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四考点5概括分析文本内容 考点6文言文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5 概括分析文本内容

8[2019全国卷Ⅱ,1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文本见【高考帮】文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是对商鞅从魏国到秦国的过程以及他初到秦国的情况的概括分析。由原文中的“卫之诸庶孽公子也”“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可知选项正确。B项,是对商鞅到了秦国之后,说服秦孝公变法的过程的概括分析。选项分析正确。C项,是对商鞅变法的成效的概括分析。“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由原文“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太子犯法,并未施以刑罚,而是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和太师公孙贾。D项,原文“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中“恨”的意思是遗憾、懊悔。魏国战事失利后魏惠王遗憾没有听公叔座的劝告。选项分析正确。

方法点拨

解答概括分析文本内容题

1.整体阅读,把握时间节点。一般来说,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首先会简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成长和学习的经历等。然后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片段连缀成文,这些片段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出现,紧随其后的一般都是传主职位的变更、传主在这个职位上所做的事情(比如上书言事、对待同僚的态度及做法、为百姓做的事等),考生通过对时间节点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梳理文本中与传主相关的事件。最后,介绍传主的享年,有的文章还加以评论。

2.筛选品评语言,确定人物品格。古代人物传记中,会有朝廷、百姓以及传主的同僚等对其的评价。考生在梳理传主的事件时,应注重对传主品格的分析和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事件本身的把握,比如通过传主自身和身份的错位体现的品格(传主特定的身份、地位决定传主应该做的事情中所体现的传主品格以及传主做的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所体现的品格等);二是文中对传主品评的语言以及传主对自我定位的语言等。

3.比照原文,准确定位。本考点主要以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查,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一般先对人物品格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事例部分往往是对文段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或概括。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叙述部分相对应的语句,再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做判断。

4.细致比照,正确抉择。将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进行比照,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有没有颠倒,地点有没有混淆,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选项中对关键词或关键句的理解是否正确等。

文9[2020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阅读文本见【习思用】文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抚文武兼备,治政有方。他凭借才华受到太守的赏识,被委以要职,治理的地方教化盛行,在任七年,路不拾遗。

B.滕抚富有将才,屡平叛乱。建康元年,他先后平定九江范容、周生以及广陵张婴等人的叛乱,后来又平定了历阳华孟之乱。

C.滕抚重义轻利,深得人心。他在平叛胜利后,将自己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听到他被罢官的消息,天下百姓为之怨愤。

D.滕抚端方正直,反遭罢黜。他因为不结交权贵而得罪了宦官,到了论功封赏时,太尉胡广却承旨上奏黜免了他。

文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阅读文本见【习思用】文8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嵩还未做官时,名声不显。相士夏荣断定萧嵩将来比陆象先官位高寿命长,但时人都不认同相士的看法。

B.萧嵩胜任边疆事务,有效解除边境危机。他知人善任,派将收复瓜州;他富有谋略,连续拒敌,使敌军溃败。

C.萧嵩得到皇帝的恩赏,被人羡慕。他出师远征时,皇帝作诗送行;取得战功后,被授予高官。

D.萧嵩位高权重,家世显赫。他高居宰相之位,儿子萧衡娶新昌公主为妻,官居三品,儿子萧华任工部侍郎。

2.萧嵩为什么要辞去宰相之职?请简要说明。

考点6 文言文翻译

9[2018全国卷Ⅱ,13,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廷熹中……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

正确翻译句子时,考生要注意文言语句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句,①关键词:“辄”,就;“弦”,名词作动词,弹奏,奏乐;“荐”,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其意为“祭祀”。②特殊句式:“为立祠安阳亭西”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安阳亭西为(之)立祠”。(2)句,①关键词:“狱”,诉讼案件;“不过”,古今异义词,不超过;“文理”,条理。②特殊句式:“不过数十”是省略句,省略了量词“件”;“威风猛于涣”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威风于涣猛”。

方法点拨

文言文翻译的满分技巧

一、把握翻译的标准、原则

1.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对高考考生而言,更要注重“信”“达”两点。

2.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方,再采用意译。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翻译,主要是对句式、修辞等的翻译。

二、遵循翻译的规范思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翻译前要瞻前顾后,弄通文意,遵循“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第二步,由点及面,逐项突破。以词语、句式、句意为核心,先字字对译实词,再分析虚词,然后落实句式。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第三步,通读检查,防止错漏。翻译完成后要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误译、漏译,是不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有没有语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