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5673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2.png)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一、引言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
然而,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往往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难以提高兴趣的困扰。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创新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
二、创设真实场景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依靠提供写作题目,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无趣和枯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创设真实场景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可以通过参观实地、听讲座、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写作的灵感。
例如,参观动物园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游园体会,或者观看一部经典电影,要求学生写一篇影评,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趣,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感受。
三、提供写作素材提供写作素材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一环。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往往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空白的白纸,让他们自己构思写作内容。
然而,这样的方式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来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文章片段、诗歌等,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结构和要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四、组织写作讲座写作讲座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和分享写作经验的重要环节。
讲座的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课堂讲演或学生展示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有写作经验的人士或高年级的学生来给学生们讲解写作技巧和经验,听他们分享成功的写作经历。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多样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成绩和规范性,容易使学生感到压力和焦虑。
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认可。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互评、自评等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初中语文创新作业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创新作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48be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6.png)
初中语文创新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和探索性,使得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本次教学将通过设计创新的语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次语文创新作业教学的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提高学习主动性;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次教学将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创新为主线,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创新作业。
1. 人物扮演设计通过学习《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展开人物扮演创新作业。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原著和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然后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为所扮演的角色编写一段独白,展示出角色的个性和魅力。
2. 书信交流设计学生可以选择《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分别以他们的身份角色,互相写一封书信。
在书信中,学生需要表达角色之间的情感和思想交流,展现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创造。
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
3. 角色创作设计学生可以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自行创作一个新的角色。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背景故事等,同时还要注意与原著中其他人物形象的关系。
通过角色创作,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本次教学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介绍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让学生了解到本次教学的创新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c1332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0.png)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创新心得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量的课文和乏味的教材,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往往不高。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教具等手段,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阅读能力。
其次,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活动,如“朗读诗歌比赛”、“朗诵经典课文”等,通过比赛和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感受文字的魅力。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读书俱乐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二、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且也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学生写作基础薄弱,缺乏写作思路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乐趣。
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情。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各种形式的作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范例和思路。
其次,我注重指导学生培养写作的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进行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构建作文结构。
同时,我还注重批改学生的作文,采取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参与语言表达与沟通活动语言表达与沟通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语言交流和社交能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实际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机会,导致他们的语言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不足。
因此,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强调创造多样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机会。
比如,我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口语表演等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辩论、演讲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2ec65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f.png)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付诸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思维创新等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在许多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讲解课文、分析语法,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缺乏思考和互动的机会。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兴趣。
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评价方式不完善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真正热爱。
三、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1、引入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和学习。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者让学生扮演诗人,来营造出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开展创造性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创新
![如何开展创造性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9e81e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2.png)
如何开展创造性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创新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创造性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创新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创造性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进行深入讨论和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创意写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写作的题目,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故事,或者写一篇描述自己家乡美景的文章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例如写诗、写小说、写日记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三、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创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创作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例如制作PPT、视频、音频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思维。
四、开展课外拓展活动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拓展活动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文化节、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语文社团或者创意写作小组,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借助互联网资源进行教育创新互联网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创新。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672d7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8.png)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课堂上,我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课件、投影仪等,来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同时,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刺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鼓励学生爱读书,我组织了各类阅读活动。
比如,每周末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定期组织图书馆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书香的魅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还设计了一些提问和解读的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同时还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各类阅读策略。
三、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首先,我注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的作文,让他们学会欣赏、分析和借鉴。
通过读好作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于文章结构、修辞表达等方面的敏感性。
其次,我注重写作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上,我会示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稿。
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针对性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最后,我还搭建了语文写作交流平台,供学生们相互分享和点评作文。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不仅包括书面语言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特别注重开展口语训练。
在课堂上,我采用小组讨论、演讲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扩大语言的应用范围。
而演讲则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d6986e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3.png)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课堂氛围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了解课文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看法和理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黄河颂》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黄河的视频或图片,使他们能够通过视觉来感受黄河的伟大和壮观。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觉来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a81d8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6.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初中语文课程应该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潮流,引入新颖、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
通过让学生接触当代优秀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和文化,培养对当代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的文学作品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实用的文学作品,如广告语、新闻报道、网络文章等,这些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
传统的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多媒体教学方法,如PPT、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适当进行启发性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打破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性,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应该及时更新和调整。
语文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宽课堂教学的渠道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从而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手段还可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55654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7.png)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在当今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
因此,积极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方式也较为片面,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知识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画面、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词的意境。
小组合作学习法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入丰富的课外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时事新闻、优秀影视作品等。
例如,在学习散文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名家的散文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表达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维能力。
将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如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纪录片等,通过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5f854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9.png)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今,教师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技巧和创新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语文文化节、语文作文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还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阅读,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创意作文、口头表达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7ab0fc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f.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阶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作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指导和引导的角色。
因此,如何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机构和教师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授课者的角色,很少顾及到学生的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
相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则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将学生放在学习和实践的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下来学习,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容易令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
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则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采用互动性强的教育手段、实际操作性强的教育手段等等。
这些教育手段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三、多元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纸质教材来辅助教学,但现在电子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我们面前,很多教育资源已经都被数字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比如游戏、视频、电子书等等,使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四、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这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便针对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问题进行科学的教学。
五、课程内容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主要围绕基础课程来展开,这样容易让学生无法激发学习热情。
因此,更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根据当前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创新课程内容,比如增加生动有趣的课程和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等等。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我们把握科技发展的机遇,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最终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b5e5d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7.png)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新时期,语文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主动性。
而在新时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的重点是语言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视跨学科教学与资源整合。
语文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结合,通过跨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第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必要的。
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重视跨学科教学与资源整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之创新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之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7690d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8.png)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之创新【摘要】现代社会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途径以及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也在本文中得到深入分析,同时对未来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结指出,创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之创新的意义也在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创新、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内容、社会实际、必要性、未来展望、意义。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文本教学方式下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较少,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了知识的孤立和无法运用的问题。
我们急需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学效果,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为何需要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那么为何需要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初中语文创新作品教案
![初中语文创新作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d54f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5.png)
初中语文创新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新作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初中语文创新作品选读》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创新作品进行教学,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科幻文学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风格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全面的理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创作与展示: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创作、展示等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创新作品选读》2. 网络资源:相关作品的介绍和评论,以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源。
3. 图书馆资源:相关文学作品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时间: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一学期的教学,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 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a540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7.png)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第一篇范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也日益深入。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文化、提高综合素质的使命。
然而,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实践环节等。
因此,探索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新实践策略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成长。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音频资料,以及在线交流、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加强实践环节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倡导阅读风尚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教师可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6.开展跨学科教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教师可开展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实践案例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背影》一课为例,进行创新实践。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准备课堂讨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411d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9.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工作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实践工作的总结。
一、创新实践的背景与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我们意识到,需要打破常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以下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其能够高效阅读、理解和分析文本;三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是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实践的具体措施1、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引入除了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我们还引入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包括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名著、科普文章、时事新闻等。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推荐个性化的阅读书单,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2、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本,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小组合作阅读与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籍,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多媒体辅助阅读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阅读教学增添趣味。
例如,在阅读古诗词时,播放相关的音乐和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写作练习,如读后感、续写、改写等。
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开展阅读活动举办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手抄报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新课标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初中语文
![新课标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9ca0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a.png)
新课标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初中语文一、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互动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
通过在互动白板上展示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白板的功能进行互动讨论、答题、评价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阅读。
通过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学作品、名著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丰富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或者线上阅读软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口语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口语训练。
通过使用语音识别软件或者在线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口语练习并得到实时的评估和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智能笔进行批改作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笔进行批改作业。
学生可以使用智能笔在纸上书写作业,智能笔会将学生的书写内容转换为电子文档,并进行批改和评分。
这样不仅提高了批改作业的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书写错误,提高学习质量。
五、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践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使用虚拟实验软件或者在线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探究相关知识和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的结果和评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利用智能教具进行课堂互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具进行课堂互动。
通过使用智能教具,如智能答题器、智能手写板等,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抢答、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0666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7.png)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1. 引言1.1 背景中国教育改革历经多年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程标准”。
这一改革的推出,旨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对诗词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创新语文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目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新课改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借助现代技术和教育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1.3 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和探讨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变革的方向和重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0f2e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9.png)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初中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则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创新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教学的重要性1.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语文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学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
1.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表达能力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创新教学实践方法2.1 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以课本为主,学生大量的时间都是在纸质文本上度过的。
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和真实的语文知识。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2 认知心理学融入教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2.3 实践教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扩展语言运用的范围,提高语文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类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2.4 课程创新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进行课程创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更加丰富、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4a35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0.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第一篇范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
教学内容的创新1.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文学作品,教师则应关注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导向。
2.跨学科整合:将语文教学与历史、地理、哲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理解和分析文本。
例如,在讲解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3.主题活动的设计:围绕特定主题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如“人与自然”、“家乡情思”等,通过讨论、写作、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
例如,在教授口语交际课时,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活动,如共同完成一篇研究报告、策划一场文艺演出等。
教学评价的创新1.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2.自主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改变旧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建立与生活教学实践相联系的新型教学模式。
文章从初中语文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些不当之处出发,阐明了现行语文课堂教学中脱离实际的具体表现,并阐述了如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进行教学创新、优化结构、摸清规律、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课内教学;模式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innovative teaching sun ya-qin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key is to change the the old detachment students living teaching mo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life teaching practice. article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some impropriety clarify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ivorced from reality, and explains how teaching innova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situatio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to find out the law school so with.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innovative teaching; curricular teaching; mod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由于语文课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独特功能,语文课内教育创新对于完成以上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
此,笔者拟就语文教育课内教育创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语文教育课堂教学的几点不当之处
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受认识性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很深,表现最突出的是注重课堂上师生间的语言交往,轻视艺术和运动语言沟通,阻碍了学生审美、艺术等方面素质的发展。
随着学生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技巧并没有随之提高,形成了理性认识水平与语文技能技巧的不平衡,学生越来越多感到语文课深奥,难以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因而缺乏学习的动机,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美好的教育理想。
1.1课堂教学内容忽视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目前,从总的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内容是静态的。
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本质是以情感为核心和主线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
学生的情感何处来?它只能产生于活动。
如果它不与学生的活动联系,这种情感很难迁移到学生身上;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只能是静态的知识。
而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往往照搬课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需要与兴趣。
1.2教学形式基本是传授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活动
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并没有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反应,没有反映语文的特点。
传授型的教学使得学生要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局限于教师的思维和想法,无法使自身的想法得到验证和认可,缺乏自主性。
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学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楔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
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更独特的学习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3教学方法程式化
教学方法程式化是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把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专业课业内容与特定方式方法固定化,一定的内容只能采用一种方法。
实际上教学方法要随着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教学上的需要让现代的绘画要融入多维的思考,也要融入多样化的教学。
除了课堂教学外,也要适当地开设野外教学、多媒体教学、参观教学等。
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
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结合,声形并貌。
2. 语文教育课堂教学创新
初中语文教育课堂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语文课真、善、美、优的特点。
2.1发挥“艺术运动语言”交往的功能
认识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
现的,语言的交往功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是由认识学科知识的形式决定的。
知识性学科通常是用文字来记载的,它的传递当然就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因此,要注重语文审美活动,倡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语文技能。
这样就应改变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外部操作参与强化,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语文形象和提高语文审美能力。
教师应解放思想,利用不同形式激起学生的审美通感,形成形象直觉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语言沟通来取代必要的通过艺术语言或艺术形象才能实现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
只有在这种交往中,学生以情感为核心和主线的身心发展过程才会得以保障。
2.2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适应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要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
适应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学生应表现出主动参与活动,否则就会被动参与。
是否适应学生身心活动规律要看活动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此,必须按照艺术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其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
首先,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要联系学生生活。
学生对自己熟悉或有经验的活动,一般容易在相应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自然能够较长时间地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自然能够较长时间地主动将自己沉浸在语文活动的探究之中。
因为这样
的内容能够使学生产生胜任感,学生熟悉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有兴趣,就能在活动中产生对成功的追求。
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包含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学生熟悉的,教师教学中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那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有较高的学习质量。
其次,课堂教学形式应立足于学生活动,这可以说是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课堂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学生的活动。
从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课堂教学的成效又取决于学生能否产生审美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只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才能实现。
同时,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获得技能为主,离开了技能,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在语文教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教学中除了应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问疑、质疑、探疑和释疑。
要善于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精思多问,何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感叹的惊奇过程。
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此文的深意所在。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便能从中找出疑问点:为什么苏州园林的布局故意避免对称?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整个园林的建筑都是不对称的,
为什么设计师们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意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
多原本充满了人性美、人情美和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籍的华章,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力,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性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管理,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最后,教学方法要联系学生生活,这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方面,从现有的教学法理论看,一般都强调教学方法,要联系学生生活,使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植根于生活。
教学方法要发挥其有效性,就应该将自己还原于生活,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语文来看,他们的生活体验或经验是学习的前提。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教学的创新,还要抓住一个环节:语文教学艺术。
教师自身必须对每一堂课倾注最大的热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精心设计每一堂语文课,从课题导入到整堂课的语言组织、问题设计、情景布置、板书设计等等,全力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思维而构建,让学生常常置身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之中、一种“我要学”的冲动之中、一种创造的欲望之中。
参考文献
[1]腾守尧边霞李西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艺术
课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周雪微新世纪、新课标、新理念语文教学的模式变化[j]中
国创新教育,2005.04。
[3]郭莲英学生语文创造性学习兴趣的培养[j].当代生态农
业,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