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针对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议:一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二是培育体育品牌;三是积极引导,增加投入,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四是加快经济、体育、民族文化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73-02
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其他文化不具有的功能、价值和优势,但除了极少数项目——武术、舞龙舞狮、风筝、龙舟等项目有一定优势外,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处在生存夹缝中,甚至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消失。

而一直以“国粹”、“优秀文化遗产”、“国术”等赋予的中华武术,今天也论落到70%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的地步。

同样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空手道、柔道、泰国的泰拳等近年来在中国十分风靡,这些来自国外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和我们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开始争夺市场蛋糕,并逐渐取得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追捧。

作为堪称世界之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面
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危机。

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形成了与当代西方竞技体育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加上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浓郁的民俗性、健身娱乐性等特征,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各民族之中,是任何现代体育也无法完全比拟的。

因此,我们需要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来源、得失有一个清醒的反思,需要建立从本民族的文化实际思考民族未来的宏观意识。

二、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
1.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但体育人才匮乏,缺乏专业人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复苏,民族传统体育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其进行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兴旺的趋势。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不懈努力,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体系、起源、特征、价值功能等基础理论的探索与争鸣,发展到民族传统体育应用性理论的探讨,如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应用于全民健身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的开发研究等,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和提高,并积累了一些成果,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已具备了一定的雏形,初步建立了大体的门类和框架。

理论的飞速发展却忽略了对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所需要的体育实务人才的培养,如民族传统体育高级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以及高级民族传统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工作者。

2.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评价不够全面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悠久的文化遗存,它产生于特有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精华与糟粕并存。

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特殊的身份,许多学者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对待其缺点时缺少批判精神,这对于后人能否全面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应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传统民族体育,避免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这些不符合现实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保留其精华,使民族传统体育能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3.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尚不完善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石,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源于中国,国外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少之又少。

但是,国内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重视不够,无论在内容体系介绍还是在理论探索上,有关资料都不完善。

对于传统体育学仅局限于“武术(含气功)”这样的表述,对于理论探索,则视角局限,缺少新意和宏观把握能力。

尤其是我国现存的体育院校,尽管“武术”专业早有设置,但缺少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全面、权威书籍,只是片面的介绍拳击、气功、养生等知识。

并且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合理,除了武术专业课外,其他课程在课时量上安排较少,这对于普及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来说极为不利,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亟待完
善。

造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科学性、系统性不强,理论框架不完整的原因在于:第一,民族传统体育缺少独立性,尚未从传统体育学科中脱离出来;第二,学术环境与氛围不浓郁,由于学术界对于传统民族体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质疑,致使其生存环境恶劣。

缺少献身该学科的优秀人才,学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群体优势难以显现。

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乃当务之急,这对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水平,推动其迅速融入现代社会,走向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4.奥林匹克全球精神的介入,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是否能够成为奥运会项目并不是评价传统体育项目是否赋有价
值的唯一标准,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体育文化,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是各民族自己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东亚的许多国家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已开始着手挖掘自身的传统体育项目,并热衷于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推向世界,对于是否能在国际体坛上取得奖牌,则显得不太关心,对于西方竞技项目风行的主流表现不满。

但是,西方体育文化为主体的全球化发展,难免严重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奥林匹克突出个体在群体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人价值,鼓励创新,赞成自由发展、勇于冒险、敢于竞争、个性张扬和开拓创新精神。

而民族传统体育讲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讲
求无谓的竞争,以娱乐健身为最高价值取向。

与蓬勃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先的主体地位,并且陷入了困境之中。

它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一样有些被继承了,有些则慢慢消亡。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不仅是个方法论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尽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之路一个世纪来未曾停止,但至今未能寻找到一条充分彰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魅力、发挥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

对此,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探究符合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多元化的路径,让它能一直传承下去,并且被世界所接受。

1.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计划”核心是增强群众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一阶段(2001-2005年)实施计划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工作,这不仅从政策上肯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必由之路。

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指导、考核;组织专家对适合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动作技术进行改编;
对城市社区、公共场所以及农村基层等地区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与宣传活动,扩大人们对项目的认知度;加快转变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方式,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学术研究活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进行跟踪研究。

2.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世界品牌项目,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文化品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来说,树立民族体育品牌同样重要,同样决定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但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严重束缚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对于体育品牌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为了培育民族体育世界品牌,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政府要转变其思想观念,从封闭状态向开放型转变,加紧民族体育组织的建立,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加社会自主能力;其次,要建立组织、计划、目标明确的管理体制,转变民俗体育的形式,向经济、文化、体育融合的方向发展;最后,培育重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建立考评机制,为民族体育“重点突破”战略的实施做好准备。

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拓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主动输出带有本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

其主要手段有:一方面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更多的人认同其文化价值特性;另一方面打破地域的界限,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舞台,通过开展国际体育竞赛等丰富多彩的项
目使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在国际上绽放,使其更快地被世界所认同。

3.积极引导,增加投入,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在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结构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使资源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更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

这要求在开发民族体育资源产品的过程中,首先,实行多样化与差异化战略,通过本土民族风情的展示及融入,加以实现;其次,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形成合力,以本民族的特色风格及体育文化内涵为整合重点;最后,走品牌化及规模化战略,将传统民族体育推向世界。

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其中,主要方式有:与自然、人文资源相关的项目重点考虑,并注重其资源整合;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入城市,带动体育消费;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势,向社会化、市场化接轨。

4.加快经济、体育、民族文化一体化进程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除需要政府、媒体、商家的政策、平台、资金扶助,为民族体育创造一个适宜其发展的大环境外,同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体育竞技交流,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让民族体育在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壮大。

正所谓任何事物只有在生态的环境下才能生存,以和谐的方式才能发展。

民族团结、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经济、体育、民族文化快速融合,走向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4).
[2]王亚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思考[j].贵州民族研
究,2002,(2).
[3]刘德宝.论中国传统体育特征及发展策略[j].科技信
息,2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