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宋才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繁荣学术理论
宋才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繁荣学术理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繁荣学术理论宋才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着的理论,它对各种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想和学说作长期的比较后确立起来的。
然而,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从根本上否定这个事实,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百家学派中的一派”,“马克思主义不适应当前的情况了”等等。
他们甚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混为一谈,似乎社会科学研究,只要一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已确立的观点,就是“传统”观念,就意味着“过时”和“除旧”。
这种论调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诚然在马克思主义刚刚诞生时,确实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产阶级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它具有把高度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本质特征,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变革世界历史面貌的巨大力量,是任何其他学派和思想体系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把马克思主义混同于一般学派,就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人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十分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进一步得出结论:“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
从历史上看,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振兴中华,上下求索。
然而,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他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设想的破产。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才产生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我们有理由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
”毛主席还说:“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是生产斗争的需要,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作斗争的需要。
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自然科学领域,不但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实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也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到今天,已经一百三十多年了。
一百三十多年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战无不胜的科学的革命理论。
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反映。
它的产生,首先和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同时,它也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具有辩证内容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要求的必然结论。
代替朴素唯物主义的是机械唯物主义。
它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直接依赖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蓬勃兴起而形成产生的。
由于建筑、航海、军事的需要,所以在十七、十八世纪这时期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是力学、天文学和数学。
特别是以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力学,在这时的自然科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它使这时各门自然科学对于一切自然现象,一般都用力学的原理来说明。
这样,就使当时的全部自然科学都具有了机械论的性质。
同时,这时自然科学在研究自然界时,都是把它划分成许多独立的部分,然后一个一个互不关联地去加以研究。
这样的实验和分析的方法,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来,对于认识事物的细节,有着进步的作用。
宋才发: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宋才发: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宋才发*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深入,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不是封闭的理论框架,而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我们必然要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必然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之下的错误观点。
“假使我们削足适履地拿狭隘了解的‘理论’来硬套复杂的、迫切的、迅速发展着的实际革命任务,而不把理论看作首先是最主要是行动的指南,那就大错特错了。
”1由于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应该,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
我们必然要从实际出发,突破某些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或不适合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判断和结论,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获得丰富和发展。
然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件极其科学而又严肃的事情,首先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
没有认真的学习,发展就无从谈起。
同样道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进行评价,缺乏学习和研究,就盲目说它“过时了”、“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了”,显然是轻率之举。
记得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陶大镛教授,曾经对青年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资本论》问世不久,《资本论》曾是一些进步青年的热门话题。
有一次,年轻的大文豪肖伯纳听到人们争相谈论《资本论》,由于当时还没有读过它自感惭愧。
回家后他刻苦攻读《资本论》,等他读完后再去找那些热衷于谈论《资本论》的青年人攀谈,发现他们中间竟没有一个人读完了《资本论》,倒是肖伯纳真正读完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论证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论证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作者:邢丽娜来源:《教师·中》2018年第07期摘要: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依然在全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建立的科学的学说,它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从广义上说,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体系,后人对它的继承和发展都属于马克思主义。
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总是与产生这种理论的社会历史条件分不开,并与时代的需要紧密相关。
同样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其经济社会根源和阶级思想根源。
当然,这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成长有关。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其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早在14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开始孕育成长。
15世纪末美洲大陆的发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特别是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使得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
其二,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革命创造了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无产阶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者数量迅速扩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中日益尖锐。
工人的生活境遇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成为机器的附庸。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暴露和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发展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其标志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从1831年开始一直到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因为要求提高工资遭到资产阶级政权拒绝,举行罢工示众并组织了两次起义。
宋才发: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宋才发: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宋才发*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论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关于阐述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是不断深化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终结,其奥秘就在于它始终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发展的辩证法,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自己的理论,一步也不与客观实际相脱离。
恩格斯直至临终前还谆谆告诫人们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毛泽东也告诉我们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合乎逻辑的必然结论,是其理论的最终归宿。
这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也是需要不断以人类社会新的实践、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来充实和完善的,否则就有可能“过时”或者成为僵死的教条;要科学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原理,就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加以考察。
既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它同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结合起来,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确立其统治地位,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
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宋才发: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论列宁的理论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宋才发*理论与实践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人们把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而达到的思维成果。
科学的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风和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列宁一生所从事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堪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一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先声。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列宁这句重复过几十次的著名原理,充分地估量到理论的重要性。
恩格斯早就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因为它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就能使先进的阶级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这个理论体系之中。
当人们把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时候,人们并不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到来而否认它的科学性,而恰恰因为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它指引无产阶级摆脱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上升为统治阶级,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去编织人类理想的花环。
因此,理论是人们保证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纽带,是革命获得成功的向导;也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2。
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时刻。
俄国国内的经济派也十分起劲地否认理论作用,对俄国的建党活动干扰极大。
所以,列宁意识到要想在俄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从抓革命理论这个根本问题开始。
宋才发:论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性与渐进性的统一
宋才发:论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性与渐进性的统一论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性与渐进性的统一宋才发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理想。
人们通常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实这不够全面。
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社会形态,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仅指“四个现代化”,而且指整个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由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现代文明基础上的两个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因而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两者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的现代化必然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其发展进程只能是整体性和渐进性的统一。
一(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确定的科学涵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定的概念。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价值观及人的素质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过程。
同时,现代化又是一个时限概念和国际概念。
一般说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能简单地拿现有的技术装备和经济发展水平去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较,而必须同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较。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方面达到同时期的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称之为实现了现代化。
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只是物质水平的现代化,它还必须包括人的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在内的多方面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现代化本身显示为一种动态进程,因而社会现代化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应当给它规定一个凝固不变的“标准”。
除了某些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实现工业化等基础指数外,不能随意地用某个发达国家的既定标准,去套任何一个正在积极向上发展的国家。
众所周知,有些发达国家的物质财富的确已经相当丰裕了,但是贫富悬殊却愈来愈大,社会正在走向堕落,人的精神面貌颓废,因之就不能说这些国家已经完成了社会现代化的任务,不需要在“现代化”意义上继续前进了。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理解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从历史、方法论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一、历史观点自然科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
在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启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
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的关注不仅在于科学本身,更是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方法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将辩证法运用到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意识形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还体现在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现实社会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科学支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以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彻底改造社会的思想和目标。
总结与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思维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借鉴和理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指导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改革与革命。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实践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马哲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理论来源:1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进步密切相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对其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2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最直接重大影响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根本分歧1联系观点孤立观点对立2发展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的对立【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原因】目的: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方法。
原因:1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
2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1马克思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宋才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体系形成溯源
宋才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溯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溯源宋才发*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1。
探讨这一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有益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转折的时代。
当时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日益尖锐化,需要创立一种能够武装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斗争的科学理论。
随着唯物史观的科学发现,“政治经济学”也进入了它初步形成和奠基的阶段。
说它“初步形成”,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济思想、观点,已经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了本质的区别,越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附庸,而是属于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思想体系。
说它还处于“奠基阶段”,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40年代中期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在后来的经济学说研究和创建中得到了运用和发挥。
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诸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个阶段不但已经提出来了,而且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为后来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在这个阶段还没有竖起来。
其实际进程,正好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也如同他们的唯物史观一样,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促使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
从1839-1841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研究希腊哲学时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2年他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从他发表在《莱茵报》上的论文“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2譬如,是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他发表在《莱茵报》副刊上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就是马克思第一次挺身而出捍卫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实质行动。
宋才发: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
宋才发: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宋才发*自1986年以来,笔者曾以《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考》等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并阐述过马克思主义的活力问题。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的时候,我想再就马克思主义的活力问题作些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科学。
众所周知,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它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现实途径,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会像某个思想家的理论那样,忽而十分时髦,忽而又销声匿迹。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有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广阔的覆盖面,有这样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从来也没有像马克思这样富有思想的伟人,能从理论上和思想上给几代革命家提供治国安民的精神财富。
诚然马克思主义刚刚诞生时,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派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前后出现过的其他诸多学说和流派,大多昙花一现,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有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了革命的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使马克思主义学说符合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一切科学思想的光辉结晶,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总结了过去,而且在于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开拓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宏伟前景。
”1因而它也自然要遭到旧世界维护者的仇视。
每当历史发展出现了某种新情况,提出某种新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人跑出来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这一点毫不奇怪,也丝毫无损于马克思主义的光辉。
宋才发:近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
宋才发:近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宋才发1一凭借自然科学的成就发现唯物史观。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2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的社会历史观。
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
“可是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2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他们正是在借助于对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成就的基础上,才第一个发现唯物史观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轫于《克罗茨纳赫笔记》,系统化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形成于1846年春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3年马克思从科伦移居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小城,在那里研究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写下了五大本笔记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做出了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国家和法的问题的最初尝试。
1845年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笔记,则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文件,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所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即它们的消极直观性质,强调指出革命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
在这方面,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3它扼要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包括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所有过去哲学家的根本区别。
恩格斯对这个《提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3 1845年马、恩决定共同研究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对立,并做出了清算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的心愿。
这一年的春天恩格斯到了布鲁塞尔,同马克思一道共同制定自己的观点,这一工作是通过对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的批判而完成的。
宋才发:新的社会功能: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宋才发:新的社会功能: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新的社会功能: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宋才发*一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社会科学提到了科学的水平。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所能知道的唯一的一门科学就是历史科学。
可以把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互相制约。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1;而“按历史顺序和现在的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律形式和国家形式以及它们的哲学、宗教、艺术等等这些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2,就是社会科学。
“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才开始”;社会科学的出现比它还要晚得多,真正成为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后的事情。
因为在以培根为代表的大多数科学家眼里,只有“自然科学是真正的科学,而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物理学则是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部分”3。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当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之后,人们对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
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也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4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自己发现的唯物史观,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了一番深刻的审察,结果发现:除自然科学史之外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每一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社会科学,归根到底也都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所以列宁指出,在没有另一种能够科学地说明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在没有另一种想象唯物主义一样把某种社会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并给以极科学的解释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别名”5。
自然科学是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自然科学是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孙小礼;李洁瑚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1985()10
【摘要】许多年来,只要一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来源问题,一般都是以列宁在1913年所写的著名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依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吸取人类历史上的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一切积极的思想成果,研究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著作。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实践来源;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作者】孙小礼;李洁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 [J], 杜秀娟
2.“始于毛,成于邓”的来源及其本义———对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提法的解析 [J], 王东红
3.马克思主义是否只为一个学派 [J], 钟永棠
4.论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J], 石倬英
5.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J], 蒋爱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世纪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基础”吗?
作者: 何丽野
作者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
出版物刊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39-43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前提
摘要: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考证,从时间和逻辑上考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意义几个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思想都不是从当时的自然科学出发。
相反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启发了自然科学。
以科学作为哲学前提和基础的做法,不是马克思的方法,而是近现代哲学“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
科技生产力是生产力标准中的新构件
作者: 宋才发
作者机构: 华中师大学报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理论月刊
页码: 11-14页
主题词: 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标准;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江泽民;社会生产力;经济增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构件
摘要: <正>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尤其要在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
2022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6、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7、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9、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10、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1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C.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但它们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17、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18、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A.一元论哲学B.决定论哲学C.坚持物质第一性D.能动的反映论19、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2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三、辨析题21、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才发: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宋才发*“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做出的科学概括。
自从1913年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发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之后,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界和学术界就以此为依据,认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其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913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是亚洲掀起革命风暴和欧洲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潮的年代。
尤其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度过了1905年革命失败的艰苦时期以后,迎来了革命的新高潮,广大群众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然而资产阶级却恶毒攻击和诬蔑马克思主义是“有害的宗派”;修正主义则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为了驳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诬蔑、歪曲和攻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以教育和武装工人阶级及劳动群众,列宁写作并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论文。
从高度论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人类先进思想的继承性的角度看,列宁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的三个直接来源,其概括无疑是正确和有益的,问题是列宁的这篇论文是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的定论(或终结)?我们能否继续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并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客观事实,将自然科学列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
一自然科学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来源的一个部分。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换句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1因而,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始终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切理论研究之中。
譬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研究中,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彼此相互制约的,他们反对脱离自然科学而去孤立地研究社会历史。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充分肯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推动作用,指出:“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2为了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列出专章——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他的遗著《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更精湛地显示了他研究自然科学的结晶。
正如恩格斯*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在马克思葬仪上发表的讲演时所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展,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1马克思对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博大精深是勿需赘言的,仅恩格斯就曾连续进行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关于自然科学的全面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脱毛’。
”2马克思恩格斯从开始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时起,就十分关注自然科学,认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宏篇巨著,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失为一部自然科学的经典名著。
正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他们理论创造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决非是一些附加的例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自然科学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块“理论基石”的立论基础,仅仅把哲学来源归于德国古典哲学,把政治经济学来源归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似乎不够全面,因为马克思本人就说过:“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3自然科学对哲学这块“理论基石”的基础作用。
马克思在他一开始着手哲学研究活动时就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4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应当概括和总结自己时代最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在马克思从认识论方面完成唯物主义之前,为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完成唯物主义,他最先着手构建的“理论大厦”就是唯物的“自然观”。
1814年他的大学毕业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
从19世纪50年代起,他在潜心研究数学的同时写出了《数学手稿》;对力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农业化学、植物学、土壤学、比较解剖学和人类学等也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过概括和总结。
我们通常说19世纪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形成新的哲学体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识形态》两本著作,就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对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吸纳和概括。
据统计,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39卷本中,涉及到各类自然科学家共达521人,其中天文学家29人,物理学家60人,数学家32人,化学家49人,生物学家45人,生理学家14人,医学家和医生195人,地质学家17人,工程技术人员65人,其他自然科学家15人。
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以及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也是近代自然科学,主要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发展影响的结果。
自然科学对政治经济学这块“理论基石”的基础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曾明确声明:“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6马克思强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1)它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就像自然界规律一样”,社会运动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的发展阶段”。
(2)社会经济运动的“自然规律”,又不是与一般自然规律等同的,它是具有社会历史特征的规律。
马克思运用“自然规律”来揭示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自然过程”是十分贴切的。
(1)作为自然历史过程的“生产过程”,都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页。
5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讯》1982年第2期,第3版。
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如果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加以考察,那末它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1(2)作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结果的“商品”,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商品的两重性”追溯到“劳动的两重性”,同样可以看到“自然因素”的作用。
这就是说,由进入劳动过程的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构成生产因素,既包括劳动者自身的自然,也包括他身外的自然,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所以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的一切因素表述为“劳动材料、劳动资料以及活劳动能力本身”。
2(3)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对它的剖析同样是借用自然规律来进行的。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肯定了一定的自然条件对剩余劳动的推动作用,指出剩余劳动是“随劳动的自然条件”而变化的,“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其次指出劳动力的使用、表现就是“劳动”,即“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
资本的秘密——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这里就被揭穿了:“劳动力的消耗过程,同时也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为什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像晴天霹雳震动了一切文明国家,而所有他的包括洛贝尔图斯在内的社会主义前辈们的理论,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作用呢?有趣的是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同样是借用自然科学对此做出说明的。
他说:化学史上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在剩余价值理论方面、马克思和他的前人的关系,正如拉瓦锡与普利斯特列和舍勒的关系一样,在马克思以前很久,人们就已经确定我们现在称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价值的存在,也有人说过这部分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
但到这里他们就止步不前了,于是轮到马克思发表意见了,他认为“在这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这里的问题不是在于要简单地确认一种经济事实,也不在于这种事实与永恒公平和真正道德相冲突,而在于这样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必定要使全部经济发生革命,而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
概括这种事实,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范畴,正像拉瓦锡根据氧气研究了燃素说化学的各种既有的范畴一样。
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他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
”4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观的研究和阐述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时期;(2)对唯心论和机械论自然观的批判时期;(3)对旧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创作时期,这是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的结合上论述自然观的理论高峰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早期自然哲学的研究,在政治实践和理论创作上探索出一条独创性的道路,即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以他们当时关于自然观的一般哲学抽象为起点,完成了由自然观到唯物史观的向上发展,从而逻辑地导致唯物史观的产生。
在马克思1844年以前的著作中,关于人的自然存在的思想,“人和自然的统一”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全部哲学思想的一条主线。
马克思当时在说明人和社会的问题上,自觉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他的理论在较大的程度上还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