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步入化学殿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图示中A为点燃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 柴点燃,不能用另一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否则,易引起火 灾。B中正确闻气体的方法应为“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 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 样易吸入多量气体,使人中毒。C中给液体加热时应关注: ①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③试管与水平面成45°,④用外焰加热等,图 示中上述操作均正确。D中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为 “一横二放三慢立”,让固体慢慢滑到试管底部,这样做 不易打破试管底。
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
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刻度,读数为
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刻度,
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
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 mL
B.肯定小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初读时,俯视刻度,读数大于实际值,终
读时,仰视刻度,读数小于实际值,两读数之差为
【互动探究】如何验证是否是NaOH溶液中的少量H+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提示:试管中加入盐酸然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表明H+、Cl-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A.功能材料的制造 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 C.农药化肥的研制 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选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 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由此可知,“神七”飞天轨道的设 定是和物理学科紧密联系的,和化学无关。
答案:(1)C (2)①A,会引起火灾 ②B,会使人 中毒 ③D,会损坏试管 (3)①给烧杯加热时不垫石棉网,会使烧杯炸裂; ②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使试管炸 裂;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未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或细沙,会使集气瓶炸裂。 (除上述示例外,实验中还有多种因不正确操作可能造成 的不良后果,只要符合题意均可。)
项都属物理性质。
2.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是令中国人心痛的艺术珍品。一同
学认为制造圆明园铜像的原料中含有锌,就这个同学的
“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
【解析】选C。题中同学的“认为”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
所产生的原因的猜测,应属于假设。
3.我们周围的物质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以下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 B.食醋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C.水放进冰箱中一段时间后结冰 D.医用酒精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解析】选C。消化食物的过程是缓慢氧化的过程,可产 生人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水垢中的不溶性沉淀物可和醋 酸作用转变为可溶性物质;酒精杀菌消毒是利用了酒精能 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故A、B、D皆属化学变化。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2分) 9.(8分)“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 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 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你根据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仿 照实例填写下表:(表中内容不得重复)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例如: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
6.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2)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不 正确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上面的图示错误示 例除外)。
3.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解析】选A。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其操作要点为“一横 二放三竖”,即先将试管横放,再将固体放入试管口部, 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用酒精作燃料
D.铜线用于制电缆
4.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 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氢 气和水蒸气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内进行实验。一个 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 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解析】选A。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故A正确,B、C错; 气体相互扩散的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故D错。
5.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 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 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 和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解析】选B。进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必须带 有供氧设备,否则很容易窒息;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 立即关闭气阀,防止继续泄漏,若打开抽油烟机,容易引 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 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或立即就医,不能用稀盐酸中和, 因为稀盐酸同样具有腐蚀性;图书档案起火,应使用二氧 化碳灭火器,以免损坏了图书。
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 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选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 A错;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故B错; 量取液体体积时,应选择和量取体积相近量程的量筒,以 减少误差,量取9.5 mL液体,应用10 mL的量筒,故D错。
【解析】选C。物质的化学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题中用酒精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因而选C。
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 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 以下实验。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性。 【解析】(1)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氨气用向下排空气 法收集,说明密度比空气的小,将水挤入试管后就可以形 成喷泉,说明氨气易溶于水;(2)但酚酞试液进入试管 时变成了红色,说明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氨水显碱性。 答案:(1)密度比空气的小 氨气易溶于水 (2)碱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 成立”)
【思路点拨Fra Baidu bibliotek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实验①的目的是验证水分子能否使石蕊 试液变色。 (2)实验②的目的是验证Na+对石蕊试液颜色 的影响。 (3)对照结论、猜想,寻找含OH-的物质,仿 照上述两个实验,进行操作。
【自主解答】(4)①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 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NaCl不能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Na+不能使之变色;③要证明 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须用碱液进 行实验验证。 答案:(4)①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②Na+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③在一干燥的试管中加入 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色,说明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5)成立
【互动探究】(1)如何防止铜器表面产生铜绿? (2)D项操作中,若烧瓶液体中含少量NaCl,则如何证 明蒸馏水中已不存在NaCl?(请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表 示) 提示:(1)保持铜器表面干燥或涂油等。 (2)可利用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例3】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 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 OH-和极少量的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 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 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 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操作或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B.化学实验室配置消防器材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 搅拌
【解析】选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 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这样可避免酸液溅出。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 是( )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解析】选C。铁生锈属化学变化,则铁会生锈为铁的化
学性质;A说明颜色、B说明硬度、D说明物质状态,这三
应
物质,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重点考查对化学反应的熟 悉程度,实际上大多数化学反应都产生明显现象,例如水 通电、金属和酸反应、氢气燃烧等。 答案:(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 成白色固体(答案合理即可)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例1】对下列事故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酒精灯内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D.家用电器着火时可立即用水浇灭
【规范解答】选A。B中,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易引起火灾甚至爆炸;C中,若立即揉眼睛,会使药液迅速 蔓延至眼睛的其他部位,扩大受伤面积;D中若用水浇灭, 会引发触电事故,因此,B、C、D均不正确。A中,用湿 抹布扑盖,使酒精因与空气隔绝而无氧气供给且降低温度, 从而达灭火之目的。
20 mL-5 mL=15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量应小于15
mL(见图示分析)。
7.某同学对自家井水是否为纯净物进行了探究,其中能达 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井水倒入过滤器中,滤纸上没有发现不溶物 B.用pH试纸测得此水的pH为7 C.取此井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 D.将少量此水盛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得到少量固体物质 【解析】选D。A项不能证明水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杂质;B 项不能证明水中是否含有其他中性杂质;C项不能确定水 中是否含有不与NaOH反应的杂质或能与NaOH反应却无 明显现象的物质;D项能证明该水是混合物。
2.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 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 B.“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 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D.“我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在那里我将会变得十分难 看” 【解析】选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 化学变化;A项造型属剪刀外观;B项是剪刀的功能;C项 磨砺是利用砂石等将剪刀刀刃变薄,磨去铁屑的过程,属 物理变化。
【例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思路点拨】
分析各过程的 原理或原因
确定有无新 物质生成
确定是否为 化学变化
【自主解答】选B。研碎胆矾只是大颗粒变为小颗粒,并 无新物质产生;过滤只是将液体中的不溶物与液体分开, 也没产生新物质;蒸馏水的制取是利用水的三态变化除去 水中可溶性杂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铜绿是不同于铜 的新物质,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