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理必修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高中地理必修3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3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0c23d7856a561252d36f6c.png)
标 分 析
过程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
领悟知识的内涵。
(2)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
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
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
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
标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 分
养和态度;
析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结果 性目标 What
Why
①阅读资料“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归纳总结:工程近期供水的 目标是以解决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
②联系环保,说明受水区因水量增加,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 态环境恶化,保护了湿地和生物的多样性。 ③阅读资料“前后两任总理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的要求”,理解阐述“先节约后调水、先
(3)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一旦 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和最新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 工程是
A、航运设施工程 C、节水工程
调”而言,直译成英文就是“How”,但 如果不了解这一工程的概况(What), 不明白为何要南水北调(Why),不清
分 析
楚南水北调的线路(Where),不知道
合理的调配季节、调配方式(When),
那“怎么调”的问题也无从下手。而这
么多的W,就是需要学生结合问题情境、
研究各种图像、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来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1000m3省市
大部分为 北方 城市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2d71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7.png)
2.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其地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关注程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意义;
2.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调水方式及主要工程设施;
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南水北调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及调水方式:
详细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调水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工程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程全貌。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工程设施:
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工程设施,如渠道、泵站、水库等,并分析这些设施在工程中的作用。
4.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影响:
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工程的实际效果。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知识,关注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调水方式、主要工程设施及影响。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 (共5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 (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4a3b4310a6f524ccbf85fe.png)
山,一原指黄土高原,五越指五次大型河流穿越--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 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路线
水源 区
供水 区
淮河下游地区、 山东黄河下游地 区、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 地区、黄河下游
西北干旱地区
输水 方式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 站引长江水,基 本沿京杭运河输 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 引水,出丹江口 水库,沿伏牛山 、太行山东麓送 水到北京、天津
大气污染,所以该工程完工后,可以实现西宁、兰州等城市的能源 替换,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1)该工程中的涩北位于 ( B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工程完工后,可以 ( C )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
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 人均能源消耗量低,能量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 能源消费构成不尽合理, 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和秸杆等作为燃料。
塔里木盆地
华
北
平
青藏高原
原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70%分布 在西南地区。
水能蕴藏总量约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4dee938bd63186bcebbcda.png)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一、[探究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2.对三条线路作出评价.3.分析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教学难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2.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活动]: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四、[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我都在思索着“如何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次的课我又该怎样结合课堂的有效教学去设计呢?联想到以往的比赛课,大都带有表演的性质,因而华丽修饰的东西太多,但这样并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
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利用简单明了的知识脉络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充分运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教学的有效性应充分地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当下的课堂为着眼点。
1、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来设计问题情景,思路清晰,丝丝入扣,较注重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材内容补充、挖掘到位,使学生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2、通过本节课的问题探究教学,学生不仅解决了“南水北调为什么调”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方法,其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与提高。
3、在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一方面会因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探究、讨论,会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紧凑、费时较多,因此课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给学生提供了南水北调的相关资料,并布置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有关南水北调的背景资料,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必修三 人教版 第五章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共31张PPT)
![必修三 人教版 第五章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fd4cd5dd36a32d72758132.png)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4时45分11秒上午4时45分04:45:1121.9.5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问题探究2: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 ?
2021/9/5
28
1.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
区带来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
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
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
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
“三废” 2021/9/5
图8
29
2、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 影响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 问题
北方地 多 水 少 ,南方地 少 水 多 。
2021/9/5
5
问题探究1: 我国华北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少 ②河流径流量少
人为原因:①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 密集,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5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4:45:1104:45:1104:459/5/2021 4:45:1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504:45:1104:45Sep-215-Sep-2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9187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3.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背景南水北调是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如何进行调水,进而探讨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2. 教学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现状;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管道系统与输水路线;3.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4.反思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
3. 教学内容1.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背景;2.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过程及管理;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与输水系统;4.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5.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
4.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课件、图片等资料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辅助讲解;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
5.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以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2.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背景进行简单介绍,概述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目的。
第二部分:引入知识点1.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管道系统与输水路线;2.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6. 教学评估1.手写作业: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2.课堂讨论:对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教学反思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其带来的影响,更好地认识了国家的发展以及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路和实施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4a2693011ca300a7c39076.png)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2、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 的路线并分析其优缺点
3、掌握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学会分 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问题研究 为什么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怎么调
南水北调带来的影响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探究 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华北缺水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②地表径流量小,湖泊少,积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 稠密、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合作探究一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 方面有什么差异?
归纳小结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比较
工程量
调水量
可利用现有河道,
东线
工程量小。黄河 以南需逐级提水
大
中线
需挖新的输 水渠道,工 程量较大, 但能自流供 水
西线
地形复杂,工 程量巨大(需 打超长遂洞、 修库建坝)
较大 较小
北京
拓展思考
•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会有什么影响呢?
径流减少,入海口处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 影响长江航运……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 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呢?
①修建水库储水 。②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率。④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63a2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f.png)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2.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工程的调水方案、调水路线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节水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3.通过分析南水北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的成功与不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本节课的结尾,我将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如何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环境影响,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与不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调水方案、调水路线、环境影响等。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秀教学案例
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https://img.taocdn.com/s3/m/2dfee2a383c4bb4cf7ecd1e4.png)
现有可用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
库可利用
线湖泊可利用
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二、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2.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 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加农牧业灌 溉用水,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还 可改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副产品的危害。
调水路线
西线
图示
中线
东线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
流雅砻江、大渡河
库、三峡库区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江阴段
供水区
黄淮海平原 东部地区
调水路线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西线 较小 最好
中线 较大 较好
东线 大 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 地形复杂,
线路的影响
工程艰巨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4.血吸虫防治措施
5.移民安置措施
6.海水倒灌措施
利用三峡工程,在枯水期时进行放水,并适当减少调水量,已保证 下泄流量。
评价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问题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解决了“南
根据教材填写下表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分析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为 什么要从南方调水?
自然原因
降水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稿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稿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https://img.taocdn.com/s3/m/8706eb2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0.png)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内容区和总结区。标题区标注课题和课时,内容区按照教学流程依次呈现关键知识点,包括水资源分布、南水北调工程背景、实施过程、技术难点和影响等,总结区则用于概括本节课的重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突出知识结构,确保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教学内容。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梳理和总结知识点,引导学生思维。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提前规划板书内容,避免过多文字,使用关键词和图示辅助表达,同时注意板书的速度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并记录关键信息。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互动地图、南水北调工程视频资料、GIS软件、PPT演示文稿和实物模型。互动地图和GIS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资源分布和调水路径;南水北调工程视频资料可以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PPT演示文稿用于系统展示教学内容和关键信息;实物模型可以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直观认识。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及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解难度大和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通过设计互动环节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使用直观教具和案例讲解降低理解难度;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课后,我将通过学生反馈、作业质量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分析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根据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4.在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时,可能缺乏必要的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
5.3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3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f9b2ac5b69dc5022abea0036.png)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 问题研究学 科: 地 理 年 级: 高 二 教 师: 黄 振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2020年12月18日《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中问题研究模块的内容。
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大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之外的又一学习案例,所以本节课可以看作是本章知识的运用和升华。
该工程的建设,源源不断地将长江水调到缺水的北方地区,除可以改善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外,还缓解了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本节课借用西气东输工程案例的研究策略来解决“南水北调怎么调”的相关内容。
【课标要求】1.通过实例,从资源地区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列举有关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地区、沿线地区和资源调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学情分析】1.认知起点高二的学生对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了西气东输工程的案例,有较高的认知起点。
2.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关注时代问题,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他们渴望分享、合作与自我展现。
3.学习障碍对资源和知识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较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较为欠缺。
【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读图、探究材料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及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的空间分布及差异。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水地区、沿线地区及受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3.地理实践力目标通过学习,布置学生课后走进社区,通过脑力、脚力为海丰县社区居民设计一份节约用水宣传单。
【教学重点】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水地区、沿线地区及受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手段】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人均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
我国主要的调水工程
1、南水北调 2、引黄(河)济青(岛) 3、引滦(河)入(天)津 4、引滦入唐(山) 5、引黄入晋(山西)
(5)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政治、生 态效益意义 ①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国民 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保持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将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 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使改革, 发展,稳定相协调.
虽地形较复杂, 但地势南高北低 可自流供水,水质 较好
线路短,水 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输水渠, 南低 北高,需 工程量大。 梯级抽水北送, 耗能多
地势复杂, 挖隧洞。工 程量大。
P94 资料分析
工程量 调水量 水质
劣 优
现有条件
好 差
资 东线 料 中线 一 西线
小 大
大 小
P95
资 料 二
想一想: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 的原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河流湖泊少, 积蓄水量少,许多雨水都以洪水形式流 入海洋;特别是春季干旱严重。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人 均径流量少; 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缺水形式:“水量性”缺水
如果你不亲身走进八百里沂蒙,你 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一个个老农用一 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 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 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 如果你不走进陕西西安阎良区的关 山镇农户,你也许永远看不到农户在 锅里烧开水的时候,锅的一圈竟然是 泛白的碱性沉淀物。这样的水他们已 经喝了很多年。
练习题:
(1)西气东输的干道自西向东经过我国地势的二 级 阶梯,沿途的自然带 呈经度地带性 分布规 律。(2)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通道:南线的重点是我 国的 三峡水电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中线是将 和金沙江干 中线开发的电能是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支流水电送入长三角地区。中线的电能转化方式优于北 也是洁净能源,且价格较低。 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 京杭大运河 黄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 附近取水, 以 为主要输水渠道,缓解输水沿线的 河、 海 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 (4)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多年冻土
大坝动工前,三斗坪的原貌。
西电东送
黄河上 游水电
华北 地区 华东 地区
山西坑 口火电
长江上 游水电 珠江上 游水电
三峡 水电 广东 省
•西电东送三大线路:
河流 到达地区
电站
北线 刘家峡、李家峡、龙羊 黄河上游 华北地区 峡、(山西省坑口电站) 等 中线 二滩、龚嘴、三峡、葛 长江上游 华东地区 洲坝、隔河岩等 南线 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珠江上游 广东省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 重。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 适宜调水。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 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 均的矛盾。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 需采取什么措施?
③增加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利于各种生物 生长,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趋 势,控制地面沉降。
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导 至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2、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 响航运。 3、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 高,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4、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 航运、生物等。
P94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前言
21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 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已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全 国600多座城市有一半缺水,其中 108座城市严重缺水,连天津、青 岛、大连等沿海城市也不得不限时 供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 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
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 用统一管理;
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 资 方面的需要? 生活,其次是生态、农业、工业 料 三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何作用? 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 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 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有利于 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恢复河流 生态功能。 3、在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 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 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 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 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 以利用,工程 量较小 ,前期 投资少,工期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