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老人买保健品买到家破人亡!家里有老人的长阳人一定要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老人买保健品买到家破人亡!家里有老人的长阳人一
定要看…
3月11日下午,一位60岁的山东省青岛老人默默吃完午饭,然后离家出走。

晚上10时他被发现时,静静地躺在一处海滩上,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遗书控诉了自己投入数万元购买保健品的经过,“我再也不去(会)上当了……”向尚集团坑死我,从去年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可到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方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

眼看着我与老伴几十年来勤俭节约的近10万元基本泡汤,内心很难过,非常非常地抱欠(歉)……亲爱的老伴和孩子们,你们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小孩子们……看着父亲留下的遗书,家住青岛市南区的陈女士不禁潸然泪下。

3月11日晚上7点多,她发现60岁的父亲不见了踪影,情急之下赶忙发动亲朋好友寻找。

然而,等来的却是老人不幸去世的噩耗。

老人留下的一封遗书,讲述了自己前后投入数万元购买保健品的经过,同时把矛头对准一家名叫“向尚集团”的公司。

3月12日上午,一家人带着老人留下的遗书,来到派出所报了警——从老人留下的遗书上看,老人轻生与购买保健品有关,售卖保健品的公司难辞其咎。

▲老人曾在该公司购买保健品悲剧:老人失联,家中留下遗书
▲朋友圈的寻人信息“急寻人!今天中午从市南区龙岩路离家出走,上身穿蓝冲锋衣,下身穿土黄色裤子,有轻生念头……”3月11日晚上7时许,一条寻人信息在微信等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三个小时之后,都晚上10点多了,一家人接到信息,老人终于被找到,但不幸已经身亡。

老人身亡的位置在东海中路一处海滩附近,他的裤子遗落在沙滩上,里面还有一张老人留下的遗书,上面的内容与一家保健品公司有关。

陈女士痛不欲生,她想不明白,平时乐观开朗的父亲,为什么就这样离开了自己?遗言:“我再也不去上当了”陈先生的家属认为,从老人留下的遗书内容上看,老人在生前经历了痛苦的内心挣扎。

老人在遗书中写到——2017年1月至今,小付(向尚集团的小付)让(我)瞒着家人,把原协议款及‘爱福家’存的一万元共计3万多元取走,至今未开票给我。

前段时间我到旅游公司问,有我的9万多元钱,到他们说的地方去来回游三次也够了。

今天(他们)又说去领高端会员产品,讲发手机的事,我再也不去上当了。

▲老人购买的保健品眼看着我与老伴几十年来勤俭节约的近10万元基本泡汤,内心很难过,非常非常地抱欠(歉)……的的确确地对不起大家……看着老人留下的遗书,一家人流下了眼泪。

记者注意到,老人在遗书中还嘱托老伴和孩子照顾好自己,尽快忘记他,他不希望给家人造成悲伤和负担。

此外,老人还表示想要捐献自己的器官。

向尚集团回复营销方式合
法合规悲痛之余,老人的家属内心不禁疑惑。

老人生前究竟遭遇了什么?是什么让原本一位性格开朗的老人,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老人留下的遗书12日下午,老人的家属来到向尚健康实业公司(开在居民楼里),他们与老人生前的联系人小付以及公司一位经理见了面。

对于老人家属的质疑,对方表示,3月10日,他们还见过老人,得知老人失联后,他们也尽力进行了寻找。

此外,小付查询后发现,老人一共在公司购买了57000元的产品。

两人均表示,他们从不会强迫老人购买保健品,更不会让老人向孩子隐瞒相关情况。

对于未组织老人外出旅游的原因,两人表示,老人在2016年4月份刚刚成为公司的客户,由于错过了上一批去巴厘岛的旅游团,老人只能等下一批旅游团。

赵经理,陈先生3月8日还参加了公司的会员大会,非常高兴,生前没有任何征兆。

事情发生后,公司也很惊讶,“如果说他有意见,公司肯定会给他解决了。

”赵经理表示公司的营销方式合法合规,下一步公司将与老人家属协商,妥善处理此事。

老人的退休金都变成了保健品保健品推销套路深,一些人盯上了老人的“寂寞”,更盯上了老人口袋里积攒的“退休金”。

在演戏般的各种感情牌、甜言蜜语和套路之下,老年人很难不中招。

大学老师10年被骗光百万家底退休工资加起来近2万元的老夫妻,在保健品公司年轻后生仔的“关怀”下,10年间花费百万元购买各类保健品。

年近八旬夫妻都是大学退休职
工,一个正教授职称,一个工程师职称,却因为购买保健品成了“月光族”,如今却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被骗光积蓄买保健品的老人,希望能在各方帮助下讨回养老钱。

接触保健品期间,老太太周姨甚至被推销员送去医院就诊过,老伴则常年住院并被医院下达过病危通知书。

金鱼秒复活,喝敌敌畏死不了?都是专门骗老人的下三滥手段给老人过集
体生日,下跪哭喊“爸妈”、现场表演“金鱼敌敌畏中毒后复活”以显示药品神奇功效,感情牌+障眼法+米油鸡蛋小恩惠,最终目的就是骗老人的钱!
今年1月广州荔湾警方通报,于近日端掉一个高价售卖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团伙,抓获程某(男,40岁,河南郑州人)等7名犯罪嫌疑人。

该团伙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开设多处经营网点,荔湾警方现已破获该团伙案件52宗,及时为60多名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全部都是55岁以上的老人。

嫌疑人公司将普通保健品夸大功效,提价10倍售卖给老人。

老人4年花20万买保健品维生素E片,400元一瓶,珍珠丸1800元一盒、角鲨烯胶囊3680元一盒……这些原本售价数十元到百元不等的普通保健品,却以高额“天价”,出售给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

82岁的温伯独居在黄埔区某事业单位的退休宿舍中,在他的房子里,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瓶瓶罐罐的保健品。

温伯儿子告诉记者,4年下来,老人为保健品花了近20万元。

退休老人每月拿1.5万元去买保健品老人家
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

老人家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

天河区读者黄女士曾给广州日报寄来“求助信”。

在信中称,父母沉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已经严重成瘾,这让她很无助。

“家里保健品都堆成了小山,父母每月至少1.5万元的退休金几乎都拿去购买保健品,现在还欠了保健品公司一些钱,还停不下来。

”“没钱,就向亲戚借,亲戚不借,他们就赊。

”黄女士说。

推销品七步“挖坑”老人千金“买套”保健品骗局愈演愈烈,老人成为保健品销售公司刀俎上的“鱼肉”。

保健品骗局何以疯狂?保健品公司又是如何编织骗局让老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吴惠君(化名)是广州某保健品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已从业两年。

“卖保健品给老人已有了固定流程,公司人员层级化,分工清晰,骗术也专业化,形成了一条成熟的骗局链条。

”吴惠君口中的骗局链条包含了信息“套取”、上门约访、客户分析、讲课“洗脑”、“体检”恐吓、“点病”与开单、收款与“反退货”等步骤,各步骤环环相扣,编织成骗局陷阱,一步步让老年人“乖乖就范”。

“每一款保健品的销售,我们按照这些步骤按部就班地去做,老人十有八九能被搞定。

”吴惠君说。

1 信息套取只要拿到老人电话什么都可以套出来吴惠君说,保健品骗局第一步是获取老人信息,方式多种多样。

如街头派礼品让老人填表,药店门口赠送礼品登记信息,进小区免费测血压搜集信息等。

“获取信息成本很低,主要为进小区向物管缴纳
一定摊位费,一般小区五百元一天,高档一点的小区上千元一天。

赠品、小礼品主要是鸡蛋、药膏、眼镜等,其中,药膏就两块钱一支、眼镜也就几块钱一副。

”吴惠君说。

虽然成本低,但是收集信息的效果却很好。

“去小区摆摊,一天可以收到四五百个老人的资料,多则上千个。

”吴惠君介绍,信息表主要登记老人的姓名、电话、年龄、病情、地址等,其中电话是最重要的。

“只要拿到了电话,接下来什么都可以套出来。

”2 上门约访十个老人七八个病聊天主要是摸清病情拿到老人资料后,接下来就是约访。

“我们会主动打电话给老人,先介绍自己公司,然后提出上门赠送礼品,并嘘寒问暖,间接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吴惠君说。

上门送赠品只是幌子,能够进老人家门才是目的。

“他有什么病,我们就送什么药膏。

”吴惠君说,每个上门约访业务员书包都配备了血压测量器、血糖仪,有时候要靠这两个来“突破”。

“十个老人,七八个病。

和老人聊天主要是摸清病情。

除了病情,还要摸清老人家庭情况、经济状况。

”吴惠君说,经过多次聊天,跟老人就熟络了,接下来就可以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

3 客户分析给老人“定一个价”确定能卖多少保健品在老人来参加保健品销售会前一天晚上,保健品公司会开一场客户分析会。

“讲师、所有业务员会坐在一起,对邀请到的老人做一个全面分析,圈出重点客户。

”吴惠君说。

吴惠君说,客户资源表上主要有六个方面,病情、做主权(老
人说了算数吗)、家庭成员(是否和儿女同住,购买后可否顺利收到货款)、保健意识与消费观(买过保健品吗,最多买了多少,有没有保健意识)、经济能力(退休工资、储蓄情况)、定位(给每一位老人“定一个价”,确定明天能够卖给他多少套保健品)。

“在这个行业做久了,当我们知道老人做什么工作和岗位级别,他的退休金有多少,我们也就能猜得八九不离十。

”吴惠君说。

4 讲课洗脑引入生物科技激光治疗等时髦概念行骗保健品销售会一般在高级酒店租一个厅或在公司会议室举行,老人入场后将接受“名医”讲课“洗脑”。

吴惠君说,一般公司老板会先渲染公司实力有多强,例如,与某某大学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所邀请的名医名气如何大。

讲座形式虽老套,内容却不断升级。

吴惠君说,现在讲座引入很多生物科技、量子科学、激光治疗时髦概念。

“有时还现场做实验,把一只青蛙杀死,把心脏掏出来,放入一杯溶有保健品的清水,还可以跳动四五十分钟,以显示药片神奇。

”吴惠君说,其实把青蛙心脏丢在清水里,也可以跳动这么久。

5 体检恐吓告知老人病情严重为卖保健品做好铺垫在会场,还会让老人进行一个免费体检,体检设备是一款名为“量子弱磁场分析仪”的盒式仪器。

入场前,会向老人渲染仪器价格上百万元,体检医生很资深。

但体检医生其实就是一名业务员,“只是换了身白衣”。

吴惠君介绍,这个仪器所谓的体检只是扫描一下,1分钟就可以出结果。

“但我们要告诉老人,检查结果要等一个半小时才能出来。

这宝贵的一个半小时,可以让老人继续接受’洗脑’。

”“体检结果出来,业务员会一脸焦急地拿给老人看,告诉老人现在病情发展已很严重,目的在于恐吓老人,为卖保健品做好铺垫。

”吴惠君说。

6 点病开单和盘托出病情老人被“镇住”傻傻买药为进一步“唬”住老人,讲课过程中,“名医”会给两三名老人把脉或看舌苔,然后马上准确说出老人身体患病状况,让老人觉得医生“很神”。

这个过程行内称之为“点病”,其实业务员早就把病情通报给了“名医”。

课讲完了,很多老人就到诊室外排队,等候面诊。

进门后,“名医”并不看体检报告,而是先为老人把脉诊断。

“把完脉后,名医便把已熟记的病情和盘托出,此时,大多数老人会目瞪口呆,心理防线彻底失守,傻傻地等名医开方子买药。

”吴惠君说,其实,这个方子就是公司这次想要出售的保健品,“无论老人是什么病,都开这一个方子。

”7 反退货到老人家中安抚增强对保健品的信心如果老人吃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前来退货怎么办?吴惠君表示,这时,第一次上门的工作人员会马上跟进,做好“售后服务”。

一般情况,购买米油或者果篮,到老人家中安抚,让老人感到温暖,也增加老人服用保健品的信心。

“到了老人家中,便与老人聊天,告诉老人这保健品不是神丹妙药,吃几天就能见效。

”吴惠君说,无论老人开了多少套保健品,都说这要服用半年,要慢
慢吃才有效。

总之,想各种办法哄老人不退货。

“上瘾者”:他们完全进了套路吴惠君说,购买保健品的主要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什么职业都有,有大学退休老师、退休职工,也有公司退休高管等,“还有退休妇产科医生!”“现在老人大部分是自己拿着退休金存折,钱也是自己管,但没有能力管好这些钱。

最后,老人攥在手里的钱就被保健品公司掏走了。

”吴惠君说。

对于一些购买“上瘾者”,吴惠君说,这些老人是完全进入了保健品公司设计的套路之中。

“买了、再买,成了一种消费惯性,成了保健品公司铁杆会员。

有些老人即使意识到错了,也不愿意低头认错。

”@不高兴:保健品的,理疗床的,各种理疗器材的,到底得到什么时候才有人管?小区里经常有人发传单,听讲座领鸡蛋大米。

去的人还不少。

@简直了:这些以老人为『服务』对象的保健品公司,必须要严管,纯粹是变相传销的欺诈行为!@知了:学生被骗气死的已经管了,保健品骗老人的也该管管了啊!@你不知道的事:我公公有严重的心脏病,医院开的药不吃非要吃保健品,一买就一万多的神药!身体越来越差,我们家人也在与保健品死命斗争!今年四月终于不用斗争了,公公突发心梗去世了...致长阳老年消费者一封信全县老年消费者:近
年来, 我县发现一些经营者在自有场所或租赁会议室、居民房,以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名义,采取虚假宣传等欺诈手段向老年朋友高价推销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健康
相关产品,导致多人上当。

这些经营者利用老年朋友关注健康的心情, 以义诊、感情营销、赠送礼品等手段,诱导老年朋友参加活动,再借“专家讲课”、“健康辅导”之机,夸大宣传产品功效,诱骗老年朋友高价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同时, 这类
行为大多属临时短期行为, 有的经营者无固定店铺, 营销手段隐蔽性强, 执法部门难以对其开展监督检査, 消费者维权也常常受限于举证因难, 一旦交钱后,欲退无门,严重损害老
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类经营者往往有惯用的套路和伎俩。

第一步,一些经营者会在居民区、街道、集贸市场等地随机分发举办免费保健知识宣讲班的邀请书, 并在邀请书上注明, 与会者有礼品赠送,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第二步,根据所推销产品的特点截取相关的医学资料印制成册, 单纯以理论探讨形式进行病情割析, 但不作任何产品宣传, 目的是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假象, 并引起一种追切想知道如何治疗的期待。

第三步,就会租赁一些场所, 或邀请所谓的名医教授开课, 或直接播放正规的医学宣传片, 总之要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一个久病逢良医的错觉。

第四步,当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后,有些流动性强的经营者便会迫不及待地当场销售,
或夸大产品功效, 或使用煽动性的言语, 或给予最为放心的售后保障承诺,想方设法的让老年消费者购买,如果钱不够,就会送货上门再结算。

有些经营者则还会采取放长线吊大鱼的方式, 只要求填写健康调査表, 然后上门, 通过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沟通, 企图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如果老年消费者一旦在上述推销手段下高价购买产品后, 再想以效果不佳、价格过高等理由要求退货时, 经营者便会以“产品是正规的,购买是自愿的”为借口给予拒绝。

而当老年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时, 往往已经是一段时间以后了,或者是子女们偶然间发现的,老年人也怕被子女埋怨, 影响家庭氛围, 不愿提供详细情况。

特别是执法部门前往检査时,极少数不明真相的老年消费者还在维护经营者, 阻碍执法人员进入场地检査,或是进入现场也无法査到任何商品及违规的宣传资料, 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相关执法部门无法进行调査取证, 从而难以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封公开信,能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警惕, 加强防范: 一是不要过分相信卖家的广告宣传, 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 保健器械也不是治疗器械,它们对疾病是没有治疗作用的,仅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二是要会区分保健品和药品, 购买时一定要看产品标识,保健食品的标识为“食健字”,药品的标识是“药准字”;三是要对“咨询义诊”、上门推销的的人员提高警惕,他们一般都会夸大疗效,免费赠送一些药品或者其他用品哄骗老年人上当; 四是不要随意在各种名目的展销会、推销会上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后往往找不到商家的下落,难以挽回遭受的经济损失;五是一定要到有营业执照的正规销售商家购买保健用品, 同时要保存好消费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投诉举报电
话:工商局12315,食药局12331,物价局12358,公安局110,城管委12319,卫计委12320,旅游局6253315,商务局12312。

二、“两品一械”及科学医疗知识(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定义1.什么是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按照用途分类包括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催眠药等各种有利于健康的药品,按照性质分类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査, 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3.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
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
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外包装的批准文号上有区别査看产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凡是批准文号标示国药准字x x x x x x”的产品为药品。

从2000年起, 卫生部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 保健食品的外包装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份代码) 第x x x x号”(国产)和“卫食健进字(4位年份代码)第x x x x号”(进口)两种; 2003年10月以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 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及“国食健字J+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

“国”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代表国产,“J”代表进。

(三)产品的功能不同保健食品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 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

对于生理机能正常, 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食品是一种营
养补充剂。

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 保健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为什么特殊呢?从使用对象上说:它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从使用方法上说: 除外观, 患者无法辨认其内在质量, 许多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而不
由患者选择决定。

同时,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四)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监管要求不同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的。

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

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

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但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

如何看待同一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首先,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

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 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査, 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査及多年的临床观察, 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

而保健品勿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

这样, 属于药品的必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 不良反应明确; 属于食品的则不然。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

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 ,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 目前, 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 ;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 ,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区别。

作为药品, 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査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 则没有治疗作用, 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
上市。

第四,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

作为药品, 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 这也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确保安全,最好选择SFDA批准的标有“0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 购买时看看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

在服用属于药品(药字号)的保健品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推荐剂量服用, 不要超剂量服用。

(五)常见的夸大宣传形式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 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 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或者以“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等不实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以“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为幌子,邀请一些貌似专家、教授和老中医, 或者一些主持人或演员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 究售保健食品。

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 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

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

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 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