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并能描述各类型的特点;
能力目标:1、能分析、总结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2、培养、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并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加强小
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合作。
测一测:下列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
B、一条河流
C、一块草地
D、一群牛和一群羊
一、自然生态系统:
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自学课本P53内容)
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①和②两大类。其中①又有、、等多种类型;②可以分为和。
析一析,论一论:(看课本P53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图,分析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要求先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1、温度和降雨量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有何影响?
2、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习提示】如温带森林,当年降水量维持在500—2000毫米、温度维持在3o C ——20o C时,这个系统属于温带森林,如果同样的年降水量而温度降低到-6——3o C的范围,那么它就成为针叶林;而如果温度不变,年降水量增加到1800——3000毫米,它就成为温带雨林。
练一练: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是由它的决定的,尤其是和。
知识拓展:补充“湿地生态系统”,阅读教材P 76内容“拯救湿地刻不容缓”,了解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分布及在世界的位置。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二、人工生态系统:
典题引路:(结合课本56—57页
及前面学过的知识思考回答)
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
中(右图),玉米、鸡、猪、人
组成的食物网。鸡、猪、人的粪
便以及玉米的秸秆通过沼气池
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
饭,沼渣可以做肥料。
(1) 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3)在农村实验证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请问: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 的目的
(4)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由 通过 所固定的太阳能。
(5)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 等生物作为
(6)该生态系统是根据 的原理建立的。
思一思:人工生态系统除农业生态系统外,你还能举出哪些?
小结: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生态系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各个方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空气、水作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关系来说,各
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黄河、长江作为江河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沿途滋润着农田生态系统,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流入海洋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中生物来说,植物可传播种子,鱼类洄游、鸟类迁徙等。由此不难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检测:
1、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退化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2、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动、植物种类稀少
C.结构和功能单一
D.结构和功能复杂
5、森林中的植物以()为主。
A.灌木
B.乔木
C.草本植物
D.藻类植物
6、狮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主要分布在()
A.森林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7、下列哪种动物适合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
A.黄羊、长颈鹿、兔
B.蜂猴、长臂猿、松鼠
C.犀鸟、树蛙、羚羊
D.青蛙、羚羊、虎
8、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
9、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其中的两条食物链如下,如果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水稻→害虫→青蛙→蛇水稻→老鼠→蛇
A.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B.虫害严重,水稻减产
C.老鼠大量增加,水稻减产
D.蛇的数量大大减少
10、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浮游动物分布在水的上层
B.水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大量生物成分
C.以水草为食的草鱼栖息在水的上层
D.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鱼生活在底层
课外阅读: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
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
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
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