸沉淀方法。
目前最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为亲和纯化法,多用葡萄球菌A蛋白或抗小鼠球蛋白抗体与载体(最常用Sepharose)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将抗体结合后洗脱,回收率可达90%以上。
蛋白可与IgG1、IgG2a、IgG2b和IgG3结合,同时还结合少量的IgM。
洗脱液中的抗体浓度可用紫外光吸收法粗测,小鼠IgG单克隆抗体溶液在A280nm时,1.44(吸光单位)相当于1mg/ml。
经低pH洗脱后在收集管内预置中和液或速加中和液对保持纯化抗体的活性至关重要。
单克隆抗体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理化性状高度均一、生物活性单一、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便于人为处理和质量控制,并且来源容易。
这些优点使它一问世就受到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
1 作为亲合层析的配体单克隆抗体能与其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因而能够从复杂系统中识别出单个成分。
只要得到针对某一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它作为配体,固定在层析柱上,通过亲合层析,即可从复杂的混和物中分离、纯化这一特定成分。
如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亲合层析柱,就可从孕妇尿中提取到纯的hCG。
与其它提取方法(沉淀法、高效疏水色谱法等)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经济、产品活性高等优点。
2 作为生物治疗的导向武器脂质体是由既亲水又亲油的两亲磷脂组成的连续双分子层微囊,内含水相空间,可包裹水溶性物质。
包有细胞毒剂的脂质体膜上偶联抗体,可定向攻击靶细胞,称为免疫脂质体。
这种“导向治疗”,在动物试验与体外试验中已获得满意效果。
如热敏免疫脂质体,由抗人乳癌细胞抗体经疏水长链脂肪酸修饰,抗体带上长的疏水碳链,部分插入脂质体的脂双层膜中,抗体Fab段仍暴露在膜表面,因而保持了抗体活性。
热敏免疫脂质体可特异识别靶细胞(人乳癌细胞),并通过相变温度引起脂质体破裂,从而定向释放药物。
另外,可将化疗药物、细菌毒素、植物毒素或放射性同位素等细胞毒剂与抗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直接交联,利用其导向作用,使细胞毒剂定位于肿瘤细胞把它直接杀伤。
这不仅提高了抗体的疗效,也可降低细胞毒剂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反应。
如应用抗T细胞单抗和柔红霉素结合物,在体外对非T 淋巴细胞就无杀伤作用。
3 作为免疫抑制剂抗人T淋巴细胞单抗(McAb)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其作用机理有赖于McAb的种类及其免疫学特性。
注射抗小鼠Thy-1抗原的单抗,可以抑制小鼠同种皮肤移植的排斥反应。
此外,对用于同种骨髓移植的供体骨髓,在体外经抗T细胞单抗加补体处理,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4 作为研究工作中的探针单克隆抗体只与抗原分子上某一个表位(即抗原决定簇)相结合,利用这一特性就可把它作为研究工作中的探针。
此时,可以从分子、细胞和器官的不同水平上,研究抗原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而并可从理论上阐明其机理。
如用荧光物质标记单抗作为探针,能方便地确定与其结合的相应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等)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分布。
5 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抗体对抗原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由来已久,60年代就已发现幼猪对破伤风类毒素难以产生抗体,注射相应特异性抗体IgG,就能有效地提高对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免疫应答。
1984年以来,Celis等发现,抗乙肝病毒(HBs)IgG可增强HBs抗原对特异性人T细胞克隆的刺激增殖,并可诱生干扰素。
在小鼠中发现,当低剂量的HBs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时,加入抗HBs抗体组成的复合物,则可有效地诱生免疫反应。
根据这一作用,现已研制出乙肝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
6 作为医学检验试剂单克隆抗体作为医学检验试剂,更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大大提高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减少了和其它物质发生交叉反应的可能性,使试验结果可信度更大。
单抗的均一性和生物活性的单一性,使抗原—抗体区应结果便于控制,利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已有许多检验试剂盒用单抗制成,其主要用途如下:诊断各类病原体这是单抗应用最多的领域,已有大量诊断试剂商品供选择。
如用于诊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各种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试剂等。
单抗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使其在鉴别菌种的型及亚型、病毒变异株,以及寄生虫不同生活周期的抗原性等方面更具独特优势。
(2)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用于肿瘤的诊断、分型及定位。
尽管目前尚未制备出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单抗,但对肿瘤相关抗原(如甲胎蛋白、肿瘤碱性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单抗早就用于临床检验。
随着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应用,许多抗人肿瘤标记物的杂交瘤细胞株已经建立,这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其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了解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用抗肿瘤单抗检查病理标本,可协助确定转移肿瘤的原发部位。
以放射性核素标记单抗可用于体内诊断,再结合X-线断层扫描技术,可对肿瘤的大小及其转移灶作出定量诊断。
(3)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用于区分细胞亚群和细胞的分化阶段。
例如检测CD系列标志,有利于了解细胞的分化和T 细胞亚群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这对多种疾病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将对白血病患者的疾病分期、治疗效果、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指导作用。
组织相容性抗原检测是移植免疫学的重要内容,应用单抗对其进行位点检测可得到更可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