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经济学

袁传玲

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卫生领域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揭示卫生领域内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的学科。卫生经济学是多种经济学科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医学、卫生学、人口学、社会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卫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若干分支,包括医疗经济学、保健经济学、卫生计划经济学、卫生技术经济学、医院经济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

医疗经济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谈到农民和医生之间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关系。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W.配第在《献给英明人士》(1691)一书中指出:花在工人身上的医疗保健费用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1940年,H.E.西格里斯特发表了《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认为医疗经济学应该阐明阻碍现代医学应用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贫困与疾病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解决医疗价格与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之间的矛盾。

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背景是:①经济发达国家卫生费用的急剧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医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诊疗手段和卫生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的剧增和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等等原因,造成医疗卫生费用的大量增加。例如:欧洲许多国家的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50年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0年代末,已上升到8%。从增长率来看,50年代,许多国家卫生保健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长了1%;60年代增长了1.5%;70年代增长了2%。高额的医疗卫生费用对政府、企业主、劳动者个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客观上要求分析卫生费用迅速增长的原因,寻求抑制卫生费用增长的途径。②卫生事业的社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卫生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发展成占用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力的“卫生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卫生部门经济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52年《世界卫生组织纪事》上发表了美国人马尔达的论文──《卫生的经济方面》,被认为是卫生经济学的第一篇著作。1958年,S.J.麻希金在华盛顿出版的《公共卫生报告》上发表了题为《卫生经济学定义》的论文,明确提出卫生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健康投资的最优使用的科学”。60年代以后,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在欧美国家进一步开展起来,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出版了论文集《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此后,卫生经济学进入更为广泛发展的时期。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以后,卫生部门总结了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卫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病和造成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原因,探讨卫生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着手改革管理体制,并采取了加强经济管理的措施,从而推动了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开展。1982年建立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1984年改名为卫生经济学会)。

当前,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卫生事业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问题。包括医务劳动的性质、卫生事业与劳动力再生产、卫生事业与人民生活消费、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福利、卫生事业中的商品关系等。

②卫生事业的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主要是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形式卫生经济责任制的经验,探讨进一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案和措施。

③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卫生保健基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方式,调整和处理卫生领域中国家集体、医务工作者个人和服务对象的经济关系,完善卫生保健制度,杜绝浪费,提高健康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卫生费用的构成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卫生费用的来源、分配、使用、补偿以及合理使用问题。

⑤价值规律在卫生领域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医务价格的理论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

⑥卫生领域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医务技术人员工资制度问题。

⑦卫生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卫生经济资源的合理组织、卫生技术费用效益分析、卫生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问题。

⑧卫生事业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医院的经济管理,特别是医院的经济核算制问题。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解: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卫生资源的配置适应居民对不同层次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使卫生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产生最佳的功能和效益。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总量合理,结构也合理。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效率和效益最佳的前提下,达到卫生资源的供需平衡,是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最优化规划原则基础上进行的资源配置。满足了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卫生资源配置,即所谓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卫生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生态环境、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医疗卫生需要(或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的卫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优化模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统筹规划和配置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卫生各要素的调配、组合及结构调整,通过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干预和均衡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经济的卫生服务,以增进人群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目标可以用国际上公认的三大准则——“公平、效率、效果”来概括。

疾病经济负担分类:直接经济损失: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间接经济损失: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包括两个部分:(1)是指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病人在医院就诊住院等的费用,在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国家财政和社会(包括企业)对医疗机构、防保机构和康复机构等的投入等各个方面。(2)是指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有关社会服务费用、和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费用、退休金或津贴、病人的额外营养费用、病人由于就医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具体包括:(1)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4)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等。

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步骤:

1明确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测量范围2确定样本,收集资料3确定某地或某人群某疾病的发生数量4计算某地人群某疾病经济负担的总值

病人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

1从病人的角度研究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是指病人及其家庭由于疾病和陪护等造成缺勤从而损失的收入。通常使用抽取样本进行询问调查的方法。2从社会的角度研究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是指由于早死和伤残造成病人工作时间减少、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损失。a. 计算过早死亡导致减少的有效工作时间(根据期望寿命)b. 将工作能力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