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漳平市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家乡漳平市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发展前景
诚毅学院经济系国贸0893班武智 2008945088
我的家乡——福建省漳平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属中央苏区。

在战争时期,闽西多山的地理环境,贫穷落后的经济环境以及闭塞的交通环境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闽西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鹰厦铁路沟通了闽西赣南与沿海的联系,漳平更是作为鹰厦铁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开始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漳平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使漳平始终作为沟通闽西与闽南沿海的重要枢纽而存在。

同时,漳平煤矿作为当时福建省唯一的烟煤生产基地,为福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查实,1978年漳平的工业产值仅为4361.11万元。

2000年,漳平市工业产值已达到19.33亿元。

2008年,该数值已达到58.31亿元。

改革开放后,漳平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90年,漳平撤县建市,成为福建省第九个县级市,从此,漳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下面,我从漳平市的招商引资成果及企业的数目对比上分析漳平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成就和发展前景。

1978年前,漳平市的电力相对落后。

1977年12月,装机容量为15兆千伏安的110千伏漳平变电站建成投产后,该市才有了第一条110千伏线路与外地联网,但全市6千伏辐射配电线路总长度不足25千米,到1980年,漳平全社会用电量仅为5424万千瓦时,其中,漳平化肥厂、漳平硫酸厂以及煤炭工业用电量就达到了3159万千瓦时。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经济大发展的号角,漳平电厂随之成立,如今,漳平电厂成为福建西部一个十分重要的电厂,是我市的纳税先锋。

红土地上的漳平电力人,秉承“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的理念,以积极服务海西建设为己任,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仅在2007年就投入了3.1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漳平电网在建设中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以5个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以11个35千伏变电站为基本点的坚强输变配网络,总变电容量达到了510.35兆伏安。

220千伏输电线路185千米、110千伏输电线路166千米、35千伏线路544千米、10千伏“手拉手”配电线路达到了1300千米。

坚强、稳定、可靠的电网成为了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保障王牌,110多家引进企业顺利落地、投产,电力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正式如此优厚的电力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价格吸引了众多的厂家来我市落户。

漳平实行国营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部分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建设了一批电站、水泥企业。

大中型企业的落户为我市经济增长贡献不少,例如漳平红狮水泥,年产高标水泥400万吨,是福建省最大的单个水泥生产基地。

这对促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前,我市的大型企业数目为零,全市财政赖以生存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小型企业级其他微薄收入。

如今,小型企业遍地,大型企业已达25家之多。

另外,漳平市出台各种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兴业该市外资企业涉及机械、建材、轻纺、食品等行业,投资额较大,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台资成为该市农业利用外资新增的亮点,特别是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投资高山茶等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今年以来共新批办台资企业8家,合
同利用外资1390万美元。

1978年以前,我市吸引外资金额为零,截止2009年底,我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65家,总投资达1.33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日益突显。

特别是近年来,漳平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到2008年工业发展已形成电力、建材、轻纺等三大支柱产业,矿冶、林产、化工、机械、煤炭等五大优势产业的新格局。

目前,产业规模达5亿元以上的有电力、建材、轻纺、矿冶、化学、林产等工业,这六大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9.3%。

产业规模居龙岩各县(市、区)前列的主要有:化学产业、电力产业、建材产业,分别居龙岩各县(市、区)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其中,化学产业中的白炭黑产品年生产能力达5.46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我市是一个多山的城市,是国家重点林业县之一,林产工业产品出口居龙岩市第一位,主要是木村林产公司生产的木屋、滑梯板等,2007年仅这一家实现出口总值1959万美元。

产品远销日本及北美。

是我市企业的榜样。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制造业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建材、化学、机械、轻纺等制造业比重提高到57 %,比2003年提高35.3个百分点。

资源型工业与非资源型工业并举发展,二者比例由2003年的89.7:10.3转变为2007年68.4∶31.6。

民营工业比重迅速提高,2008年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为83.2%,比2000年提高32.6个百分点。

市本级规模工业发展占主导地位,到2008年本市级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003年36.4%提高到77.1%,改变了工业发展主要依靠中央省龙岩市属工业的历史。

同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取得新突破新成效,2006年以来,“闽化”化肥、“惠口”矿泉水、“民信牌”涤棉本色纱、“美丽家园牌”防腐木、“正”字牌白炭黑等产品。

改革开放前,我市仅有两条对外公路。

改革开放后,我市经历了两个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建设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九十年代中期,着力于公路“先行工程”建设和城市基础改造建设。

第二个时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到现在,这一时期是城市建设、工业基础以及农村公路等基础建设的高峰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大大增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大大提高。

如今,“双永”高速公路以及高铁的修建,将使漳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趋于完善,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但是,根据我一个月以来的走访调查以及查阅资料,我发现,漳平市的产业已经有失调的趋势。

大中型企业日益增多,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规模远远不及第二产业。

且大型企业多数为对环境危害极大的企业,如发电厂,水泥厂等。

这说明,我市能就在“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经济发展是短暂的。

在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趋势下,我市应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过剩的第二产业,使我市的产业规模比例趋于平衡。

在我的实践期间,我曾跟随我市企业办的工作人员走访过许多企业及工业区,我更深层次地体会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解放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力的潮流是多么的巨大。

我认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是巨大的。

朝着新兴产业迈进则是日后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市发展的唯一前景,因为第二产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总而言之,坚持改革开放是各项政策重中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