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制药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诺华制药的相关调查报告
201030220232 张子旭10制药2
一、简介:
诺华,即全球制药保健行业跨国集团诺华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用营养品提供商之一,并生产婴儿食品及保健营养品。
该公司目前在华投资约七亿美元,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建有四家企业,其核心业务涉及专利药、非专利药、眼睛护理、消费者保健和动物保健等领域。
其农产品分部为世界上第一号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等农作物保护产品的生产商,同时还生产控制寄生虫生长的产品、宠物用药品、农畜用药及耐寒高产的作物种子。
二、起源与发展
诺华公司成立于1966年,由位于巴赛尔的两家化学品及制药公司“汽巴-嘉基”(Ciba-Geigy)和“山德士”(Sandoz)合并而成。
诺华公司的名称“Novaritis”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为新技术的意思,诺华是它的中文音译,公司取这个中文名称为了表达“许诺中华,开发崭新生命科技”的意思。
诺华由汽巴-嘉基及山德士合并而成,以下为诺华公司的前驱公司的历史:
嘉基(Geigy)
1758年,嘉基家族的Johann Rudolf Geigy-Gemuseus开始在瑞士巴塞尔经营化学品、染料、粘合剂和药品。
1857年,Johann Rudolf Geigy-Merian和Johann Müller-Pack在巴塞尔开设了一家染料作坊。
两年后,他们开始生产合成品红染料。
1901年,嘉基家族企业转为公开的有限公司,名称定为J.R.嘉基有限公司。
1925年起,嘉基开始生产纺织助剂,此业务部门在3年后被汽巴公司取得。
1935年起,嘉基开始生产杀虫剂,1938年后,嘉基又设立了制药部门。
1948年,嘉基公司的研究人员保罗·赫尔曼·穆勒因发现杀虫剂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0年代到1960年代,嘉基公司继续在各个领域开发新产品,其中包括抗风湿药物Butazolidin、除草剂Simazin或Atrazin、精神类抗抑郁症药物Tofranil、利尿剂Hygroton及抗癫痫药Tegretol。
汽巴(Ciba)
1859年,Alexander Clavel开始在他在巴塞尔的工厂生产丝绸用染料。
到1864年,他建设了新的合成染料生产厂。
1873年,Alexander Clavel将自己的染料工厂出售给Bindschedler & Busch公司。
1884年,Bindschedler & Busch改为合伙制公司,名称变为巴塞尔化工公司(Gesellschaft für Chemische Industrie Basel),1945年起,由于公司缩写“CIBA”被广泛使用,CIBA成为公司的正式名称。
1910年代,在生产了抗菌药Vioform和抗风湿药Salen后,汽巴开始在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地设厂。
1963年,用于治疗血液中铁及铝过剩的Desferal上市
汽巴-嘉基(Ciba-Geigy)
1970年,汽巴公司和嘉基公司合并成为汽巴-嘉基公司。
山德士(Sandoz Laboratories)
1886年,Alfred Kern博士和Edouard Sandoz合伙成立了Kern & Sandoz化工公司。
最早的产品是茜素蓝和金胺染料。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镇痛药Gynergen(1921年)和补钙药Calcium-Sandoz(1929年)分别上市
自1929年起,山德士也开始生产纺织、造纸和皮革用化学品。
1939年起,开始生产农用化学品。
1967年,山德士合并了生产阿华田等营养食品的Wander公司。
诺华公司发展历程
1918年:汽巴公司、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根据联合协议组成巴塞尔集团。
该集团于1950年解散。
1970年:汽巴公司和嘉基公司合并成为汽巴-嘉基公司。
1996年: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合并成立诺华公司。
此次合并是当时最大的公司合并案。
1997年:汽巴精细化工部正式从诺华公司分离。
2000年9月:诺华公司成功收购美国Wesley Jessen视力保健公司。
收购总金额达7.85亿美元。
2000年11月:诺华公司剥离了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专注于医药保健领域。
2001年:诺华公司宣布将在6至12个月内,完成消费者保健品部非核心业务健康及功能性食品业务的剥离工作。
2002 诺华公司宣布成立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IBR),总部在美国麻省剑桥
2002 诺华公司宣布收购斯洛文尼亚莱柯公司
2003 诺华公司所有非专利药部门使用统一的全球品牌山德士
2005 诺华公司宣布收购德国赫素和Eon Labs 公司
2006 诺华公司正式并购凯荣公司,整合成为诺华疫苗与诊断业务部
2008 诺华公司收购雀巢旗下眼部护理公司Alcon股份
2009 诺华公司正式收购美国Corthera公司
2011 诺华公司收购了中国疫苗企业浙江天元
三、诺华公司最近几年的合并、并购:
1、诺华公司收购中国疫苗企业浙江天元
诺华并购天元生物已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不久公司将发布正式公告。
诺华相关人员则表示,收购一事确定会在今年完成。
2009年11月初,诺华正式宣布将以1.25亿美元收购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5%股权,诺华集团CEO丹尼尔魏思乐曾表示,将以天元为平台,将技术和生产线带入中国,提升诺华在国内疫苗领域的业务。
其实,丹尼尔魏思乐的言语背后,隐匿着有点奥妙的“时代背景”。
2009年秋,全球甲流疫情季节性暴发,疫苗供应缺口迅速扩大,而根据卫生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方法测算,仅我国就有约3.9亿人等待注射甲流疫苗。
诺华选择在这一敏感的时点宣布收购浙江天元,有可能是希望借由甲流疫情的特殊时期力促审批顺利通过。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由于我国对外资疫苗进入有条件放开,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诺华在中国仅能提供流感和狂犬病的疫苗,业务有限。
而一旦收购浙江天元成功,诺华就可以迅速扩大其在我国的多类疫苗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获取更多市场主动权及商业利益
而此时,近耳顺之年的浙江天元董事长丁晓航也恰恰有意出售这家在疫苗领域已摸爬滚打了15年的企业。
“当时丁晓航感觉没有出路,国内竞争环境不太好,就开始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一业内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对疫苗的扶持政策民营企业基本无法享受,民营疫苗企业根本无法跟国字号疫苗企业进行公平竞争。
”
另外,浙江天元是中国第二大甲流疫苗供应商,而诺华是全球第二大流感疫苗制造商,此次并购则势必涉及反垄断调查;且由于疫苗是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以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产品,国家在这方面的准入考量严格慎重在所难免。
而此次成功并购浙江天元,也使外资在涉足中国疫苗产业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2、诺华完全收购爱尔康
2010年12月15日,瑞士制药商诺华公司(Novartis AG)15日从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专业公司爱尔康(Alcon)少数股东手中收购了该公司剩余的23%股份,诺华公司最终以129亿美元完成了对爱尔康的收购。
至此,诺华公司实现了对爱尔康100%的控股权。
3、2013年的并购计划
2013年8月瑞士诺华公司主席Joerg Reinhardt表示公司将投入高达100亿美元收购一系列公司。
四、诺华的代表药物
以下是一些诺华公司生产的产品:
抗风湿止痛药:扶他林(Voltaren)抗高血压药物:代文(Diovan
治疗帕金森氏症药物:溴隐亭(Parlodel)抗肿瘤药物:善宁(Sandostatin)
口服杀真菌药:兰美抒(Lamisil)微量元素补充药:诺钙宝(Calcium Sandoz)治疗高脂血症药物:来适可(Lescol)视康(CIBA Vision)隐形眼镜及护理液
五、诺华在我国的情况
诺华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意为“新技术”。
公司的中文名字——诺华,取意承诺中华,即承诺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诺华在北京和上海有六家企业和一家综合研发中心,总投资超过3.3亿美元。
目前诺华在中国全资或控股的公司共有十家。
截至2012年底,诺华在华雇员超过7,900人。
诺华在我国发展状况良好,并且很有潜力。
诺华集团(中国)凭借良好的内部及外部雇主品牌、有效的领导力、高绩效文化以及员工的高敬业度,从23个行业,超过300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13年度中国最佳雇主”殊荣,成为此次上榜的唯一一家跨国医药企业。
“诺华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受尊敬,最成功的医药健康公司,而人才是诺华最为重视的财富。
获得…2013年度中国最佳雇主‟这一荣誉,证明诺华在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员工和社会的认可。
”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徐海瑛女士表示。
怡安翰威特中国区最佳雇主调研开始于2001年,是市场上历史最长,调研方法最严谨的雇主品牌研究与评选活动之一,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2013年的最佳雇主评选中,怡
安翰威特采用了数据收集与专家评审结合的调研方式,参与调研的员工超过9万名,收集员工意见超过100万条,从敬业度、内部及外部雇主品牌、领导力和绩效文化四个维度,评选出包含诺华在内的10家“2013年度最佳中国雇主”。
诺华作为多元化医药健康行业的领导者,是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
在全球,诺华在140多个国家开展运营,员工总数近13万。
在中国,诺华自1987年进入以来,始终秉承“承诺中华”的理念,通过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中国百姓健康需求。
目前,诺华在中国拥有创新专利药、眼科保健、非专利药等七大业务,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拥有五个主要的生产基地,并在上海建设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在华员工总数超过7900人。
扎根中国26年来,诺华始终坚持投入,致力于本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2006年,诺华在中国率先成立了领导力发展中心,这一中心于2009年正式升级成为诺华中国大学,以进一步支持人才梯队的培养。
诺华中国大学与哈佛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等国内外大学建立了全方位合作,为员工提供世界级领导力发展课程。
与此同时,诺华还通过内部导师制度,海内外轮岗等机制的设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提升。
在企业文化方面,诺华始终坚持打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氛围,营造恪守诚信的职业环境,帮助员工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在中国发展良好。
六、诺华安全隐患及丑闻
1、诺华被指隐瞒药品不良反应,抗乙肝药致患者死亡
安徽人李立力在服用诺华抗乙肝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商品名“素比伏”)1年时间后,因横纹肌溶解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
合肥市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对李立力的死因给出最终结论,鉴定意见书表明,李立力死于“服用…替比夫定‟所致的肌损害”。
案件发生后,媒体的关注焦点先是聚焦了作为500强企业的诺华,是否让一个不成熟的产品,通过某种渠道快速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审批?
事件的解释是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SFDA中心早在2008年4月开始就发布了关于素比伏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警示,以指导医生恰当使用素比伏,并且在当年10月15日下发了“关于2例素比伏死亡病例保管有关事宜的通伏,并且在当年10月15日下发了“关于2例素比伏死亡病例保管有关事宜的通知”。
SFDA作出上述举措后,公司于当年12月向药监部门申请了说明书的变更,并在2009年1月正式实施了说明书的“升级”。
跨国药企诺华向记者强调的一点是,素比伏上市以来,其说明书已经更新至第三个版本,关于素比伏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描述越来越详细、越来越易懂,不仅对于医生有警示作用,对于普通患者也便于理解。
此前,诺华刻意隐瞒“不良反应”是程林提起诉讼的主要原因,诺华对说明书“三易其稿”,而在每次更改前,都有相关情况密而不报。
2、诺华公司为操纵高血压药物代文实验数据道歉
瑞士诺华制药公司部门主管DavidEpstein在密集的闪光灯下深深鞠下一躬,为其因公司一种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缺陷,“给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庭带来的巨大担忧和不便”表示歉意。
诺华公司员工参与了其高血压药物代文的临床试验,但是研究人员并未报告潜在冲突。
一个卫生专家小组报告称试验报告存在数据操作问题,但是没有表示谁做的,以及为何这样做。
2000年,日本批准代文用于治疗高血压。
稍后,由数所大学管理的临床试验,致力于研究药物是否将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调查者发现,一位诺华公司前雇员帮助两个大学
研究小组进行数据分析,但公开发表的论文并未提到此人与诺华公司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大学的研究员向诺华公司职员寻求帮助,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Epstein表示,他同意专家小组的临时发现,诺华公司和大学都应承担责任。
“我们将进行调整以确保这样的事件不会再发生。
七、最后关于诺华
诺华集团致力于为患者及社会提供创新医药保健解决方案,以满足其日益变化的健康需求。
诺华专注于医药保健领域事业发展,拥有创新药品、眼科保健(爱尔康)、成本节约型非专利药品(山德士)、预防性疫苗及诊断器材、非处方药以及动物保健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诺华是唯一在上述各领域均处于领先位置的公司。
2012年,集团净销售额达567亿美元。
集团研发投入约为93亿美元(去除减值及摊销后为91亿美元)。
诺华集团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8,000位全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